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韩缜责汲光分析马仲甫不当奏熙宁五年三月 北宋 · 邓绾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一
昨弹奏马仲甫,朝廷令韩缜根治,闻乃累责汲光分析。
况朝廷增置主簿,本欲振举颓弊,光尽心职事,若非理责令分析,恐乘此不敢措置,非朝廷设官之意。
录祖先遗事 南宋 · 李吕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七、《澹轩集》卷八
李始光泽,有二说,今并录于左。
尊长所传,初祖仕,刺建州以卒,葬于上洲。
今冢塼见存,每塼志云「咸通五年二月卒葬」。
其左一冢塼文云「咸通二年某月葬」。
或有「李家冢」三字,或以为始祖之配而不详的。
伯祖宣教尝申县出据,称初祖员外而不名,伯祖寺丞及先祖之志则云讳颖。
考之《唐史·文艺传》,都官员外郎李频大中间尝为建州刺史,死官下,有遗爱,州人庙祀于黎山。
大中继改咸通,以其时考之,讹为颖,容或有焉。
但本传载归葬寿昌而丘垄在,此为不合。
故某往尝为文以谒黎山,有曰:「意其为公支庶,或兄弟之后」。
此一说也。
度支仲权之族居于云际之紫溪,皆言其家旧谱初祖公达南剑人,与弟公远偕来光泽干蛊。
有高公者,夫妇独居乌洲,馆之,奇公达,纳以为婿,因家焉。
生四子,名皆从走。
度支之曾祖名超,超生朱,朱生德荣德荣生巽,是为度支
乌洲派别之祖讳起。
此一说也。
往时从叔兴祖为某言,尝于族祖恩州天常乱帙中获片纸若家谱,已不全,载户曹之父大公、祖十公,二祖母皆危姓。
仲权之世数,视户曹为小功伯叔父,故太博仲权孙判官序兄弟,盖是时昭穆犹未泯也。
等而上之,则户曹之祖十公即讳起者是也。
又吾家有祖坟在北溪旁,号公墓,头人以为户曹之祖,四围埋石为记,某年幼时犹及见之。
庚申辛酉,为水侵啮,墓既破,惟棺木二片在外,漆犹鲜,朱地黑花,岂当时所尚然欤?
登仕、删定二叔合族迁奉于溪东,曰上栏。
夫人之葬不及知其处。
族中除夕门祀上代十二叔公,相传应役死于兵,世祀不绝,或恐为十公之弟。
户曹之父葬浮际,诸叔云:伯祖宣教初幼,侍太博,犹往拜扫,亦不言有夫人墓,自是无能知者。
今所存惟上洲两冢最古,历年滋久,坟土圮落,冢室暴露。
己丑十一月某率亲属增益其封,环以垣墙。
茔旁元有乌臼数株,移植使蕃,岁取其利,以为修盖之费。
户曹十四公讳泰,有乡行,王氏承制,命以为官,葬县南塔浆。
夫人黄氏,葬上栏,在今罔极庵小八伯坟右。
司空二十一公讳建中,手写五经,国初勤王死事,太博卜葬衣冠于溪东曰黄岭。
夫人上官氏二十九娘,葬上栏之大窠。
元有小相思木环列墓侧。
廷评三十八公讳铎,开宝乙亥生,文行甚高,有诗句行于世,享年七十九。
光泽太君黄氏十五娘,江陂黄延之长官之女兄,太平兴国辛巳生,享年七十,皇祐庚寅七月二十四日卒,其年葬杭头
太博生于祥符甲寅,迨庆历壬午登第,起家为象州司理参军,以知州王益冲奏公士行清修,颇有学问,敕兼象州州学教授
庆历七年广南西路转运使杜杞、提点广南西路刑狱公事李永德奏公决狱详平,临事干敏,保举堪充县任使,就移黄州黄冈县
丁母忧皇祐五年服阕,有举主九人,注昭信军节度掌书记
丁父忧至和三年服阕,授夔州奉节县
嘉祐五年,以夔州路转运使马仲甫等六人奏公素能自洁,实有可称,保举堪充京官亲民任使,敕改著作佐郎,差知江陵府公安县事。
