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中原纪痛诗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收尽江边骨,谁怜釜底鱼。
睢阳方杀妾,即墨已降书。
甫也悲青坂,苍凉百战馀。
似闻天下动,徵调及青徐。
按:岳州既陷,敌兵即至咸宁,吴公以七月二十日长辛店驰归汉上,即日调遣水军,二十二日即自往汀泗桥督战。余从行,车至贺胜桥,而宋大霈、孙建业、余荫森、董政国、陆沄诸军皆先败,汀泗桥已失,前线无一兵,时吴公但携刘玉春一师、张占鳌一旅、余荫森残部千馀,及卫队一团而已。廿三、廿四调遣应战,两日皆败,距敌仅十余里,枪声相闻,前线各军溃兵蔽野而下。余亲问溃卒战况,盖陈家谟不设兵站,不给军食,士卒处雨水中已三日不食矣,枵腹既久,盛暑口渴,舌无津液,往往口吐白沫,顷刻而死,其何能战?时从公左右者,仅余与唐天如、张月波、张方严、许铁峰五人而已。溃兵势如奔潮,不可复止,吴公下令集合,不许退,而各乱军竟开枪抗命,弹如雨下,敌亦逼近,知事不可为,车亦遂行。枪声夹车而起,行数十里,吴公以贺胜已失,遂于车中定退守武昌之计。余进曰:「圻料敌必夹江而进,若专守武昌,恐敌由仙桃以趋汉阳,则汉阳必失,武昌处于死地。不如令陈督自守武昌,而我军扼守襄河汉阳,画江而守,有两层退步为上策。」吴公曰:「汉阳甚固,且襄河口我有兵舰,敌何能渡?」意甚重武昌,于是遂定。时田野大水,火车行黑暗中,半途车相撞五次极猛烈,亦莫敢究诘。余密呼司机人至,啖以重赏,晚乃至鲇鱼套。是夕,汉部张其锽、李蕴鼎、刘少南密商起用靳云鹗,遣车迎之,吴公未及知也。次日,吴公驻武昌,修战守之备,乃回汉口二十六日,敌占洪山鲇鱼套,余复从吴公躬冒弹雨中,渡江至武昌,步行一日,周城详视战备。日晚,敌攻宾阳门,从吴公御敌,夜宿警署,猛攻终夜。委刘玉春为城防总司令,春胆识忠勇,缮守甚坚,吴公乃回汉口。余又曰:「我数日转修武昌战备,彼必闻之矣,请注意汉阳谍报。」敌果由仙桃直趋汉阳二十八日从事汉阳战备,而刘佐龙遣其参谋长孙楚英持函请公退让三镇,将来徐图恢复,表示倒戈,以免牺牲桑梓为言。余曰:「徐图恢复,不更牺牲桑梓耶?」公力责其谬。是夕,汉阳炮台炮击我军司令部,时靳云鹗已至汉,要挟必任副司令,吴公遂以委之。既而靳与刘佐龙晤商,又不肯任事,声言:「败坏至此,我何能为?」次日,刘弟刘鼎甲以炮台降敌,刘部开秘密会议,以是夕刃吴公绝后患,乃有一党人以历史为言而止。吴公乃于明日八月朔下午行。刘玉春坚守武昌公临行,电刘死守待援,故四十馀日昼夜战声不息,士卒劳苦,中粮且尽,计口授米粮食粥无怨者。至九月十一日,犹有十日粮,而陈家谟数与南军议降,由夏口知事王绳高偕商会渡江入,往返议四度。陈军守保安门,在城上受城下南军酒食,乃缒南军数人登,次日又数十人,因以利诱,约开城得巨赏,允之,复缒而上下,至双十节,城中党人已有千馀。及攻城急,陈嘉谟河南三师吴俊卿之郝团长开门纳之,以武昌降,春犹奋臂率士卒二千,下城巷战半日,曰:「有一人一枪,必战也。」于是士卒死且尽,无一降者,被执不屈。