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辞世偈 南宋 · 释妙印
押词韵第一部
六十九年,一场大梦。
归去来兮,珍重珍重(宋释道璨《柳塘外集》卷四《石霜竹崖印禅师塔铭》引)。
径山佛鉴禅师塔铭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
师雍氏,名师范,西蜀剑州人,世积善。初,昭庆院老僧王八师道行高,诵《华严》不绝口,与师父祖善,淳熙丁酉,无疾化去。已而师生,时谓王师再来。九岁弃小学,投招庆院,院老宿有所诘难,应答如流。十八岁始成僧,将行脚,母何病,师刲股以疗。既愈,二亲乃听师游方。明年至成都,见尧首座者,乃瞎堂高弟,言下有省。其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明年辞去,见保宁全、金山奇,至四明见秀岩瑞。佛照在焉,曰:「范兄方二十,更二十未可量也」。复至灵隐见松源,净慈见肯堂充,万寿见无證修,华藏见遁庵演,天堂见息庵观;若云巢岩、石溪月,皆闻风钦挹。卒至径山依破庵先。师虽遍参诸老,然始终大精进、大悟入皆得之破庵,以禅门枝派言之,盖破庵之子,密庵之孙,上抵杨岐八世。尝住四明之清凉,移焦山,移雪窦、育王。绍定壬辰秋,奉诏住径山。师先梦龙君来迎,既而果然。次年四月,寺燬于火,有旨出内帑俾师葺废。会恭圣仁烈皇太后上仙,宣召入禁中。祝香罢,赐金襕袈裟,诣慈明殿,对几筵演法,上垂帘以听。师举扬奏对,径直详华,天颜大悦,赐号佛鉴禅师,又赐斋及金帛,旷典也。师以朝廷锡赉、公卿士庶檀信之资,悉力拮据,不三年寺还旧观。师旦过时以寺距京百里,中涂靡所次舍,至是即梁渚作大兰若,且市良田六十亩廪其徒,世守之。宸翰书其扁曰「万年正续之院」。及淳祐辛丑寺再燬于火,众谓不可复兴矣,师曰:「自我兴之,自我废之,不可也」。既而尚方密赉,大檀喜舍,海外日本遣使资助,不数年而寺再成。又于正续之西二百步作庵焉,藏先后所被奎画于楼,奉祖师与雍氏香火于东西偏,遇始生及祝发日,则饭缁流以报劬劳、训导,宸翰书庵扁曰「圆照」。淳祐己酉二月,悉以衣盂付众,暂归明月庵。三月朔,鸣鼓升堂云:「山僧老且病,无力得与诸人东语西话,今日勉强出来,将从上诸佛祖说不到处一时抖擞与诸人去也」。遂起抖擞,云:「是多少」?众讶之。翌日疾作,语侍僧云:「时至矣」。十八日,亲书遗表,说偈而蜕,葬于圆照庵,世寿七十二,僧腊五十六,自号无准。余不及识师,晚尘侍从,净慈主僧妙伦临示寂遗余书曰:「佛鉴吾师也,以塔铭累公」。余未及答,闻伦已唱衣,余重伦垂死而不忘其师也,心诺之。既告老归山中,病不果铭。余友竹溪翁父子及师之徒白云深、无文璨激发余曰:「刘、柳不铭曹溪乎」?余愧于其言,乃叙而笔之。昔兜率悦谓张无尽:「公向悦说禅,犹悦向公说文章」。呜呼,说禅若无尽,庶几大辨才者,而悦之言如此,今世士大夫未梦见无尽脚后,而自谓得少林骨髓,吾未之信也。余谓师所闻于佛照光及退庵奇、破庵先十数公,皆大善知识,其问答言句不待余下注脚也。至于住天下第一丛林,再遭魔厄,万瓦灰飞,而露坐草宿不忍去,必复其旧乃止,使之事国必鞠躬尽力。其惓惓梓潼丘墓、雍氏香火,使不逃儒,必立身扬名。余虽禅不及兜率悦,文章不及无尽、刘、柳,凡师始末皆信实可铭。铭曰:
世有名儒,口吟手披,及坐皋比,士者笑之。师不执卷,面壁而已,及对龙象,竖起拂子。少指显禅,多大藏经,万衲谛听,如醉梦醒。吾闻径山,人天供养,惟佛日师,十期方丈。无准倍之,今古罕伦,老古锥汉,大德福人。际永穆陵,褒弥天什,帝将遗弓,师乃飞锡。其来非生,其去非仙,不灵山会,即兜率天。正续之西,松桧苍翠,昔憩于是,今竁于是。参数卜商,谓不称师,伦也垂命,遗言孔悲。准固作家,伦亦开士,吾大书之,以诏师弟(《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
筵:原无,据清抄本补。
无文和尚语录跋 南宋 · 释普度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八、《无文道灿禅师语录》卷首
道本无言,因言显道。无文和尚不启口,不动舌,三转法轮,言满天下。其嗣康上人不为父隐而讦露之。此话既行,俾予著语。予曰:「若谓无文有语,是谤无文。若谓无文无语,口业见在,阅者于斯著眼,则此录皆为剩语矣」。咸淳九年冬,灵隐虚舟普度跋。
答赵漕元劄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秋崖集》卷三二
