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刺世疾邪赋 东汉 · 赵壹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二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驳,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
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愈复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
宁计生民之命,为利己而自足。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
佞谄日炽,刚克消亡。
舐痔结驷,正色徒行。
妪𡟥名势,抚拍豪强。
偃蹇反俗,立致咎殃。
捷慑逐物,日富月昌。
浑然同惑,孰温孰凉。
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攸兴,实执政之匪贤。
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崄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欲于目前。
奚异涉海之失柂,坐积薪而待燃。
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
故法禁屈挠于势族,恩泽不逮
宁饥寒于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鲁生闻此辞,系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北是命矣夫(《后汉·赵壹传》,《北堂书钞》一百三十八,《御览》六百九十三,七百六十七,七百七十一)
丞相进爵九锡与荀彧 曹魏 · 董昭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五
昔周旦、吕望,当姬氏之盛,因二圣之业,辅翼成王之幼,功勋若彼,犹受上爵。
锡土开宇,末世田单
驱强齐之众,报弱燕之怨,收城七十,迎复襄王襄王加赏于单,使东有掖邑之封,西有菑上之虞。
前世录功,浓厚如此。
今曹公遭海内倾覆,宗庙焚灭,躬擐甲胄,周旋征伐,栉风沐雨,且三十年。
芟夷群凶,为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
刘氏奉祀,方之曩者数公,若泰山之与丘垤,岂同日而论乎?
今徒与列将功臣,并侯一县,此岂天下所望哉(《魏志·董昭传》》注引《献帝春秋》)
大暑 西晋 · 夏侯湛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八
三伏相仍,徂暑肜肜。
上无纤云,下无微风。
扶桑赩其增焚,天气晔其南升。
尔乃土坟地坼,谷枯川竭,寒泉潜沸,冰井腾沫。
洪液蒸于单簟兮,珠汗沾乎絺葛。
温风翕其至兮,若洒汤于玉质。
沃新水以达夕,振轻箑以终日(《艺文类聚》五,《初学记》三,又四。)
欧阳行周 中唐 · 孟简
闽越之英,惟欧阳生,以能文擢第,爰始一命,食太学之禄,助成均之教,有庸绩矣。我唐贞元己卯岁,曾献书相府,论大事,风韵清雅,词旨切直。会东方军兴,府县未暇慰荐。久之,倦游太原,还来帝京,卒官灵台。悲夫,生于单贫,以徇名故,心专勤俭,不识声色,及兹筮仕,未知洞房纤腰之为蛊惑。初抵太原,居大将军。席上有妓,北方之尤者,屡目于生。生感悦之,留赏累月,以为燕婉之乐,尽在是矣。既而南辕,妓请同行。生曰:「十目所视,不可不畏。」,辞焉。请待至都而来迎,许之,乃去。生竟以蹇连不克如约,过期,命甲遣乘,密往迎妓。妓因积望成疾,不可为也。先大故之夕,剪其云髻,谓侍儿曰:“所欢应访我,当以髻为贶。”甲至,得之。以乘空归,授髻于生。生为恸怨,涉旬,而生亦殁。
