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林元仲”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申尚书省枢密院乞拨禁军阙额钱应副水军钱粮状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九
右,某契勘本路与广东海贼,自绍兴五年以后朱聪、郑广林元刘宁至去年刘佛囝、林元仲、黄志,与今来朱明,共八火,相继啸聚,侵犯州县,伤害将士,濒海两路数州之民不得奠居。
皆先自广东起事,不能即时扑灭,遂得因缘滋长,劫夺蕃商,肆行猖蹶。
所获财物既多,舟船徒众,形势已成,约度官军单寡,旋募水手将士不可为用,未能讨荡,即侵突过本路界,凭恃巨险,邀求招安
既日前罪犯一切不问,又高得官资,保有财物,以此更相仿效,无以惩戒。
今来博采众议,当须于无事之时,广东与本路相为首尾,整齐训练水军,预为防闲堤备,使侥倖愚民不敢轻易萌心。
纵或结集,官军自有谙练海道、素经教习之人,与贼相当,亦可乘势进兵掩捕。
本州昨自招安郑广后,虽曾拘籍桀黠壮强人,号称水军,目今所存四百一十七人,止是一时羁縻,不曾措置,以图实用。
今再添收到朱明徒党一千人,见□□□自来军制别行条具申明外,惟是逐月合支钱粮,前任安□□□□□任内创起则例,将上禁军一岁合支衣粮料钱纽计,每(下缺八字)一石六十以□功用水手等亦是六□至五(下缺八字)一千□□□□□合用钱约十万贯,米二万五(下缺六字)禁军阙额钱□□。
缘日前封桩禁军阙额钱(下缺六字)州有隐落下补欠钱十六万贯,并非时科率不(下缺七字)然而侵匿国计,搔扰僧民,弊端日深。
某昨自去年□□到任以后,尽将上件隐落钱归还经制司,其馀无名非法□欲一切止绝,只将本州实管赋税、诸般窠名财物拘收,量入为出,仅能了办,数外别无馀剩。
今年额外枝梧水陆盗贼与犒赏官军等,所费不赀,皆是将年计合支用钱逐急应副,目今亦已尽净。
若不申明,必致误事。
欲望朝廷特赐详察,将先回纳钱十六万贯内拨钱五万贯,兼委自提刑司通融一路禁军阙额钱根刷尽行应副,庶几早得就绪。
所有见行张给事立/「(下缺。《石林奏议》卷一五。)法」、「欲」、「一」三字原缺,据右引补。
漳州州学东溪先生高公1187年9月16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九、《东溪集》附录、《方舆胜览》卷一三、万历《漳州府志》卷二○、乾隆《福建通志》卷七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二三、光绪《漳州府志》卷四三、光绪《漳浦县志》卷七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孟子之于二子,其论之详矣。
虽或以为圣之清,或以为圣之和,然又尝病其隘与不恭,且以其道不同于孔子而不愿学也。
及其一旦慨然发为此论,乃以百世之师归之,而孔子反不与焉,何哉?
孔子大德中而无迹,故学之者没身钻仰而不足。
二子志洁行高而迹著,故慕之者一日感慨而有馀也。
然则二子之功诚不为小,而孟子之意其亦可知也已。
临漳东溪先生高公者,名登字彦先靖康间游太学,与陈公少阳伏阙拜疏,以诛六贼、留种、李为请。
用事者欲兵之,不为动也。
绍兴初,召至政事堂,又与宰相秦桧论不合去,静江府古县,有异政。
帅守意,捃其过以属吏
会帅亦以谗死狱中,乃得释。
被檄试进士潮州,使诸生论直言不闻之可畏,策闽浙水沴之所繇,而遂投檄以归。
闻大怒,夺官徙容州
学博行高,议论慷慨,口讲指画,终日滚滚,无非忠臣孝子之言,舍生取义之意。
闻者凛然魄动神竦。
其在古县,学者已争归之。
至是,其徒又益盛。
属疾,自作埋铭,召所与游及诸生诀别,正坐拱手,奋髯张目而逝。
呜呼,是亦可谓一世之人豪矣!
虽其所学所行未尽合于孔子,然其志行之卓然,亦足以为贤者之清,而使百世之下闻其风者有廉顽立懦之操,则其有功于世教,岂可与夫隐忍回互以济其私,而自托于孔子之中行者同日而语哉?
公没之后二十馀年,延平田君澹为郡博士,乃始求其遗文,刻之方版。
又肖公像而奉祠之,以风厉其学者。
间因郡人王君遇来求文以为记,属予病,未及为而田君去。
太守永嘉林侯元仲至,则又与王君更以书来督趣不置。
予惟高公孤高之节既如彼,而诸贤崇立之志又如此,则予文之陋,诚不宜久以疾病为解。
强起书之,辞不逮意。
林侯试为刻之,陷置祠壁,漳之学子与凡四方之士往来而有事于此者读之,果能有所感慨而兴起乎哉?
