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雪溪(圆通) 南宋 · 释月涧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六月炎天飞片雪,山河大地冷凄凄。
三年祇道消融尽,冻合侯家水一溪。
怀彦肃二首 其一 元 · 彭炳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山亭浊酒思雀煦,天渴无人献露瓢。
偶见癯僧采方竹,雪溪扶过木长桥。
崔刑部凭栏 北宋 · 徐积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伏读凭栏意,私心辄慨然。
圣徒须企圣,贤党必思贤。
主上方高枕,民閒正息肩。
使君当自逸,治状已光前。
雪溪 南宋 · 韩淲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冯凌泉石负春山,更著清滩下一湾。
唤作雪溪殊不恶,只愁兴尽我空还。
偶书呈雪溪守正 宋末元初 · 车若水
 押真韵
秦埃幻六籍,斯文天地屯。
詝言嘈万喙,渺不游其津。
作者能几何,落落星已晨。
单其千载传,觑斑尤苦辛。
毫芒忽有会,不能全吾神。
颇怪十年前,出语辄可人。
功深道更拙,敝帚聊自珍。
养志堂记至元二十八年四月 南宋 · 舒岳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二、《阆风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赏胜者领其要,摅幽者当其机。
是故神山秀岳,假高逸以扬辉,当其机也;
朗士俊人,托遐邈而含耀,领其要也。
白乐天会稽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诚领其实胜之要也。
谢康乐诗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此则溯江而上,投宿剡中,明发而登天姥,自此入天台也。
唐朱放诗曰:「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江边」。
余尝自会稽上古剡,夜望沃洲诸山,月正在其上,则知诗人之句,诚当其摅幽之机也。
今自新嵊溯源而上,至于雪溪,往往以雪得名,由戴安道始也。
故其地有上下雪之分,居人皆豢龙氏之裔,雁墙翚宇,花木参错,一溪贯其中,两山如匣。
夹行而西骛,半岩为飞瀑,下为灵湫。
诸董族实居上游,以笔砚肄业者十九,世以隐德著于乡,其亦赏胜之要,摅幽之机欤?
余因避丙子己丑之乱,两至其地。
夫思其人者怀其棠,爱其主者及其乌,而况两至其地乎!
此余既去而不能忘情也。
董生景愈作新堂于旧墟,扁曰「养志」,来请记。
噫!
斯地有德于余者也,生又学于余者也,可不与之记乎!
余问生之志云何,生曰:「仆不敢僭。
昔者孔门三子各言所志,咸当其才,惟点也独言浴沂风雩之趣,翛然在事物之外,而夫子与之。
仆不敢僭也,然有志焉。
青山以为屏案,流水以为金石,奉亲读书于是,觞宾俎友亦于是,弹琴咏诗亦于是,庶几点之万一,有以承先生之教而不愧,傥可进乎」?
余曰:「是足以记矣」。
呜呼!
若生者,可谓得赏胜之要、摅幽之机者欤!
生字绍孟,今所居属新昌
至元二十八年四月十七,阆风舒某撰。
子猷访戴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六 故实类
平生戴隐居,破琴返云峤。
亦有爱竹人,翛然可同调。
雪溪夜回舟,未见心已了。
乾坤淡虚白,吾方领其妙。
滦阳旅舍偶题四首 其四 甲寅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六
一幅滦濡付郭熙雪溪谁悟道园诗。
天然百里神光接,双塔南来北磬锤。
法曲献仙音姜子野雪溪 宋末元初 · 张炎
 押词韵第八部
失黄昏,雁惊白昼,脉脉斜飞云表。
絮不生萍,水疑浮玉,此景正宜舒啸。
记夜悄、曾乘兴,何必见安道

系船好。
想前村、未知甚处。
吟思苦,谁游灞桥路杳。