八年,转太常博士
治平二年,差知兴化军莆田县事,转屯田员外郎
未拜,卒于任,时治平丙午八月二十九日也。
归葬廷评墓次,后以伯祖提举赠至左朝请大夫
仁寿县君高氏,爵里卒葬具于忠肃陈公所为墓志。
先祖父母之葬,李太师斯和、从叔知县实志其墓。
先祖妣不肖嗣某,尝自为行状,求黄待制为之铭,许而未作。
户曹五代时王氏承制所命,向记三七叔父云:尝于二十伯祖家见其命词,有「乡行素高,为众推服」等语。
户曹公生颇优裕,咸平间有产钱一十六千,乌程塘石多其世业。
家居乌洲之北,号后坊,时比邻有乐姓者,以赀相高,今正在李举陂。
埂外仙子岗廪石,乃洲上人汲步。
户曹性嗜驴,人居希少,傍溪皆其畜牧地。
司空公手写六经在门里,十七伯家为水所漂。
司空县君上官氏二十九娘,后晋天福八年癸卯生,至大宋天圣三年乙丑,年八十三,感风疾,以家事戒子孙,后不知弃养岁月。
廷评公善饮酒,既醉益庄谨,乡人戏之曰:李公收足盖㼭,正酒坛耳。
廷评公暇日必挟册徜徉田野,尤乐邑西之徐原
时人稀多虎,一日散步山径,虎自林中奋迅横出,公少避道,誓曰:「业畜,吾夙生傥无负于汝,汝宜好去」。
略无怖容。
虎亦妥尾,徐若化伏者。
廷评公自后坊水患,初徙车边,后一夕遗火,焚其庐,得前坊危氏旧居焉。
有恶邻李燥者,膂力绝人,被酒过门,必拔柱以示勇。
公明日则起而筑之,未尝辄校,率以为常。
太博公既得第归,公一日杖策将度溪西,素苦足重,一足才及船舷,燥从旁推之,船离二三丈,公偃仆水际,同渡者扶掖以归,公以自跌语诸子。
明日,燥踵门愧谢,自此不复失礼云。
廷评公作诗琢句甚工,有送子入京诗云:「父子相传世业儒,只将笔研当耕锄。
尔今应诏趋丹阙,我且贪门守敝庐。
酒酌十分须酩酊,途登千里莫踌躇。
明年二月三日,好报平安及第书」。
又有「圃摇雀舌,岩草坠龙须,池阔鱼容婢,堂幽木养奴,啄食鸡呼伴,逢膻蚁报王」等句,惜不见其全篇。
太常公少时与河源在仙花院读书,寒月坐夜,必预设冰水一盆,才觉睡思,遽投足其中,或至通夕不寐。
中年右足致疾,遂偏小云。
太博公常告光泽县曰:「闻庐山藏书甚当,某也欲往,传诵所未见者,但获一鞋钱则可去矣」。
光泽君如言赀遣之。
盱江,好事者争来致馈,尽以所获附还为甘旨之奉。
南昌,谒太守公路,时以其头方,号吴大帽,投所业,守候留便厅,见其子斋郎,公退复与语,乐甚。
闻其能饮,连酌数巨白,饮之皆尽。
徐出平昔所难赋者凡十题,题注韵脚,且问有曾经灯窗牢笼者否,曰二题盖尝为之,他则未暇也。
因授公,使悉赋焉。
公还所寓,一夕草具缮写。
既成,天已辨色,走之郡宅上谒,太守未知赋就,将拒之。
谒者复曰:「赋就矣」!
吴公惊起,迎揖就坐,他客皆未暇及也。
每读一赋,韵韵称赏。
命驾至上蓝浴院,复礼,群僧骇焉,已而群僚皆至。
于是辞往庐山传书。
次年入京补中,裹粮之费,皆南昌所办。
太常、河源二公友爱如古人,每入京,弟负书箧,兄步随其后。
河源足力健,率先数里,太常公至,投店食寝毕备,时人歆艳之。
尝约曰:兄弟四十不得禄,当推一人任家责。
后太常公年二十九入仕,河源每来省,则仁寿君迁处别室,兄弟必同榻卧起。
后太常公在公安,河源过四十未第,请践前言。
公聚清俸得二百千,曰:「汝事济矣,但未可遽行」。
日复一日,欲别不忍,如是复阅数月。
河源一日致恳于仁寿君,君为馔具,醉太常公以酒,河源始得去。
太常醒,求河源,曰:「去矣」!
