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杨秀才友夔三首 其一 秋日 宋 · 程俱
 押阳韵
天地有肃杀,好生本无伤。
阳施待秋成,相济如宫商。
芸芸共欣荣,众叶薿薿光。
回头失故林,萧条弄微阳
独有岁寒姿,掀髯尚低昂。
流膏亦归根,晬如养中黄。
大哉一气中,人心自炎凉。
安知晞春露,不异腓草霜。
杨秀才友夔三首 其二 秋夜 宋 · 程俱
 押真韵
谁谓方寸地,并包无故新。
长宵不能寐,万绪愁攻人。
展转计后有,攀缘及前身。
苦恨隙驹疾,回嗟秽涂辛。
披衣问何居,梦觉两不真。
白鸟固已空,青灯聊可亲。
念此纸上迹,皆为窖中尘。
投卷嘿忘我,栖鸡已鸣辰。
杨秀才友夔三首 其三 秋郊 宋 · 程俱
 押阳韵
三吴足粳稌,狼戾及宋梁。
故为胥门隐,未办耕南阳
岂无如云稼,竭泽归富强。
收成一过眼,胼胝念黔苍。
绵绵太平区,阡陌尽八荒。
愿从鼓腹游,自放逍遥场。
贵贱均饱煖,藜羹等膏粱。
那令力田夫,一饭不可望。
杨舜韶诗后 南宋 · 陈长方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吴城磊落见长身,屈指文章第几人。
岁月消磨百年后,音容间绝九泉新。
惭无健笔作佳传,空对遗编独惨神。
符也克家端的否,会须收拾寄苍珉(《永乐大典》卷八九九)
孙王墓 宋 · 杨友夔
 押尤韵
阖闾城南荒之丘,昔谁葬者孙豫州
久无过客为下马,时有牧童来放牛。
居然珍宝出光怪,识者夜见踪其由。
玉环金碗到城市,土花不蚀馀千秋。
州家廉问亟封守,贼曹掩骼穷奸偷。
已知其中有可欲,亦恐未免无穷忧。
当时义师奋四海,少日已无袁与刘。
英雄异世凛如在,暴露无乃为神羞
人生浮脆无可料,蝼蚁乌鸢从所求。
高陵劝尔一杯酒,自古南山能锢不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九 《吴郡志》:吴孙王墓盘门外三里。政和间,村民发墓砖,皆作篆隶,为“万岁永藏”之文,得金玉瑰异之器甚多。有东西银杯,初若灿花,良久化为腐土。又得金搔头十数枚,金握臂二,皆如新,并瓦薰炉一枚,与近世陆墓所烧略相似,而箱底有灰炭如故。父老相传云长沙王,按长沙王孙策,又恐是其母若妻墓。郡守闻之,遽命掩塞。所得古物,尽归朱勔家。洪刍《香谱》亦略载此事。郡人杨友夔为诗序其事为详,但直指以为坚墓,故有“高陵”之句。)
孙王墓绍熙三年三月 南宋 · 滕宬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八、《吴郡志》卷三九、《吴都文粹》卷一○、《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一三六
盘门三里,有高冢。
或得其冢砖,有文在侧,曰万岁永藏。
问其傍老人,曰:「孙王墓也」。
又曰:「孙氏,长沙王也」。
或传其先世之说,盗尝发取藏金玉,未竟,败获。
有碑已断缺不全,止辨有中平年三字,复掩之。
后郡置窑其傍,取土为砖,殖号官窑。
后又以授民,田牧其上。
常平使者丛冢,建齐升院,与孙墓相附近。
院甫成,会徙他官,将去职,一日始得其事,立命其属表之。
为之表者,不暇询考,题曰先贤墓。
使者以为失事实,不可示久远,即命吴县主簿刘允武订其事,乃具条所得冢傍老人之言以报,属记之。
陈寿《志》,长沙王字伯符,始受汉爵为吴侯大皇称帝,追封长沙威王,而其子绍嗣封于
此墓当盗伐时,有杨友夔舜韶者,作诗吊之,乃以为孙破虏墓。
陈寿《志》:破虏薨,葬曲阿
杨诗固已差谬,则所传长沙王者几是。
中平元年,朱隽表破虏为佐军司马,讨张角
杨盖据碑有中平年字,故定以为破虏,而不考其史。
《江表传》载,破虏为隽佐军,留家寿春
长沙王方十馀岁,已能与知名士交。
周瑜自舒来寿,劝王徙舒。
则碑之所称,或为王也。
寿《志》及裴松之所补,孙氏自破虏而下,皆出所葬地,独王不言葬。
而王之薨,其将周瑜吕范皆赴丧于吴。
大皇始用张纮计,自秣陵
则王之葬当在吴也。
然碑今既不存,故订而表之,其传亦曰孙王墓者,从俗称也。
舜韶序其诗,又称盗所得冢中物,有东西银杯,金搔头,金握臂瓦,薰垆中灰炭犹存,其物皆归朱勔家,实政和丙申也。
使者姓詹氏名体仁字元善
使者姓徐氏字子宜
绍熙三年三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