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应诏季衍等状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五二、《昌谷集》卷八
臣伏睹正月八日诏书,内而侍从两省台谏暨卿监郎曹,外而前执政侍从之旧暨监司郡守,各举贤能才识之士或五六人,或二三人,居官家食,一无所间,疏其事实,亟以上闻,须至开具奏闻者。
一员:朝散大夫主管官告院季衍,奋自儒科,博通政术。
连任淮东边面差遣,通晓军民利害,上官贤重之。
昨差知南康军,虽未到任,而士民踊跃,皆望其来,仁声善政固足以厌服百姓。
今朝廷已知,其擢之表著,考其素履,可当事任。
一员:朝奉郎、新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公事陈舜臣,性禀温良,中有持守。
昨任湖南转运司主管帐司,当峒寇窃发之后,诸司分遣属官,经理诸县,并谋合智,早已有定说。
其后漕臣改移,外间便有观望,欲将已成规模别议更革,而舜臣独守前议,不肯附和。
在众人中最为有守,立志坚决,可以倚仗。
一员:承议郎提领安边所主管文字赵必愿,出自相门,能传家学,既举进士,又更宰邑
绵历如此,淡然无荣进意。
两任在京幕属,谨守法度,廉以持己,详以涖政。
考其素履,不翅寒素。
使之中外擢用,必有可观。
一员:奉议郎、知江州湖口县李复平正之学,固有源流;
慈祥之政,出于资禀。
湖口二年,一意惠养,常赋之外,无一毫扰及百姓。
若上司遇有追逮,亦必委曲庇护,身受督责。
偶遭旱岁,亲历村疃,检放得实,不经吏手。
民感其化,如敬父母。
今世字民之官,少有其比。
一员:从政郎刘宰,学问文采,本自过人,廉于进取,尤不可及。
闻其人尝为县令,又为幕属,可以易谋寸进。
而宣力之外,不求闻知,久不到选。
乡人化其实德,有曲直往往取證。
吉凶会聚与夫灾伤赈恤,亦肯身任劳苦,悉能办集。
使之任事,必不碌碌。
一员:从政郎四川制置司准备差遣李荣仲,生长关外,谙习边事
既取儒科,极知民瘼。
洋州兴道县诸司皆争荐之。
举主五员既已及格,得吏部告示,偶为贼火焚毁其制。
后宣制两司,皆知其贤,制帅崔与之又辟入幕。
适以举主未易全办,其人又更恬退,不复经意,至今滞于选调,无改秩之望。
使之任关外差遣,最为相称。
右臣所举六人,内季衍刘宰皆不识其面。
季衍因新知南康军,仅一次通问。
刘宰则声迹不相闻,访之吏部,始识其爵里。
赵必愿李复皆今年初识其面,惟陈舜臣李荣仲旧接官联,亦平日未尝通书,皆是臣所欲荐,仰副明诏举贤之意。
后不如所举及犯入己赃,臣甘同罪。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奏举陈嗣宗孔梦符林士逊王克恭郭伯良章大蒙江润祖赵师玘董千里赵必愿吴端忠黄以大王仲龙黄佾邓枢乞赐旌擢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后乐集》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九、《续文献通考》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五二
臣闻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
在上之令则有劝惩,为臣之义第知体国。
臣误蒙圣恩,付以一路,玩岁愒日,无补毫分。
惟有荐贤,是为报效。
近则亲所目击,远或采之公言,既得其人,不敢隐嘿。
伏见儒林郎福建路提刑司检法官陈嗣宗天资静重,问学深醇。
断狱议刑,持平守正,处置明允,人无异词。
文林郎、前汀州州学教授孔梦符文学著称,议论英发。