某卧病崖下,盖蓬藋挂乎鼪鼯之径,跫然不闻人之足音也。妙赋飞落,大雅起予,老退无文,虽欲嘈嘈钟吕之间不能也。专使至止,则又难乎空手以回,勉以追随。大不量力,惟有仰羡高逸,莫既乃心。何时佳娱,相与倾倒。
朝奉大夫知道州徐公墓志铭 南宋 · 方岳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秋崖集》卷四○
始予耕祈下,闻有新令尹至者,约其民曰:「尔士尔学,尔农尔耕,毋或以非尔事奸有司,令不敢尔贳。其敢以游徼啬夫踵而门,尺寸圭撮非法取而赢,尔其唾」。予里父老既为予道之,问:「孰氏」?曰:「不知也,墙壁无文移」。「来几何时」?曰:「不知也,催租吏去不来者月十日矣」。居无何,令尹枉车骑顾予,予以氓辞不见,不可,则迎拜延土座,问其所以来者,曰:「子游为武城宰,识澹台灭明,子独能终老牛口之下乎?吾是以来,子毋爱于言也」。既去,问知其浦城人,鲁国徐文肃公之孙,任以为承务郎。方是时,其诸父茂翁、直翁言论风旨,为一时名卿大夫,而令尹能自濯磨,落落不肯出人下,意徐氏世不乏两翁也。去之十年,乃官不过朝大夫,位不过郡刺史死矣。谨按文肃公讳应龙,任光禄大夫,守兵部尚书,以徽猷学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赠太师。五子:蒙,知南剑州将乐县;荣叟,参知政事,清叟,工部侍郎,今为焕章阁学士、知漳州,所谓茂翁、直翁者也;深叟,军器监丞;独其伯曰予愚,早卒,赠朝奉郎。公其子也,讳拱,字拱辰。曾祖智接,赠太子太傅,曾祖妣杨氏秦国夫人,祖妣吴氏、继施氏、魏氏皆鲁国夫人,妣施氏宜人。累官朝奉大夫,历任监临江军新淦县酒税、知绍兴府会稽县丞、知徽州祈门县、广东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通判南雄州、知南雄州,两易知高州、知兴国军,改知道州。淳祐四年夏某月代归,某月甲子次衡阳驿,暴病痱以卒,得年五十有六。公资明锐,瘦隐立见,老猾吏不敢尝以事,所在识辨。于新淦宽征通商,庚前之逋有司者不訾而算以羡。于会稽浚暨湖溉民田,岁以不暵。于祈门养士如诸侯学,聘进士之里居者使教焉。岁饥,画荒政以振穷而安富,部使者下其事为四十三县式。于广东峒獠群辈张甚,监军督捕,最于南雄,摄守事,以治状知其州。于高州,海盗昼掠,以州兵擒其渠戮于市。事闻,知兴国,以嫌自列,改道州,州以宁一。于是作湖南道院以表章濂溪之学而安乐其民,可谓材也已。初,公为令尹,既过予,一见定为莫逆交,率晨兴饭读书林,已则商略古今人物,抵掌谈天下事后当成败,划然声撼林木。或时把笔为诗,若引酒一再行,往返赓酬以十数,盖其捷疾若风雨,以是为笑乐。每夜漏下,雁鹜行抱文书以进,辄可否之,多至千数百言不停缀。其剔久蠹,剖滞讼,若束三峡之湍流而落之也,若注马于千尺之坡而夺之槊也,若干将出于椟,蛟龙截而虎兕剸也。予所亲见如此。夫有才者未尝不欲用于世,而用世者每患于无才,则理相求而势不相遭也,事相须而年不相待也,悲夫!六年某月日,夫人与其孤葬公于县之下亭。夫人邓氏,封宜人。孤曰铨孙,迪功郎、新潭州长沙县尉,尝为两浙转运司发解进士;曰鋐孙,将以公致仕恩补将仕郎。公既葬之年,铨孙走行在所见予辟雍,请曰:「先君子葬未有铭,非敢后也,惟是春秋窀穸之事,不肖孤不敢委之以来。知吾父者,非子而谁?愿有述以碣诸墓」。某其奚辞?则为之铭曰:
有铅其刀,不可以切。太阿无前,匪阙则折。蠢蠢不材,何有何亡。曰维材矣,不柱不杗。栽者培之,而固摧之。曷畸于天,公则陨之。楚山丛丛,凄其以雨。雁驿荒寒,一碧万古。公归来兮,下亭有松。有松有槚,尚式来者。
半身达磨赞 南宋 · 释道璨
押纸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三
毒药医不活,风雪冻不死。
自己欠一半,说甚传宗旨。
天自天,地自地,枉自东游十万里。
按:《无文和尚语录》。
临济赞 南宋 · 释道璨
押词韵第二部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三
开眼受睦州厮瞒,甘心吃黄檗痛棒。
握定拳以当平热生,除一喝别无伎俩。
何曾梦见无位真人,刚要灭却正法眼藏。
见人家则尽情藉没,并与性命一时扫荡。
不可闻名,如何近傍。
自有佛法以至于今,少曾见有个样,不睹是底和尚。
按:《无文和尚语录》。
吕洞宾赞 南宋 · 释道璨
押宥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三
提起绦头,垂下衣袖。
信脚阔步行,亲见黄龙后。
按:《无文和尚语录》。
偈颂十八首 其十八 南宋 · 释道璨
登芝山,望五老。
云静日月正,眼高天地小。
