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重修大中永安禅院记天圣四年 北宋 · 彭乘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成都文类》卷三六、《宋代蜀文辑存》卷四、民国《新繁县志》文徵补
成都郡有宗西竺教者曰德元,真性圆明,幼龄解悟,精练行业,能济众缘,勤至一心,逮四纪。
咸平辛丑岁,得今永安禅院居之。
湫屋坏墉,尤极荒阒。
于是率募化诱,冀克兴崇土木,集工渐增栋宇。
环二十载,凡创立百馀间。
由是延敞殿堂,刻绘佛像,香积丰洁,器用悉具。
天禧中悉籍其有请,令钦禅师住持,俾扬渐法,与众共也。
且誓其徒曰:「隆兹宝刹,实假众财。
靡替至诚,致集胜事。
宜乎来者,缘合即居。
矧以成坏迭臻,泡幻易灭,有为皆妄,浮生几何,假物强名,讵定常主。
兹后法属,当泯异心,无徇私,无差别,但以义聚,勿为争侵。
有渝是盟,必罹阴殛」。
作是语已,恳予志之。
夫真如寂无,谓其无,则泯之也;
诸相具有,执其有,则系之也。
是以离有无际,超圆寂中,非言说可知,岂名迹能系?
然而不有言说,讵觉其昏迷;
不循名迹,曷彰于化道?
所以塔庙像设之制,盖率人归向而俾之趣善也,非夫超悟精进、励肃至诚、力奉觉雄、功拯迷俗者,畴能与于此乎?
斯院倚郡之隅,列艮之上,载祀寖远,珉琰销刓,缔构之初,茫昧莫究。
会昌中例属除毁,基迹仅存。
大中初相国白公敏中,辍岩廊之崇,膺藩翰之寄。
眷兹遐俗,思洽于纯禧;
缅彼真风,寔裨于理化
慨斯颓圮,遽议增修,轸虑且深,僝工继务。
巨厦坏而重集,崇搆屹乎复新。
不有异人,曷居灵境,乃请无漏和尚居之,尊道行也。
厥后盈虚委运隆替,人嗣袭递更,不复详悉。
皇帝之御宇也,天开鸿绪,神赞珍图。
法轮广运于无垠,慧矩潜昭于有赫。
舟舆所至,祠宇毕新。
虽薝卜飞香,盛传于中土;
而萑蒲聚盗,荐起于西陲
回禄延灾,招提半烬。
邈此莲花之界,阒于麦秀之墟。
鲸音晓绝于舂容,麋迹时分于町疃。
元公朅来遗址,感慨经营,以为成物者,功当利他而泯己;
应机者,教必由相而归真。
所以躬剪榛芜,力排瓴甋。
檀施愿集,梓人规呈,斤风交运于瑰材,绳道宛分于金界。
于是丹刻楹桷,飞矫翚虹,相俨玉毫,仪标珠髻,先像设而崇教本也。
而又堂厨虚寂,轩庑萦回,梵绕香园,经开宝藏,笃禅诵而广法惠也。
至若茂林嘉树,所以延结社之宾;
曲沼方池,所以育含生之类。
寔经行之净界,而率化之妙门,傍睨闉阇,倬为胜致。
师以缘力既就,齿龄渐高,深怀永图,弗处成绩,恳求开士,辟舍精蓝。
事与欲谐,应犹响答,故兹耆德,亟副乃诚。
禅师一锡周游,半偈明解。
鉴忘拂拭,幡在飏飘。
鹿苑之康庄,出虎溪之轨躅。
道存先觉,依归者矞云其臻;
言会大乘,参访者甘露攸饫。
向匪行业积著,名德溢闻,则曷以当于此乎?
予性尚求真,心殊遣悟,未离文字,犹滞筌蹄,止书兴立之因,勉徇倾勤之请。
能事贰纪,愧无美词。
时天圣四年记。
灵岩 南宋 · 郭思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二
大观戊子八月,思既朝见岳帝,即走灵岩,礼谒五花殿下,升顶泉轩,见钦禅师,闻大法眼秘密印。
食已,至上方拜后土祠,瞻谒置寺菩萨,闻青蛇引路、双虎驼经之异。
又至甘露泉、绝景亭,扪萝踏云,上跻證明殿。
殿西一峰,高出平地数万丈,苍青秀丽,成楼阁叠起,俊伟所不可状貌。
證明殿前四瞰峦岫,若龙蟠,若虎据,若螺结,若屏张。
属雨大晴,飞岚滴翠,一寺楼殿若浮于三山十洲冲融缥渺之上。
信哉,真仙圣之居,神明之境。
既下,酌清泉于锡杖、双鹤之亭,观诸巨公诗歌铭疏,慨然想当时之风采。
入夜,钦公见过,皓月在庭,山籁林风,阒见夜景,太清境界,换人肌骨。
思不忍寝,为书此于壁,识我者当察余之告诉于狂志也。
十三日河阳郭思得之记。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二八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