清饮一瓢寒,又何妨、分傍茶灶。
野屋萧萧,任楼中、低唱人笑。
渐东风解冻,怕有桃花流到。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九十二 南宋 · 释居简
 押词韵第三部
雪溪一沤灭,辊入龙湫里。
龙湫搅得浑,六月冻连底。
喝石岩前,菖蒲田里。
痴人犹戽夜塘水径山雪溪西堂讣至)
滦阳道中山行用道园诗韵兼留别石公鱼山丙午 清 · 翁方纲
 押尤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三
雪溪卷子忆越州,破墨不必皆丹邱。
虞公诗思自清激,直写塞水成汀洲。
塞水平时少渟泞,森森石齿可砺矛。
我来三秋挹浓润,一吸万籁丹黄收。
山庄环抱气雄厚,圭瑁磊砢朝公侯。
看山亦用相士眼,不在径壑纡深幽。
道园诗不著一字,谁知力已回万牛。
丛篁谁敌文与可,瓣香昔共冯伯求
商略刘公复张子,每值策马凌高秋。
黄花军近紫塞接,红叶句为重阳留。
今年寒早倍奇绚,寄语几个真诗流。
临川豫章待访古,精微剖析补曩游。
芝亭眉庵迹或在,真意傥乞来扁舟。
写示张冯作留赠,塞山斜月凉悬钩。
雨后宁远道中庚戌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
夙闻辽沈圻,泥淖当暑溽。
不减翻浆(此处三月间地气润沃,名曰翻浆。),每苦车没轴。
昨往始清和,今来过三伏
霖潦停复潴,湿云断还续。
宁远最近关,新涨未全缩。
高下坡垄间,十步九屈曲。
秋场正铺棻,一气蒸万绿。
远冈忽澹白,濛濛变初旭。
横烟界平空,不敢骋马足。
俄闻沙水声,方知出前麓。
半日浓翠中,呼吸青峰沐。
层林郁蓊匌,仄涧屡洄洑。
大东土脉厚,润液滋渗漉。
莽莽元气来,淋漓泄犹蓄。
𨓹者寒序过,但仰山容肃。
及此盛敷与,时因伫隈澳。
兼旬殚测窥,两月亲简牍。
未若巘原间,真得于即目。
滦阳雪溪云州嗅芬馥。
并借邵庵诗,拈来谷园屋。
悲秋1177年7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一抛蓑笠雪溪舟,八载梁州益州
才破繁华海棠梦,又惊摇落井梧
晓班无复趋行殿,晚境惟思老寝丘。
病肺经旬疏酒盏,愁来惟是上南楼
偷闲1178年9月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老向人间未拂衣,偷闲聊喜息尘机。
丹枫断岸秋来早,淡日孤村客到稀。
偶忆雪溪携鹤去,却从云肆买蓑归。
酒徒莫笑生涯别,久矣渊明悟昨非。
肖梅香 北宋 · 张吉甫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江村招得玉妃魂,化作金炉一炷云。
但觉清芬暗浮动,不知碧篆已氤氲。
春收东阁帘初下,梦想江湖被更熏。
真似吾家雪溪上,东风一夜隔篱闻(明周嘉胄《香乘》卷二七)
黄提干行状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六、《陵阳先生集》卷二四、《永乐大典》卷七六五一
先生姓黄氏讳某字济叔隆州井研人
其先自金华入蜀,子孙散居邛、资、隆三郡,而隆之族为大。
四世祖迁,登元祐三年进士第
元符中,以选人上书,诋时宰,名在党籍。
曾祖考时敏,三冠里选。
尝著《易》,通六经,释疑义,号为博学
祖考顺卿,与兄朝卿同举于乡,里中称双凤。
朝卿后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乙科,为青神宰。
考子说,性刚介。
青神磨勘朝奉郎,告且下而卒,无子,或谓君宜亟图之,庶几赏延者,君正色持不可,人以为难。
曾祖妣陈氏,祖妣喻氏,妣王氏。
先生生于庆元丁巳,髫龀嗜书。
十九丧父,哀毁柴立。
免丧,即负笈游,学成都石室。
郡四方士殆万数,先生试辄上游。
已而叹曰;
「是不足为吾学」。
归,闭户穷经。
贫益甚,学益苦,从之游者日益众。
普慈素多士,岁率以夏秋之间为讲会,坐皋比者皆宿学大师,士不惮里粮,竞往听。
先生持所见与之相叩击,连折五鹿君,会下竦服。
早游秀岩、东窗二李先生之门,而某之大父雪溪公、先人存斋公尤敬之,奉书币延致家塾。
