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邵(原误作郡)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北宋 · 苏辙
押庚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邵伯闸;斗野亭
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
浊水污人思,野寺为我清。
昔游有遗咏,枯墨存高甍。
故人独未来,一樽谁与倾。
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
前望邗沟路,却指铁瓮城。
茅檐卜兹地,江水供晨烹。
试问东坡翁,毕老几此行。
奔驰力不足,隐约性自明。
早为归耕计,免惭老僧荣(自注:僧荣,斗野主人也。子瞻将卜居丹阳蒜山下,此亭正当归路,故云尔。)。
扬州平山堂记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八、《攻愧集》卷五六、光绪《甘泉县志》卷一○
平山堂,东南胜处也。长淮之东地多堆阜,苟见山处,皆以得名于斗野。山在他郡何算?自泗上南来者望而首得之,故米宝晋有第一山之咏。仪真西北,登高见建邺诸山,而有壮观之胜。扬州大明寺所谓「自有宇宙便有此山」,而千载无领略之者。六一居士一览而得之,撤僧庐之败屋,作为斯堂,而风景焕然,遂名天下。公以为占胜蜀冈,江南诸山一目千里,而王荆公亦谓一堂高视两三州者也。天造地设,待人而发,滁之醉翁,峡之至喜,皆以公得名。而扬又居南北之冲,士夫往来喜至其下。自堂之成,所谓迷楼萤苑,芜城九曲之旧,俱在下风矣。公之记岘山亭谓:「岘盖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岂非以其人哉!羊叔子与杜元凯是已。亭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此堂亦几是耶?然而物有盛衰,承平才更十七年,而堂已圮坏。直史馆刁公约新之,沈内翰括为之记。绍兴末年,废于兵燬。周贰卿淙起其废,而洪内翰迈记之。近岁赵龙图子濛尝加葺治,郑承宣兴裔更创而增大之。开禧边衅之起,环扬之境本无侵轶,而庸人债帅畏怯太甚,始以大言自诡。事未迫而欲遁,遽假清野之名,纵火于外。负郭室屋,延燔一空,而堂遂为荆榛瓦砾之场,于兹数年矣。嘉定三年,寇攘既息,而旱蝗饥馑之馀,疮痍益甚,皇上思得人以镇抚之。大理少卿赵侯方以闽漕之节徯次于浙右,遂除右文殿修撰,起帅于扬,远继叔祖龙图之轨。下车之初,日不暇给,简节疏目,恩威并用,教条井井,军民帖服。边鄙既已不耸,而年谷顺成,寖复乐土之旧。郡城堡寨(下缺)。
迓郑制置启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平斋集》卷二五
入侍中宸,出制外阃。西控六诏,磊落《筹边》之图;北定三秦,淋漓《出师》之表。惟卧龙之规模素定,故刺虎之机会可投。气压赤云,声摇紫逻。恭惟某官学空万古,名塞两间。缁衣敝予又改为兮,典刑尚在;朱弦倡而有遗音矣,格调更高。岸巾湓浦之秋风,举酒平山之春色。吟怀激壮,酣胆轮囷。论山东之事宜,浪战非策;指淮南之形势,寝谋在人。上知为天下之奇材,公请当今日之重寄。方整雍丘之役,又严斜谷之征。惟井参之上游,与关陇而错壤。枕戈虽切,传檄尚迟。岂人谋之未臧,抑天运之有待!虏乘丙午之衅而犯梁汴,于今百年;我应甲申之谶而破秦川,在此一举。开诚心以集众智,倡大义以激三军。招摇所临,搀枪如洗。天生晟非为朕,亟收耆定之功;帝咨度遂相予,丕赞升平之业。某一身虎鼠,万里駏蛩。昔凌斗野以从游,今介雪山而听令。慨斯道之孰主,誇吾邦之有人。未睹前茅,已占破竹。读长安之露布,相与驩呼;赓泾水之铙歌,尚知兴起。
