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上春之初敬观广州府学堂庑礼器碑刻并谒先贤诸祠得诗十二首 其八 己丑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
菊坡作相继张余,晚节堂开冻雨馀。
风范非因辞爵禄,谟猷还自展乡闾。
滨州道士铭镌在,西蜀门生对有诸。
碑版难寻宝祐日,苔垣新绿独踌躇崔清献宝祐中建,祠壁所刻座右铭四句乃北宋刘卞功语,又刻门人家大酉对云云,酉刻为有。)
济宁太白楼其碑记为吾家文节公所作 明末清初 · 汪琬
 押马韵 出处:尧峰文钞卷四十三
先生本非狂,古之天人也。
至今瞩遗像,丰采犹潇洒。
忆当供奉时,才誉倾朝野。
高标南山,骏气西极马。
勋名不能羁,况乃富贵假。
一醉诗百篇,吐纳皆大雅。
吰然钟吕鸣,馀子皆喑哑。
游戏酒人中,夫岂沈湎者。
遗阯任城隅,千年搆广厦。
隐隐面层峦,鳞鳞俛万瓦。
尊酝时见酹,碑文每争打。
神爽游八极,乘云傥来下。
家朝南 其一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竹光水色近宣华,彷佛江南万里家。
可是老谙春寂寞,夜深无梦到梅花
家朝南 其二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角声悽惋笛声乾,独立黄昏不寒。
未省半山在否,东风归路忆长干。
朝南以诗送巴石研屏香几用韵 其一 研屏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天上何人修月斧,巧将馀刃斲巴山
玉蜍清浸婆娑影,正在微云点缀间。
朝南以诗送巴石研屏香几用韵 其二 研屏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首鼠年来困两端,石屏空照鬓丝斑。
归舟莫道全无物,分得蓬婆小雪山。
朝南以诗送巴石研屏香几用韵 其一 香几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玉版横陈醉眼边,尚馀金鸭水沉烟。
客窗寂寂那消得,祗有南丰一瓣缘。
朝南以诗送巴石研屏香几用韵 其二 香几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竹风吹酒未全醒,梦入香炉五老云。
好句得君青玉案,起来盥手炷清熏。
六月六日宿观音寺朝南 其一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微管仲其左衽矣,舍安石如苍生何。
须君快草三秦檄,尽为先生祛宿痾。
六月六日宿观音寺朝南 其二 南宋 · 洪咨夔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煮饼无奚徒自苦,护篝有妾未为非。
为言示病维摩室,也解天花散乱飞(自注:时崔制使头风甚。)
家朝南避伪回任檄跋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平斋集》卷一○
开禧丁卯之变,蜀士有死之以为忠者,有去之以为义者,各行其志也。
朝南其去之以为义者欤!
夫死生命也,去就义也,惟其委死生于天而后能全去就于人。
《易》曰「君子以致命遂志」,朝南以之。
安人史氏墓志铭1227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
宝庆元年冬,予得罪南迁。
明年春,行至九江,友人家朝南被命造朝,其夏赐对便殿,擢主军器监簿
以丧弟求去,迁丞,请益力。
明年春,差知隆庆府,寻改简州
予时待放未返,朝南荆州,状其母之行,驰书抵靖,乞文以识诸竁。
朝南自先朝赐召,上申诏趣发,及是西还,凡阅四载,而立朝仅十月
余谓朝南秉谊据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所以成其亲大矣,而奚以文为?
虽然,朝南之请也廑,余惧夫文之不足以发也,余曷敢不可?
朝南之状曰:吾母史氏,讳稷字虞卿柱国太平公万岁之后。
曾大父、乡贡进士慥,大父振。
父允谐,妣杨氏。
母年二十归我先君,不幸三十而没,淳熙八年六月乙卯也。
大酉兄弟五人,女为长。
一日大母苏夫人问曰:「能记而母乎」?
泪栖睫,莫能对。
长者曰:「母姿间靓,不事膏沐,儿所能记仅此耳」。
大母曰:「汝曾大父运干府君方严,家人不见其言笑,媪御尝进葛衣不惬,而母先意改为。
运干喜与士接,而母竭力酒羞,虽服用可辍也。
汝之曾大母,而母之族也。
运干念外氏飘零,尝问其世墓,而母自是岁一展省,如运干临之。
吾母程夫人以礼法持家,子妇奔走承意,惟恐失之。
见而母必为之康色,岁时庆贺,奉仪物以献如弗胜,而精巧绝人。
其事吾舅吾母若是,事我可知,吾不能悉数也。
昔者我疾,而母朝夕卧内,膝行进药,久而疾间,膝有瘢焉。
吾识之,今弗忘」。
语已顾女兄曰:「妇道不当如是乎?