陈亦被俘,南军敬刘,优待之,而鄙陈,议杀之。陈自白求以赂赎死,南军索五百万,陈愿献百万,不许,增至二百万,又不许,今犹囚焉。开城前一夕,陈署内警卫队,愤陈之贪鄙不忠,侵饷肥己,指枪相约,曰:「明日必杀此贼,毋令漏网。」陈知之,携二仆至刘玉春营,曰:「与刘司令商。」公匿不归。致电刘佐龙曰:「病痢甚,请以小轮相迓。」明日遂降。当武昌未下,孙师已至九江,与春以无线电约夹攻,南军新至,地理未悉,兵少,武昌之围,实死劲旅七千人,不能分力应战,甚恐。至是,武昌降,声势大震江西,孙军退金陵,自度力不支,乃请奉、鲁援师,东南震动,海内骚然,羽书达乎齐鲁矣。
三田石 清 · 姜再恒
 出处:立斋先生遗稿卷之一
汉水流沄沄,其上盖有石。
粤在鼠牛岁,胡骑来南
君臣一孤城,天地两翻覆。
大计出和戎,青衣事岂得。
耻甚城下盟,危同牵羊逆。
戎人誇武略,京观高山岳。
奇石出江滨,滑泽工磨琢。
螭首龟作趺,刻画记成绩。
谁谓石无眼,泪下悬泉滴。
如人有所感,忼慨诉胸臆。
频频拭捋去,涟涟不自息。
丑类见之异,惊呼咸啧啧。
弃掷渡口外,更用他山斸。
胡篆无法象,杂乱虫蚁蚀。
碑阁饰琼瑶,玲珑曜空碧。
其石得不毁,颓然埋沙砾。
人秉彝常德,冠屦有定式。
日月埋胡尘,两仪久昏塞。
人无蹈海节,世多卖国贼。
惟我秉周礼,凭凌最先毒。
八方百万姓,斩伐如蓬
社稷危缀旒,正议缤拘逐。
甘心屈长膝,婉娈向北漠。
顽然者何物,赋质最坚确。
靡有血气性,岂知君恩泽。
愤痛天壤间,污蔑腥秽德。
宁以贞洁姿,容使恶音刻。
一泣始见讶,三泣得见斥。
昔有安石工,窃乞名字释。
彼固是人也,与此似不着。
窃念浑沦初,正气钟此独。
俟时发奇祥,将以愧有识。
子野非君子,于晋利亦博。
维舟出沙渚,再考胡碑迹。
江流石不转,更洒泪一掬。
刘玉窗诗文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六、《文山全集》卷一○、文山题跋
予尝造玉窗之庐,环堵萧然,青山满户,真诗人之资也。
唐人之于诗,或谓穷故工。
本朝诸家诗,多出于贵人,往往文章衍裕,出其馀为诗,而气势自别。
予观玉窗,不特工于诗,诸所为,皆尝用意,而其为人又魁梧端秀,疑非久于唐人之穷,其骎骎于本朝之风气者乎。
玉窗刘氏,名芳润字元方,五云人。
刘玉茂才 元末明初 · 郭钰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城南灯火连床久,独夜荒村费苦思。
风雨何时寻旧约,江山是处有新诗。
海棠春暗飘香尽,鹦鹉天寒唤客迟。
明日还乡须作伴,买船沽酒共襟期。
示长女楚姑 其三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半行庵诗存稿卷八劫馀小草
拥篝重话旧闺门,最感含饴抚弄恩。
珍重故衣同一泣,尚留王母手缝痕(予前冬遭掠,几至裸体,仅一破絮袄尚为故物。)
刘玉地祇法后跋咸淳十年 南宋末 · 黄公瑾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一
道无形无名,不可得而言,有言非道也,况以法言乎?
