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夏侯旄”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闲居感旧偶成十绝乘兴有作不复诠次 其六 1136年 宋 · 吕本中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唐子直心绝可怜,夏侯苦节更谁传。
诸晁事业风流在,各有残诗十数篇(自注:唐广仁充之夏侯节夫晁载之伯禹咏之之道贯之季一、谓之季此、冲之叔用。)
六子哀词 宋 · 吕本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八、《东莱集注类编观澜文集》甲集卷一六
余行天下,得友五人焉,曰馀杭关止叔沼、临川汪信民革谢无逸大梁夏侯节夫旄王立之直方
予之与五人者友,惟五子之为信。
洛阳张思叔绎则予愿交之而未得也。
然今皆不幸死矣,予哀之如骨肉也。
初止叔没,予曰:「关子吾友也,今死,吾其可以无一言半词以尽予哀,以见于世乎」!
然予业之未精也,业未精而作,辱吾友也,吾不可辱吾友。
其后信民又没,无逸又没,立之又没,思叔又没,节夫又没,余念之如止叔也。
甲午岁,余来维扬,深居无事,遍考古今之文人骚词之为,而后识其大概,则并颂六子之德,以见余平昔之志焉。
其词曰:
余结发以从学兮,历四方而取友。
立前圣以折衷兮,考众议之当否。
既试之以阨艰兮,又要之以岁月之久。
夫惟六子之不可及兮,焕若众星之望北斗。
奈何天不假之年兮,曰吾独付之以不朽之寿。
惟关氏之独立兮,识众人之未然。
汹江河之东下兮,久睥睨而不前。
斥异端而远游兮,揽众芳而佩之。
问其才之如何兮,盖无施而不宜。
山岳高则自颓兮,叹斯人而不久长。
吾尝期之以可大之业兮,乃首涂而绝粮。
张子出于微眇兮,得千载不传之学。
续微言之已坠兮,子为之玉而夫子与之雕琢。
推吾智以穷万物之理兮,反之于吾身而安。
用吾心以逆圣人之志兮,盖甚易而不难。
同天人而一本末兮,兼精粗而合内外。
夫何多端而异贯兮,谓去此而有良贵。
子独释夫昧糠兮,初不知天地之易位也。
谢子文江南之望兮,吾尝以饶、汪与子为临川之三杰。
处下流而不污兮,盖百挠而不折。
吾盖尝书其母夫人之墓碑兮,信斯言之可传。
人之生孰不为土地以易其气质兮,长又不为风俗之所迁?
少壮则又徇于气血兮,盖其居之使然。
惟知其所止而不自失兮,夫然后得全于天。
此盖众人之所甚难兮,而谢子之所易。
其文章黼黻足以焜耀一世兮,又谢子之馀弃。
凛凛乎其不可犯干兮,恢恢乎其有馀地也。
知谢子莫若汪子兮,知汪子又莫如吾久。
请言汪子之为学兮,曰以明善为本、知言为右。
邪说纷吾前而不变兮,曰吾盖识之未言之前。
贯万物于一理兮,众日用而不知其所以然。
能此则圣兮,弗知则颠。
世有拂乱反覆,聘其辞以信其妄兮,盖舍此而谬传。
嗟此言之不复听兮,于今五年。
王子之学得于见贤兮,合众善而一之。
见一善如不及兮,盖真意而不疑。
奔走乎仁义之途兮,沉涵乎大正之域。
终其身而不困兮,笑世人之自贼。
知学之必始于尚志兮,定矣则何求而不得?
沉痼在躬而弗替兮,曰吾视此得疾如九鼎之珍。
捐平昔之所好以遗朋友故旧兮,曰吾惟子之亲。
惟夏侯氏之力行兮,盖有类乎古者之刚。
以刚直内兮,则守此而自强。
其取与则甚严兮,盖其自处者如此。
达吾之以一四海兮,吾且继之以死。
死且弗改兮,其何物之能使?
志士不忘在沟壑兮,又何有夫禄仕?
嗟此六子之为学兮,其入虽异,其归则一。
如行乎四通八达之衢兮,卒同会于一室。
伤六子之不可见兮,吾邅回而日穷。
张子虽吾不识兮,实畴昔之愿从。
惟此六子或识或不识,或久或近兮,皆视予犹弟兄。
夫岂内交以自重兮,是皆一之以至诚。
呜呼哀哉!
伤此六子之不可复见兮,霜已坠而草枯。
狐狸奋于千仞兮,日茕茕而望予。
岁宴日晚兮,吾谁与居?
念子之仪容兮,想子之声音。
千秋万祀之下兮,其有得于语言文字之表而识予之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