曾为从臣列荐,中书籍记选用。
从事郎、西外宗学教授林士逊风猷蕴藉,经学渊源,训导有方,麟趾化洽。
宣教郎、前知福州宁德县王克恭学问正醇,器识宏远,究心抚字,遗爱在民。
继之者宣教郎郭伯良器质纯厚,才识茂明,平易近民,催科不扰。
奉议郎、前知泉州同安县章大蒙学术醇正,操履端方,政尚中和,民惜其去。
久淹州县,未尽其才。
承务郎、知福州长溪江润祖听讼有方,催科不扰,浚河以便民耕,修学以养士类,具有实政,非敢溢美。
承务郎、知福州怀安县赵师玘以宗室子,能自饬修,拨烦剸剧,绰有馀刃。
宣教郎、知建宁府建阳县董千里舍法优等,擢第乙科。
文学议论,可备馆阁
承奉郎、知建宁府崇安县赵必愿克绍家学,奋取儒科,抱负不凡,实为远器。
从政郎建宁府左司理参军吴端忠禀资仁恕,遇事详明,尽心平反,狱无冤滥。
承务郎、知福州长溪县丞黄以大操尚刚洁,政事通明,剖决民讼,无不平允。
修职郎泉州安溪县主簿王仲龙名臣之后,学有本原。
簿领卑官,未究其用。
迪功郎福州候官县主簿黄佾词学优赡,论议有馀。
迪功郎福州闽县主簿邓枢履行端洁,通晓事情。
皆限于特科,无以自见。
此十有五人,或怀材抱艺,或立事建功,片善寸长,悉有可录,量能授任,不厌其多。
伏乞朝廷特加旌擢。
故汤氏宜人墓志铭端平三年八月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四、《漫塘集》卷三○
尚书度支郎中赵君必愿之妻宜人汤氏,金坛人
曾祖鹏举,皇任资政殿学士、大中大夫,赠宣奉大夫谥敏肃
妣蔡氏,济阳郡夫人
祖廷直,皇任通直郎,赠金紫光禄大夫
妣高氏,通义郡夫人
继刘氏,和政郡夫人
邦彦,皇任宣教郎左司谏侍讲
妣龚氏,继邓氏。
宜人幼孤,事母孝。
母疾久不愈,至验之矢溲以测其證之退否,刲股刲肝以济其药力之所不及。
此虽非礼典所尚,而人情所难,宜人毅然行之。
故天意随感,母夫人疾亦随愈,人尤喜称而乐道之,至有诵其事于朝行间者。
度支之父华文实官奏邸,闻而慨然曰:「为女如此,则其为妇可知」。
即介同列为媒,愿得以为度支妇。
宜人之归赵氏,实昉于此。
华文之先公汝愚,皇任右丞相,实以元老翼我宁庙,格于皇天,勋在社稷,泽流后裔。
华文,丞相之冢嗣,度支又华文之冢嗣也。
宜人既归赵氏,当度支贤业之方昌,荣涂之日辟,怅舅姑与己父母之不及见,常欷歔流涕。
平居顺以事其夫,而有善相勉,有过相规,未尝有隐而不言。
俭以持其家,而亲党之间有急必赒,有阙必补,未尝有谒而不获。
宜人之至,度支有弟有妹,年皆在幼,宜人实以抚育教养为己任。
迨长而婚对,得名阀则喜,而为倾装囊无所计。
其勇于为义,有始有卒,盖烈丈夫所难。
至于整饬内外,似过于严,而常周知其疾苦,故女御之已去者,或犹眷于复归,其得人心可知。
宜人淳熙壬寅年五月戊戌生,以端平丙申年四月乙未得疾卒,以是年八月壬辰葬于饶州馀干县福应乡雕峰之原,祔先茔也。
男二人,女三人。
次男良忞,承务郎,馀并夭。
铭曰:
事亲必孝,我为其难。
家道贵严,我谨其闲。
夫夫妇妇,二十有七年而如一日;
卑卑尊尊,二千有馀指而无间言。
呜呼宜人,维德之全。
馀干之山,土厚水深,铭以昭之,百世犹今。
赵必愿左司郎中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九、《东涧集》卷四
朕于用人必以序进,将久其任而究所长也。
以尔公族之英,精通详练,被服儒术,克绍祖风。
荐典名藩,所至可纪,弥纶省闼,守正无私。
舆论称之,盍膺异擢,由右而左,姑借长才。
益究乃心,以需简拔。
赵必愿度支郎官权右司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九、《东涧集》卷四
不典州不为郎,此祖宗良法也。
矧屡著郡最,可后褒迁?
