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瑞岩庵禅师塔铭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攻愧集》卷一一○、《南雁荡山志》卷四
淳熙五年秋有旨,以明州智僧景蒙台州瑞岩寺
先是,参政钱公请为坟院。
公既薨,其孙今江东转运判官象祖以大父治命辞于朝,仍请敕差住持。
太傅史魏公再当国,谓可。
瑞岩台甲刹,师一旦自海山膺敕命,孤云野鹤,虽无心于去来,然空门之盛举也。
魏公分教永嘉时,与心闻贲禅师为方外交,罢相里居,梦如平生。
傍有僧曰景蒙,貌古神清,谈笑久之。
觉而叩天童朴曰:「僧名颇异,有斯人否」?
朴曰:「是方为堂中第一座」。
招之恍如梦所见,与论出世法,了辩如响。
问其师,则心闻也。
大异之,遂为延誉。
而得智门,一住七年,寺以寖兴。
尝葺古殿,得瓦于脊,有字粲然,盖建隆改元之秋,谶语六言,中有师名,若言超进之意,抑又异矣。
瑞岩前后十,道俗倾向。
寺居两山间,楼观层出。
有溪自东北横贯寺中,一夕暴涨,冲决堤防,栋宇漂荡,强半为瓦砾之场。
人以为不复可兴矣,师曰:「吾当任此」。
既而财力交施,从容规画,曾不踰时,轮奂一新,壮丽反过其旧。
师才智超迈,不以毫末自见,因事而显,无不叹服。
韬养之深,从可知矣。
师姓邵,温之平阳人
族姓甚众,多以儒自业。
母感异梦而娠,英特开爽,幼闻钟梵则喜。
年十三,从惠安净觉大师惟梵著僧伽梨明,习天台教观。
自以名相之学不足了大事,去游国清,又参育王山佛智裕公
问以宗门节目,师不知所对。
尝入室,误问乡里,师曰:「永嘉人」。
「还识永嘉大师么」?
未及答,批颊而出,至于再,兀然如痴,寝食不安者累月。
行道次,忽闻钟声而悟,即造室中,又问:「永嘉大师即今在什么处」?
师曰:「即日伏惟和尚尊体起居万福」。
随问向上事如何,师拟酬应,又复逐去。
次日再入,方发问,师抗声曰:「老汉今日败阙也」。
一拍而出,曰:「隽哉」!
念母而归。
龙翔心闻一见深器之,问曰:「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
试向言诠不及处,通个消息」。
师以左手画一圆相,闻以拂子击左,师即画以右手,击右,师又画于中,以两手托呈,闻以拂子当中画两画。
师礼拜而立,闻大笑云:「三十年拣辨苗裔,今日得此乌喙耶」?
由是依止室中,通彻无滞,遂令执侍左右。
既归鹿园,如在庵贤、雪瑾、咦鉴、全存、筠谷达、还淳会下,皆一时之名流。
惟师妙龄杰出,闻以「谷」名师,且为之铭,侍者之名曰:「高矣」。
又尝谒临安显宁志公,志闻风壁立,学者望崖而退,独谓师曰:「先世遗风馀烈,若未坠者,尚在汝躬。
吾且拭目观之」。
名山法席聚众千数,师分座提唱,诸方咸畏而仰之。
师孤高绝俗,若不胜衣,而严冷峻峭,不可挹酌。
既坐道场,槌拂所加,龙象蹴踏,长灵之道光焉。
十四年十月十有七日,为施主说法,似感微疾。
既归,趺坐良久,泊然而逝。
山林震动,鸟兽鸣悲。
缁白奔凑,如哀所亲。
越七日,阇维舍利遗骨瘗于居禅师塔之右,寔晦日也。
寿六十四,腊五十一。
小师四十,嗣法者十馀人。
钥赘倅丹丘,草疏请师赴郡假道。
别未几时而师以讣闻,亟遣茗奠。
其徒以魏公真翰来,俾铭其塔,且曰:「吾师生得公赞,死又辱祭以文,愿终惠之」。
钥不敏,敢不承相君之命?
铭曰:
鞔峰高高压千岭,宝坊楼阁非人境。
大浸稽天夜溟涬,世界变灭弹指顷。
金碧扫地谁复整,谷若子一笑领。
发挥金粟旧光景,手高妙绝风斤
棱棱鹤骨双眸炯,古庙香炉无波井。
栗棘横施发深省,一超透出毗卢顶。
真隐神交锥脱颖,声驾诸方增九鼎。
我游丹丘与三请,再别几何俄奠茗。
石上主人呼不醒,迷途多岐孰知警。
勿谓空言如缚影,影与俱传久逾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