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和答陈宜山居寄示四首其三 元末明初 · 刘崧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山人出洞归来晚,月上东厓一丈高。
贪着临流看清影,不知风露湿絺袍。
木兰花慢 寿刘东厓 宋末元初 · 张伯淳
 押阳韵
记当年客里,是今日,奉霞觞。
任厨传荒凉,风林震撼,乐自难量。
别来岁华电走,又都门、我北尔南塘
我半百年已老,兄多四岁偏强。

玉堂。
满袖惹天香。
凤阁样词章。
看采帖题春,椒盘草颂,蓬矢开张。
金瓯御屏简记,赋□钧、寿域奏明光。
后十五年再见,伴兄绿野徜徉。
下黄榆岭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北崖玄武暮,黕黑如积铁。
东厓劫火馀,绚烂开锦缬。
就中岭头一峰凸朴奇,剩费寒云几千叠。
摩围可望不可到,青壁无梯猿叫绝。
林烟日射彩翠新,跬步疑有黄金阙
画工胸次墨汁满,那得冰壶贮秋月。
直须潮阳老笔回万牛,露顶张颠挥醉帖。
石门细路无涧泉,行人饥渴挽不前。
辛苦黄榆三十里,岂知却有看山缘。
太傅东山黎阳公泰笔) 其一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六 故实类
凤沼春间湛绿波,未容丝竹醉岩阿。
尽能经济苍生了,七宝庄严未是过。
太傅东山黎阳公泰笔) 其二 元 · 王恽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六 故实类
兵一埽两淮清,桓氏微来晋鼎平。
况复中年正多感,未妨云壑寄高情。
沅州墓志铭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
公讳诞,字仲成
其先固始人,八世祖著作平迁福清
曾祖讳伯材,三举进士不第。
祖讳格,特奏名,为建州司理参军,赠通议大夫
父讳遹,元符进士第四人,事高宗皇帝再为中书舍人,终龙图阁直学士,赠少师
硕人范氏,赠齐国夫人
所生母刘氏,赠恭人
公以父遗恩授承务郎,监绍兴府税、漳浦县
亲年高,求监南岳庙
福建路提举司干办公事,待江南西路转运司主管文字阙。
刘恭人忧。
潮阳县,除提领户部犒赏所,知沅州
秩满乞闲,主管云台观,改冲佑观,积阶至奉直大夫,爵开国男
庆元丙辰八月十日卒,年六十九,葬县境大湖山之原。
累赠正奉大夫
公蚤失父、母、兄,刻苦自励,事所生母尽孝,抚教孤侄,恩谊至笃。
为小官,数守职争是非,不肯屈理以徇势。
潮阳时有旨造战舰,州不出一钱,符县白科。
公为书条其不便,守怒,呵责愈峻。
公藏州符不行,束担欲去,会诏寝其事。
潮州常赋外有成丁、船头盐钱,民困苛取,公以樽节赢财代百姓两年丁盐之输。
酒所时,长官欲以利献,公奋然曰:「诸库方告匮,乃以酒本钱为羡馀,是不为明日计乎」?
遂不果献。
尝议欲以诸库分隶诸郡而罢提领一司,后因陛对复言之。
沅逼蛮猺,公之治以恩信为主,而守备亦不废,民夷晏然。
诸台上其治行,公力求祠归,不复出矣。
公清谨严恪,外和内刚,居家莅官,皆可师法,人莫敢干以私,终其身未尝有求于人。
自中年即倦仕进,及三子中第,喜曰:「可以遂吾志矣」。
盖食云台、冲佑之禄凡八年,故人有气力者欲相推引,竟莫能致。
病革,犹整襟危坐,语家人曰:「吾平生无它憾,独挂冠不蚤尔」。
其止足无羡,坚凝有守,亦得之天性,非彊勉然也。
宜人卓氏,孝慈勤俭,闺阃肃和,诲子尤严。
先公三年卒,赠硕人
子男四人:璟,终从事郎、知靖安县
环,今为朝奉郎主管鸿禧观;
瑑,朝奉大夫主管崇禧观,同登甲辰第;
琮,终通直郎、知海丰县
女三人,长适朝奉郎通判临江军郑元清,次适进士陈自立,次适宣教郎、知光泽县
孙男九人:公庆,文林郎、新监镇江府大军仓门;
公永;
公奕迪功郎将乐县主簿
公遇、公衮、公选、公益、公凯、公泰
孙女二人,长适文林郎刘克庄,次适进士郑元善。
曾孙男女十三人。
初,中书公为南渡名臣,登侍从,帅方面,贵显矣。
及卒,田庐萧然,几不足自存。
公以孤童奋发,门户偾而复起,衣冠日盛,遂为大族,然恬靖廉约之风累世不变。
所居县之石塘,言家法者皆宗石塘林氏云。
公殁二十有八年,嘉定癸未克庄始志其墓而为铭曰:
仕以蚤退为贤,家以仅足为丰。
以此诒后,以此治功,庶几于疏仲翁邴曼容之风乎!
大湖之阡,谡谡万松,夸夫过之,必有怍容。
丘夷谷堙,斯铭无穷。
重修大成至圣文宣王庆历四年九月 宋 · 窦充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金石萃编》卷一三三、《汉南郡志》卷一八、道光《褒城县志》卷六
服儒之服,读儒之书,不知儒之道,是犹终日戴天不知天之高,终日履地不知地之厚,亦有异擿填索涂,冥行已矣。
我夫子之道文而明,一以贯,布在方策,炳若日星,祖述宪章,显仁藏用,圣人之备者也。
若夫穷神知化,自诚而明,中庸可能,皇猷可复。
其圣也天纵,其性也生知,制作素王之道,立三纲五常,总人伦之大纪。
以正君臣,以亲父子,以和夫妇,以睦兄弟,俾民日迁善而不知,则显仁藏用之道备矣。
子思谓「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然有道之用,有所隐晦。
文中子谓:「天地生我,不能鞠我,父母鞠我,不能成我,成我者,夫子也。
道不啻天地父母,于夫子,受罔极之恩,其与太极合德,神道并行」。
诚哉,言之至矣,道之蕴矣!
乃知太极权舆一气,并明二仪。
明夫子之道,包乎天地。
其道之旨,出乎一而已矣。
国家功格穷壤,颂溢金石,书轨咸一,声教无外,庠序大阐,礼乐大备。
使贤不家食,野无遗逸,有以见人文化成天下,墠浮曜之盛烈也。
褒城县隶封汉中,跨据秦陇,控斜谷之岩阻,厥田沃衍,其俗富庶。
三堰之美,利在学校之搆。
弦诵之业,适尔罕闻。
傥祠宇尚隳,人曷知教?
先是旧庙僻处山坞,荒庭寥落,鞠成榛莽,棼撩倾陊,风雨弗庇,春秋释奠,何陋如之。
充居治是邑,莅事之初,乃状其迹,建白公府。
尚书水部员外郎公泰雅镇藩翰,惇意儒宗,既闻矢谋,亟从改作。
繇是周爰近署,择堰之右,得官地一廛,芟秽度址,鸠材僝工,靡踰月而栋宇鼎新,不越时而塑像俨列。
堂奥深邃,开闳有严,式观大壮。
前以子思之言,但取喻天地,未显道之为用;
文中子明成我之意与太极吻合,渊乎探道之赜,邈焉臻道之极。
吾是以知庶几圣人之道者,其《中说》之谓夫!
志诸温珉,辞达无愧。
庆历四年九月四日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