以尔家传相业,望重宗英,不激不随,能定能应,荐司藩屏,俱号循良。
晋陟版曹,仍兼宰掾
益尽弥纶之职,岂惟计度之精。
往究乃心,以需异擢。
融堂讲论 南宋 · 钱时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七四
论学先论志,天下之事未有无志而成者。
养叔之射,庖丁之牛,之于斤,秋之于弈,痀瘘之于蜩,与夫之于书,吴道子之于画,虽一艺之微,皆定于所志。
习之终身,不厌而后造其极,况吾圣人之所谓学乎!
为学当以圣人为的,学圣人当以闻道为的。
三代而下,或志于纵横,或志于刑名,或志于富强,或志于虚无。
异端邪说,纷纷千流万派,而卒为名教之罪人。
若是者,非无志也,不先立夫其大者,而志非所志也。
有所嗜好,即不足以言志;
有所系累即不足以言志;
有所拘随,有所贪恋,即不足以言志。
有苟焉自恕之念,不足以言志;
有自诡自欺之念,不足以言志;
有剽轻浮动之念,不足以言志;
有藩篱物我之念,不足以言志。
无深固不拔弗得弗措之见,而有营求卜度,揣摩校计之念,不足以言志;
或陨穫于贫贱,或充诎于富贵,或回挠于忧患变故,或变乱于生死祸福,皆不足以言志。
孔子圣人也,自常情言之曰天纵,曰生知,宜若迥出天外,不可梯接者。
反观其自叙,三十而立矣,不至于不惑不止也;
四十不惑矣,不至于知天命不止也;
五十知天命矣,不至于耳顺不止也;
六十耳顺矣,不至于从心所欲、不踰矩不止也。
然沿流而溯其源,所以首途发轫,不过曰吾十有五志于学而已。
大哉志乎,虽圣人从心所欲不踰矩之妙,由此而始,况学圣人者乎!
此志一立,金石可化,水火可蹈。
况天爵良贵,我所自有,全体浑然,匪由外铄,而有不可得者乎?
世之人富贵利达一切难必之事,往往决志求之,昼夜忧劳,莫知所止。
至于此事,不烦措画,不费经营,一念之回,八通四辟,出险阻而由大路,脱荆棘而居广居,所谓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者,乃或甘心暴弃,而不知求,亦惑矣。
赵全州必愿贺权军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七、《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七
比蒙省劄,暂摄郡章。
退惟涉笔之文丞,讵久挈瓶之假守,秪惭越畔,无敢告邻。
然在五日京兆之间,亦窃千里荥河之润。
辄凭咫尺,僭布万分。
赵全州必愿冬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一、《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四○
鲁云必书,暮映衡山之月;
可爱,晓行湘水之春。
时惟大雅之英,茂对细书之札。
恭惟某官道随刚长,德配阳休。
字民之仁,温若重缇之律;
嘘物以气,煖然五裤之歌。
谅观荔挺以芸生,益庆竹苞而松茂。
某袜材线短,泥轼冰寒。
三寿作朋,请效《鲁颂》万千之祝;
七日来复,幸观羲爻六二之辞。
代回全州赵守必愿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一、《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四○、《粤西文载》卷五五、《八代四六全书》卷一四
怀五更三点之鸳行,旧同班于吴下;
验一寸四分之牛晷,今假荫于黔中
方图修献履之辞,已先拜鸣谦之宠。
故情未慭,弱念易盈。
恭惟某官礼乐宗英侯王相种
决科唐殿,肯吟丽日之煌煌;