韩退之何蕃书,所谓欧阳詹者,生也。河南穆玄道访予,尝叹息其事。呜呼,钟爱于男女,索其效死,夫亦不蔽也。大凡以时断割,不为丽色所汩,岂若是乎。古乐府诗,有《华山畿》、《玉台新咏》,有庐江小吏更相死,或类于此。暇日偶作诗以纪之,云:
引用典故:两剑
有客西北逐,驱马次太原
太原有佳人,神艳照行云。
座上转横波,流光注夫君。
夫君意荡漾,即日相交欢。
定情非一词,结念誓青山。
生死不变易,中诚无间言。
此为太学徒,彼属北府官。
中夜欲相从,严城限军门。
白日欲同居,君畏仁人闻。
忽如陇头水,坐作东西分。
惊离肠千结,滴泪眼双昏。
本达京师回,贺期相追攀。
宿约始乖阻,彼忧已缠绵。
高髻若黄鹂,危鬓如玉蝉
纤手自整理,剪刀断其根。
柔情托侍儿,为我遗所欢。
所欢使者来,侍儿因复前。
抆泪取遗寄,深诚祈为传。
封来赠君子,愿言慰穷泉。
使者回复命,迟迟蓄悲酸。
詹生喜言旋,倒屦走迎门。
长跪听未毕,惊伤涕涟涟。
不饮亦不食,哀心百千端。
襟情一夕空,精爽旦日残。
哀哉浩然气,溃散归化元。
短生虽别离,长夜无阻难
双魂终会合,两剑遂蜿蜒。
丈夫早通脱,巧笑安能干。
防身本苦节,一去何由还。
后生莫沈迷,沈迷丧其真。
尚书渤海举人自代状 其二 某官崔龟从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三
伏以内史故事。例带银青
尹正旧仪。平揖令仆。
必资髦硕。方备次迁。
臣特以鲰儒。猥丁昌运。
位崇八座。官绍三王。
况驾有上仙。车当晏出。
务烦厩置。役重津途。
傥让爵之不思。则败官而斯疚。
前件官荆岑挺价。赤堇扬锋。
禀松筠四序之荣。包金石一定之调。
由中及外。自诚而明。
昨者故鄣利迁。朝台受律。
隐之清节。无愧于投香
江革归资。唯闻于单舸。
必能集同轨之会。奉因山之仪。
使桴鼓稀鸣。建瓴流化。
伏乞特回凤诏。以命龟从
成圣朝棫朴之诗。减微臣维鹈之刺。
干黩旒扆。伏用兢惶。
汝南公上淮南李相公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三
不审自跋涉道路。尊体何如。
伏计不失调护。昔周文缵十五王之绪。
显正旧邦。襄孙总十一德之基。
方宁故国。今惟新之历。
始叶卜于姬公。作辅之臣。
又徵言于单子。以今况古。
千载一时。某窃思章武皇帝之朝。
元和六年之事。镇南建议。
初召羊公。征北求人。
先咨谢傅。故得齐刳封豕。
蔡剔长鲸。伏惟相公清白传资。
馨香袭庆。始自辛卯
至于庚申。虽号历四朝。
而岁才三纪。淮王堂构。
既高大壮之规。汉相家声。
复有急徵之诏。桂苑之旧宾未老。
金縢之遗事犹新。燮理虽系于阴阳。
怵惕固深于霜露。且广陵奥壤。
江都巨邦。爰在顷时。
亦经政。风移厌劾。
俗变侵凌。家多纷若之巫。
户绝娈兮之女。相公必寘于理。
大为其防。邺中隳河伯之祠。
蜀郡破水灵之庙。然后教之厚俗。
喻以有行。用榛枣脩。
远父母兄弟。隐形吐火。
知非鬼不祭之文。抱布贸丝。
识为嫁曰归之旨。化高方岳。
威动列城。陈于太史之诗。
列在诸侯之史。今者重持政柄。
复注皇情。便当佐禹陈谟。
辅尧考绩。乡诛下比。
朝举养廉。中台奖枕杫之郎。
外郡表斩刍之妇。然后司成立学。
谒者求书。大讲废官。
咸修阙政。致于仁寿。
煦以和平。凡在生灵。
孰不欣望。某早尘下顾。
曾奉指踪。江左单衣。
每留梦寐。柳城素几。
行睹尊颜。伏限守官。
莫由迎谒。空知忭贺。
不可奋飞。下情无任瞻望踊跃之至。
绛郡公史馆李相公844年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
某启。
伏以秉大钧者。
以物得其所为先。
执大化者。
以材适于任为急。
将以致理。
在明命官。
使轻重合宜。
大小有裕。
然后人称其职。
职无废人。
相公之所明知也。
某材术素寡。
声光莫闻。
偶叨承平。