先生师道自处,诲诸生有法,每讲诵过夜分,未尝假以词色。
诸生一笑语稍哗,一步趋稍异,一容止稍慢,先生辄厉声呵责之,人谓焦先生弗是过也。
大父即世,与先人俱东,流落阨穷,有不堪其忧者。
二老方相与䌷绎经传,考注同异,以不足日为事。
其后先生家于吴,书问往还无虚时。
岁或一再过,先人留辄累月,子弟奉巾履侍左右不敢怠。
与先人道同志合,每相规以正。
先人立朝,议论或抵忤,先生辄喜。
闻其得请去,尤喜。
诸贤先生闻行谊,皆愿交。
退庵吴公、朔斋刘公、双溪李公,前后交聘,先生独从朔斋双溪,而于朔斋尤久。
朔斋以文墨称一时,往往质之先生而后出。
先人守当涂先生已倦游,强以往,凡书翰墨,以烦先生
尝建小学,属先生为之规约甚备。
先人得罪权贵人,归卧苕霅,先生亦杜门教子,不复出。
先生连蹇名场,淳祐癸卯,甫荐江东
景定壬戌,以累举当入对,诸老力劝之行。
会有旨:县学皆设官职教,视郡博士先生得主庆元昌国县
昌国居海中洲,虽具而无教法。
先生首以白鹿洞从事,升堂讲《学记》一则,使学者先知学之所以误,与其所以学之序。
自是朔旦辄讲,反覆推尽,不为空言,学者翕然,以得师为幸。
间复严课试,岁终则校分而升黜之。
学廪旧县簿书,愿并属先生先生力却之,毋虑十数反。
曰:「君任养,吾任教,毋相淆可也」。
令不能强。
始至无所舍,有夫容洲,屋仅三楹,上雨旁风。
先生于县,捐奉撤而新之,复增堂皇公居,以为来者利,一不以扰县。
丞相、西涧先生叶公时在鄞阃,得先生讲义,大加叹赏,即书其牍曰:「学问深醇,讲说明畅,堪充经术精通可备讲读科」。
且将及而举之,会先生解去,弗及用。
咸淳以覃恩循修职郎,再调台州宁德县
丞厅岁催役钱为关子九万有奇,人逆惮莫敢问,屡更聊摄,弊益滋,逋如山积。
而诸吏揽上户相表里,不可问,甚者去其籍。
先生究知其病,乃条画诣郡白之,且曰:「州县母子相依,痛痒相关,盍立定期往专卒乎?
毋徒困其子」。
戴侯恫一始见辄握手论文,如旧相识,留之幕府
先生力恳还,曰:「丞虽卑,吾职也,敢旷官乎」?
侯益敬叹,先生所请悉行之。
至邑,则户予一青册,使有钞者销,无钞者纳。
未几,负者毕输,解新补旧,不督而办,下户预借之弊尽革。
先生初与贰卿家公同寓吴,幅巾短褐,日相从萧寺。
公性高简,不可一世士,独敬先生,二子颐山坤翁、则堂铉翁因与先生厚。
至是则堂提点本路刑狱,首问先生所在,屡罗致不就,举以关升。
应诏荐士,复以先生为首,曰:「学有渊源,文有楷法。
持论坚正,制行洁清。
早登西州诸老之门,独擅汝南旦评之誉。
蔚为人物之表,宜备师儒之官」。
其相推重如此。
赵侯子寅来为守,未识面,亦以所知举先生
宁海叶公通德里,公角巾还第先生候之郊坰。
公犹不忘昌国,一见喜甚,摘赏贽文警语再三。
间语其乡人,以先生学问操履称之不容口。
迨解归,公复贻书中朝相料理,而先生已无意荣进矣。
过越,则堂力要权检法官先生亦为之尽心谳议,务得其情。
使者出循部,先生留司,吏抱成案,促详覆,驿致行司,日不下十数椟,先生剖析详明,傅以经义,多所平反。
壬申秋则堂召而某继之,辞不获命。
先生知某当来,趣为装将归。
某亟书丐少留,愿受教。
先生曰:「子以一致之性,处群物之会,吾为子惧。
虽然,勉之,无负所」。
雪崖先生洪公起帅越,兼庾事,雅知先生,辟茶盐司准备差遣
幕府省文书,日与同寮赋诗饮酒为乐,退辄掩关,馈问不通,门无杂宾。
郡有《西汉书》板,脱误蹖差,几不可读,先生欲白府刊正之
适洪公以真文忠公所编《文章正宗》属先生校雠,先生曰「是吾志也」,乃并《汉书》白之。
仓司置局,字字参计,虽盛暑弗置。
所釐正藁已具,未刻梓,先生忽感风眩,谒告少间,犹自力拟文椟,阅书策,应人事,如它时。
时先生二子请举江东未还,某往省,先生使人逆拒之。
因属先生之姻杨君明复,昼夜视先生
先生谢医并药,曰:「吾无所苦也」。
一日与杨君坐语至暮,忽痰薄咽间,疾复作,竟终于官之正寝,癸酉九月乙酉也。
某以诸生,实制服受吊。
洪公尤嗟惜,赠赙特厚,且经纪归其丧。
先生性静专,于书无所不读,一再过则终身不忘。
尤粹于经,格言要义,往往皆成诵。
讲明义理,居多自得。
其大旨率本伊洛,而诸儒之说,亦皆参考互绎,贯穿融液,以会其归。
义有未安者,未尝苟同,颇为改易。
其于象数、制度、名物,口讲手画,粲然可睹。