宅牧湘源,聊和舞风之湑湑。
对此重缇之候,蔼然五裤之歌。
鲁云必书,翻手足看于短至;
可爱,举头即近于长安
某比德微芒,甘心半刺
地炉煨芋,已渐参南岳之禅;
山意放,傥尚忆西湖之饮。
权户部侍郎赵立夫辞免除户部侍郎恩命不允诏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五、《平斋集》卷一五
小司徒掌建邦之教,法令贡赋抑其细也,而后世专以理财为职。
卿本固而末茂,外宽而内明,践扬所至,务以有馀不敢尽之意寓于政事。
摄贰地卿,恂恂如不能言,而钩索原委,检覈渗漏,吏无所容其欺心,计精矣。
就俾为真,用懋前业。
夫天下大计分隶四总,其入于版曹者才二十七郡。
生寡而食众,用疾而为舒,故常患不赡。
鞭算笏画之长,朕方以陈恕望卿,勿辞可也。
所辞宜不允。
太中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兼删修敕令官赵立夫乞畀丛祠不允诏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五、《平斋集》卷一五
汉张苍计相,更以列侯主计
唐刘晏自度支领租庸、盐铁,至仆射领使如旧。
理财不宿其官,簿书放纷,吏并缘为奸利,虽竭江河之入莫供尾闾之泄也。
卿践更中外之久,财赋脉络,洞烛表里,而姿禀静固,精力彊乂,又足以行之。
左户为真,朕方委重,阅日几何,遽以春衣办集而求均佚,职业,仅以是自诿耶?
维时调度孔殷,尚究尔材,毋旷吾事。
所请宜不允。
赵立夫秘阁修撰枢密副都承旨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九二、《平斋集》卷二○
敕具官某:天下之势犹衡,朕既遴柬廷彦出长外服,必博选民庸入治内服,然后无轻重之偏。
尔顷繇九列,观风近甸,声气不摇而百蠹戢,盖吏师也。
孝宣厉精政事,枢机周密
周贵加详,贵加谨。
维尔老于识而精于虑,式遄其归,以撰著中秘
宥廷之导旨,周密以济中兴,其庶矣乎。
可。
赵婺州必愿忠定配享劄子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平斋集》卷二六
恭惟先正忠定太师周程粹学,文富精忠。
龙夹日以飞,定神器于危疑之顷;
鳌负极而立,安盘石于指顾之间。
初罹偃月之谋,终堕浮云之计。
迨更圣化,始记功宗。
侑食原庙之廷,图形容台之阁。
阿衡格于上帝,虽音迹之莫追;
周公祭于大烝,迄英灵之如在。
旂常增耀,简策腾芬。
某滥厕周行,耸瞻盛典,知臧孙之有后,宜文子之作原。
尔祖与享之,已著丹青之信;
斯文未丧也,更坚清白之传。
赞抃良深,敷宣曷既?
略此酬谦施之辱,切丐纡察。
全州清湘书院率性堂记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四、《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八、《永乐大典》卷七二四○、《粤西文载》卷三一
吾友林仲山岊守全日,得柳侯仲涂氏读书遗址,乃锄荒筑室,馆士储书,与邦人讲肄其间,且以致怀贤尚德之意。
嗣守者不替有引,斋庐廪稍,岁衍月益,今锡之号荣,殆与睢、岳、嵩、庐四书院相为侪等。
今守赵立夫必愿复增而大之,中为堂三楹,榜以「率性」,而移书某曰:「愿有以告于邦之人也」。
维侯故相忠定公之世忠定为政尊经崇儒,表章性命之学,侯习闻之,故将与邦人共明此道,是敢不诺?
或闻而疑之曰:「圣人之教人若不以性为先,而子思孟子以前论性者亦未有必然之说也,今毋问始学,例语以率性,得无陵节躐等之患乎」?
