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上书预推昌邑王宣帝事 西汉 · 眭弘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二
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
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
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汉书·眭弘传》:昌邑有枯社木复生,上林苑中有断自立生,有虫食树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推《春秋》之意,即说曰云云。使友人内官长赐上此书。)
玺书徵昌邑王 西汉 · 昭上官后
 出处:全汉文 卷十
制诏昌邑王,使行大鸿胪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徵王,乘七乘传诣长安(《汉书·武五子传》)
奏废昌邑王 西汉 · 杨敞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二
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车骑将军臣安世、度辽将军臣明友、前将军臣增、后将军充国御史大夫臣谊、宜春侯臣谭、当涂侯臣圣、随桃侯臣昌乐,杜侯臣屠耆堂、太仆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农延年宗正臣德、少府乐成廷尉臣光、执金吾臣延寿、大鸿胪臣贤、左冯翊臣广明、右扶风臣德、长信少府臣嘉、典属国臣武、京辅都尉广汉司隶校尉臣辟兵、诸吏文学光禄大夫臣迁、臣畸、臣吉、臣赐、臣管、臣胜、臣梁、臣长幸、臣夏侯胜大中大夫臣德、臣卬昧死言皇太后陛下:臣敞等顿首死罪。
天子所以永保宗庙总壹海内者,以慈孝礼谊赏罚为本。
孝昭皇帝早弃天下,亡嗣,臣敞等议,礼曰「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昌邑王宜嗣后,遣宗正大鸿胪光禄大夫奉节使征昌邑王典丧。
服斩缞,亡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使从官略女子载衣车,内所居传舍,始至谒见,立为皇太子,常私买鸡豚以食。
受皇帝信玺、行玺大行前,就次发玺不封。
从官更持节,引内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馀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
自之符玺取节十六,朝暮临,令从官更持节从。
为书曰「皇帝问侍中君卿:使中御府高昌奉黄金千斤,赐君卿取十妻」。
大行在前殿,发乐府乐器,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
会下还,上前殿,击钟磬,召内泰壹宗庙乐人辇道牟首,鼓吹歌舞,悉奏众乐。
长安厨三太牢具祠阁室中,祀已,与从官饮啖
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宫、桂宫,弄彘斗虎。
皇太后御小马车,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中。
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
取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绶及墨绶、黄绶以并佩昌邑郎官者免奴。
变易节上黄旄以赤。
御府金钱刀剑玉器采缯,赏赐所与游戏者。
与从官宫奴夜饮,湛沔于酒。
太官上乘舆食如故。
食监奏未释服,未可御故食,复召太官趣具,无关食监
太官不敢具,即使从官出买鸡豚,诏殿门内,以为常。
独夜设九宾温室,延见姊夫昌邑关内侯
祖宗庙祠未举,为玺书使使者持节,以三太牢祠昌邑哀王园庙,称嗣子皇帝。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文学光禄大夫夏侯胜等及侍中傅嘉数进谏以过失,使人簿责,缚嘉系狱。
荒淫迷惑,失王礼谊,乱汉制度。
臣敞等数进谏,不变更,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
臣敞等谨与博士臣霸、臣隽舍、臣德、臣虞舍、臣射、臣仓议,皆曰:「高皇建功业为汉太祖孝文皇帝慈仁节俭为太宗,今陛下嗣孝昭皇帝后,行淫辟不轨。
《诗》云『籍曰未知,亦既抱子』。
五辟之属,莫大不孝。
周襄王不能事母,《春秋》曰『天王出居于郑』,繇不孝出之,绝之于天下也。
宗庙重于君,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废」。
臣请有司御史大夫臣谊、宗正臣德、太常臣昌与太祝以一太牢具,告祠高庙
臣敞等昧死以闻(《汉书·霍光传》:与群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太后诏曰「可」。)
奏记霍光议立皇曾孙 西汉 · 丙吉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九
将军孝武皇帝,受襁褓之属,任天下之寄,孝昭皇帝早崩亡嗣,海内忧惧,欲亟闻嗣主,发丧之日以大谊立后,所立非其人,复以大谊废之,天下莫不服焉。
方今社稷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之壹举。
窃伏听于众庶,察其所言,诸侯宗室在位列者,未有所闻于民间也。
而遗诏所养武帝曾孙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时见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
将军详大议,参以蓍龟,岂宜褒显,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决定大策,天下幸甚(《汉书·丙吉传》:昌邑王废,奏记览其议,立皇曾孙。)
蝇矢对 西汉 · 龚遂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二
陛下之《诗》不云乎?