谬登华显。
分符竹使。
籍金闺
一授专城。
再易灰琯。
解巾临郡。
前贤攸重。
一麾出守
昔人所荣。
虽积恋于本朝。
实俯光于单绪。
况又此州管叔旧国。
帝鸿遗墟。
接彼㠂峣。
浸以京索。
山东右族
迩洛表之宸居。
内揣非才。
颇虚信任。
而复以通庄所自。
假道攸繁。
载惟饯迓之劳。
实半颁宣之务。
必属于壮齿。
付彼全人用以责功。
仅能集事。
某早年被病。
晚岁加深。
衣裤无取于洁清。
藩溷动淹于景刻。
徇己则坐堕物务
业官则立致萧衰。
欲俱济于公私。
实加忧于寤寐。
矧兹仍岁。
适有外虞。
降卒征人。
旬时并集。
飞刍挽粟。
星火为期。
以此疚心。
弥深旧恙。
今寰瀛大定。
雨露旁流。
高步翰飞。
一呼而至。
云罗场藿。
万里无遗。
将调斯人。
以求良牧。
得才为美。
今也其时。
傥蒙允赞聪明。
曲听奏记
俯怜哀薾。
稍赐优容。
则亦不敢便挂簪缨。
遽离陶冶。
江湖偏郡。
襦裤须人。
无根节之难。
少舟车之会。
俾之养理。
使得便安。
庶粗致人谣。
以酬庙算。
则某所谓材有称职。
时无废人。
凡在宦途。
皆仰时化
伏惟试赐恩察。
违离渐久。
刺谒末由。
昔在孔门。
常忝四科之列。
今瞻鲁史。
将期一字之恩
下情无任感恋兢惶之至。
白从事上陈许李尚书844年10月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七 创作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
某启。
伏奉公牒。
辟署节度巡官
兼伏奉荣示。
赐及疋帛等。
才异当仁。
事从非望。
拜受失度。
跪捧难胜。
某符彩无奇。
局量有限。
徒以杜林外氏。
学富文华。
谢朗举宗。
皆亲儒墨。
龆年有志。
壮岁无名。
瞻遗构以自惊。
奉成书而未遂。
重以零丁属衅。
息类非蕃。
稚圭之甲科。
则行有违离之苦。
敬通之却扫。
则坐无供养之资。
徘徊盛时。
郁抑衷恳。
敢思聘召。
忽赐降临。
尚书分戚天家。
扬辉王国。
攻文而丹青让巧。
论兵而钩觡惭能。
顷者言自执金。
雄推受脤。
河桥三垒。
当弟子之舆尸。
易水一城。
将军之下世。
功深式遏。
道著绥和。
中间卫朔拒君。
邢洺起乱。
纪侯去国。
汾晋挺灾。
语其巢穴之间。
在我封邻之侧。
而又潜调辔。
密运良筹。
轻敌残人。
则勇于不敢。
伐谋持重。
则令在必行。
今者赵北变风。
淮南受赐。
戎麾始至。
宾驿初开。
固合大选英髦。
以充僚属。
岂期思虑。
遂及孱微。
贲帛丰盈。
寓圭重复。
慈亲喜问。
孀姊号惊。
姓名遂列于偫英。
簪笏遽光于单绪。
感深肌骨。
戴重邱山。
未伸投刺之诚。
巳定糜躯之誓。
伏以久将栖托。
兼议扶迎。
更涉旬时。
方遂行李。
漆园之蝶。
滥入庄周之梦。
竹林之虱。
永依中散之身。
莲幕含诚。
金台结想。
瞻仰恩顾。
伏挠精魂。
谨奉启陈谢。
谨启。
翰林薛舍人892年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伏以十一日才除主文。旋沥情恳。
罪责则可言于躁切。悯伤则宜恕于单危。
非不三省九思。沉吟笺管。
而以途穷日暮。恐惧风波。
亦犹抱沉痾者悉将虔告于神医。怀至痛者无不上呼于穹碧。
伏以学士舍人轩铜照胆。蜀秤悬心。
仰惟烛临。当极幽奥。
且夫礼司取士。寒进升名。
若无哲匠以斲成。未有良时而自致。
不然者。则安得权悬至鉴。
代有遗人。伏惟学士舍人标表士林。
梯航陆海。凡言进取。
须自门墙。今以文柄有归。
至公宏播。则精力固同于造化。
嘉言乃作于蓍龟。而折角有年。
交锋无托。羽毛零落。
鬐鬣摧残。若不自学士舍人推恩极山岳之隆。
攘臂到沟隍之底。则还惭抱瓮。
难出戴盆。兼近者面获起居。
亲承念录。哀昔年五随计吏
刖双足以全空。今复三历贡闱。
救陆沉而未暇。许垂敏手。
拯上重霄。谨以誓向鬼神。
刻于肌骨。中兴教化。
一身免没于风尘。下国儿孙。
百世敢忘于厮隶。下情无任攀投恳悃之至。