曰:不然也。
成汤告民于亳,曰「民有常性」;
周武誓众于孟津,曰「人为物灵」。
凡皆立国之初,是为群言之首,盖大本要道无以先此。
夫《易》,圣人所以开物济民者也,首于《乾》《坤》,发明性善之义。
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凡各性命于天地间者,未有不资于元,元则万善之长,四德之宗也。
犹虑人之弗察也,于《系辞》申之,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犹曰是理也,行乎气之先,而人得之以为性云耳。
曰「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则又示人以知礼成性,道义皆由此出也。
而终之曰「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则《易》之为书,其大本要道顾有先于此者乎?
子思于《中庸》撮其要而言之,若曰天所以命于人则谓之性,率乎性而行之则谓之道,即是道而品节之以示训则谓之教。
呜呼!
圣贤之心,后先一揆,故《中庸》之首则《易》与《诰》《誓》之旨也。
疑者又曰:「以性命为教,吾既得闻命矣,其在学者则何如其为功也」?
曰:先天之《易》,《乾》南《坤》北,非性之体乎?
后天之《易》,《离》南《坎》北,非性之用乎?
《坤》之正位变《乾》为《离》,明见乎外者也,而曰「畜牝牛吉」,则顺以养之;
《乾》之正位变《坤》为《坎》,明根乎中者也,而曰「有孚维心亨」,则刚以行之。
夫惟位在德元而养之以顺,行之以刚,清明在躬,不役于物,此尽心知性之极功也。
子思子先列性、道、教之目,次又释道体之不可离,而继之曰:「是故君子戒谨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谨其独也」。
盖自「可离非道」而上,则道之体也;
「是故君子戒谨恐惧」以下则人所以求道也。
圣贤之言,本末备具,顾读者不察耳。
诚能于睹闻之外,隐微之际,己所独觉而人未及知,随其萌蘖之动以谨乎善利之几,则仰观俯察,前参后倚,真有以见夫仁义礼知之则,行乎君臣父子长幼朋友之间,皆吾性所本有,分所当为,而实不容以须臾离也。
于是疑者舍然以作,曰:「推本《乾》《坤》之体、《坎》《离》之用,以发明性道教之节,吾闻诸此,盍以复于赵侯,与学者共讲焉」。
余曰诺哉。
是为记。
赵度支必愿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二、《铁庵集》卷一三
赴阙为郎,过家趣对。
自霞城而宝婺,俱以最闻;
入星闼而甘泉,行哉柄用。
昔者忠定,相于宁皇。
侑食何疑,厄权奸者几载;
潜光顿发,陪明祀于今秋。
叔敖之子不存,魏谟之孙为嫡,宜朌驿召,促预骏奔。
来兮少迟,观者恐后。
某盍远修于迎椟,况久辱于赐笺。
曩过羊山,乃知故国之谓;
今觇龙种,益信本朝之彊。
刘习静弥邵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八、《铁庵集》卷二四
某旧夏发里门日,辱赐之饯,到司存又赐之书。
将解去矣,犹不克谢,其才之短如此,则政之拙可知。
乡部自端明蔡公以惠利闻,厥后徽猷林公以风力闻,尊执所及见。
曾谓五十年后里闬小子冒焉为之,乃无所闻乎?
未尝不知慕前贤,而学力才力有剂量也。
前辈之风流不坠,岿然以德尊望重、上承下启者,习静先生一人而已。
盖亲接兰台艾轩父师之印,与封胡共学,有为名卿良史者,教纪、群辈,方入班行,出麾节,以盛名行世,班班未易量数;
又有方萌芽令尹,瞠乎其后者,可谓一门数世之盛。
独长者凝然其间,不肯为场屋学,不肯为好爵縻,推去冠裳,不解深衣,此其所以为最高最寿欤?
