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偶述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四、《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五
胡文恭公苏州蒋公希鲁致政归。
文恭昔为诸生,尝学于蒋公,因即其居第,表之为难老坊。
蒋公见之,愀然曰:「俚俗歆艳,内不足而假之人,以为夸者,非所望于故人也,愿即彻去」。
文恭愧谢,欲如其请,则营缮已严,乃资其尝获芝草之瑞,改为灵芝
文恭退而语人曰:「识必德而后远达。
蒋公之德盖所畏,而其识如是,固无足疑,其如非吾所及也」。
范忠宣公薨,朝廷赐其墓碑之额为「世济忠直」。
唐公君益颍昌,为表其居为忠直坊。
忠宣之子子夷、子默告君益曰:「公意则诚厚矣。
此朝廷所赐,施金石,揭于墓隧,假宠于范氏子孙之传则可;
若通涂广陌,泛为往来之观,耸动流俗尔,事体不同」。
君益曰:「此官司之事也,君家何与」?
子夷、子默曰:「然先祖先人,功在朝廷,名闻四夷,何待此而后显?
且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流俗所尚识者所当耻,异时不独吾家取笑于人,于公亦不免指议。
流传寖久,不知意之所命,则是非混为一区,故不得不力请」。
予适官其地,亦以蒋公之语告君益,遂彻去。
子夷、子默辄相谢曰:「公为助」。
复笑谓予曰:「凡以技能物货自营,图售于人,则多曰元本某家。
至于假供御供使土州为名者,殆与(下缺。)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故与禹、稷同道。
当时未闻表其巷为何坊。
今在处以恩相濡,间亦有之,然槩之以理义,则廉耻之蠹。
况自营土木,取之在事者一时言端句末,窃以为名,而使在事者不得而从之者乎」?
赵氏夫人墓志铭元丰七年十月 北宋 · 陆佃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一〇、《陶山集》卷一五
夫人氏赵,嫁郑氏。
夫曰惇儒,字景真,有才气,丹阳奇男子也。
少则卓越,勇于敢言敢为,世莫能知焉。
熙宁中,为筠州录事参军以死。
夫人参军,尽妻道。
保其子夷甫、夷行、夷庚,及其二女,尽母道。
夷甫封州,夷行温州军事推官,夷庚早卒。
女归杨济、赵锴。
而锴之室,夫人出也,其抚掩矜怜,与诸子等,有鸤鸠均一之风。
年六十有六,元丰七年二月甲午卒。
十月乙酉葬。
穴在丹徒石马山参军之兆。
王父乂,累赠都官郎中
父鼎,虞部员外郎,累赠工部尚书
夷行有志行,其在贫如客,事夫人能尽其孝道。
铭曰:
北一为丘,死以为域。
如行得归,枕之用息。
惟休在斯,言示无极。
以道韵寄范子夷子默(原注:正平正思。二范盖文正公诸孙。)1087年 北宋 · 黄庭坚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鼓缶多秦声,琵琶作胡语。
是中非神奇,根器如此故。
范公秉文德,断国极可否。
至今筦枢机,大度而少与。
蝉嫣世有人,风壑啸两虎。
小心学忠孝,鄙事垄亩
持论不籧筱,奉身谢誇诩。
颇知城南园,文会英俊侣。
何当休沐归,怀茗就煎去。
正平堂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八、《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一、《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九、《古文集成》卷四八
畏首畏尾,不自尊己。
牵于势,刑于利。
虐鳏寡以奉高明,是谓不平。
忠不足而诈有馀,躬不行而责从令,是谓不正。
夫平者如执权衡,以司重轻,如天四时,不言自行。
夫正者渴饮而饥食,冬裘而夏葛,喜怒予夺,由己而不由物,故行天下而不屈。
灵龟负图,告人凶吉。
刳肠在前,中黑如漆。
杨子耄老,思配宁蘧。
涪翁为名,周旋其枢。
次韵和子夷秘校见惠之作 北宋 · 毕仲游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启函如会面,怀抱为君开。
昔有风骚主,今为伯仲才。
士风门外辙,生计掌中杯。
早晚依闾巷,乌巾恣往来。
范子夷(三)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九、《西台集》卷一一
子夷侍行东去,某之职事亦冗。
新帅到后,决日遂行。
河外道路艰险,风雪寒苦,虽昔年从军灵武,亦不如是极也。
比归,妻室卧病已逾月,几不救。
玉汝相公临行,一医官粗可用,调理久之方差。
故虽请问留守相公启状,亦因此后时。
然闻子夷已入京,且作子默书。
即日极暄,伏惟起居清福。
美授定在何处?
想非久出都,未知再会之期,东望耿耿,岂胜驰情!
伏冀倍加保重,垂副钦祝。
范子夷(四)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九、《西台集》卷一一
昨到太原,欲与子夷昆仲为期月之游,而不累旬遂相别,恨怅之私,今未忘也。
师载近方意思定叠,可以且居此矣。
应之、文潜必屡相会,皆以多故,未曾修问,至愧。
舍弟服阕,复大病,去冬方至京,迄今未闻有所授,奈何!
有可诲督者而语之可也。
往闻子夷车马且留京师,别上状次。
范子默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九、《西台集》卷一一
久不作子默书,正以许、汝相近,得闻门中起居康宁,则老年更不复以书问往还为礼故也。
岂谓伯氏子夷文林感疾,遂至大故。
闻讣一哀,涕泪不能自禁。
惊呼惨痛之情,言岂能尽?
子默手足之间,痛可知也,奈何奈何!