欧阳行周 唐 · 黄璞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七
欧阳詹字行周
泉州晋江人
弱冠能属文。
天纵浩汗。
贞元年登进士第
毕关试。
薄游太原
于乐籍中因有所悦。
情甚相得。
及归。
乃与之盟曰。
至都当相迎耳。
即洒泣而别。
仍赠之诗曰。
驱马渐觉远。
回头长路尘。
高城已不见。
况复城中人。
去意既已甘。
居情谅多辛。
五原东北晋。
千里西南秦。
一屦不出门。
一车无停轮。
流萍与系匏。
早晚期相亲。
寻除国子四门助教
往乐籍中者思之不已。
经年得疾且甚。
乃危妆引髻。
刃而匣之。
顾谓女弟曰。
吾其死矣。
欧阳生使至。
可以是为信。
又遗之诗曰。
自从别后减容光。
半是思郎半恨郎。
欲识旧时云髻样。
为奴开取镂金箱。
绝笔而逝。
使至。
女弟如言。
径持归京。
具白其事。
启函阅之。
又见其诗。
一恸而卒。
孟简赋诗哭之。
序曰。
闽越之英。
欧阳生以能文擢第。
爰始一命。
太学之禄。
助成均之教。
有庸绩矣。
唐贞元已卯岁。
献书相府论大事。
风韵清雅。
词旨切直。
会东方军兴。
府县未暇慰荐。
久之。
倦游太原
还来帝京。
卒官灵台。
悲夫。
于单贫。
以徇名故心专。
勤俭不识声色。
及兹筮仕。
未知洞房纤腰之为蛊惑。
初抵太原
大将军宴席上。
妓有北方之尤者。
屡目于生。
生感悦之。
留赏累月。
以为燕婉之乐。
尽在是矣。
既而南辕。
妓请同行。
生曰。
十目所视。
不可不畏。
辞焉。
请待至都而来迎。
许之。
乃诀去。
生竟以连蹇不克如约。
过期。
命甲遣乘。
密往迎妓。
妓因积望成疾。
不可为也。
先大故之夕。
剪其云髻。
侍儿曰。
所欢应访我。
当以髻为贶。
甲至得之。
以乘空归。
授髻于生。
生为恸怨。
涉旬而生亦殁。
韩退之何蕃传。
所谓欧阳詹者生也。
河南穆元道访予。
尝叹息其事。
呜呼。
钟爱于男女。
索其效死。
夫亦不蔽也。
大凡以时断割。
不为丽色所汨。
岂若是乎。
古乐府诗有华山畿
玉台新咏有庐江小吏
更相死类于此。
均田赋 唐末至五代 · 徐寅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
嗟阡陌之开兮。
肆兼并之不仁。
古制不可以卒复兮。
乃议田之是均。
郁林林之黎元兮。
资稼穑以为生。
既教养之无法兮。
宜贫富之不平。
繄口分而画野兮。
允经国之大式。
必邑地之相参兮。
限田莱而有极。
土不遗利兮人无□力派顷田于单陋兮。
制强宗之侵陵。
获资生之大利兮。
免豪右之倍徵。
此均田之大略兮。
见写图之详悉。
将损多而益寡兮。
齐民之归一。
相尔畴之纷纷兮。
亩为数其秩秩。
露田之四十兮。
配桑田之二十。
定盈缩于还与受兮。
各分牛以自给。
强不敢于占夺兮。
弱犹得以播殖。
图虽卷之不盈兮。
备舆地之所有。
桀良策于指掌兮。
念生灵其独厚。
元魏之文辟兮。
独有志于古制也。
苓用夏以变易兮。
昭大和之康乂也。
唐有臣曰元稹兮。
图均田于德宗。
幸皇览之见收兮。
路逶迤而不通。
迄柴周之显德兮。
乃留心于务农。
颁稹图于诸镇兮。
均境内之租庸。
虽不能伯仲于魏之君兮。
亦拔萃于五季也。
视贞元之聚敛兮。
诚何足与议也。
慨图远而名存兮。
异索骏之丹青。
傥按图以取则兮。
吾固知其有诚。
李泌之震书兮。
与斯图其表里。
当中和而进献兮。
务本之深意。
彼舆地非元图兮。
徒经营乎版籍。
豳风之亦有图兮。
欲勤劳夫稼穑。
岂若名田之与限兮。
犹总总其可行也。
醇儒之良计兮。
均井田之一平也。
乱曰。
均田有图。
稹所作兮。
厥制初行。
魏之度兮。
桑井既复。
孰谂其故兮。
索空图于实效兮。
庶几太平之助兮。
宋故和州团练使李侯墓志铭(代梦寿作)971年冬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河东先生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惟王建侯,宁邦国,曰:「咨!