学田记 南宋 · 苏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五
我皇宋奉天继起,安定大业,遂以文论士,设学置养,且进拔而广厉之,德意殷殷,孰善焉。吏治者能加意于斯,孳孳为国家敦士计,求之未可多见其人也。惟我石先生名门华胄,吾道宫墙,莅韶未几,建楼通衢,扁曰「风度」,其属意我韶士已非一日矣。乐昌地偏湫隘,人材教养亦颇称旧,然当比士登隽时,与名计偕者十之八九,西征每有裹足之病。邑士请于台府,扩立养士义庄。先生慨然动念,遂以官产充,是亦敦国家养士无已心也。由是昌之士匪唯西征者,井井翩翩称至欢。后之有齿荐书,星列著名,得时附势,亦将藉先生之帡幪也。然而为士者当何如?毋徒执空文为取士之资,必也君不尧舜,吾之羞也;民不熙皞,吾之耻也。当较然与古为徒,彼张、余、萧、李者,直将旦暮遇之,庶几哉无负国家教养之意,而承先生汲引之诚也。虽然,先生之德政可言者,讵曰敦儒宗礼已哉!以莅理则刘宽之仁,颍川之神;廉静则羊续悬鱼,邓攸饮水。至于虑周戎伍,仁溥蠲丁,斯又先生用心之勤,可谓青衿师表,黔黎怙恃者也。其视以听莅之堂为传舍,以仁义之言为迂谭,岂不重有愧于先生耶!邑人士德先生之深,丐余言以纪,顾应龙不佞,奚足以尽先生,亦不敢不敬述其概,以为先生谢,为诸二三子勉,又以诏后之来者,知教养之自,冀有绍先生之功于不朽也。乃若疆畛之条,多寡之稽,备之别录,兹不复赘云。先生讳孝淳,字君致,会稽人也。
按:同治《乐昌县志》卷一一,同治十年刻本。
张仁溥诗藁跋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二、《鹤林集》卷三八
古人作诗,无一篇无源流,无一字无法度。退之虽豪健奔放,绝少刀尺,而缘情寄兴,依声用韵,未尝不本诸古。《南山诗》则司马相如《上林赋》也,《圣德诗》则太史公《龟筴传》也,《秋怀》拟枚乘十九首,《别元协律》效李少卿、苏子卿七篇,若《南溪始泛》、《暮行河堤上》、《重云赠李观》、《江汉答孟郊》则纯是学建安诸子,晋宋齐梁而下,更不道也。故无古人胸襟不能读退之诗,无退之笔力不能作古人语。风气日降,边幅窘窄,竞趋晚唐,以为鲜好,抑下矣。张仁溥早有能诗声,近携一编见过,古律杂奏,粲莫可耘。问其所嗜何诗,则曰:「退之也」。子其得之矣。虽然,得于退之,而复求退之之所以自得于古人者,则余犹有望也。
投赠张斗野 其一 南宋 · 释善珍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雪曲从来难赏音,无机古路绿苔深。
骥寒远放雁为伴,鹤晚未归鸦满林。
紫领宽袍笼袖醉,乌纱侧帽掉头吟。
公侯多少身名灭,李杜光芒尚至今。
投赠张斗野 其二 南宋 · 释善珍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曩岁怀忠扣帝阍,东游未久赦虞翻。
流芳千载凛生气,拜赐九河湔泪痕。
钓艇带烟飞鹭渚,辔驴冲雪早梅村。
虽云冷淡穷生活,刺绣终胜倚市门。
通判隆兴卫安抚启 宋 · 唐士耻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灵岩集》卷七