达磨大师脊骨等闲踏折,释迦老子心肝五脏一时见了。
因思扰扰尘寰,茫茫宇宙。
手把夜明符,几个知天晓(以上辑自宋惟康《无文和尚语录·初住饶州荐福禅寺语录》)。
偈颂十二首 其十二 南宋 · 释道璨
押虞韵
释迦弥勒是他奴,二十年来心胆粗。
甘与魔王为眷属,休将恶语张荼糊(举禅月休禅师在石霜充典座,一日张拙入山访石霜,见其形貌枯悴,语言平淡,遂不喜之,拂袖而下。)。
按:辑自宋师明《续古尊宿语录》卷二《隐山璨和尚语》
观音赞 其一 南宋 · 释道璨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三
声以眼闻,色以耳见。
下与众生同一悲仰,上与诸佛同一悲愿。
大海枯,磐石烂,我此大心方了办。
按:《无文和尚语录》。
观(包媚屿请)音赞 其二 南宋 · 释道璨
押先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三
如屿兮媚川,如山兮倚天。
大哉圆通之道,民无得而名焉。
按:《无文和尚语录》。
布袋赞 其一 南宋 · 释道璨
押支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三
布袋无口,拄杖无枝。
靠定这个,有甚了期。
按:《无文和尚语录》。
布(玩月)袋赞 其二 南宋 · 释道璨
押元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三
明皎皎,暗昏昏。
未曾举首,烁破面门。
若更停机停思,苦哉弥勒世尊。
按:《无文和尚语录》。
寒拾赞 其一 南宋 · 释道璨
押职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三
苍崖锁寒色,题目分明极。
无端书两字,刬地失平仄。
飏却笔,放却墨,一句了然超百亿。
按:《无文和尚语录》。
寒(题诗磨墨)拾赞 其二 南宋 · 释道璨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三
淡墨磨虚空,秃笔蘸沧海。
点污天台山,是他这一对。
按:《无文和尚语录》。
自赞(崇福颜长老) 其一 南宋 · 释道璨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三
头小面狭,眼横鼻直。
难亲易忘,易见难识。
刚道笑翁手脚缓慢,无准痴绝,尺寸短窄。
视秦山乔岳不过一拳,视长江大河不过一滴。
西天此土要横行,有祖以来无此僧。
按:《无文和尚语录》。
与周时甫书 南宋 · 释道璨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三、《无文印》卷一五
昔者幸甚,瞻识于番君座中,熟视密察,言行有物,进退可度。来东逾年,眼中此客不可屈第二指,柰之何不敬!奉别易久,入山已深,无从访问安否。日暮碧云合,眷焉此心,翰墨淋漓,远堕空谷,良戢存记。一读则跃然以喜,再读则肃然以敬,三读则悠然以疑。何则?无文者,非废弃文字之谓也,周旋文字之中,而离文字之性者也,文亦岂可无也哉?雪霜风雨,阴阳晦明,百鸟鸣春,候虫吟秋,天下之至文孰有加于此者,而欲掩之使无,无是理也。反而求之吾身,容止威仪,文之体也;折旋俯仰,文之用也;恬愉熙怡,文之粹也;慷慨激越,文之变也。诡然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固有溢乎翰墨笔砚之外者,人自不省耳。终日文字而未尝文字,曰无文者不在兹乎!阁下以学聚问辩之功,真积力久之植,试捐书而反观焉,不难见矣。
空岩颂集序 南宋 · 释道璨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八、《无文印》卷九、见《柳塘外集》卷三
外不见有法,内不见有我,此空岩所以得名。然名字一立,则空即有矣。短歌数十文,长句三两言,实其有也。空崖道人轩渠而言曰:《大般若》六百卷,重宣复演数千言,其所诠者性空而已,文字语言何尝与空为碍哉?尔乃无说,我乃无闻,谓此故也。诸君遗我以无言之言,公当赠我以无文之文,空兮有兮,乌乎论!
题西湖图 南宋 · 释道璨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无文印》卷一○
坡仙吟不到处牧溪画得到,牧溪画得到处无文看不到。往来西湖三十年,少也冥心痴坐,脚力不暇及;今病眩倦游,眼力不能及。不独愧西湖,亦愧此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