守节,尔之良,予其耿乃休光;
尔之紊,乃成绩颠陨,其追弗庸克自及。
予将其试汝,汝侯于乃单」。
惟政有成,「汝其迁于济」。
济既五年,始来朝。
曰:「西北,晋奸也,汝居辽以捍之」。
久弗易厥初民,兵且完。
曰:「东南,吴臣也,汝徙和以接之」。
明年,侯死。
有仲曰钧,归侯于济。
,定葬于西。
客有志且铭之者,曰:
晋阳李氏者,侯之姓也。
守节而得臣者,侯之名且字也。
太尉赠封曰植者,侯之曾祖也。
太师赠封曰益者,侯之王父也。
滑、相、潞三节度曰筠者,侯之先也。
东头供奉而迨皇城使者,侯之四命而职于内也。
于单而讫于和曰团练使者,侯之四封而牧于外也。
起仕于周而暨我宋者,侯之历两朝而臣三帝也。
十五年学于家,而十八年位于世者,侯之寿三十有三也。
岁辛未戊辰者,侯之薨曰开宝四年二月二日也。
冬季庚寅而襄事者,侯之于是岁而封于墓也。
二季掌后而主丧者,侯之无子男而有女也。
哭室而奠帷者,侯之妻曰符氏也。
某州某县某里者,侯之先茔,今从葬也。
摭辞而书石者,侯之馆客臧丙梦寿也。
冬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三、《事类赋》卷五
冬,终也,万物于是而终者也。
若夫冬日烈烈,飘风发发,履此玄英,感兹阳月,知盛德之在水,慨穷阴之杀节。
若乃地气下降,天气上腾,水泽腹坚,闭塞而成。
既习射而角力,亦听狱而论刑。
尔其磬击北宫,礼成长乐。
方乘坎而执权,见水凝而木落。
魏则季冬平夷,唐则孟冬而硗确。
燧灶必脩,槐檀斯改。
日驭行北,斗杓指亥。
无祁寒而怨咨,盖呼吸而藏内。
善卷方衣于皮毛,孝子更惊于奈。
或求堇而流涟,或泣竹而悲慨。
至于应北陆而藏冰,当南至而书云。
循雉氏之去草,美颜斐之致薪。
孝武尝被于单衣,西华犹衣于练裙。
至有问来岁之吉凶,献群臣之梦寐。
司寇而献民数,命司空而论地事。
岁既暮而时既昏,月穷纪而日穷次。
延年流血于决狱,温舒顿足于用事。
盛吉书法以垂泣虞经断囚而流涕。
此时令之攸遵,而循酷之异致。
至若守关梁而塞蹊径,谨盖藏而闭门闾。
凌人斩冰,天子尝鱼。
赵衰之贤同爱日,和叔之职在幽都。
农既云其事毕,学方勤于岁馀。
笑田夫之负暄,美掾史之送徒;
黄香之无裤,伟王祥之得鱼。
营窟攸居,旨蓄以禦。
以黄钟为天统,谓良月为盈数。
苦志而越王抱冰,励俗而隐之披絮。
若乃周正在候,履长伊始。
闭芦灰而潜应黄钟,获宝鼎而自当天纪。
融风布序,亚岁迎祥,立以八神,成以三光。
或以安形性而去声色,或以缮宫室而修囷仓。
日轨巽维,风行广莫。
动彼水泉,解兹麋角。
或以合八能之士,或以从五日之乐。
君道方长,天地交让。
长至之令旦,故时训之攸尚。
复有嘉平之节,祭本伊耆。
索飨有《戴记》之说,问贺有徐氏之仪。
鸣楚鼓以逐疫,出土牛而应时。
盖一日之泽,而百神是祠。
故其新故交接,星回岁终。
或游于鲁观,或祈彼天宗。
于是先以大傩,次之小岁。
吹《豳诗》以愉乐,览魏台之访议;
范乔之宽恕,识五伦之悲涕。
长文有江源之政,何凤建安之治;
景兴慕子鱼之德,鲁公旌母师之礼。
斯清祀之嘉辰,而前贤之遗美也。
