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苍玉洞题名庆元二年十月 南宋 · 陈晔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三、《闽中金石略》卷五、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卷一三
庆元丙辰十月晦日,郡守长□□晔日华别乘闽清林文仲次章、寮寀玉牒不元卿浚仪端伯正、楚圮杨󰛝材仲福清惠卿懋和、汴师董邦佐彦辅庐陵端节直方、武夷詹克爱济夫、属籍善󰘻俊叔、温陵曾缜玉斧、富沙李蒙之亨夫、金陵何公鼎元镇安国永年椿老、湖湘张衣闻仲盖、东嘉国幼闻孟约晨炊于云骧阁,午集于此。
󶥘徉松阴,列石如屏,郁然苍苍,映我座隅。
已而散策小桥之间,大酌剧谭,宾主乐甚,毕景以归。
约而不至者四人。
日本杂事诗 其二十四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濯足扶桑海上行,眼中不见大河横。
只应拄杖寻云去,手挈卢敖上太清。
注:与富士山并称三山者,加贺白山,越中立山,盖于齐为巨擘焉。水以信浓河为最长,以琵琶湖为最大矣。然国中虽少高山大河,而林水丘壑,大有佳处。《使东 杂咏》纪沿海光景,读郦元《水经》、柳州游记。其中山水名胜之区,闻陆奥之松岛,丹后之天桥立,安艺之宫岛,尤山层云秀,怀灵抱异云。恨蜡屐无缘,未能一 游耳!
题均窑碗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四
乌鲁木齐屯田军士垦地得旧瓷碗都统索诺穆策凌于入觐时携以呈进视其色泽似宋均州窑而足间泑水微缺盖元时仿造者此瓷流传颇有尚非难致之物惟是乌鲁木齐在汉为蒲类国仍其王自领之当日祇目为西域唐虽于此置后庭县金满轮台西海同𨽻北庭大都护府而户口不登贡赋不入亦不过羁縻而已元之幅员最广其地皆得统而有之乃考元史地理志谓河州以下载籍疏略莫能详录则亦未能实抚而郡县之也今自平定伊犁以来天山迤北皆归疆索其旧时大部落皆驻兵分防星罗棋布而乌鲁木齐尤山北孔道因设都统治之并建迪化州宜禾县镇西府同为嘉峪关以外都会迩则阡陌日开耕屯相望庐井阜而仓廪实与内地赤县埒繄兹恬熙景象当思所以保其乐乐利利于无穷抚斯碗之出土完好益殷予持盈戒满之怀用题什以示意若旧器之不胫而至则固非予之所尚耳
乌鲁木齐天山北,汉之蒲类唐后庭。
屡内屡外属荒略,千年沿革难详评。
平定伊犁驻兵卫,斯为道中开垦耕。
翻土得兹铜瓷器(别有铜器数种皆同时开垦得者)都护邮致贲然呈。
细观制否宋内府,盖元仿宋而非精。
雅具秘玩讵所尚,用志屯戍安边氓。
闾阎百世谋恬乐,题什不觉心犹惊。
通舒教(必得)林教(文明)嵇山尤山(栋)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五、《本堂集》卷六八
伏以秋经风雨,清满乾坤。
恭惟某官横经候頖,吾道增重,尔神分休(尤云:「横经书堂,振铎道阃,穹󵩩夹辅。」第二、第三段与前同。)
某兹繇道珂里而接轩盖,闯碧水而揖冠带,今几秋矣。
道铎惠越,某岂不闻?
每谓归途便谒,而竟堕因循。
不自意试邑在五云东南,行可参会。
霂霂教雨而源流濒濒,受赐将又自此始。
按:林云「诵一代不数人之句」,同前。第五第六第七段同。
稽山尤山(栋)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本堂集》卷六○
虎皮峻坐,久瞻师道之尊严;
凫舄卑飞,方愧宦途之跋涉。
将趋瓜于下邑,敢贽椟于中涓
恭惟某官一片古心,百年间气。
和而有制,大程子之春风;
清不自奇,濂溪翁之霁月。
去处具存于矩矱,表里无得而瑕疵。
自拾芥于巍科,盍鸣鞭于要路?
然琚瑀不疾趣而取快,和鸾每应节以徐鸣。
曩焉鲁判之横经,人知仰北;
及是稽山之正席,道有指南。
凡阐明孔孟性命之谈,政培植尧舜君民之业。
伫有凤綍,趋归鹓行。
某佔毕陈编,跻攀末第。
鹭洲冷席,粗逃群弟之嘲;
乌幕辟书,猥辱诸公之遇。
虽檄笔未工于盾鼻,而灵龟素志于朵颐。
幸通籍之已谐,愿抱琴而自试。
县令承流而宣化,吾斯未能;
君子学道则爱人,何以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