非独仪其家为然。
复斋之节之学信于四方,而扶植其学以信于乡者,习静之力为多。
订史读《易》,著书满家,德与年俱进,以仪其乡者又如是,使某知慕名节,知认趋向,不敢为小人之归者,尊执之诲之赐也。
然则所在岂可无乡先生哉?
其功其德关涉最大,未易与众人言也。
某端平缀班初,节推林肃翁太学生,屡来问艾轩先生谥议如何,诘其所以问,则曰此吾网山之师也。
其语可敬可愧,遂扣之子敬左司,令省吏寻之不见。
岩仲县尉来说,俾案吏求之,果是西山作帅时曾移牒同衔申上,蒙斋袁广微作漕,只行本部覈实,其事遂寝。
蒙斋知有象山慈湖而已,如西山谥文忠时,其季清夷为常博当笔,只欲作忠文,亦蒙斋意也。
专门之学,其不广大类此。
艾轩之学岂待核实?
西山牒检不存,独本司行移仅留片纸,今亦不暇求诸司联衔,只托岩仲携见立夫赵文昌,乃忠定嫡孙,知艾轩往还事为详,必能着力。
近如陆子寿刘屏山游九言皆得谥,陈同父亦得之,独无为艾轩言者,若得补乡邦阙典,亦后来者之责也。
州学增高涂田记淳祐二年四月 南宋 · 董亨复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二二、《赤城集》卷六
儒宫之养,养有用也;
佛氏之养,养无用也。
有用之养常薄,无用之养常丰
然佛非儒,其能安坐而食乎!
佛既无用于世,儒又有功于佛,因彼之丰助吾之薄,理亦宜尔。
先是,台之亡僧有新围高潮涂田,前太守、今尚书赵公必愿以其半与学,筼窗记之矣。
报恩寺争之不胜,思以计取,阳为租佃,岁输不能釐杪,阴实据之。
既郡委官履之,而周知其数,为田五百二十二亩有奇,地已垦者一百二十亩而缩,未恳者二百四十亩而赢,潴水之所一百三十七亩有半,斯亦广袤矣,而涂之增者日未已也。
然与养济均分,学不能专而有,故僧抢臂于其间。
太守赵公博士杨君点之请,尽挈而归之学,别辍廪馀以惠贫民,然后学总其权,而利入丰矣。
或曰:有用、无用之养不同矣,养士与民亦不同欤?
曰:不同。
民之养惠也,有政焉。
士,天民之秀杰,政所从出也。
赵侯恳恳爱民,而于士尤加意,其有望于士者远矣。
诸生游于斯,当思天地万物与吾同体,穷则善其身,达则善天下,斯有用之实也。
不然,屑尺寸之养,其与佛徒相去几何!
赵君名与杰南丰人
淳祐二年四月日记。
诚少林日九座墓志铭1261年1月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余有方外之友二人也,曰德诚者,福清人姓郑
曰祖日者,闽县人姓陈
得法于铁鞭韶师,尝住邑之嵩山少林、汀之南安岩,辄弃去。
草庵、翁陂庵各三载,又弃去。
入浙,憩净普蒙堂者六年,以宝祐甲寅季夏朔日示寂,俗寿五十二,僧腊三十七。
荼毗有异,净普、灵隐径山名宿为作《三不坏偈》者一百六十馀人。
骨归于净普之塔,而不坏者归于翁陂之西陇。
日受业于吉之觉报寺,坐夏于衡之福。
浮山永师来福清灵石,殿燬五十年未复,日发愿力,感动大檀,不三年金碧焕然。
往来贤沙、黄檗间,帅赵尚书必愿求僧于余,余以日对,延住灵石者七年。
一日踵门来曰:「君强我出,束缚我也。
老矣倦矣,请为我解缚」。
余达其意于帅陆尚书德舆,陆公叹其高致,比之石霜
日辞去,余留之樗庵年馀,莆守潘侯墀延住九座
山寺新燬,日自出募缘,以乙卯季秋某日奄逝,寿六十二,僧腊四十六。
其徒奉灵骨与同穸。
二释皆余所敬,达摩,不立文字;
日如玄奘,驮经西来,兼通儒书。
余闻道浅不如诚之深也,读书少不如日之博也。
寒斋已矣,留二释以遗余,方资以待老,今并为寒斋夺去,余将谁语乎!
