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五星(策问) 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八、《乐轩集》卷六
舜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何以不言经星?
经者纬之所次也,言乎经,纬在其中矣,纬星不可不讲也。
周天之度,或一岁,或十有二岁,或二十有八岁;
或自东西而出入,或每岁十月一入太微。
要之皆有常数,见伏、留行、顺逆、迟速一不合于历度,则清台之上夜考而朝奏,天子得以知阙失,正五事而承天心也。
呜呼,星官历翁之职,岂非台官御史之别乎?
尝试论之,甘、石之外,儒家纬星之说,其详见于张衡之赋大象、诸葛亮之注与夫晋史之志天文。
其言五者休咎,无以异于《洪范五行传》之意。
刘向之言,世以为拘,平子孔明、《晋志》之言拘乎否也?
昭明、旬始之属,乃散五星之精,经星之精不闻有其散者何也?
乱行失次,变也,或得之以为祥,岂可不求其故欤?
汉唐之兴,同日事也,一有东井之聚,一止于镇星之祥。
天文叶应,小大不同有如是,何也?
崔浩谓金、水二星常附日而行。
十月日在尾、箕,尾没于西南,而东井出于寅北,断然谓秉史笔者侈大其事以此,二星岂背日而行哉?
噫,此知常而不知变。
深于天文,其言亦必有指也。
尾箕之聚,天宝之九载,是时幸蜀之衅稔矣。
稽之汉册,成败相反,何欤?
东井十月非五星所聚之次,而尾、箕所在正为五星之聚,亦若历家连珠之时欤?
将乱行失次,直为变而不为祥欤?
抑五者所主不同,其数微妙,不可以一概论欤?
恭惟国朝观文察变,以和人道,比者土星旅于上相之次,宰臣抗疏求去,九重不俞其请。
窃尝求之,贞观十五年火星尝逆于上相矣,是岁也,魏徵房玄龄方久尽弥缝之力。
会昌四年,木星尝掩于上相矣,是岁李德裕正为名宰,而杜悰方以贤节擢用。
大哉,明天子之意,岂非有见于此乎?
宰臣以是而求退,又将何所见也?
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是为儒生职业,并析陈之,以备有司之采择。
北岳题名(一 元丰八年正月 北宋 · 蔡延庆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一、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二、《授堂金石跋》卷一○、《求是斋碑跋》卷四
龙图阁直学士朝散大夫定州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兼知定州蔡延庆元丰八年正月九日甲辰奉诏致祭北岳
是日,奉款祠下,斋戒。
丙午,祭告,建道场。
癸卯礼毕,还。
签书节度判官王庠、句当公事杜天经、管句机宜文字赵伋、走马承受公事陈嘉言、句当公事李仲从行。
北岳题名(二 元祐二年二月 北宋 · 蔡延庆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一、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二
元祐元年季冬二十八日龙图阁直学士朝议大夫、充定州路安抚使、知定州蔡延庆,奉敕祷雪圣祠。
是日蒙嘉应,列郡沾足,京师独雪三尺。
二年仲春,被诏报谢。
十二日,礼毕,乃还。
签书节度判官公事王庠、李鼒两陪亚、终献,知县事郭良臣监仓草场高公严摄祝、奉币,走马承受公事陈嘉言、州学教授章粹陪祠,恽侍行。
延庆题。
悼城西周彦美二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龟巢稿卷十七
七十六年事,梨花梦里春。
家传三代礼,身作两朝人。
负郭田园乐,连云第宅新。
□□□□□,□□□麒麟。
悼城西周彦美二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龟巢稿卷十七
三槐堂上客,□□最青春。
吐酒常怜我,奕棋多胜人。
□□□□□,竟作白头新
酾酒桥玄墓,潸然为泣麟。
九月朔周彦美詹伯远苏惟可携酒殽过城东草庐时余往潞城田舍次日赋此以赠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龟巢稿卷五
老夫一棹寻医去,佳客三人载酒过。
破屋飞乌岂好,衡门木落雀堪罗。
交情自古陈雷少,世态如今鬼蜮多。
醉帽簪花开笑口,尚须秋晓过西河
九月蓬莱亭周彦达节推酌发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万里行人辞故乡,登高回首更重阳
黄花折尽碧云晓,未听离歌未断肠。
王庠1095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道光《荣县志》卷三四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轼启:远蒙差人致书问安否,辅以药物,眷意甚厚。
二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十三日,凡一百三十馀日乃至,水陆盖万馀里矣。
罪戾远黜,既为亲友忧,又使此两人者跋涉万里,比其还家,几尽此岁,此君爱我之过而重其罪也。
但喜比来侍奉多暇,起居佳胜。
轼罪大责薄,居此固宜,无足言者。
瘴疠之邦,僵仆者相属于前,然亦皆有以取之。
非寒暖失宜,则饥饱过度,茍不犯此者,亦未遽病也。
若大期至,固不可逃,又非南北之故矣。
以此居之泰然,不烦深念。
前后所示著述文字,皆有古作者风力,大略能道意所欲言者。
孔子曰:「辞达而已矣」。
辞至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
《经说》一篇,诚哉是言也。
西汉以来,以文设科而文始衰,自贾谊司马迁,其文已不逮先秦古书,况其下者。
文章犹尔,况所谓道德者乎?