太常大怒,为之不怿者数日。
凡二公友爱之道,非世人所及者甚多,惜子孙所知止此。
宋故寿安县太君任氏墓志铭熙宁五年正月 宋 · 马仲甫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七
夫人姓任氏,曹南人。
曾大父光辅,赠太师中书令封兖国公
大父载,赠尚书令,□中书令封徐国公
父中行,任兵部员外郎,赠工部侍郎
夫人既笄,归钟离尚书瑾之夫人。
尚书初娶宋氏,生三男三女。
夫人既至,舅姑皆不逮事,而岁时享祀,必尽其诚。
母诸子慈爱仁厚,虽钟氏密亲,不以为非己出。
其御事不平而肃,左右女府,未尝见愠色,而乐其法度。
尚书之子多幼,夫人亲教以诗书孝悌,诸子温温然能蹈夫人之训,皆□□成人。
夫人累封寿安县太君,由子贵也。
享年七十有五,熙宁四年二月六日,以疾终于宣州次子景融之官舍。
明年正月二十有九日,葬于庐州合肥县神龙乡南平里,祔尚书之茔。
任氏,大族也。
夫人之伯父康懿公□□□□公,当仁宗朝继践二府,阀阅盛大,耀于一时,夫人隐而不言,若寒家子。
晚尤嗜浮图书,平居乐易,视一切物无纤毫厚薄之间,岂□□□□□至理者欤。
男十人:曰景献真州六合县主簿
景倩庐州舒城县
景裕太常奉礼郎
曰景裔,三班奉职
景融供备库副使
曰景俭,越州□□县□。
景伯水部郎中
景圭殿中丞
曰景行,曰景华,并将作监
景倩景裕、景裔、景行、景华皆先卒。
女六人:长适都官员外郎宋俅,封永宁县君
次适和县团练参军刘珣。
次适太子洗马李伯昂,封德安县君
次适给事中、充天章阁待制马仲甫封灵昌郡君
次适鼎州司理参军梁宗望。
次适大理寺丞崔□□。
□十四人:闻礼、闻道、渊、涣、湍、深、淑、汶、泾、况、洙、沂、滂、演。
孙女十人:长适进士□□;
次适太子中舍致仕徐宗臣,封永康县君
次适进士侯璹;
次适进士邵常;
次适□州修武县令王左;
次适进士吴子冉;
馀未能行。
状夫人之行,以属□□□□□诸子也。
仲甫忝姻门下,而尤知夫人之行详,义不敢辞,故为□□□□:
□□□□,车服□煌。
夫人之生,淑柔静庄。
于德门,弗逮遵章。
□□□□,虔于享尝。
夫荣子显,封邑之选。
洗马在庭,福禄繁衍。
□□□□,村由礼兴。
刊此铭诗,以告幽远。
景伯书丹,昭信军节度推官刘忠填讳(下缺)(《安徽史学》一九八四年第五期(以上罗国威校点)
)/题下原署:「朝散大夫给事中、充天章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知通银台司□门下封驳事、曹州提举进奏院判尚书礼部□勾当三班院柱国扶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马仲甫撰」。
发运马子山少卿惠与诗1061年 北宋 · 张先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贡馀应惜点为山,绝唱兼遗致政官。
嵰地雪甜多不识,吴人未食齿先寒。
子山再惠诗见和因又续成子山不以予不才两发章荐1061年 北宋 · 张先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清卿恩德重鳌山,诗寄闲栖白首官。
须信夜光谁可得,玉龙沉睡玉渊寒(以上同上书卷二四○五)
塞垣春子山1039年4月 北宋 · 张先
 创作地点:安徽省宿州市
野树秋声满。
对雨壁、风灯乱。
云低翠帐,烟销素被,签动重幔。
甚客怀、先自无消遣。
更篱落、秋虫叹。
樊川、风流减。
旧欢难得重见。

停酒说扬州平山月、应照棋观。
绿绮为谁弹,空传广陵散
但光纱短帽,窄袖轻衫,犹记竹西庭院。
老鹤何时去,认琼花一面。
张太初大理寺丞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文恭集》卷一四
敕:某辞中俊科,才号能吏
早随选补之牒,尝署尉察之员。
近在东畿,居当孔道。
剽轻聚类,椎埋作奸。
主名起居,莫不究悉。
根株窟穴,尽得剪擒。
京府以言,台格应赏。
特丞刑谳之属,且旌方略之明。
勉服渐阶,益图敏用。
张訚王熙并可大理寺丞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文恭集》卷一四
敕某等:朝家以盐、茗二策,笼山海之用。