淳熙丁未秋九月甲寅新安朱熹记。
孝子颜氏碑铭 宋 · 何恪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敬乡录》卷一○、《南宋文录录》卷二四、《金华文徵》卷五
永嘉林侯元仲义乌,下车未遑他事,首访颜孝子之墓,曰:「邑由孝子名,长吏宜致敬焉」。
即束带趋驾出邑之东四里,展拜墓下,礼容甚肃。
见其冢累然蔽丛棘中,狐兔交迹,樵木不禁,侯愀然易色曰:「何以底民孝哉」!
越明年,政成将去,又部刺史列其治状上于朝,侯于是證图牒,尽反民所侵茔地,缭以崇墉,石壮其址,甓覆其上,严扃钥以限薪樵畜蹂,莳松槚数十百株,表「颜孝子墓」四大字于道周,过者必式之
庀工于乾道丙戌秋七月,阅月而就,乃二千里走书禾川谂予曰:「子枌榆也,为我碑其上,庶俾后人明吾心,无替封殖,则颜氏墟墓永有托,且以善百里俗」。
予观汉承秦风俗大坏之后,未易遽还于古。
嬴政狃祖昭以子迁,废其母家,习于见闻不为异,卒身受其报,死巡幸。
胡亥兄弟起相屠,至于鲍鱼杂腐,胔载辒辌,遗臭亿龄。
刘季固英主,忍出分羹语;
后失母道,不哀其子。
太宗时号为黎民纯厚,讯贾生言,则德色借锄,谇语取帚,其遗风故在也。
孝子以匹夫有至性,独不移于习俗,亲葬自负其土,感乌衔泥来助,咮吻为之伤,因名县曰乌伤
其后或曰乌孝,或曰义乌,皆必本于孝子故。
邑视他县,曾无一奸民謼乱萑蒲,繄孝子立其闲也。
且自古至富贵人,丘垄虽锢南山,彻九原,亡不破者,而孝子阡由汉迄今数千百年岿然独存,佳令君又从而旌护之,则闻其风者孰不知劝哉!
侯,忠孝人也,御太夫人官吾邑,其严而不残,尽心色养,患不能博一笑也。
既帅之以身,又属之以孝子,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
予既为记其实,且系之辞曰:
由汉迄今千馀,锢铜斮漆知几坟。
陵谷变迁不可寻,颜氏有所岿然存。
孝肉顺骨世所尊,马鬣蓬堁几何分。
乌兮无知犹能驯,肯有襟裾忘其亲。
因以名县淑吾民,为之长者教益敦。
一木抔土或见侵,曾禽不如何足人。
南宋 · 林元仲
 押先韵
原上卧龙无起日,柱头化鹤见何年宋林亦之网山集》卷一《谢林元仲艾轩先生祠堂》注引)
林光朝祠堂祝文 南宋 · 林元仲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九、《艾轩集》卷一○
年月日。
具官林元仲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告于艾轩先生之祠。
呜呼!
世之生贤,岂伊其人,天实相之,与兴斯文。
惟公之生,繄道主盟,行高而夷,论正而平。
发为文章,云行雨施,权衡国史,金玉帝制。
见墙奉扃,洙泗河汾,凡曰佳士,半出公门。
伊昔大儒,有如胡公,讲学于湖,翕然文风,一世师表,群材楷模。
吁嗟我公,比德则俱。
惟公门人,有衔不祛,谓公云亡,日月其逾。
或诣予言,愿为公祠,鸡豚春秋,我公之思。
予曰嘉哉,实获我心。
访公平生,燕居城南,聚徒谈经,莫盛此时,今兹卜筑,尚其近之。
公灵在天,散于无形,凿井得泉,邦人之情。
我闻昔贤,殁祭于社,振懦激廉,百世之下。
矧公名德,在人则厚,岂不永传,迄于不朽!
我拜公像,心焉孔悲。
堂堂我公,恍然在兹。
酒清殽芬,荔丹蕉黄。
呜呼公乎,釂予一觞。
尚飨!