而母师也」。
大酉龆龀粗省事,每侍先君,常曰:「吾大父年八秩,寝食必我俱,训言娓娓。
而母时起奉温凊,敬事不怠。
大父怜之,曰:『天何以报此妇也』?
汝生三季,大父卒,犹谓而母曰:『尔事我善,报其在是夫』」!
先君言之于邑曰:「使而母不孤吾大父之望,是在汝已」。
先君尝挈大酉过舅氏,见者辄泣下曰:「而何以报而母乎?
自归夫氏事重亲,拊而兄弟,至忘其身之疾。
岁时来宁,尚嫁时衣也。
人谓弗堪,而母无几微见于言面,则又人所甚难。
而何以报而母乎」?
呜呼,大酉尚忍言之!
赖吾母之泽,嘉泰三年齿一名于进士籍
母之殁逾二十年,男女婚嫁之事仅毕,未有以葬也。
开禧俶扰,从三嵎陈勤节公咸出入戎马间,辙不及息。
侥倖升朝,则姑待之,又庶几泽及吾母也。
嘉定八年大酉试邑成都
上祀明堂,吾母赠孺人
将以命书之副告而卜葬焉,未及满戍而先君弃诸孤矣。
徒跣行营于青神县长泉,曰绍远乡,母所居里也。
命龟惟某山食。
问远日,惟十二年四月癸酉食。
是兆盖考志也,孰知遂与吾母偕葬乎?
除考丧之明年南海崔公与之帅蜀,以大酉长莫府。
未几荐士,复先焉。
大酉敬共夙夜,不敢坠厥绍。
今幸有以归见先墓。
昔者吾父之葬,刘文节公既为铭之,子之知我不后刘公,幸有以纾吾哀也。
某自孤露以来,见人之思亲,则惕然以伤,不自知身之罹此咎也。
读《国风》至《凯风》、《陟岵》、《河广》,读《小雅》至《小弁》、《蓼莪》,辄废卷,每谓彼以劳苦废养,以谗毁见逐,皆亲在而子长,且携离之暂耳,其词已悲伤不自聊若此。
一日读韩文公哭兄子文,至「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嫂指及子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子尚幼,不复省记。
虽能记,不知其言之悲」,某为之涕下不能止。
呜呼,未知情于文生,文于情生,而涕何从出乎?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今乃至眉目间略不及訾省,仅从其大母若考闻一二言行以求铭。
然则朝南之请也,余宁能恝然乎?
乃不果辞。
朝南之考君某以封承事郎卒,今赠朝请郎
母以赠孺人葬,今赠安人
三女:长未笄而卒,次嫁张子辰,次孙景舒,尝贡于乡。
二子:长即大酉,今朝请郎、知简州
次震巳,尝与乡举,以父命后族父,不幸死矣。
子之季曰丙仲,女之季嫁苏丞,则继母今程安人出也。
内外孙曾十馀人。
铭曰:
望秋而变衰,即去先时。
戢晖,孰㧖而摧?
祭以大夫之牲,歛以内子之衣。
人谓母荣,孰知子悲?
太令人程氏墓志铭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九、《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七
吾友家朝南过予言曰:「大酉生六年丧母史恭人,又五年太令人程氏归于我先大夫,又十有七年大酉进士,又十有七年而先君卒。
哀哀此生,所恃以纾无疆之恤者,以有母也,今又大弃诸孤。
昔者母史之葬,夫子辱铭之,今弗敢他请也」。
予尝观于《丧服》经传。
凡君子子之于师母、慈母、保母,皆在小功章,而不慈己者服总。
若母之丧,父在期,父卒三年,惟因母与继母同。
且曰继、曰慈、曰师、曰保,皆非己出,而继与因等,其传曰「孝子不敢殊也」,而释者曰「继母配父即为片合,与母无别」。
是则然矣,而予谓人非母不生,不幸无母,非继母无以生,矧子事之如腹己,母拊之如同气,是尤人之所难。
若曰念母之片合而不敢有殊,是迫于义之有制,非本诸情之不能已也。
观于朝南之子母而尤信。
朝南之状曰:「太令人讳曼卿字子华
曾王父卫尉少卿、赠金紫光禄大夫讳之元,王父朝散郎庭,父迪功郎讳敦谨
卫尉苏文忠公为亲且友,元祐同朝,文忠诗所谓『时闻小语说苏程』是也。
先大夫早寡,我王父念诸孙不可无母,谓王母苏夫人曰:『谁宜为妇,必此族也』。
太令人不逮事舅,而执丧祭、奉姑章尽礼。
先大夫教子,自离经辨志而上,口教指授,卧起与俱。
大酉少壮,粗见头角,太令人喜,为加餐。
每讲习至夜艾,必问其寒饥而燠休之。
大酉筮仕昭化,亲年五十,不知剑道之艰。
脱选西归,调官益部,以便奉养。
至是男女嫁娶,阅二十年始毕,诸孙嶷嶷然,粗不为亲忧,而吾父已不待养矣。
庐墓三年,不自意全,南海崔正子与之制梱四川,致之幕府,达之朝著,太令人皆就养焉。
崔公爱其子以及其母,亟问亟馈,牲币药石交至。
大酉待罪匠监,而弟丙仲以讣闻,不敢白母,力请外补。
明年三月,始得知简州以归。
亲党迎劳,太令人问弟无恙,不知所对,则曰『已矣乎』,哭之恸。
既而以义割爱,曰:『脩短命也。
吾老矣,安能戚戚不解,以为女忧乎』?