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今法以道名,岂管窥蠡测之所可知也。
紫阳夫子论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乃天之道。
阳本动,阴本静,流动乃人之道也。
人盖未始离乎天,天亦未始离乎人。
吾儒之道,老氏之道,一也,散之万有,歛之一身。
自无极而至于太极,由太极入于无极,阴阳互根,变化无穷。
知此,斯可以语吾儒之道;
知吾儒之道,斯可以悟老氏之道;
知老氏之道,斯可以悟道中之法。
李商隐诗云:「释中称定慧,儒斯著诚明。
派分示三教,理诣无三名」。
此之谓也。
夫自然而然,方谓道法。
今之世,学之者如牛毛,成之者若麟角,以术眩法,窃道之名,以假售真,失道之妙。
因刊《温将军传》,故著绪馀一论,求质于与道合真之士,庶乎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必有赏音。
羊枣菖歜,得其味、同其嗜者,又知善迩而远至、命而宫应矣,毋诿曰学射三年,未教汝啮镞法。
时咸淳十年甲戌岁天贶节,黄公瑾拜书。
按:《道法会元》卷二五三,正统道藏本。
怅惋诗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一牝犹嫌将两雄,趋新背旧片时中。
陡忘前主能为叛,乍事他人更不忠。
玉碗空亡无易马,绛桃犹在未随风。
何须苦问沙吒利,自是红颜薄老翁。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 《癸辛杂识》:其(方回)处乡专以骗胁为事,乡曲无不被其害者,怨之切齿,遂一向寓杭之三桥旅楼,而不敢归。老而益贪淫,凡遇妓则跪之,略无羞耻之心。有二婢曰周胜雪、刘玉榴,方酷爱之,而二婢实不乐也。既而方游金陵,寄二婢于其母周姬之家,恣开杜陵之门,胜雪者竟为豪客挟去。方归惟怅惋而已,遂作二诗云云。
宋末元初 · 方回
菊花汝作生日,螃蟹唤吾入醉乡。
诸公未许子为政,万事无如髯绝伦。
三盏酒,烛一瓯
跳上岸头须记取,秀州门外鸭馄饨。
癸辛杂识:方回徽人也。其父南游,殂于广中。广婢所生,故其名及字如此。喜作诗,以放肆为高。有「菊花」云云。又与伯机为寿「诸公」云云,「糟」云云。又行杖云云。甲午元日云云。其处乡专以骗胁为事,乡曲无不被其害者,怨之切齿。遂一向寓杭之三桥旅楼,而不敢归。老而益贪淫,凡遇妓则跪之,略无羞耻之心。有二婢曰周胜雪、刘玉榴,方酷爱之,而二婢实不乐也。既而方游金陵,寄二婢于其母周姬之家,恣开杜陵之门,胜雪者竟为豪客挟去。方归,惟有怅惋而已。遂作二诗云云。自刻之梓,揭之通衢,无不笑者。
润州 清 · 左锡璇
官城如纸贼城铁,围城十旬城不得。
六军喧作夜潮声,万帐蒸成死灰色。
火云突兀空中来,猿鹤掷跳沙虫哀。
血光火光四围迸,月色染出红玫瑰
轻艑大舸同一炬,江水澜翻沸成釜。
游尸蔽江江不流,留与蛟龙饱人脯。
浙军弃甲先奔逋,潮州健卒咸惊呼。
颇类平原纵野烧,薰狸灼獾焚麇■({鹿吾})
阿奴火攻本下策,主阃无谋甘败绩。
东南半壁生夕阴,子弟八千同一泣
刘玉田选杜诗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四、《须溪集》卷六
天下能读杜诗者几人,而玉笥道人刘玉孙集妙句多悟解如此,甚未易得也。
予评唐宋诸家,类反覆作者深意,跋涉何限,吾儿独取其间或一二句可举者,录为《兴观集》。
然槩得其散碎简径选语,若上下极论,长篇大意,与诸作互见,不止此。
盖此编与吾所选多出入。
凡大人语不拘一义,亦其通脱透活自然。
旧见初寮王履道跋坡帖,颇病学苏者横肆逼人,因举「不复知天大,空馀见佛尊」二语,乍见极若有省,及寻上句本意,则不过树密天少耳。
「见」字亦宜作「现」音,犹言现在佛;
即「见」读如字,则「空馀见」殆何等语矣?
