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蔡致君”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王性之手简(八)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九、《姑溪居士后集》卷一六
叔弼云亡,固当致吊。
而彦立平日尤厚,德麟雅好,亦愿详细作书。
周翰中间得一书未答,蔡致君父子不止当作书,亦作答。
数书须稍情意铺叙,力辄不逮,更俟乘行李未到间,试勉强也。
蔡致君家庙堂碑致君名宝臣。)1094年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顷年观《庙堂碑》摹本,窃怪虞永兴名浮于实。
及见旧刻,乃知永兴智永笔法为多,又知蔡君谟真行简札,能入永兴之室也。
元祐四年中都,初见荣辑子雍家一本;
绍圣元年在湖阴,又见张威福夷家一本;
其十二月陈留,又见蔡宝臣致君家一本。
以石本未刓缺,不以摹本补缀,则荣本第一,张本第二,蔡本第三。
亦尝于它处见数本,新旧杂揉,所谓「海图折波涛,旧绣移曲折。
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者也。
然尚有典刑,亦不可废也。
陈留净土院书。
夷门蔡氏藏书目叙1116年 北宋 · 苏过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二、《斜川集》卷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自书契三代以来,礼乐文章,播在方册,皆藏于王府
老聃柱下史,实主其藏。
虽列国诸侯,莫得而与;
当世学士大夫,盖得观其书者,鲜矣。
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
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则国人皆尊之。
孔子,圣人也,然犹问礼于老聃学官名于郯子
季札,蛮夷也,聘于齐鲁,然后获观先王之乐,而闻大国之风。
呜呼!
读其书,论其世,想见其人。
凛然于千载之上,修身立言,可以垂训于百世之后,岂有不因载籍之有考乎!
是以有国有家者,尝刻意于此,而孝悌忠信,必由是而出。
古之人躬行不逮者多矣,余不复论。
比游京师,有为余言:「吾里有蔡致君,隐居以求志,好古而博雅,闭门读书,不交当世之公卿,类有道者也」。
余矍然异之。
一日造其门,见其子,从容请交焉。
其子为余言:「吾世大梁人,业为儒。
吾祖、吾父皆不事科举,不乐仕宦,独喜收古今之书。
空四壁,捐千金以购之,常若饥渴然。
尽求善工良纸,手校而积藏之。
凡五十年,经、史、百家、《离骚》、风雅、儒、墨、道德、阴阳、卜筮、技术之书,莫不兼收而并取,今二万卷矣。
且吾父有德不耀,常畏人知,弃冠冕而遗世故久矣。
必不能从子游」。
余怅然自失,悠然而返。
予惟古之逸民,未尝以一艺自名于世。
虽不求人知,而人自知之,以其所践履者,绝乎流俗故也。
庞德公隐于鹿门,妻子躬耕,或疑其不仕,以为何以遗子孙也。
庞公曰:「我遗子孙以安,不为无所遗也」。
居士口不谈世之爵禄,身不问家之有无,所付子孙者,独书耳。
庞公之意,殆无以过此。
居士之子,敏而文,学日富。
人不知其所以然者,抑所谓不见异人,必得异书。
中郎为有子矣!
余将负笈而请观焉,乃持其总目三卷,为叙而归之,庶几附托于斯,与藏书者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