共仰魁星之照耀,今更躔翼轸之区;式瞻斗野之抚临,昔曾与机衡之任。将趋走致恭于牧伯,而光辉尚隔于云泥。第修笺版之勤,少格教条之奉,寸丹盍见,尺素虔申。窃以邑之有丞,职贰于令。欲佽助赞襄之密至,而侵离奸慢之绝无,每难其人,盖遴于选。惟子产善相于小国,虽立之尤叹其弗施。如某者片善不沾,寸长蔑有。簿书狱讼,虽屡试以无几;阀阅才猷,曾一端之足取。兹冒百里弼承之任,难知千能强勉之修。每焉旷败之多虞,宁有菲葑之小节,包荒是赖,全璧几希。恭惟某官姓埒鲁邦,秀推吴壤。长才八采,身居积木之颠;伟望千英,贵亚百僚之表。语其积习,皆在名躔,近民赞于越之首城,迅召正群缣之朋字。校书汉部,载兼王邸之师;著纪晋官,更擅侯封之掌。腐左浙陈因之粟,上王戎简要之曹,宰士遍居,史螭卓立。颂台命贰,明哉惟月之临;宝牒得人,韪以特书之策。洽两制常杨之笔,握二选山毛之公,从容帝幕之翻经,整齐春官之秩礼。乌好一台之屋,鸾双二府之居。孰谓盘还,更许抚字?二伯一加之卷赐,重湖五玉之上头。且康山南国之帅藩,而江介洪都之督府。许令英游之踪迹,两擅龙光;滕王高阁之登临,重观霞绮。况此百城之方面,尽归一视之慈祥。九江扬左蠡之波,章贡足郁孤之眺,道院杰霜筠之竹,连樯尾白粲之艘。且南则岭北则淮,是为邻接;而江之流湖之汇,皆在慰安。人归召伯之棠,绩著韦丹之石。召环鼎至,几舄行归。某瑞虽埒于男蒲,才仅同于袜线。古槐森竹,第赍縻廪之惭;列雁趋凫,仅了涉书之笔。庶赖六条之云覆,以叨千里之官修。跂望微诚,敷陈罔既。
建吴井冽泉亭记 宋 · 施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五、《吴都文粹》续集卷三一、洪武《苏州府志》卷四八
侯国而隶苏郡,往迹而迩僧居,西接横山治平梵刹之旁,吴台并峙,吴井未眢,盖近关之佳境也。粤自姬封斗野,都据具区,季末侈汰,纵无限之欲,夷山之巅,碧鳞参差以巍其层;穴原之腹,翠鸳周匝以宽其汲。左氏所谓吴夫差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珍异是聚。遐抚前载,莫容问矣。然山不可移则两台未泐,地不可改则一井未湮,有台以娱己,有井以蓄众,一千九百馀载所以仅存也。顾瞻此井,埏土内甓,潭焉一规,衡石外围,觚焉八锐,旁留识勒,模款可辨。首建唐楞伽殿,后重修吴朝大井,乃广明元年二月,笺演僧茂乾为之记。法镜禅师初造其寺井,则《吴志》言「当横山艮位,越来溪西百步」。隋开皇十年,越国公杨素筑城浚之,唐刻颠末如此。去此井南百步,又获《深沙亭录神变相记》,虽在沈瘗,略无剥蚀。亭则大中六年六月苏州刺史奏置此寺于上方,收拾馀材,创立神宇。考此寺环于山,井属于寺,皆昭昭也。乾道壬辰,相国周益公《南归录》系日纪行,至石湖云:「初,吴王筑姑苏前后两台,为城三重,遗址俨存,夫差西施宴游之地」。此言台也。游楞伽治平寺,门外八角大井,视阑刻字:「隋初平陈,杨素徙吴郡于此,近地尚有新郭之名。其后吴人不安,复还今城」。此言井也。创之于吴则井为台设,浚之于隋则井为城设,岂细人能私哉!盖兴替藉曩昔而为鉴,形势因天壤而并存,一草一木,嗜古者必记之方策,又岂流俗能识哉?迨熙宁中有里胥辈佃其地为茔,迄今一百七十馀载,挟后冒先,广包台井。治平主僧义超越诉诸节府,发运夏卿赵公目击广轮,力诛其欺,由墓之外悉归之寺。义超求叙端倪,余曰:「贰卿守吴,爱棠奕叶,正值庚子厄数,十有二政种种加恤,捐馀帑一百八十万缗以代夏赋,股肱郡视此特泰山之毫芒耳,抑岂算沙能喻哉」!复畀木章粒斛,结屋庇井,亲以「冽泉」扁之,山灵川后俱贺其遭,相与作證云。公名与缙,今兵部侍郎、知临安府。淳祐二年清明日,施清臣记。
