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香山天宁观音禅院新塑大阿罗汉记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三八、《摛文堂集》卷一二
汝为州,当嵩山之阳。
萦带汝水,土脉膏腴。
旁近郡旱潦不登,汝辄丰稔,以故民力优裕。
地左许右洛,南襄北郑,而非舟车冲道。
宾旅自远至,视其闾里,愉愉舒缓,谓之乐郊
然侨寓者多晋人,习尚俭啬,室宇仅蔽风雨,不厌庳陋。
车马衣服,大率称是。
而独崇信鬼神,祭奠献施,无所吝惜。
其奉佛尤为勤至。
五代干戈扰攘,日不暇给,而境内禅刹,号古道场者三四。
其名僧机缘,见于载录者,踵相蹑也。
香山寺在郡城南百馀里,唐宣律师尝授之天人,以是为观世音菩萨化身之所。
士民重趼瞻礼,罔有虚日,竟有祈祷。
佛光见前,或小或大,或远或近,或多或寡,合散转移,不可测度,乃至见于大雨雾风雪之中,其灵应显异盖如此。
大观三年,住持比邱法成谓其徒曰:「兹地殊胜,邦人钦奉,而像设故坏,散列于埃壒之下、网丝之閒,四方来观者生慢易,不可不易」。
乃命工造夹苧缕金大阿罗汉十有六,从侍十有四,龛帐供器皆备。
费凡三百万,出常住赡众之馀。
间有助缘者,初未尝干丐也。
四年,设斋庆成,有光见于塔顶,经数日乃散。
呜呼!
色见声来,释氏以为邪道。
至庄严布施,则又以为必若是,然后为信心。
成师有得于宗乘者,于此宜辨其说矣。
然今天下山林胜处,皆建道宇佛祠,而佛祠尤盛。
香山光景效灵,又天人显告,见于宣律师传甚详,非他丛林比也。
成师方举扬真谛,而不废土木之饰,此非徒然,为演其意而说偈言:
诸佛之示见,如彼水中月。
影随沾润生,岂复有量数?
群生欲见佛,亟以声色求。
如攫水中影,圆明散何有?
庄严具百宝,佛子所当知。
闵兹迷妄心,方逐万境转。
瞻言一念起,如土布嘉种。
因缘能发明,长养至成就。
香山胜妙地,观音尝降身。
精庐耸摩云,神物阴护卫
士民轻千里,闻所闻而来。
佛光应宵瞩,赞叹世希有。
复睹像设姿,乐说无穷尽。
有如展转閒,咸发归依誓。
不思议功德,上以赞宸躬。
遐算等乾坤,万邦均庆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