初见令嗣与宽之书中别纸所说,已大可忧。
然同宽之走人附书问候之后,犹十八九望其痊平。
盖子夷平生吉履操行无瑕,事亲无所不尽,仕宦虽未通显,而忠国爱民之心已见于行事。
又所历患难险阻,皆他人所未尝经。
天若祐善,及好恶相掩,则如子夷者,岂有不得七十之寿而遂亡乎?
及附书问候人回,子夷疾竟不起,知天理人事茫茫不可考究。
累日饭不知味,行不知所止。
忠宣公门户至重,今日仰望,先在子默,千万抑哀忍情,无过为悲伤,以损天和。
至祷至祷。
范子夷(一)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九、《西台集》卷一一
向知车马已入京师,上三侍郎问状,得侍郎批云:「却已还洛中」。
不识曾转附呈否?
入夏未热,伏惟足下起居清胜,眷爱儿女,并惟康宁。
某待罪于此,事属过分,而在公家无补,私计亦良不便。
材力单少,不能任本路之事,一也;
河外边报未息,日与漕台办理钱谷,孤迹逾差,二也;
子弟无所从学,将成捍格,三也;
僻远不能了婚嫁,四也;
居大府之下,种种难处,五也。
欲候赈济与应副泛差军马粮草了当,秋末冬初,具诚恳于告朝廷,丐一偏郡。
不知是常事耶,为复未免也?
试此咨度,公以为何如?
未卜会见之期,驰情耿耿,馀冀保爱。
范子夷(二)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九、《西台集》卷一一
凡前书所载,不复具道。
昨留京师,必屡会应之、文潜,为况各如何?
闻《通鉴》已有赐本,不知板只留阁下,为复送国子监与诸书印卖?
子夷知尔。
正之必犹在郑下待次,才一通书,何日当赴兴元耶?
料其美材,必别有差遣
范子夷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西台集》卷一七
忠宣之道,吾道是明。
子夷为子,夙有贤声。
我事忠宣义阳之城。
子夷一见,两盖俱倾。
义虽友生,恩若弟兄。
前后三纪,可量此情。
中间出入,仳离合并。
我废于北,子夷南行。
过峤至海,百驿是程。
妻丧子失,始还其生。
邂逅相遇,血涕交零。
如梦之怪,魇极而惊。
已而大饮,长啸且歌。
言终此身,期百相过。
曾不再见,疾犹涌波。
崩腾而逝,未如之何。
呜呼哀哉!
我哭子夷,岂但哭亡,哭其承家,义勇靡亢。
中庙之诏,明著于章。
台狱之峻,独身以当。
一斥万里,归而徜徉。
百阨皆具,谓年可长。
今又不寿,漫漫彼苍。
惟名不陨,九原之光。
尚飨。
吕范二公帖1197年7月13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四、《晦庵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后山谈丛》记苏端明当国恤时与人书疏,疑于当慰与否而罢,乃载前辈往还慰状以正之。
今观吕正献公帖,乃知当时此礼固已通行,亦臣子之心不能已者,不审苏公何所疑也。
仁宗皇帝慈俭之德冠冕百王,而因山之奉烦费若此,岂其心哉?
宜乎老苏先生华元乐举之讥,而忠献韩公不敢辞其责也。
然此帖所云置司裁损,仍是韩公当国时事,亦足以验其悔悟之实矣。
此其所以为韩公者耶!
吕公幅纸之间,爱君及民,拳拳不舍,其于刘公心期所会,必有不约而同者,览之令人感叹不能已。
范忠宣公平淡忠恕,雅不欲以智名勇功自见,故熙、丰间授钺临边,数被谯让,观第二帖可概见矣。
然迹其平生,排濮议、争新法,干忤君相,无少顾避。
最后论救元祐诸贤,卒与同贬。
盖终身无所屈,则又岂非所谓仁者之勇哉?
其于刘氏姻好绸缪,盖亦声气之同,非苟然者。
子夷得其家学之传,不卑小官,直道自信,东莱吕舍人亟称之。
览者其亦考焉。
庆元丁巳中元节前二日朱熹敬书。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其一 北宋 · 张耒
 押质韵
暑雨众物成,园林粲垂实。
官閒縻岁月,裨补百无一。
委身作书蠹,检性原作姓,据田本改)就僧律。
古味虽未亡,尘埃满琴瑟。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其二 北宋 · 张耒
 押寒韵
金马聊代耕,浅郎亦为官。
何必歌五噫,遭非如伯鸾
物生各自遂,萧艾与芝兰。
诗人亦多事,屑屑计鹑貆。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其三 北宋 · 张耒
 押鱼韵
愔愔坐岁晏,忽枉故人书。
颇说清淮滨,卜筑有幽居。
归兴浩满怀,端如果投狙。
功名系遇合,不遇欲何如。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其四 北宋 · 张耒
 押词韵第十部
出门复入门,愧此枥上马。
壮心磨不尽,抚剑还悲咤。
感时高歌放,泣古幽泪洒。
端忧蹇无成,驾言我心写。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其五 北宋 · 张耒
 押词韵第八部
少年初入路,见谓醒日少。
春风牡丹市,走马帽檐倒。
知音君伯仲,骐骥与腰袅。
五年复相逢,但怪酒盏小。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其六 北宋 · 张耒
 押词韵第一部
经时不饮酒,廪薄人口众。
人閒多是非,不敢盗邻瓮。
二公洛阳日,想(吕本作相)见饮屡痛。
行求放湖海,种秫代官俸。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其七 北宋 · 张耒
 押潸韵
閒官冷于水,块坐守编简。
时无苏司业,何处见酒盏。
新凉枕簟莹,付睡与双眼。
念我南山苗,经年废锄铲。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其八 北宋 · 张耒
 押寘韵
文园武皇,引疾常避事。
佳哉意殊深,遗迹邈不嗣。
扬公漫投阁,不禁问奇字
致身毁誉外,乃得免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