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重议有丧不作鼓吹 北魏 · 孙惠蔚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十
司空体服衰麻,心怀惨切,其于声乐,本无作理。
但以鼓吹公议,致有疑论耳。
案:鼓吹之制,盖古之军声,献捷之乐,不常用也。有重位茂勋,乃得备作。方之金石,准之管弦,其为音奏,虽曰小殊,然其大体,与乐无异。是以《礼》云:「鼓无当于五声,五声不得不和。」窃惟今者加台司之仪,盖欲兼广威华。若有哀用之,无变于吉,便是一人之身,悲乐并用,求之礼情,于理未尽。二公虽受之于公,用之非私,出入声作,亦以误已。今既有丧,心不在乐,笳鼓之事,明非欲闻,宜从宁戚之义,废而勿作。但礼崇公卿出入之仪,至有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和銮之声,佩玉之饰者,所以显槐鼎之至贵,宰辅之为重。今二公地处尊亲,仪殊百辟,鼓吹之用,无容全去。礼有悬而不乐,今陈之以备威仪,不作以示哀痛,述理节情(《通典》作「准礼即情」。),愚谓为允。(《魏书·礼志四》:「延昌三年清河王怿有叔母丧,高肇有兄子丧,并上言,未知出入犹作鼓吹不。封祖胄议宜止,蒋雅哲韩神固议不阙,房景先秘书监国子祭酒孙惠蔚封祖胄重议,诏可。」又见《通典》八十二。案:此议列衔先惠蔚,而《通典》专属祖胄,疑别有据。今从《魏书》。)
次《①黄鹤楼宴集》韵 明 · 柳震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忝衔策命寄长城②,一上名楼瑞气横。
偃憩貔貅归戟阃③,喜联龙凤宴云程④。
蛇峰别领相连势⑤,京国幽燕总系情⑥。
况复登临真绝顶,笙簧风送紫箫声⑦。
【校注】 (1)次韵:本诗乃次显槐黄鹤楼宴集》诗韵。 (2)忝:自谦之词。策命:以策书命官曰策命。《周礼·春官·内史》: “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衔命,即受命,奉命。《礼·檀弓》:“衔君命而使。”长城:喻事物之最可依赖者。《宋书·檀道济传》:“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此喻武冈王朱显槐。“寄长城”者,谓寄身于其下。是时作者盖供职于武冈王府。 (3)偃憩:犹安息李白《感时留别从兄绿王延年从弟延陵》:“北宅聊偃憩,欢愉恤茕嫠。”此谓天下太平。貔貅:猛兽名。喻猛士,勇猛之军。《晋书·熊远传》:“今顺天下之心,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大军后至。”戟阃:军营。天下太平,故貔貅归于戟阃。 (4)龙凤:喻贤才。《南齐书·王僧虔传》:“于时王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则虎豹。”云程:陆游《答发解进士启》:“万里抟风,莫测云程之。” 鹤楼高耸,故云“宴云程”。 (5)蛇峰:指蛇山。领:通“岭”。《汉书·严助传》:“舆轿而隃领,拖舟而入水。”别领,指大别山、小别山。与武昌蛇山隔江相望,故云“相连势”。 (6)京国:京都。明建都北京。幽燕:《尔雅·释地》:“燕曰幽州。” 即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此泛指北地。系情:关情,牵系情怀。 (7)笙簧:《诗·小雅·鹿鸣》:“吹笙鼓簧,承筐是将。”疏:“吹笙之时,鼓其笙中之簧以乐之。”紫箫:紫竹所制之箫。 本篇为作者赴朱显槐黄鹤楼宴集的和诗。首二句点明作者的属官身份,次二句言天下太平,群贤宴集,五、六句言系情京国,心切皇室,末二句写笙箫伴随,叙登临之乐事。通篇不出应制之作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