观诗各随所得,别自有用。
因记往年福州九日山,俯城中培塿不复辨,倚栏微讽杜句「泰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时彗见求言,杨平舟栋以为蚩尤旗见,谓邪论,罢机政。
偶与古心叹惜我辈如此,古翁云:「适所诵两言者得之矣」。
同是此语,本无交涉,而见闻各异,但觉问者会意更佳。
用此可见杜诗之妙,亦可为读杜诗之法。
从古断章而赋皆然,又未可訾为错会也。
梦游玉真峰餐梅花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八、心史·杂文
德祐六年己卯冬至前三十六日,其夕三更后,郑子得一梦。
始则栩栩然,冥冥然,若幂若蛰,若醉若瞆,若迷身云雾中,凭虚任其所之。
俄而蘧蘧然,泠泠然,若有所至,然开目则身在山中,私谓其地为西蜀之极西。
其山中岩崖巘壑,参错绵亘,峙奇走怪,形势飞舞,非渔樵耕猎所趋涂径,其仙怪龙虎所区窟宅。
三昼游览,万不六七。
忽迫暮,遇深阔彻碧之溪,竟行水面,水离足三二寸。
沿侧石之径,行迂峻,探窅筱。
至一洞,石门忽自开。
入之数里,始露霄汉,宽敞如平地。
见可仰不可陟壁立之峰,耸身即腾飞至其上。
得一盘石,润洁如玉色,平满整截,方可七八百丈。
四垂陡绝,下视无底。
上有大古一,结根罅石之土,始一两花,须臾盛开,香透顶脑。
复意其时初冬至,正十五、六间,月轮悬于天顶,驻而不动,相去甚近,极大极明,直千百倍,泬寥空阔,清气逼人。
我心颠喜,兴趣辟易,手摘梅花食,顷空其树。
匪若世间梅花,带清苦气味,甜美如嚼新软白石髓。
且口咄咄,文其事欲纸,纸至,笔具随之,悬笔飞写,字状极怪,不类世俗书。
其文曰:「我钟先天至清之气毓其神,必以后天至清之气养其形。
陋彼熟食之子,火气昏其清明。
溘死其命于谷肉之壳,终弃坠其魄于冥城。
草木英华,后天之清气也,独优之。
一阳而花,六阳而实,为纯阳之果。
其花天真之身,至香无垢,贞白终其性。
戕以霜斧雪斤,莫能夭彼之命。
黑魔痴惨,欲杀万物以死;
身抱微阳一脉之仁,出而萌芽欲绝不绝之春。
性和气良,涤风骸腥滓,璗化真水,培固命蒂,归脉于踵,绵绵其息。
久之鍊骨,坚而空透,体性不坏,犹精金然。
吾嗜之者以此,平生所食数溢千树矣。
来游此峰,太初真气所结。
悬空而擎,不与尘壤通接。
九叠九万仞,霹雳圻裂。
神护鬼捧,吸纳煦泄。
撑突峻削,磅礴坱圠
山气清润,滋石孕
山脉相锁,若犬牙衔错。
深走地底,键斡坤轴。
狱形坡陁,臣伏若拜。
奄荫娑婆,岿然而帝。
飞身陟之,千清万奇,业并心目。
空中有声之者曰:此玉真峰顶也,迩来四百万劫,无人至此矣。
梅花一树,与天地日月同生,更莫算其几微尘劫。
伏羲未生前,尝开一花。
今天地荒老,万物多故,欲仁下土,故花又开。
天道健,地道顺,王道昌,万物寿吉。
树拱百围,花大半尺,樛枝偃蹇,根绞石隙。
天根月窟,和气之液,洪濛之雪,搆为花骨。
世不得闻,仙不得识。
今焉大宝珠玉,飞出泥丸,化而为月。
御天中央,直若千轮圆月,合成一月
迫窄六虚,焜耀陆离,开大光明,一被照耀,咸悟长生。
大星疏疏,可数可取;
小星千千,踏向足底。
清极颠默,气薄金石。
顽立下,频嗅频笑,方瞳不瞬,溜碧相射,竟欲与之俱化,泯而为一。
倏跃而动,手尽其葩。
齿鍊为丹,火凉水浮,玉池甘香,骨莹肉化,鼻舌毛孔,悉迸散香雾。
六合同同,灿发玉光,万返乎源,其心忽空,一旦获无身之身,还我于无极。
于戏伟哉」!