以至训故义疏,一语之疑,一字之误,人所不经意者,先生言之甚精。
伦类博通,本末该贯,世之号为儒者,未之能及也。
每叹学者好高骛远,躐等陵节之病,故其教人必以致知格物为先,而主之以敬
使人静坐,收敛心身,整齐庄肃
曰:「不如此,无下手处」。
平居寡言笑,及讲学则乐于开导诱掖,旁引曲譬,亹亹不倦,其词气反宽平,真得讲师三昧。
虽过时而学者,皆言下有省。
先生制行甚谨,如蹈规矩,如奉圭璧,终日兢兢,未尝见有燕惰之色。
不欺暗室,不愧屋漏,先生有焉。
威如之教行于家,方严不可犯。
然其中洞然无城府,处事接物,一出于诚。
与人交,笃至周尽,终始无间。
人有片善寸长,不啻如自己出,逢人辄称道不置。
闻言人之恶,则掩耳避去。
尤谨于礼,笃老不废,虽童幼亦与为酬对不少忽。
不求人之知,而人自知之,于其知之者,亦介然自处,不可亲疏。
言不及利,遍游诸老而贫,自居环堵,萧然无儋石储,不顾也。
所居必痛扫溉,一室艺兰菊,列图史,布衣疏食其间,以名教自乐,不知岁月之徂。
成行尊,朋友信之,乡里化之,公卿大夫敬之。
不得已而仕,白首下位,不沮不戚,惟职业自尽。
盖有为乘田委吏,不卑小官之意。
然明练通达,宿于其官者所不如,故所至有去思。
其于文根据渊源,力闳以肆,大抵取诸胸中而书之。
凡钩章棘句,巧鞶帨而窘边幅者,先生所不为。
诗则薄晚唐,尚王、苏,精深华健,得《骚》《雅》意。
与大父、先人,暨朔斋诸老,倡酬联轴。
笔法尤遒劲,逼欧、,寘之名帖中,莫辨也。
为金石书者,以不得先生书为憾。
如《岷峨楼记》、《喻德君墓碣》、《太白祠堂记》、《黄庭经》等书,皆尽其妙,争宝藏之。
自号樗庵老人,有《论语幼学》、《说易集传》、《诗会解》、《汉晋史节》《、通鉴类》、《名物度数》、《性理指南》、《信笔录》等书,皆蝇头细字,每帙不下十数策,藏于家。
先生逾四十不娶,大父以孙明复、邵康节之事感之,娶史氏,省元元一之孙。
子男四人:寿文、起潜,待省进士
黄中,为外祖喻氏后。
皆力学能文词,世其家。
良老,早夭。
女三人,长早卒,次在室,次适进士王佐材,先二年卒。
孙男三人,见心、奎寿、晦老,皆夭。
孙女三人。
其孤将以甲戌十月庚午奉先生柩葬于平江吴县至德乡凤凰山之坤原。
呜呼!
先生师道之立,经学之术,如胡翼之、孙明复。
使其稍进于时,必能助成王德,有补世道。
而位不配其德,用不究其,赍志以殁,其所就仅如此,可胜痛哉!
某丱角受学先生先生视之如子,耳提面命以至成人,虽不敢自谓有得于先生之万一,犹庶几未死之年,日闻师训,以不为小人之归。
讵意一旦梁坏山颓,呜呼已矣,无复可言矣!
罔极之恩,其何以报矣!
患难馀生,志气颓落,方为门墙羞,其何能论次先生之平生?
先生遗意,谊不得辞,顾葬日薄,乃掇言行大略著于篇。
它尚多所遗,无以发先生道德精蕴,此则某之罪也。
立言君子,倘矜而赐之铭,尚有取于斯焉。
又书王晋卿画四首 其二 雪溪乘兴1091年6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六 故实类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溪山雪月两佳哉,宾主谈锋夜转雷。
犹言不见戴安道,为问适从何处来。
赵子深雪溪 元末明初 · 刘崧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清江赵子酒中仙,醉画雪溪今几年。
云垂极浦岁莫矣,路入高岸风凛然。
亭对雨者谁子,沙溆独归惟钓船。
还忆桥南听莺去,春衫轻骑嫩晴天。
题程坤张庄探梅诗兼悼天瓶司寇 其二 清 · 杭世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十五
簪毫朵殿日相于,说著梅花尚忆渠。
今日雪溪消息断,红罗亭下哭尚书
雪溪图四言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四言诗 押词韵第十七部
宇宙无声,天地一色。
扁舟何人,去来无迹。
言虽不传,意自有得。
千古真清,万里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