「营营青蝇,至于藩;
恺悌君子,毋信谗言」。
陛下左侧谗人众多,如是青蝇恶矣。
宜进先帝大臣子孙亲近以为左右。
如不忍昌邑故人,信用谗谀,必有凶咎。
愿诡祸为福,皆放逐之。
臣当先逐矣(《汉书。武五子传》:昌邑王征即位,后梦青蝇之矢,积西阶东,以问遂,遂云云。贺不用其言,卒至于废。)
上书言昌邑王贺 西汉 · 金安上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三
贺天之所弃,陛下至仁,复封为列侯
贺嚣顽放废之人,不宜得奉宗庙朝聘之礼(《汉书·武五子昌邑王传》:侍中卫尉金安上上书言,奏可。)
张敞玺书元康二年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制诏山阳太守:其谨备盗贼,察往来过客,毋下所赐书(《汉书•武五子•昌邑王传》)
昌邑王贺海昏侯元康三年三月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之亲,粲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海昏侯(《汉书•宣纪》)
上疏谏昌邑王 西汉 · 王吉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二
臣闻古者师日行三十里,吉行五十里。
《诗》云:「匪风发兮,匪车揭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说曰:是非古之风也,发发者;
是非古之车也,揭揭者,盖伤之也。
今者大王幸方与,曾不半日而驰二百里,百姓颇废耕桑,治道牵马,臣愚以为民不可数变也。
召公述职,当民事时,舍于棠下而听断焉。
是时人皆得其所,后世思其仁恩,至乎不伐甘棠,《甘棠》之诗是也。
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冯式撙衔,驰骋不止,口倦乎叱咤,手苦于棰辔,身劳乎车舆;
朝则冒雾露,昼则被尘埃,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冬则为风寒之所匽薄,数以耎脆之玉体犯勤劳之烦毒,非所以全寿命之宗也,又非所以进仁义之隆也。
夫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劝诵在后,上论唐虞之际,下及殷周之盛,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䜣䜣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
休则俯仰诎信以利形,进退步趋以实下,吸新吐故以练臧,专意积精以适神,于以养生,岂不长哉!
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美声广誉登而上闻,则福禄其轃而社稷安矣。
皇帝仁圣,至今思慕未怠,于宫馆囿池弋猎之乐未有所幸,大王夙夜念此,以承圣意。
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恩爱行义孅介有不具者,于以上闻,非享国之福也。
臣吉愚戆,愿大王察之(《汉书·王吉传》)
奏绝昌邑王 西汉 ·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三
舜封象于有鼻,死不为置后,以为暴乱之人不宜为太祖
海昏侯贺死,上当为后者子充国
充国死,复上弟奉亲;
奉亲复死,是天绝之也。
陛下圣仁,于贺甚厚,虽舜于象无以加也。
宜以礼绝贺,以奉天意。
愿下有司议(《汉书·武五子传》:贺薨,豫章太守廖奏言。)
奏书戒昌邑王 西汉 · 王吉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二
臣闻高宗谅暗,三年不言。
大王以丧事徵,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发。
且何独丧事,凡南面之君何言哉?
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愿大王察之。
大将军仁爱勇智,忠信之德天下莫不闻,事孝武皇帝二十馀年,未尝有过。
先帝弃群臣,属以天下,寄幼孤焉,大将军抱持幼君襁褓之中,布政施教,海内晏然,虽周公、伊尹亡以加也。
崩亡嗣,大将军惟思可以奉宗庙者,攀援而立大王,其仁厚岂有量哉!