书此文讫,举头睨此树,又英英而花矣。
花愈盛,香愈清,更欲采食。
辄仰面长笑,声震空碧,遂惊寤。
神思恬净,舌根犹香。
梦中之文,凡千馀字,一笔而就,旦而遗其半,又二三百字,怪不可晓。
剔抉其支离,脉络之以意,润色之以辞,仍纪颠末,遗为他日一笑耳。
闻者异之曰:奇哉梦也!
曰:奇之则不奇矣。
夫人之梦,皆纷杂之念凝之于神,因其昏昧,乘气机恣纵变化,其魂实未尝出于身外,真有所游历。
或先谶其事,或杂揉于感,多欲者梦猥而昏,无念者梦寡而清,要之俱化也,诘其根则妄尔。
乐广之论未悉也,别之有《周礼》六梦焉。
黄帝梦游华胥高宗得说,文王梦帝与九龄,孔子梦见周公,佛金鼓,老子梦游罽宾庄周为蝶,孰谓至人无梦乎?
其实皆托言也,假以喻其意。
彼数人者,直不可测,泥之反失之。
岂如《左传》所录之,非先谶其事,则杂揉于感者耶?
圣贤或亦觉,众人虽觉实,此以异也。
梦生死,辱,蠢蠢昼,纷然蕉鹿,盲于心,伟一沤,斥溟渤,反誇为极智。
泛而无根,觉则出之;
苟差,败乃德,不得为善人,瞢无寤时。
昼梦之害,过于夜梦远矣,悟者盖寡。
我未生之先,寂然而无为;
我既生之后,天理以全归。
厄之不挫也,夭之不忧也,奚以富之贵之福之寿之耶?
无爱风欲薪鼓爨灵台之火,情想俱枯颓,嗒丧其肢体,视实无视,听实无听,思实无思,五官咸天厥职,一无所倚。
孰为
孰为觉?
然则向之所,又不可以而梦之矣。
寄别张警庵 明 · 曹于汴
平生不解泣,今日泪频挥。
一泣赵郎去,二泣吴郎归。
三泣张倅罢,颜色远相违。
张倅才激昂,弯弓两石强。
清操不纤翳,直性无回肠。
尔行自慷慨,我怀自皇皇。
徘徊乏双翼,随尔共飞翔。
又为刘玉真黄文燕黄玉英三歌姬即席赋 其一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双桨何来载莫愁,尊前一曲月如钩。
但教黄阁回青眼,莫遣红裙笑白头。
又为刘玉真黄文燕黄玉英三歌姬即席赋 其二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飞花片片各东西,狼藉同沾浊水泥。
尚喜枝头春意闹,黄莺啼罢鹁鸠啼。
又为刘玉真黄文燕黄玉英三歌姬即席赋 其三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千金一笑忆当年,掷果盈车数坠鞭。
今日文园已消渴,当垆休问杖头钱
虞忠肃 清 · 黄景仁
 出处:两当轩集卷第四
毡帐如云甲光黑,饮马完颜至江北。
六州连弃两淮墟,半壁江东死灰色。
雍公仓卒来犒师,零星三五残兵随。
勤王一呼草间集,督军不来来亦迟。
万八千人同一泣,卓然大阵如山立。
海陵走死贼臣诛,顺昌以来无此捷。
降旗斫倒十丈长,六飞安稳回建康
此时长驱有八可,以笏画地言琅琅。
不可与言言不必,肯复中原岂今日。
五路烽烟百战平,三巴门户崇朝失。
即今青史尚馀悲,即今战处留荒祠。
寒芦半没杨林口,白浪犹冲采石矶
江淮制置亦人杰,下流观望何无策。
再造居然赖此人,不是儒生敢轻敌。
肃爽须眉一代雄,谁令遗骨老蚕丛
招魂纵有归来日,应在吴山第一峰。