若所论周勃,则恐不然。
平、勃未尝一日忘汉,陆贾为之谋至矣。
彼视禄、产犹几上肉,但将相和调,则大计自定。
若如君言,先事经营,则吕后觉悟,诛两人,而汉亡矣。
轼少时好议论古人,既老,涉世更变,往往悔其言之过,故乐以此告君也。
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
贾谊陆贽之学,殆不传于世。
老病且死,独欲以此教子弟,岂意姻亲中,乃有王郎乎?
三复来贶,喜抃不已。
应举者志于得而已。
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未必得也。
如君自信不回,必不为时所弃也。
又况得失有命,决不可移乎?
勉守所学,以卒远业。
相见无期,万万自重而已。
人还,谨奉手启,少谢万一。
王庠(一)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道光《荣县志》卷三四
轼启:二卒远来,承手书累幅,问劳教诲,忧爱备尽。
仍审侍奉多暇,起居万福,感慰深矣。
轼罪责至重,上不忍诛,止窜岭海,感恩念咎之外,不知其他。
来书开说过当,非亲朋相爱保全之道,悚息!
悚息!
寄示高文新诗,词气比旧益见奇伟,粲然如珠贝溢目。
非独乡闾世不乏人为喜,又幸珍材异产,近出姻戚,数日读不释手。
每执以告人曰:「此吾家王郎之文也」。
老朽废学久矣,近日尤不近笔砚,见少时所作文,如隔世事、他人文也。
足下犹欲使议论其间,是顾千里于伏枥也。
轼少时本欲逃窜山林,父兄不许,迫以婚宦,故汩没至今。
南迁以来,便自处置生事,萧然无一物,大略似行脚僧也。
近日又苦痔疾,呻吟几百日,缘此断荤血盐酪,日食淡面一斤而已。
非独以愈疾,实务自枯槁,以求寂灭之乐耳。
初欲独赴贬所,儿女辈涕泣求行,故与幼子过一人来,馀分寓许下、浙中,散就衣食。
既不在目前,便与之相忘,如本无有也。
足下过相爱,乃遣万里相问,无状自取,既为亲友忧及,又使此两人者蒙犯瘴雾,崎岖往来,吾罪大矣。
寄遗药物并方,皆此中无有,芎尤奇味,得日食以禦瘴也。
轼为旧患痔,今颇发作,外无他故,不烦深念。
会晤无期,惟万万以时保练。
王庠(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
轼启:前后所寄高文,无不达。
日每见增叹,但恨老拙无以少答来贶。
又流落海隅,不能少助声名于当时
然格力自天,要自有公论,虽欲不显扬,不可得也。
程夫子尚困场屋,王贤良屈为州县,皆造物有不可晓者。
海隅风土不甚恶,亦有佳山水,而无佳寺院,无士人,无医药,杜门食淡,不饮酒,亦粗有味也。
目昏,倦作书,又此信发书极多,不能详尽,察之察之!
苏文忠公全集》卷六○。
又见道光《荣县志》卷三四。
王庠(三)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道光《荣县志》卷三四
承欲往黔南黄鲁直
此古人所难,若果尔,真一段奇事也。
然足下久违亲庭远适,更请熟虑。
今谩写一书,若果行,即携去也。
王庠(四)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
念七娘远书,且喜侍奉外无恙。
自十九郎迁逝,家门无空岁。
三叔翁、大嫂继往,近日又闻柳家小姑凶讣,流落海隅,日有哀恸,此怀可知。
兄与六郎却且安健,幸勿忧也。
因侍立阿家,略与道恳,不敢拜状也。
王庠(五)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
别纸累幅,过当。
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耶?
