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永宁郡夫人郑两府宅)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三四、《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二、《大慧普觉禅师年谱》第三六页
既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决欲亲近善知识,孜孜矻矻不舍昼夜,常以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里饭里坐时卧时,指挥奴仆时,干办家事时,喜时怒时,行时住时,酬酢宾客时,不得放舍。
常常恰似方寸中有一件紧急未了底事碍塞,决欲要除屏去教净尽,方有少分相应也。
若见宗师说时,方始著急理会,不说时又却放缓,则是无决定之志,要得生死根株断,则无有是处。
此事不在男之与女、僧之与俗,若于宗师一言之下,啐地折、嚗地断,便是彻头处也。
佛说火宅喻,直是为众生开方便门,示真实相,痛的的地。
其中有言: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
谓众生根器狭劣,无决定志,恋著生死尘劳,于尘劳中头出头没,于三界火宅不能舍离,故设种种方便,令众生舍方便,直出火宅,露地而坐。
此是释迦老子彻底老婆心。
凡看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当见月亡指,切不得泥在言语中。
若于语上寻玄妙,言中求奇特,落处如此做工夫,则失方便矣。
妙喜从来无实法与人,直是据款结案,将平生悟得底,开口见胆,明白直说与人。
有信得及底,依而行之,虽乍闻说,似难承当,若当人无始时来种得般若种子,才闻举著,便两眉卓竖,眼睛定动矣。
老僧顷年初住此山,常州许宅有个无著道人法名妙总,三十岁便打硬修行,遍见诸方尊宿,皆蒙印可。
然渠真实畏生死苦故,要真实理会本命元辰下落去处,特来山中度夏。
时同夏者一千七百衲子冯济川少卿亦在此山不动轩随众。
一日因老僧升座,举药山和尚初参石头,问石头云:「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亦妍穷,曾闻南方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乞师指示」。
石头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
药山不契,石头云:「尔往江西问取马大师去」。
药山依教到马大师处,如前问。
马大师曰:「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
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不是」。
药山于言下大悟,更无伎俩可呈,但低头礼拜而已。
马大师曰:「子见个甚么道理,便礼拜」?
山曰:「某在石头和尚处,如蚊子上铁牛相似」。
马大师然之。
是时升座才再提撕,无著于言下忽然省悟,下座后亦不来通消息。
冯济川老僧后上方丈,云:「某甲理会得」。
老僧问伊:「居士如何」?
济川云:「恁么也不得,苏嚧娑婆诃;
不恁么也不得,吽哩娑婆诃;
恁么不恁么总不得,苏嚧吽哩娑婆诃」。
老僧亦不向他道是,亦不向他道不是,却以济川语举似无著
无著云:「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老僧见他语异,亦不问他,却举岩头婆子话问之。
无著遂作一偈云:「一叶扁舟泛渺茫,呈桡舞棹别宫商。
云山海月俱抛弃,赢得庄周蝶梦长」。
老僧亦休去。
后一年济川疑他不实,得得自平江无著
到他船中问:「婆生七子,六个不遇知音,只这一个也不消得,便弃在江中。
老师言道人理会得,且如何会」?
无著云:「已上供通并是诣实」。
济川大惊。
又尝到室中,老僧问他:「古人不出方丈,为甚么却去庄上吃油糍」?
无著云:「和尚妙总过,妙总方敢通消息」。
老僧向伊道:「我放尔过,尔试道看」。
无著云:「妙总亦放和尚过」。
老僧云:「争奈油糍何」?
无著喝一喝便出去。
是时一众皆闻渠如此祗对。
看他才得一滴水,便解兴波作浪。
盖渠脱离世缘,早信得这一著子,及虽尝被邪师印破面门,却能退步,知非决定,以悟为则,故才见善知识提撕,便于言下千了百当。
永宁郡夫人曹氏善因,聪明灵利有智见,知有此段大事因缘,决定可以出生入死,不被世间尘劳中事牵绊,虽在富贵中而不被富贵所罗笼,亦要退步亲近善知识,决择生死大事,但未遇真知识激发耳。
属者在城中,因节使公请就渠庵园说法,善因闻老僧提持此段大事因缘,遂熏起种性,当下身心宁怗,虽未能十成透脱,已识得火宅尘劳中许多虚妄不实底事。
腊月三十日到来,恩爱也使不著,势力也使不著,财宝也使不著,性气也使不著,官职也使不著,富贵也使不著,眼光落地时,唯有平昔造善造恶两路境界,一一现前。
作恶多作善少,则随恶业流浪将去;
作恶少作善多,则随善业生人天十善之家去。
既知得这两路子皆属虚幻,然后发勇猛精进坚固不退之心,决欲超情离见透脱生死,腊月三十日,善恶两路拘执我不得。
既知有如是殊胜事,恐在火宅之中不能得,时时亲近善知识,故得得上径山住旬日,随众听法,滋浸善缘,发大誓愿,永不退转。
临行以此轴求指示,要在火宅中,时时以此自警自觉。
老僧嘉其志趣勇猛不与泛泛者同,故引无著道人一段入道因缘,令其见贤思齐。
他日妙喜社中出二无著,岂不为末世光明种子作大利益乎!
勉之勉之。
妙总禅人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三六、《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四
古圣云:「道不假修,但莫污染」。
山僧道:「说心说性是污染,说玄说妙是污染,坐禅习定是污染,著意思惟是污染」。
只今恁么形纸笔,是特地污染。
降此之外,毕竟如何是著实得力处?
金刚宝剑当头截,莫管人间是与非,禅但恁么参。
书尼刺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北涧集》卷七
比丘,释子通称也;
尼,别男女也。
七佛前无尼,创于耶输陀罗,得度于释迦文。
《法华》称耶输陀罗比丘尼,《传灯》载尼总持、末山尼了然,妙喜书中有尼无着、妙总,皆尼之奇杰者。
比丘事,比丘所甚难,尼尤难也。
佛祖寖古,赝浮屠为乱阶,妩态媚辞以钦师,所谓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为,使尼均称比丘,昧者靡然从之。
名称不正,胡往而非不正?
祖云「男女有别,草木无伤」,孔子曰「必也正名乎」。
正名,天下之大分也;
别男女,天下之大伦也。
于戏!
三学寂寥,律部尤甚,波罗提木叉遂成具文,而波逸提突吉罗未易议。
然则奈何?
曰:「请以梵法治之,冀其自化。
终不反也,然后请命于波罗提木叉,而从事于波逸提突吉罗。
不然,何以制外道梵志、尼犍子等之所讥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