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
愿留意,常以为念(《汉书·王吉传》:昭帝崩,亡嗣,大将军霍光秉政,遣大鸿胪宗正昌邑王即奏书戒王。)
条奏故昌邑王居处状 西汉 · 张敞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
地节三年五月视事,故昌邑王居故宫,奴婢在中者百八十三人,闭大门,开小门,廉吏一人为领钱物市买,朝内食物,它不得出入。
督盗一人别主侥循,察往来者。
以王家钱取卒,迾宫清中备盗贼。
数遣丞吏行察。
四年九月中,臣入视居处状,故王年二十六七,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痿,行步不便。
衣短衣大绔,冠惠文冠,佩玉环,簪笔持牍趋谒
与坐语中庭,阅妻子奴婢。
欲动观其意,即以恶鸟感之,曰:「昌邑多枭」。
故王应曰:「然。
前贺西至长安,殊无枭。
复来,东至济阳,乃复闻枭声」。
阅至子女持辔,故王跪曰:「持辔母,严长孙女也」。
故知执金吾严延年字长孙,女罗紨,前为故王妻。
察故王衣服言语跪起,清狂不惠。
妻十六人,子二十二人,其十一人男,十一人女。
昧死奏名籍及奴婢财物薄。
前书言:「昌邑哀王歌舞者张修等十人,无子,又非姬,但良人,无官名,王薨当罢归。
太傅豹等擅留,以为哀王园中人,所不当得为,请罢归」。
故王闻之曰:「中人守园,疾者当勿治,相杀伤者当勿法,欲令亟死,太守奈何而欲罢之」?
其天资喜由乱亡,终不见仁义如此。
后丞相御史以臣书闻,奏可。
皆以遣(《汉书·武五子昌邑王传》:宣帝即位,心内忌贺。元康二年,遣使者山阳太守张敞玺书。于是条奏贺居处,著其兴废之状。上由此知贺不足忌。)
昌邑王贺 西汉 ·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三
贺与故太守卒史万世交通,万世问贺:「前见废时,何不坚守毋出宫,斩大将军,而听人夺玺绶乎」?
贺曰:「然。
失之」。
万世又以贺且王豫章,不久为列侯。
贺曰:「且然,非所宜言(《汉书·武五子昌邑王传》:元康三年封贺为海昏侯。后数年,扬州刺史柯奏云云,制曰:「削户三千。」)」。
上书谏昌邑王 西汉 · 张敞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
孝昭皇帝蚤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
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
国辅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辇先迁,此过之大者也(《汉书·张敞传》)
新序(案《新序》三十卷,见存。十卷不录,录其佚文。) 其十五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九
昌邑王治侧,铸(《续汉志》作「注」)冠十枚,以冠赐师友儒者。
后以冠冠奴,龚遂免冠归之曰:「王赐儒者冠,下至臣。
今以馀冠冠奴,是在王奴虏畜臣也(《御览》五百)」。
新序(案《新序》三十卷,见存。十卷不录,录其佚文。) 其十六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九
昌邑王征为天子,到营阳,置积竹刺杖二枚。
龚遂谏曰:「积竹赐杖者,骄蹇少年杖也。
大王奉大丧,当拄竹杖(《御览》七百十)」。
新序(案《新序》三十卷,见存。十卷不录,录其佚文。) 其十七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九
昌邑王取侯王二千石墨绶黄绶,与左右佩之。
龚遂谏曰:「高皇帝造花绶五等,陛下取之而与贱人。
臣以为不可,愿陛下收之(《御览》六百八十二)」。
公孙述(六年) 其二 东汉 · 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西狩获麟谶曰「乙子卯金」,即乙未岁授刘氏,非西方之守也。
「光废昌帝,立子公孙」,即霍光昌邑王,立孝宣帝也。
黄帝姓公孙,自以土德,君所知也。
汉家九百二十岁,以蒙孙亡,受以丞相,其名当涂高,高岂君身邪?
吾自继祖而兴,不称受命。
求汉之断,莫过王莽
近张满作恶,兵围得之,叹曰:「为天文所误」。
恐君复误也(《华阳国志》)
上书言宜立昌邑王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周太王太伯王季文王伯邑考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
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汉书·霍光传》: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郎有上书言云云,擢郎为九江太守。)
镇江刘都统贺冬启(五)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三三、《鸿庆居士文集》卷一五
击金钟而效气,定五日之中;
比玉琯以考声,正八风之序。
恭惟某官尊俎厌未形之难,鼎钟铭不赏之勋。
当大人继照之明,应君子汇征之吉。
帝宽忧顾,神听靖共。
受祉未可量,逢辰自今始。
闻鼓鼙而思将帅,伫观祈父之归;
藻以荐王公,聊致野人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