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
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日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
但如君高材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馀念。
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
他皆仿此。
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苏文忠公全集》卷六○。
又见《翰海》卷一○,道光《荣县志》卷三四。
山谷先生三荣集1174年2月2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五、《渭南文集》卷二六、《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放翁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
予集黄帖,得赠元师及王周彦三诗,甚爱之。
有黄淑者,家三荣,见而笑曰:「绍兴中再刻本也,旧石方党禁时已磨毁矣」。
乃出此卷曰:「是旧石本」。
其笔力精劲盖如此。
因录藏之。
淳熙之元二月二日务观书。
议开御河奏熙宁三年正月十二日 北宋 · 皮公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九、《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七之六(第八册第七五九九页)
相度王庠擘画商遐村地分开御河,池渎陷,难以兴工,如刘彝程昉所擘画,仍添展工料为便。
杨廷秀饮酒对月辞1203年8月2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六、《平园续稿》卷一一、《益公题跋》卷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韩退之柳子厚云:「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苏子瞻王庠书云:「辞至于达而止矣」。
诚斋此诗可谓乐斯二者。
嘉泰三年八月二十一日
周彦通判之官临川1200年5月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益国姬旦,治中小吕申。
留家视兰膳,疋马见州民。
慈训二六句,寒窗三十
校书天禄阁,才子即云津。
七字敬饯周彦府判直阁之官虎城1202年4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碧落仙人出作州,青原诗伯佐承流
江山得助催新句,风月平分入胜游。
清献濂溪两宾主,崆峒章贡再赓酬。
旧时绿水红莲客,南望旗幢鬓已
大宋故赠通议大夫王公墓表 北宋 · 张商英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四、《金石苑》卷三、嘉庆《四川通志》卷四六、道光《荣县志》金石卷一四、同治《嘉定府志》卷四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四
太常博士王潜夫元丰末非辜失官,元祐丙寅八月十五日,以宣德郎终于南荣私第。
终之日,其夫人向氏年三十六。
三男子:长曰廱;
次曰庠,年十六;
次曰序,年十四。
夫人执二子手泣于柩前,曰:「未亡人不能雪吾夫之横逆,复夫之官。
庠、序未有成立,终不葬此柩也」。
于是专室静居,命诸孤从贤师学。
夫人于钦圣宪肃皇太后为从祖姑,钦圣闻其守志立节,又怜二子白身,首思官庠,庠以逊序。
兄弟力学能文,崇宁初偕贡礼部,不第,庠谓序曰:「吾弗隐,谁侍吾母?
子弗仕,孰大吾户」?
已而庠以侍母,凡一十一次坚辞聘诏。
序两献文,入等。
稍迁都水监丞,治塘堤有劳,三岁五迁,大夫,遂封赠潜夫朝奉郎
二子泣请于夫人曰:「母之教子志已成,父之官已复而有加矣,庶可葬乎」?
夫人许之。
既而完窆,而夫人亦殁,遂合祔焉。
夫人之懿行孤节,冯澥既志而铭之,又谓「潜夫前辈不及见而知之,盍求与潜夫同时伟人,纪其详以信天下后世」?
庠、序以书来曰:「唐人铭志,子孙不得柳公权笔,以为不孝。
昔者先子获交于吾乡先生无尽公,诗编简牍秘于私家者,具存也。
先子之平生及其诬服抵罪,乡先生固知之矣,茍无一言之赐,则庠、序不孝之罪,终天何赎耶」?
予难曰:「尔父之为人,吾与范蜀公、何济川深知之;
尔父之得罪,吾与诸人盖尝扼腕。
当不幸时,尔未克有知,予与诸人窃叹而无及焉。
今庠也太学定八行全备,为天下第一名,上于朝,又以从官之请,旌为廉逊处士
序也以仕宦褒显,累迁太中大夫,擢徽猷阁待制、知三城,又亲赐进士第
夫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质于人,必质于天,二子何必以吾文为孝之尽哉」?