置赏格以差殿最,举能吏以谨出纳。
尔等并以辞科之俊,兼吏干之敏,更试大幕,荐领烦局。
终更来上,羡饶居多。
有司以闻,应书当陟。
并丞卿谳,胥列京司。
往慎尔修,以服兹宠。
朱逵杨若冲并可大理寺丞张安国卫尉寺丞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文恭集》卷一四
敕某等:夫荐任之开,所以拔能吏
考法之举,所以劝庶工。
以尔等或治曲台之经,或藉旧门之荫,预筹幕府,获佩县章。
亦参法律之曹,并宣郡邑之力。
交章以荐,终课而还,质诸有司,应乃褒典。
用为刑谳之属,宠以宿卫之丞。
胥日异恩,弥饬廉矩。
刘宏三司检法官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二、《文恭集》卷一六
敕某:夫士之秀者,节亦清焉,奉寿母以孝闻,参宾筹而名劭。
朕以会计之府,事剧讼繁,傅致爰书,属在能吏
法官之来代,命铨部以选充。
赍伐来闻,便与廷见,更试甚敏,操决称平。
俾居宪局之真,益究刑章之习。
张士燮都官员外郎李九言马仲甫黄铸并可屯田员外郎王仲可国子博士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文恭集》卷一五
敕某等:夫信赏则官政修,举劳则吏力奋,谊存开劝,法在考课。
以尔等或用才章之秀,拔从时髦;
有以经术之明,取于家学。
亦藉旧德,咸序治朝。
分乘倅车,领治和垒,谨牢盆之出纳,总都吏之纪纲。
节皆素修,才亦兼敏。
沛然政举,第以职迁,钩校弗疑,旌陟惟允。
秋台者,以都隶为峻;
陟郎省者,以垦屯为初。
至于庠学之联,悉为朝选之茂。
恩不妄施,功以敏兴,勉而来勤,对我斯宠。
泗州马子山观漕亭1065年 北宋 · 蔡襄
 押词韵第十四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
庙社奠东都,恃德非恃险。
聚兵三十万,待哺无容歉。
西有砥柱峻,菽麦不踰陕。
齐鲁粮食艰,灞水不潋滟。
唯馀汴渠利,直贯长淮隒。
岁输六百万,江湖极收敛。
挽送入太仓,因陈失盖弇。
将漕苟不登,汝职兹为忝。
或谓取太多,六路有丰俭。
其间一不熟,饥殍谁能掩。
一旦俾之,是人意常慊。
区处失其宜,斯言反为玷。
尝欲请增减,革孚亦须渐。
连营今饭稻,香美若菱芡
因循未易论,官曹畏书检。
虚亭一临眺,比比危樯飐。
来从数千里,岁时空苒苒。
雨馀山气净,黛色浅深染。
夜昏渔火出,倏忽电光闪。
须臾月色空,水面铺寒簟。
相逢喜道旧,城柝屡移点。
因语发长谣,谁能刊琬琰。
尚书主客郎中王君墓志铭庆历四年九月1044年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一、《蔡忠惠集》卷三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惟正,字晦蒙太原人
曾王父讳袭。
王父讳刿,赠大理评事
皇考讳恩,累赠尚书工部侍郎
皇妣范氏,追封昌乐县太君
胡氏,封永安县太君
王氏之居太原者为大姓,自君之先,数世无显者。
君始举明经咸平元年中第,选注瀛州司户参军
契丹钞边,河北用兵,择能吏督刍粮,君兼魏、镇、定三州,皆以期办。
转运司以状闻于朝,授光化军判官通判,用保荐者改光禄寺丞
东封西祀恩,再迁大理寺丞赞善大夫
又迁殿中丞国子博士赐绯衣银鱼。
尚书省,为虞部金部、司勋三员外、主客郎中
初知怀安之金水,通判耀州事。
州将尤涛与君论事不相能,条君十八事不如法者以闻,诏辨之。
逮狱具,而涛悉以诬服,人益称君廉能。
移知绛州
岁饥民流,辄发常平仓赈之。
时权臣有不喜吏在州下,风君去之,且得善官,不肯应。
其后当丞殿中,抑久不报,君力辨乃迁。
工部丧罢归,服除,历知辽、雅、卫、德四州。
雅州之俗右鬼神,而巫觋凭依祸福,勒民财以自利。
君按祠庙之不在祀典者,投其像于江,彻屋材以补官舍,巫觋为之易业。
龙图阁直学士刘公烨表君廉平,可监刺列郡,授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升广南西路转运使
安南西道节度使南平王李蕴薨,二子与其叔争立,叛掠宜、钦、邕三州,败戍兵,杀寨主,势以益振。
