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静见堂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四、《须溪集》卷五
以动为见天地之心,非知道者也。
孰非动也,待其动而求之曰心在是。
天地亦人矣,人亦天地矣。
动犹车轮,其中空虚,必有不动者与之俱动,而非轴之谓也。
阴阳之为化,其圆物也,故未尝停,以其无可停之理也。
因其无停也谓之动,又必待其少顷而后为静焉,有是哉?
水动而浊,浊而且澄,不待其止也。
盖清之于浊,尝相受而未尝相受,其性如此。
水亦安能常止,止而不流,未必非受浊之所也。
惟流而不失其止之性,则动也未尝不澄。
徒一器之水犹若此,况大川大壑,经营六合而出于六合之外,奈何以其往也而罪其不止,以其容也而遂谓之不清哉?
大川大壑也犹若此,人不能知天地之道,自其动而观之,则天地一市也,市之所以籍籍者何也?
动也。
有大隐焉,居于市而无市人之心,无市人之心者亦必有孺子之色焉。
若其起居饮食犹夫人也,而中之所存者有不与之俱化者矣。
夫市也犹若此。
虫之化也必异其初者也。
其初未化,而已有其质矣;
及其蜕也,向之为虫也其死久矣。
蜕未蜕之间如无知焉,人不能知也,观其蜕曰观化,晚矣。
夫虫也犹若此。
君茂甫名居室曰「静见」,意者亦不以静见天地之心为非也。
不以静见天地之心为非,则亦必有见矣,而犹以为未之见也,质于予。
嗟夫!
吾欲使子观于静耶,则求天地之所谓静而不可得也;
复欲使子观于动耶,则动也又未尝非静也。
彼以夜为艮,冬为贞者,似谓天地闭亦犹虫已伏、市已收、水已凝,又久之而后能运,运而又息耶?
不知息之为道,生亦息也,非息而后能生,息即生也,是之谓复。
复,反复也,反复嘘吸也。
一嘘一吸为一息,即嘘即吸,常并行而不相待。
如待其吸而为嘘,则一息亦必有间矣。
虽然,理有甚精而亡益于用者,吾未尝言也。
尝听讼,趋庭者之于忿,莫不自以为直,亦莫不有蔽焉。
吾徒以无心其间也,常瞭然如睹,而纷纷者犹未喻。
因是以推胜败之数,即凡战陈之事皆若此矣。
故为将之道先自治,静者治,治者静也。
故曰「其辙乱」,又曰「攻其右」,又曰「韩孤顾魏」,静者见,扰者不见也。
彼扰矣,吾又炽焉从之,得不扰且败耶?
学静难,静学静又难,必坐忘者亦未必不偶驰也。
有能舍静学而得之于动焉,其为静也常静。
不然,闭门所得,投之狱讼、军旅也常丧。
嗟乎!
吾老矣,茂甫其几何不以吾言为怪哉!
昭甫陈宗鲁长兴 宋末元初 · 戴表元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之子沧浪去,三吴西更西。
白盐莼菜脍,红酒稻花鸡。
地少惊云满,天空见日低。
锦囊看烂熳,佳客醉留题。
春郊即事(次王昭甫韵) 南宋 · 华岳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东风吹不断轮蹄,处处鞦韆环佩飞。
剪翠弄妆归髻掠,乱红翻锦上屏帏。
花应笑我春尝醉,燕解嘲人夜不归。
莫怪逢春太娱乐,人生能有几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