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与人论鹅湖之会书淳熙中 宋 · 朱泰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八、《象山先生年谱》卷中
鹅湖讲道,切诚当今盛事。
伯恭盖虑陆与朱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其所适从,其意甚善。
伯恭盖有志于此,语自得则未也。
临川赵守景明刘子澄赵景昭景昭临安,与先生相款,亦有意于学。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
先生更欲与元晦辩,以为之前,何书可读?
复斋止之。
赵、刘诸公拱听而已。
先发明之说未可厚诬,元晦见二诗不平,似不能无我。
奏通经术之士淳熙九年十二月十二日宣奏谕)1182年12月12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六、《奉诏录》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近者恭聆玉音,令择通经之士密具姓名来上。
臣窃惟圣学高明,群臣莫望,特欲清閒之燕,使备咨询而已。
侍从台谏既加亲擢,无待荐进。
臣谨于朝列中拟到二人,仰塞明诏,开具如后。
一员,左司郎中陈居仁,孝友温恭,详练粹雅。
从政之暇,孜孜于学,有日新之益。
一员,大理司直赵焯通明精审,练达世务,刻意问学,有志事功,非碌碌之才。
右,取进止。
吕伯恭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四
久不奉问,向来微恙计已平复矣。
著庭议幕之命相继而下,殊不可晓。
不知果彊起承上意否?
衰病日益昏耗,恐不堪郡事。
目下民间虽未告饥,然盗贼颇已有端,日夕忧窘,不知所以为计,惟望祠请之果遂耳。
昨曾丈报甚的,既而复不然,造物之意果难测也。
陆子寿复为古人,可痛可伤。
不知今年是何气数?
而吾党不利如此也。
赵景昭官满过此,甚款,意思甚好。
今日如此等人亦难得也。
塾到复何如?
近得叔度书,似未许其归。
此番破戒,差人借请,糜费公私不少,若不成行,不惟枉费,向后恐亦无人可使,转见费力。
幸为一言及此,令其早归为望。
元范归,偶连日冗甚,夜作此书,未暇他及。
惟千万为道自重。
赵景昭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四、《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八
减税文字不知已遣行未?
今再遣此人去漕司取申省状,恐未遣,可就付也。
今日风色甚佳,而情思益愦愦,临风永叹,不知所言。
汪端明圣锡(七 乾道九年 南宋 · 吕祖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七○、《东莱吕太史别集》卷七
少禀:新太平州司户赵焯,旧与之从游,有志向学,且练达世故,于流辈中不易得,愿一听謦欬。
倘有以语之,想必能佩服。
入亦季路同年也,馀既于前书拜禀,更不重出。
张监镇志铭淳熙三年 南宋 · 吕祖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八、《东莱吕太史文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衢州市
乾道五年信安张杰赴于其友吕某曰:「先君以七月二十五日弃诸孤,敢告于执事」。
某既与使者为礼,即办装,粤十月二日会其葬于衢之西安县靖安乡九龙山已下。
拜且哭曰:「先君之葬也,遽未有辞以识诸幽,将惟子是属」。
授以汴人赵焯行状一通,某再拜兴受,退而于役于仕,于丧于疾,栖置笔研,未克具藁。
以书趣曰:「己丑之会,吾子尝坠言焉,今墓木之叶七易矣,吾子独无意乎」!
某矍然惊谢,乃序而铭之。
讳淑坚字正卿,其先自开封迁于衢。
曾祖智全,尚书都官郎中
祖咏
考彦琦。
君蚤向意文学,虽以季父任为承信郎,年馀四十,足未尝至吏部门。
研索典籍,矻矻如诸生
周览旁浃,星历、方剂、篆籀之属,无所不窥。
浮湛里闾,遇疾痛呻吟者,或和药饮之,随失其疾,世医莫能识其节度
谒者浸众,君悠然应之,不为彼此薄厚也。
晚岁始出,监信州汭口镇。
镇居往来之冲,课额夥甚,前政数负殿。
君通商平酤,经入用登。
铜官铁官漕卒,将输如织,颉颃侵暴,镇官素不能令。
自君之至,道镇境者皆抑首屏气,无敢哗。
庀局甫四月,卒官下。
镇民相与负其柩还衢,其孤强之僦直,委去不顾。
盖君于是年四十有八,官止承节郎
有《诗》、《书》解合三十卷。
始君程督诸子,诵肄蚤夜不置。
已而长子策名,人意其绳约当少宽,君所以训厉之者益峻,甚于他子。
然则君之期其子,其诸异乎人之期者矣。
娶叶氏。
三子:迪功郎宁国府府学教授
次皋、次舆。
一女,适袁焕。
铭曰:
缓己之进,匪辰之竞。
急人之忧,匪艺之羞。
期子之大,匪胜之怠。
不怠其昌,视此石章。
赵景昭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三八、《象山集》卷一一
新除,极为赞喜!
邦之司直,非兄其谁归。
刑官古人所重,皋陶陈谟论道之任,而舜命作士
司直之名犹在大理,又适为贤者进用之阶,殊令人增慕古之怀。
今日法制,有未容人遽实其名耳。
然珠藏渊媚,兄其必有以处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