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遣使按行遥堤诏太平兴国八年九月戊午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太宗皇帝实录》卷二六、《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一
近年已来,河堤频决,坏庐舍,害田亩,数郡被其害。
先是,筑遥堤以遏水势,民利其膏沃,多种艺、居处于其中,河涨,即罹其患。
宜令殿中侍御史柴成务国子监丞赵孚供奉官彦恭殿直郭载分往河南北岸按行遥堤,有不完处,发丁男治之。
民先占堤内种植者,免其税,迁于善地焉。
乞备盗疏咸平三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二、《宋史》卷二九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七
伏以体国经野,王者保邦之制也。
《易》曰:「王侯设险,以固其国」。
又曰:「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传》曰:「预备不虞,古之善教也」。
唐广明之季,天下乱离,各据城垒,缮置兵甲,豆分瓜剖,七十馀年。
太祖潜跃之初,则复关南,平淮甸
受禅之岁,再驾伐叛,取庸、蜀,下荆、湘,克番禺,讨金陵,是十分天下而有其七矣。
太宗缵嗣洪业,克辑大勋,平定并、汾,怀来闽、越,天下一家,无不臣妾。
当时议者,乃令江、淮诸郡毁城隍,收兵甲,彻武备者二十馀年。
书生领州,大郡给二十人,小郡减五人,以充常从。
号曰长吏,实同旅人;
名为郡城,荡若平地。
虽则尊京师而抑郡县,为彊干弱枝之术,亦非得其中道也。
臣比在滁州,值发兵挽漕,关城无人守禦,止以白直代主开闭,城池既圮,器仗不完。
及迁维扬,称为重镇,乃与滁州无异。
尝出铠甲二十副与巡警使臣,彀怒张弓十损四五。
盖不敢擅有修治,又地湿暴凉为难,上下因循,遂至于此。
黄州城雉器甲,复不及滁、扬,万一水旱为灾,盗贼窃发,虽欲禦备,何以枝梧。
臣按司马迁《天官书》云:「天运三十岁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此常数也」。
古圣知其如此,设备以待,虽变不乱。
国家以建隆甲子岁西川甲午岁复乱,三十年之应也。
当时西川止益、梓、眉、遂有城可守,惟郭载弃而先走,为赋所据,馀皆固守;
无城之处,悉为贼据。
此有备无备之明效也。
陛下缵服二圣,恢隆长世,必有非常之制,改辙更张,因时立法,固无所执。
太祖削诸侯跋扈之权,不得不尔。
太宗平伪国,夷妖巢,本以杜觊望之术,其如救世设法,久则弊生,救弊之道,在乎从宜。
汉高惩暴秦郡县之失,封建其子弟,及七国势彊,文、景乃行削夺。
唐德宗乘安、史厌兵,遂有贞元姑息之政,宪宗睹齐、蔡巨猾,遂有元和讨贼之议。
盖见几而作,为社稷远图,疾苦转规,不可胶柱。
今江、淮诸郡,大患者三:城池隳圮,一也;
兵仗不完,二也;
兵不服习,三也。
今濮贼之兴,慢防可见。
望陛下特行宸断,参之庙算。
如且因而修治,不欲张皇,凡江、浙、荆湖淮南福建等郡,约民户众寡,城池大小,并许置本城守捉军士,不过三五百人,勿令差出,止城中阅习弓剑。
然后渐葺城垒,缮完甲胄。
郡国张禦侮之备,长吏免剽略之虞。
书简帖 其三十六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
惶恐再拜。
私居杜门,以禅悦为乐。
彦舟去后,不闻左右动静,向风永怀,不能已已。
腊寒,比日官况何如?
门中上下均庆。
去岁之念,必少弥忘。
闻其素属疾,非小儿五日间忽然不见者。
幻法有如是,不以禅悦,何以为遣?
腊寒,千万珍重。
二月或所请宫观不报,即扣阁。
惟珍葆珍葆!
顿首再拜,厚之知府学士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