道中观戽水戏书 宋 · 张蕴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秧马泥深茧犊閒,烛龙顾影桔槔间。
寻常六月江南雨,不比君王帑藏悭(以上《斗野稿》)。
荆阃宴交代贾尚书致语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五九、《可斋杂藁》卷二二
淮海扬州,开钧陶于一相;江汉南纪,付筦钥于斯人。藩垣两地之迭更,英杰百年之几见。式陈雅好,爰秩初筵。恭惟某官古社稷臣,今诗书帅。论思宣室,方当洛阳处士之年;慷慨新亭,已负江左夷吾之望。不由阀阅,自致功名。载建碧油幢,立登紫荷橐。烟灶饱关中之饷,雨犁勤渭土之耕。传檄北驰,乌孙风动;举鞭西指,白帝尘清。望之如雪山冰壑之鱼人,隐若有金城汤池之固圉。登楼作赋,士推文雅之雄;赌墅围棋,虏服规模之定。经营十载,柬注九重。晋书殿之奎躔,屈筹帷于斗野。盖公卿多是后将军之册,而士卒尚存先太帅之衣。自兹肃豹尾于云旗,扫旄头于太极。清庙貌而定钟虡,破穹庐而碎辒轒。明公谈笑辨之,中原指撝定矣。平山访柳,了天下之隽功;公府登槐,即军中而大拜。而我某官远从桂岭,来次榆边。入汾阳之军,何有号令之精采;辱子明之举,愧无意思之深长。勉殚后乘之驱驰,期踵前规之讲画。呼鹰台上,秋风怀落帽之游;骑鹤楼头,夜月忆吹箫之梦。缔交盟于金石,伸庆集于尊罍。古者思其人,爰其棠所不同,此心如此水,某辄陈口号,仰佐清欢。
底事元戎辍上流,扬州势更重荆州。要酬棠笏中原志,坐释枫宸北顾忧。白羽一挥新玉帐,朱帘半捲旧红楼。此行整顿乾坤了,公衮莱衣正黑头。
张仁溥寄游沧浪诗用韵一首非为沧浪作也 宋末元初 · 吴泳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卉木萋萋二月寒,杏垂红雨涕浪浪。
无司花女太幽绝,有索酒郎多醉狂。
弄影莫陪张子野,断肠空忆贺横塘。
春来亦欲寻诗社,却怕诗工与道妨。
和张仁溥赋雪 宋末元初 · 吴泳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北风声熄南山微,谁息风雅呼于时。
歌黄三章未纯古,叙白一段空爱奇。
台高皆羡雨花落,檐短独愁冰柱垂。
墨客如林笔如冢,莫于诗上更题诗。
再用韵呈帅机就寄仁溥 宋末元初 · 吴泳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少学东坡颇爱奇,夜抄灯疏爇松脂。
老随年度几弦瑟,愁怕月窥双鬓丝。
蚕市已非吾故国,菜园犹得子新诗。
閒人不管东风闹,麦饭枯鱼著顿炊。
同程季予游李园和张仁溥 宋末元初 · 吴泳
押词韵第一部
顽云不雨风称雄,扫花晚坐蓬莱宫。
幅巾野服才相逢,华茵解下金线狨。
人道青田双鹤、平舆二龙,笑揖群彦时一中。
百寮之山直丛丛,回廊窈窕庭阴浓。
园禽语变春事空,水花色静天机融。
归来笑傲掀短篷,溪澄月白闻笙鸿。
春日偕谢邦实邵仁溥游乌石山浮觞浴鸦池 明 · 许天锡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六
好春无胜游,烟景难再续。
眷我同心人,游衍绍芳躅。
南寻乌石奇,萝径穷委曲。
攀跻初阳峰,悠然豁遐瞩。
千山收雨云,四泽涨春渌。
天地净空明,乌兔互出没。
落花轻且閒,点点浮红玉。
流莺纵娇音,细草展繁缛。
连衽俯天光,洗觞泛醽醁。
四事偶相宜,一醉万分足。
昔人哀须臾,夜游秉长烛。
此意谁则知,啸歌山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