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李允正”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北岳题名景德三年 宋 · 李允正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
客省使诚州刺史、镇定等州兵马都钤辖、知定州军州事、兼管内制营田劝农等使李允正景德三年丙午十月己亥八日丁丑,奉诏致祭
宣德郎太常博士通判军州制置营田事、轻车都尉、借绯王利内殿崇班閤门祗候兵马都监化基预三献之礼。
陪位:三班借职、随行指使张仪候,□将仕郎、守曲阳县董日靖。
按:《授堂金石跋》卷八,台湾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
定州建州学记1050年5月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四、《安阳集》卷二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六、嘉靖《真定府志》卷一五、道光《直隶定州志》卷二一、民国《定县志》卷一九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天与人性不一,圣人欲率焉而一之于善,非学不能也。
夫子之言性有三,曰上智、曰下愚、曰中人,谓智愚则不移矣。
然而中人之可以上下者,由学与不学乎。
昌黎文公曰:「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
夫智者之欲益明,愚者使知其可畏,又必在乎学而已矣。
呜呼!
文公之言性,可谓能广圣人之道而所劝多矣!
故三代之兴也,自国家以达乎乡党,必有学以教其民人,导其性使一之于善,以明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之道,然后人安其分,而享国永长。
大矣哉!
学之有功于治也如此。
上之二十有二年,图讲万化,益究元本,思迹三代所治之道,以仁寿其民。
始诏州郡皆立学,差赋以田,俾资其用。
守臣从风,竞自崇饰,冀有以副天子首善之意。
而定处北边,承诏者不知其本,以为用武之地,学非吾事也,独慢而寝焉。
又四年,某忝命来守,未几仲秋之上丁,始躬行释奠礼于夫子之庙。
阅旧记,始唐大中末,州帅卢公简求以庙本会昌所废天佑佛祠,其制犹若浮屠氏所居,乃更而大。
至天祐中王公处直、本朝开宝中祁公廷义祥符李公允正,皆能于兵寇之馀,因其极废而复兴焉。
后之为此者,不能继四人者之用心。
故日复隳削,至是室宇垣墉,颓坏垂尽,由阈以内,鞠为污莱。
独夫子之堂,以巨材坚壮,不能摧挠,而上覆穿敝,泄落风雨,升降荐献,仅无所容。
属岁方大饥,诏停土木之役,退而叹愤,志期必葺。
后二年,农里屡丰,边陲无事,乃命礼宾使定州路驻泊都监张君僎,选督工徒,以新庙宫。
功费之大,实均改作。
凡再踰月而庙完。
于是即庙建学,市垣北之地,通而广之,以规以度,不陋不侈。
讲授有堂,肄习有斋。
庖厨井匽,生生之具无不备足,较其功费,复倍庙焉。
又再踰月而学成,乃以七月十九日甲辰,具牢醴,率僚属以告于先圣,而延诸生焉。
噫!
夫子之教,天地也,凡为人者孰不戴履之,舍天地将安之乎?
故文武一道也,恶有二焉?
昔夫子亦尝学焉,而后识其大者,故曰「我战则克」。
,列国也,犹用诗书礼乐之帅,卒伯诸侯。
是知为儒而不知兵,为将而不知书,一旦用之,则茫然不知其所以克之之道,而败辱随之。
其所谓用武之地、学非吾事者,是真不知其本者也。
今上之广学也,将养育天下士之秀者,使各正其性,以明乎三代教之之道,内充于己以待用。
故或取之为公卿大夫、郡县守长、百执事,皆能以其道佐吾君,宜吾民,交修乎小大之职,以至于海内大治,而上得以高拱而无为。
如未用也,则使宗族称其孝,乡党推其贤,朋友服其忠信,乐天知命,守死善道而已。
若其破碎经史,掎摭声病,专以篆刻之技,茍窃仕进,不思富己之道,时而发之,则非天子所欲迹三代所治之道,以仁寿吾民之本意,学者其勉之。
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