勿已,则杨天惠所作《双溪先生传》尽之矣。
传曰:先生名梦易字潜夫,其先京兆人,□□□德,曾祖蕴舒。
方蜀盗引众围州,危甚,蕴舒夜缒出,乞邻救城以完,州人德之。
蕴舒生长钧、长锐,当淳化初顺贼扰掠过荣,长锐又有完城之仁。
长钧生伯琪,赠殿中丞
伯琪与其母。
□□□□居四十年,雍穆无间语。
有三子:长梦禾,仲梦得先生季也,俱以孝友闻,能世其家法。
御史陈谕美之,以「韡鄂」书其亭之颜,荣人号为「义门王氏」,州上其行,乞加旌表。
潜夫皇祐元年进士第,调绵州法掾
始到,转运使巴西滞讼数百牒,命理之,皆办。
异其才,率同列交荐,迁石照
邑民喜鬻狱,□卫氏子挟母以欺兄,其兄乃前母之子,狱久不决。
潜夫察爱憎均□□使母子如初。
有一家三人,夜渔于峡口,为盗并杀,溺其尸而舟在。
潜夫悉□濒江民,听其辞色,疑二恶少,械系閒所,使人□□伺察之。
时纵鼠以出,示若无人,二囚私语曰:「姑忍之,行不死矣」。
按下人突出就證,囚遂服罪,一县称神明。
前此,苦徭役不平。
县占籍户三千,而下户无门番□。
潜夫钩得冗民隐避者数百家,劳逸始均
州因命潜夫正卫籍,甲乙有差,率十岁为一周。
遇岁饥疫,出私钱十万,设糜淖,储药石,为吏民先,所活甚众,邑人述《惠政录》刻于石。
再调□石,复有能名。
开封尹傅求右军巡判官,数雪冤抑,有异状,增秩一等,除通判果州
潜夫久摄守,大兴泮宫,邻郡皆有来学之士,盛闻四川
州滨涪江,屡齧城郛,潜夫亲□其灾,筑西面堤二里,增府属之楼观,利及于后。
熙宁役书新下,有司不谕德意,潜夫以税定(缺二字)十取三以为式,比一路最轻平。
普州,得之。
值在势者不悦,以事免。
造朝,舒国王丞相知其才,将用之,会出□□授兴元南□县,移擢兴州
蜀司运入秦,艰于募民,滞留乾没,岁以万数。
潜夫备奏公私之弊,宜放邮传法置递兵便,仍预言曰:「臣今所陈,贻当职怒,或以他事中伤,臣不敢惮」。
上可其请,自是岁办边计,郡邑数千里,免抑雇妨农,因以养游手,万家至今赖之。
时当职果怒潜夫专达,诬以私役保正,被谪还家。
潜夫治归来亭于徙居双溪上,坐客常满,因□客曰:「陶渊明从人得酒乃一醉,度一月醉几何?
吾乃日有酒以延客,岂不优渊明耶」?
初,荣之盐井,籍民熬输,岁久澹竭,□□□□以偿虚课,祸逮子孙,悉捶挞无完肌,独免有禄之家。
明□□郡守李畋患之。
公之伯父及殿中公率众闻于州,按法,官户免色役,而不免科配,请以官户煎,遂纾一方之困。
既还朝,力言于孙文懿公,孙以序美之,曰:「抗意恤民,古君子也」。
□□痛疏其弊,章上,不报。
厥后有禄者兴讼,将诡法中王氏,殿中公衔冤先逝,亲脱兄于□,兄亦□卒于狱,众切哀恸。
潜夫既成童,伯仲力教登科,虽蠲本户之输,泣曰:「吾父为众之公心,□不伸于泉下乎」?
白州县,不听,则言于使者省部,又不听,则移书宰执
最后陈公希亮判三司户部勾院,以其书闻,乃还籍没者三百一十五家。
命下之日,乡闾感涕,又岁蠲三十馀万斤。
自是盐赋遂轻,民得苏息,皆潜夫父子始终之德。
潜夫虽不极于荣,今流庆后昆,天定胜人,岂诬也哉!
又喜诱掖后进,闻人一善,若出诸己。
济贫赈困,尽其诚心,固宜有后也。
杨天惠传大概如此,亦几以增损矣。
潜夫特恩太中大夫,序累遇郊礼,今赠通议大夫
女三人:长适□□朱立,次适中大夫鲜于之武,季适承议郎元淳
孙十三人:凤宝、环宝、楚宝、贤宝、儒宝、道宝,早世;
孙,迪功郎
公孙、桐孙、卿孙,承奉郎
孙、庆孙通仕郎
兴孙,承务郎
曾孙四人:曾慧、曾光、曾□、曾封,尚幼。
无尽居士表其墓曰:予读《李邕传》,见其以文章直气,为奸邪所恶,诬以重罪,使吏平治,事出吏口,迫令手书,未尝不掩卷流涕而叹曰:「安得宽平之人,使之治狱为吏哉」!
李邕之狱例之,则刻木画地,自昔而然,岂矢人不仁,出乎其术;
抑蝮蝎之性,异形而同毒哉!
王潜夫,乐易急义人也,身死之后,交游散矣。
后二十年,二子卓卓有立,能从冯长源郑少微杨天惠文以显亲之名,又拳拳终不释予。
予惟天之报施至微,而不可昧。
曲于人者,天必直之;
殃于人者,天必庆之。
潜夫之后,方大而昌,尚何辨哉!
尚何辨哉!
东严题名宣和二年六月 北宋 · 毛子嘉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金石续编》卷一五、《粤西金石略》卷六、光绪《临桂县志》卷六
桂林富有岩穴,而盛暑易于来游者唯东岩冠之。
宣和庚子六月二日三衢毛子嘉天台文虎睢阳张君原,四明林芘民巴陵黄师心、三衢伯材会饮于此。
翌日天台周彦作复携酒与昨日诸公偕来,独文虎伯材不至,而宜阳吴廷贶与之。
按:《胜》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