未谷以汉瓦并天下文拓本属题 清 · 黄景仁
 出处:两当轩集卷第十四
一篝火起狐鸣野三月阿房土花赭。
却留馀烬在关中,烧出未央宫上瓦。
其时天下方匈匈,铜鞮之北平城东。
归来金碧一照眼,双阙屹峙天当中。
按剑一怒隆准公,酂侯数语天回容。
此曹相从布衣起,望气久已知云龙。
宫成何必天下定,以耀万世威无穷。
此瓦团圞不盈尺,四字篆文随瓦合。
多少中原逐鹿人,若见此文同一泣
苍然古制踰香姜,何论急就兼凡将。
曾共朝霞映金爵,不随夜雨飘鸳鸯。
岂无万寿长生字,看来无此英雄气。
离宫百四空斜阳,残本凄凉出都肆。
知君好古一世无,摩挲旧拓意有馀。
更披三辅黄图录,补入西清古鉴图。
天琛 明 · 金时习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十
君不见今夫海,一勺水多何奫哉。
及其大也渺无涘,日夕臣浪声如雷。
深深之底气滋涵,百千珍宝含胚胎。
鲛人一泣万珠滴,老蚌千岁孕明月。
蠙螺璨璨珊瑚秀,光芒相射流勃郁。
骊龙贪鄙不遭睡,渊客慷慨犹饮泣。
波斯莫采离娄失,至宝岂可容易得。
已闻径寸照连乘,复道一双酬连城
我亦当年怀瑾徒,却恐闇投人或惊。
不能披腹呈琅玕,且藏侍(一作待)价终吾生。
由闸纪事(昭阳赤奋若) 清 · 舒位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四
黑云夜立黄河隈,河伯突兀骑龙来。
冲寒直下三百里,太半排出金银台
我方蒙头酣水宿,清梦正到江南
忽闻有声发水上,耳侧以听心则猜。
纷如百灵肃拥节,疾若万马趋衔枚。
三更何为飞白练,九载乃欲诛黄能。
银海茫茫使我叹,玉山朗朗非人推。
水气积冰冰打水,冰水跌宕寒皑皑。
东船西舫各失手,篙缆橹楫帆樯桅。
灵鼍伐鼓轰如雷,吞舟之鱼扬其颏。
船娘摇手客子呆,僮仆对面立死灰。
当年驴背尚犹可,今兹鱼腹良堪哀。
安得钱唐水犀手,强弩飞射潮头回。
急则逼人计咄咄,巨斧横劈关门开。
直送行人渡江去,青山两朵如蓬莱。
行路艰难有如此,赋命穷薄何为哉。
敢云君子有无妄,毋乃天公哀不材。
又疑冯夷索奇句,故遣长箸圆珠催。
我诗本不一钱直,如此作恶诚难为。
愿乞鲛绡一丈五,却趁浪静风恬裁。
乃投东流赠龙女,报我九曲珊瑚钗。
书破许浑湿千首,捷若下水船之裴。
衣裳颠倒忽大笑,出险相属蒲桃醅。
海门苍苍上红日,梦中一泣歌琼瑰。
见安妃像1119年9月 北宋 · 蔡京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玉真轩槛暖如,只见丹青未有人。
月里常娥终有恨,鉴中姑射未应真(《挥麈馀话》: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皇帝召蔡京等燕保和殿。传旨留题殿壁,题琼瑶错落云云。至玉真轩,即安妃妆阁,命使传旨曰“雅燕酒酣添逸兴,玉真轩内看安妃”,诏赓补成篇。即题保和新殿云云。既而但见画像挂西垣,即以诗谢奏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