参议赵公墓志铭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七、《复斋集》卷二一
朝请大夫福建路安抚司参议官赵公讳公迈字志行,以淳熙六年冬卒,葬于金鸡山之原。
后廿八年,其子彦寓丞泉之安溪,始至,为某言曰:「吾先人奋弱龄举进士,历二千石参谋帅阃,不为不遇,而喜廉好施,家无遗资,故遗言往行虽已辑录,而兄弟仰给斗升,不能远求当世名人铭而纳诸幽。
每一兴念,未尝不恨,今虽已远痛,犹昨日也。
子好古文,其为志之」。
某辞曰:「而考前辈盛德人也。
某生晚,学识浅昧,其敢犯不自量之讥,且诚无以赞扬硕美」。
请三至,乃喟曰:「而考行应书法,涂之人至今犹能诵之,况有郑清卿之状在。
子又谊重请坚,其可辞」!
按公系出宣祖皇帝,为魏王六世孙。
曾祖讳克修,右卫率府率、赠同州防禦使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
崇信军节度使追封少师、尹国公谥孝齐
考讳持之,武经郎、累赠中散大夫
孝齐公事君奉亲克忠克敬,好学,空金帛以市书,有致君泽民志。
尝窃叹名在属籍,不得陈力就列,无以自见于世。
语闻,仁宗贤之,亲书「忠孝公迈」四字以宠之,公拜受以示训诸子,穷日夜不怠。
元丰初,始用贡举法试宗室,公子抚之、百之、临之皆擢高第,邦国荣焉。
中散公,其季也。
厥后丁时多艰,寓建邺,及卒,公与昆弟避地无常居。
绍兴初元,复寓徽州
公弱冠以词赋中选,授保义郎,食祠官之禄。
十六年,再试国子监,再中之,擢廿四年太常第,赐进士出身,以从义郎易授左宣义郎知临安府盐官县
江东部使者高其能,俾摄徽之休宁
邑有胥抵罪,命公籍其家,公问其子何业,曰:「业儒」。
公怜之曰:「汝父犯法,家赀当没入官,吾不能汝庇,汝既儒业,能勉力起家,此直毫末耳」。
其人感泣而去,后果登进士第,为显官。
识者谓公能以一言励士如此。
寻摄尉婺源,能声益轩。
盐官戍及协理一邑,无所不用其至,迁佥书威武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兼西外宗正簿,太府事丛,部决无疑,上官奇之。
终更,爱其风土,因居法海僧舍,转通刺处州,未上,知大宗正事。
士铢以公能行荐,孝宗召对,擢知衡州
湖湘唯衡为剧,地瘠民贫,外台错峙,供亿常惧乏事。
又承郴寇李金掇拾之馀,公私如扫。
公勤以柅吏奸,宽以抚民瘵,居二年,用饶家给,民爱之如慈母。
及归,相与号泣,遮于江皋不可得,则绘像以祠之。
部使者以闻,诏中书记公名。
信州,改澧州,以贫不能迟次,丐主管台州崇道观,添差福建路参议
为之四年,以疾卒于正寝。
享年六十有五。
由武易文,阶八迁为朝请大夫
宜兴蒋氏,太师魏国公讳之奇曾孙,有贤行,封宜人,后公八年殁,祔焉。
男六人:曰彦汲,曰彦渊,曰彦涣,皆先公亡;
曰彦宓,邵武军建宁县,后公卒;
曰彦向,南剑州法曹
曰彦寓,泉之安溪县,皆以公任,今为从政郎
女三人,长适朝议大夫、知泉州金㒜,次适新安进士汪时发,次适福唐进士陈铸
孙十人,岩夫、文夫、莣夫、忍夫、悯夫、廑夫、悯夫、塾夫、壑夫、野夫,皆业进士
孙女七人,二已行,馀尚幼。
曾孙男四人,时德、时琼,馀未名。
公天性忠恕,喜怒不形于色,与人言唯恐伤之,倾心竭诚,表里如一。
而持身居官,廉介正直,遇事鲠亮,不为苟同,必尽己见。
无声色玩好之欲,而笃嗜于书,下至医卜、释老、稗官之说,亦猎其华以资为诗。
温陵陈知柔永嘉林元仲桐乡朱辂、艾庵李洪相唱酬,有诗三百篇,曰《遣兴集》,藏于家。
故当时名公要人,知己者不少,如金公安节赵公子潚、陈公正同、邵公大受张公孝祥、荣公嶷,皆尝荐于朝。
而公雅不好进,不忘韦布之乐,所得俸赐,随即施予昆仲之孤,抚而养之,费不问馀,以市置田宅为耻,故贵而无家,籴以食。
呜呼,可谓尚德君子也已!
铭曰:
皇皇宋宗,异人所集。
伟哉孝齐,盛时特立。
忠孝之报,未及中散
笃生参谋,奋自弱冠。
娄以秀贡,擢第太常
去武而文,祖考以光。
十有六年,食而不仕。
克艰克勤,始就乃事。
居守佐帅,绩茂五官。
不富而仁,贤者所叹。
闻子闻孙,享有馀庆。
我铭此诗,以验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