小师宗镜、日小师宗昙来,请铭于予,铭曰:
瞿昙异人,有大气魄,入寂之际,尤示奇特。
迦叶而下,岂必个个,现十八变,化三昧火。
传者之谬,匪佛自说,既崇虚谈,亦害寂灭。
诚公末着,不随薪尽,丛林交赞,后村窃哂。
有三异,日无一异,往从寒翁,了此大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九。)
日:原无,据清抄本补。
介然堂记 宋 · 杨长孺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四、《古文集成》卷九
与人同可乎?
同之靡则随。
与人异可乎?
异之疚则睽。
譬之于水,决诸东则东,决诸西则西,惟决者之为,而水无择焉,匪随也乎?
水可也,人不可也。
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彼冠之不正,于吾无与也,于吾奚浼也,望而去之,弗俟其亲,夫如是,称天下微与居,匪睽也乎?
喻可也,实不可也。
随而弗睽,其失也誇;
睽而弗随,其失也孤。
弗随弗睽,弗誇弗孤,孰能之乎?
吾亲友曾君名彊立字立夫
其人也,奚繇如之?
立夫未始障西风之尘,而不妨看南山之云;
未始弋戾天之鸢,而不妨骑飞仙之鸾。
云虽不吾与,吾将彊而睹,故云留而尘去;
鸾虽不吾迎,吾将彊而乘,故鸾翔而鸢冥。
曷济登兹?
盖有道焉。
涵茹古今,不餍不止;
久大德业,不盈不已。
洙泗之流,吾挹其
杏坛之芳,吾撷其英。
天地吾师也,圣哲吾朋也。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非吾立夫欤?
立夫以「介然」名其堂,其伯父无疑书其扁,来命余记之。
余曰:「介然乌乎名」?
立夫曰:「后山先生徐仲车之风而悦之,因其门人江季恭寄笺焉。
季恭仲车:友人陈无己亲贤乐善,介然不群于流俗,愿纳交于下执事
彊立后山是慕,故于介然是取」。
余曰:亲贤乐善,介然不群,余不知也,子其问诸后山
后山不知也,子其问诸季恭。
季恭口之,仲车耳之,后山身之,立夫心之。
心至焉,耳次焉。
不知后山之为立夫乎?
立夫之为后山乎?
「我欲仁,斯仁至矣」,予于立夫乎观。
立夫不群于流俗,兹其本也。
其学其文皆卓尔特立,见称于乡。
常以《周官》一经之业颉颃于师友,吾知其立身扬名、介然于天下也必矣。
兹其末也。
本末粹矣,吾于立夫乎观。
赵必愿焕章阁学士福州福建路安抚 南宋 · 徐元杰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四四、《梅野集》卷七、《永乐大典》卷一三五○六
敕:统闽区而授钺,允资八座之贤;
峻妫阁以锡名,增重十连之寄。
起家有命,咨众无哗。
具官赵必愿宗国腾英,相门济美。
多识于前言往行,所至有惠政休声。
台阁典章之司,皆其练习;
庙朝吁谟之地,赖以弥纶。
遍历乎法从论思之班,周知乎户版生齿之数。
不以簿书期会为末务,惟以邦国周度为素储。
尝尽瘁以忘疲,不见是而无闷。
维时图任,颁命承流三山牙纛之俱高,八郡纲维之兼总。
必务保障而黔黎乐业,必流清净而沧海无波。
噫!
德足以称隆名,其益焕图书之秘;
政有以慰遐峤,当如在畿甸之间。
惟尔之能,钦哉毋忽。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