乞出知许昌宝元二年十一月 北宋 · 梅询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梅昌言年谱
臣以老羸樗朽之质,过叨甄擢,猥参近侍,仍预谏垣,才微责重,何以云补?
伏惟陛下以英睿之德,兼夷旷之度,延访谠议,容纳愚直,此诚臣百千载之奇逢也。
然形表无神,垂垂已老,足中有鬼,进进难前。
上则有负陛下求治之心,下则有妨诸贤进用之路。
且忠良在下既不能进,不肖居中又不能退,宫局非养老之堂,谏垣非迎医之地。
公议日迫,无所逃责,久兹忝冒,实不遑宁。
伏望陛下恤以老癃,矜乎不逮,宽其罪谴,赐以保全,裨出领于单麾,庶少图于薄效。
臣欲乞许昌知州任使,臣无任恳愿激切之至。
中书门下枢密院奏诏景德四年六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七二(第三册第二三六五页)
朕自纂承大宝,惕厉深衷,务启迪于四聪,冀弥纶于庶政,近行条制,用激诚明。
而卿等沛然尽忠,蔚为同德,共成谠议,列奏封章,谓偏听以生奸,独相见以非便,愿颁明诏,特立新规。
有庶官之启陈,欲会听而延接,兹惟远虑,雅协朕怀。
每念左右之臣,腹心之寄,必自敦于至信,岂曲采于单辞!
茍非责实而有稽,未尝凭虚而辄奏。
人之言伪,徒使心劳。
今此倾输,并依所请。
兼以巳时为限,免令机务相妨。
卿等既设准绳,即须遵守。
思企耸于群望,当表率于具僚。
仍令閤门御史台告示臣僚,各体予意。
舒州李相公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文庄集》卷一七、《皇朝文鉴》卷一二三、《永乐大典》卷一○五四○
右,某伏审肃膺鸿沛,起殿大藩,伏惟庆慰。
恭以某官沈正秉彝,清和懿德。
经三圣之变,䌷绎惟深;
贯万物之仪,臣邻有翼。
曩属先朝违豫,臣党兴奸,密啸群邪,阴窥时柄。
允繄哲辅,克殄凶谋,防检未萌,澄综多辟。
虹气由是霁止,霄涂为之密清。
精贯三辰,赖深百辟。
终以狎闻蜚语,引去上司;
傅致深文,越处南裔。
孤节弥谅,高揖自冲。
处荣悴之交,人言无间;
失左右之手,国体几亏。
大号继明,巨慝咸露。
狐鼠失其深穴,豺虎食于谮人。
协气云翔,皇明电照。
澄洗司制,延即旧臣。
眷惟襄赞之贤,首被优深之渥。
慰藉良厚,毗倚增隆。
袁安涕洟,念深于王室;
谢傅忧乐,望结于苍生
虽暂假于镇临,必坐阶于密勿。
至公来复,有识相欢。
荐绅倾耳以聆风,斯文联册而刊美。
洪惟高范,绝出常均
某恪守郡条,钦闻朝涣,不获拜伏车下,奔走道周
但私庆于单危,将永归于埏铸。
谢羊酒表 其一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
臣某言:伏蒙圣慈,以臣生日,特降诏书,赐臣羊酒米面者。
王人传诏,天语宣恩,捧戴有初,兢惶无措中谢。)
窃念臣出于单绪,起自孤生,曾乏异才,本繇白望。
寖窃禁严之职,遄叨内密之司。
半策靡施,寸长莫效,徒尸稍食,重费飧钱。
加以享大官之珍甘,叨内府之赉予。
夕冰之惧,每积于愚心;
秋毫之微,莫非于帝力。
负乘为愧,幽黜是虞。