岁生辰上寿,必愀然曰:『而父不及见,吾安能独饮此酒』?
退又言:『史恭人劳而不食,吾愧之』。
名义根于中而发于言,足以兴起人心。
今年太令人年八十,妇子称寿,孙曾扶携,贺者填门,太令人曰:『吾年如此,东游吴会,西遍四蜀,五被上恩,不啻足矣』。
言若喜而实可惧也。
太令人气禀坚耐,少疾苦,自丙仲夫妇之死,幼孤满前,劬躬覆帱,十年间为之憔悴。
大酉请閒曰:『丙仲之诸子将冠笄矣,愿母少宽』。
母颔之。
秋七月,大酉被命奏事,即援亲年控避。
八月壬午置酒为寿,尚欢忻夷犹如平生,未浃旬得脾疾,九月癸亥疾剧,不可为矣。
先是,母忽忽语及殡敛之事,家人惊愕。
母曰死生常事也,又戒丧纪毋得踰舅姑,毋多设浮屠、老子供。
又曰:『女父母葬青城县召远乡,盍溯江往从葬焉』。
大酉痛惟先人之敝庐在而吾母不得哭于斯也,乃溯涪,陆出眉,脱輤牖上。
端平二年九月癸酉,以遗令祔先墓。
太令人孝友勤俭,服浣濯之衣,至老不衰。
就养三州,虽幄帟之事悉屏弗御。
聪明有识虑,官居外言不入阃,闻利害罢行则毅然见于词色。
简、池救荒,首教之曰:『流殍当散不当聚』。
大酉于是量地远近为之期,数日而来,授粮而去,凡累月无一疾殣,全活以万数。
自馀训敕若此者,不可殚述」。
呜呼!
了翁朝南为三十馀年之交,每见其闺门肃穆,母子怡愉,不知其有先后之间也。
迨得罪南迁,为史恭人志竁,然后知大酉鞠于继母,然而数十年间无一间言。
人至于视己子如一,未足异也,视非己出者,人莫能名其薄厚,则蕴诸中者可知。
《诗》曰:「鸤鸠在,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吾于家氏之子母盖两贤之,乃为序而系之铭。
大夫以子贵赠官至朝议,太令人以慈明殿庆寿恩,自恭人进封。
大酉朝议大夫直宝章阁、知遂宁府
次男震己,荐于乡,父命为某人后;
季曰丙仲。
三女子,嫁张子辰,次迪功郎景舒,次苏丞。
孙男七人:燉翁,绍定二年进士从事郎、新成都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坤翁,迪功郎、监普州商税;
镗翁、森翁,尝举于潼川路转运司
必达、必祥、󸗌翁。
孙女四人,嫁乡贡进士高斯道、将仕郎袁增,馀二人许嫁未行。
曾孙男女二人,外孙曾二十四人。
铭曰:
饬己静渊,秉心均壹。
相夫鬻子,宜家竞室。
瞻前无腼,垂后有奕。
为妇为母,匪斯奚式?