朝廷委君与曹克明图之。
君训兵走,为守禦策。
作木龙,断钦、廉海路,贼不得进。
君度其内争,必一而止,勒兵待之。
踰年,一子果杀其弟、叔自立,遣使称藩,交趾平。
君应例迁,回让赠王父一官,即评事君也。
居岭外,闻祖母病,请解使职,幸得便郡以就养,遂知解州
京师,图上交趾事宜,赐三品服。
至郡十馀日,徙晋州
未几,为江东路转运使
丁永安太君忧,还,充三司户部判官,言钱谷利病,多所施行。
潞州河东号为繁会,君得之,励精为治,屡辨冤狱。
判三司凭由司,出领亳州密州,最后再为绛州
庆历二年七月二十日,终于廨,寿年七十一。
四年九月二十日葬于某所。
夫人韩氏封万年县君,嫔配之宜,治家教子,悉有法度。
子五人:长曰敏中试秘书省校书郎
次曰建中试大理评事、监楚州盐仓;
曰执中,未仕而亡;
曰柔中,辽州辽山
皆以荫补官,谨而好学,为吏得其家法。
女适殿中丞长路开,次适颍川陈晟,次适右侍禁陈宗望。
孙三人。
君喜书史,老益不懈,尤通纬象卜筮之说。
持己以俭,奉官以法,仕五十年而无吏过。
将葬,诸孤谋曰:「古人之传于如今者,托于文也;
郎官于令应刻石以载功德,不刻不传,其惟孝思乎」?
建中裒叙其世系官次治迹,走求文于余,为之铭曰:
吏治之兴功利,脩科条,奋奇断而不顾者,斯可谓之材矣。
然不移势要,根人以资己,唯是令善,必昌厥后。
淮南江浙荆湖南北路都大发运使右谏议大夫马仲甫可依前右谏议大夫天章阁待制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兼知瀛州军州事管内劝农使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南阳集》卷一七、《古文渊鉴》卷五四
敕:天章处禁垣之秘,盖本朝隆儒之职;
高阳负边关之阻,实前世用武之地。
畴若二任,我图兼才。
具官某,学问疏达,干力遒举。
间咨试可之效,荐付使委之烦。
而驰传所至,列城之治为修;
汎舟而上,中都之用以给。
朕惟访对之任重,绥御之才难,辍于南服,寄以北道。
噫!
简而严可以振骄惰,宽且惠可以安疲羸。
毋狃于常,以易而守。
可。
马子山节推见寄 北宋 · 文同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曾陪参画从櫜鞬,文雅当时最盛传。
玉挂好风横饮簟,翠漪明月漾吟船。
石渠金马余何者,绿水红莲子尚然。
好养江边鸿渐翼,诏书非久下菑川
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 其一 北宋 · 文同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菀菀冥冥雨气沉,一春长是咏春阴。
燕归画栋帘栊静,莺下雕栏院宇深。
斗草玉钗应复约,看花金勒误重寻。
谢郎风调将谁奈,独倚书床拥鼻吟
子山春日雨中书事见寄 其二 北宋 · 文同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携歌管游。
莺花有意欲恼乱,风雨何事相淹留。
南园䌽棚映绿树,西湖画舫临清流。
几时云阴得敛霁,愿把一樽相献酬。
马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作题名记复有诗督程适之书石余因和兼谢 北宋 · 文同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太常旧得同科第,幕府今还次姓名。
作记马周文已赡,书丹程邈隶尤精。
定知二美能传久,从此三家觉转荣。
每对雄词观健笔,自惭孤迹附群英。
子山种花 其四 北宋 · 文同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几树山樱曲槛前,花开如火叶如烟。
待将短句誇形似,已被休文道欲燃。
子山种花 其五 北宋 · 文同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新自泾州趁雨移,便开繁萼拥芳枝。
红霞照地清香起,似到玄都观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