岂图当扆之尊,特记设弧之旦,饩牵加赐,醪酒俯沾,申以粲麷,光于圭荜。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睿慈曲施,宸照周融,未捐旷素之臣,特举匪颁之典。
誓当殒瘁,以答宠嘉。
按:《文恭集》卷一一。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
祠部谢学士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二、《文恭集》卷三一
伏自蠙淮补吏,亟拥于单车;
鳣序横经,骤遥于文席。
流光遒迅,外役烦挐。
向属私奴之行,尝修亭长之问。
逮速邮之既至,辱温教之嗣颁。
书意甚亲,荣降孟公之几;
字褒见奖,宠踰尼父之经。
铭淑贶以无涯,拜高命而增悸。
且有乞灵之意,猥烦下听之聪。
虽推毂之兴怜,终触机之为累。
鹓雏抗志,应增腐鼠之贪;
龙断图荣,甘竦贱夫之诮。
旋携锐志,来自迷书。
赋芧劳神,寖叹狙公之识;
折麻寄意,空驰楚客之心。
抚愧汗以自流,郁烦襟而增结。
兼审伏延英之上阁,奉永定之成书,联三府之钜公,摛一朝之大典。
专《春秋》之笔,门人讷于措辞;
奏《新语》之篇,天子为之称善。
居然麟作,副在玉京。
式均鸿霈之恩,用纪婉微之绩。
道家藏室,爰止于史官
太微积星,乃升乎郎位。
矧灵台之宏峻,且理窟之精明。
清襟之篇,已归于仲宝
黑头之望,当在于王公。
勉重青冥之期,勤进素丝之食。
雅承诲矩,正阔师门,遐瞻贵秀之资,永有庇晖之地。
陈州杨相公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宋景文集拾遗》卷一八
仰企台躔,密瞻义府。
缘参承于下执,时通列于单函。
位隔等威,礼无报复。
某官弗矜元辅,厚礼诸生
特遵宜答之常,俾作焉依之地。
富邻馀烛,均蔀屋之馀辉;
暄律熙春,动枯株之生意。
永言衔款,罔及喻名。
三辅奥雄,四邻钦眷。
窃祈顺摄,用介蕃釐。
孤冗之情,恳勤兹切。
求外任奏(一 皇祐三年1051年冬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以极陋至庸之质,过叨甄擢,猥参近侍,仍预谏职,才微负重,何以云补!
伏惟陛下以英睿之德,兼夷旷之度,询求谠议,容纳愚直,此诚臣百千载之一遇也。
然以位疏言贱,罕或施行,上则负陛下求治之心,下则忤执政用才之意。
且忠良介特之士在下既不能进,奸猾苛暴之人居职又不能退,公议日迫,无以逃责,久兹忝冒,实不皇宁。
伏望陛下悯以无他,矜乎不逮,宽其罪戾,赐以保全,俾出领于单麾,庶少图于薄效。
臣欲乞江浙一次知州任使,臣无任恳愿激切之至(《包拯集》卷一○。)
皇祐三年:原无,下六篇同,按此以下七奏皆包拯乞罢知谏院补外任。
其末篇在皇祐三年冬(见该篇校记),则馀六篇亦当在此前不久。
以二年春始知谏院,故奏中言「到院未及二年」。
至四年三月仁宗乃从其请,出为河北都转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