家朝南徵君二首 其一 南宋 · 程公许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万里岷峨入贡琛,怒风抟上九霄鹏
人才于国犹元气,天步如今甚薄冰。
家父忧心宜有诵,嗣王求助可无惩。
男儿不朽须名节,黄木之湾又一灯。
家朝南徵君二首 其二 南宋 · 程公许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猎猎霜风不满旗,留连尊酒话襟期。
纷纭世上无穷事,惨淡江头欲别时。
未必交枰无活著,只忧起死欠神医。
疏顽我亦宣州客,倾耳囊封慰所思。
崔清献公行状1244年 南宋 · 李昴英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四四、《文溪集》卷一一、《崔清献公集》附录、民国《增城县志》卷二八、《广东文徵》卷六八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崔与之字正子增城人
家贫,力学自奋。
先广士有当试成均者,率惮远不行,公毅然勇往,既中选,朝夕肄业,足迹未尝至廛市。
礼部奏名廷策,极言宫闱,皆人所难言。
擢乙科,广人由胄监取第者自公始。
浔州司法淮西检法官,皆有守法持正之誉。
改秩,宰建昌新城,素号难治,公始至,岁适大歉,民有强发廪者,公折其手足以徇,因请自劾,守大异之。
开禧用兵,军需苛急,公悉以县帑收市,一毫不取于民。
和籴令下,公依时直躬自交,受民自概,不扰而办,为诸邑最,赵漕使希怿诸邑视以为法,且特荐于朝。
他司相继论荐,时相欲留中,公不就。
通判邕州,荐者咸以为讶,勉公使留,公不可。
诸公申其请,有旨与在内升擢差遣,公抗章控避,乞俟满而后受,从之。
邕守武人,惟苛刻,御禁卒无状,相率为乱。
公时摄宾阳,闻变亟归,叛者将拥门拒之,公疾驰以入,执首乱者戮之,纵其徒不问,阖郡帖然。
擢守宾阳提点广西刑狱。
甫建台,遍历所部二十五州,大率皆荒寂之地。
朱崖隔在海外,异时未尝识使者威仪,公至,父老骇异。
诸郡县供帐之类,一切不受,兵吏不给券,携缗钱自随,计日给之,停车决遣,无顷刻暇,奖廉劾贪,多所刺举,风采震动,召除金部
属金人南奔,边声震恐,淮东密迩故汴,朝廷谋将帅,难其人,除公直宝谟阁、知扬州,安抚淮东
公言边衅已开,相持六年,凡所措置,大抵虚文从事,宜择守将,集民兵以固基业。
除公工部侍郎,寻加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抚使
公言实边斯可安边益州为四路心腹,惟恃钱谷厚于他郡,军兴帑庾告匮,宜厚储积,以壮边陲。
拜疏即行。
初,安丙西夏夹攻金人,不克,敌乘胜数入边,蜀大扰。
薨,公便宜度剑以镇关表,除公制置使,尽护西蜀之师。
西北二国合从攻凤翔,叩凤州,借粮于我,公条画事宜,密授诸将随宜酬答,誊榜谕陕西五路遗黎,俾筑坞自固,倚我军为声援。
建言成都滩濑险远,艰于漕运,立运米常格奏行之,自是兵皆足食,蜀赖以全。
五年丐归,除礼部尚书
公轻舟出峡,径归五羊,自是不复出矣。
筑室所居之西偏,扁「菊坡」,刻韩魏公「老圃秋容淡,黄花晚节香」之句于门塾,盖雅志也。
公之门无杂宾,连帅部使者时候其门,岁仅一再见,未尝一问外事。
端平乙未二月,摧锋叛兵自惠阳拥众扣州城郡守曾治凤宵遁,官吏群造里第,请公登城。
公肩舆至,开谕祸福,又遣门人李昴英杨汪中缒城亲谕之,其徒俯伏听命,咸欲释甲以归,而倡谋者黠甚,以尝害博罗,惧不免,相率遁去,入据古端州以自固。
俄有旨,依旧端明殿学士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
公即家治事,区处条画,揣摩调度,动中事机。
召兵四集,贼一战不支,聚其众于苦竹岭,穷蹙乞降,公命分隶降卒于诸军,而戮其桀黠者。
俄拜参知政事,八辞不受。
踰年,拜右丞相,上遣中使促召,命守帅彭铉劝请,又命郎官李昴英衔命而至,逊辞凡十三疏。
上知公志不可回,诏即家条上时政。
公手疏数万言,上皆欣纳。
家藏御札七通。
有《文集》若干卷,其文明白谨严,家大酉书其端曰:「东海北海天下老,亦有盍归西伯时。
白麻不能起南海,千载一人非公谁」。
公善知人,平生荐引惟游似洪咨夔林略魏了翁李性传程公许,后皆为公辅。
公尝度剑阁,留题词「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里」。
人采其语,立公生祠于其地。
及薨,赠太师谥清献
初,公持节广右,见于施行者,维扬倅高惟肖锓梓曰《崔公岭海便民榜》,珠崖之人又编次其罢行扰民之政,曰《崔公海外澄清录》。
在蜀人绘公像于仙游阁,与张忠定咏赵清献抃并祠,号为三贤
淳祐甲辰,广帅方大琮公与张文献九龄于学,号为二献
留题周濂溪读书堂宝庆三年八月 宋 · 家大酉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周濂溪集》卷九
眉山家大酉补外西归,敬拜元公周先生濂溪之上,游泳久之。
想像程纯公吟风弄月时气象,尚庶几万一焉!
宝庆三祀仲秋上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