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五泄留题集叙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北涧集》卷五
佳山水如王佐才,可就不可致。
天秘未籥,隐德弗耀,非胸中丘壑,扪萝陟险,履嵚蹈𡼭,极幽邃,穷遐隐,何以发奇怪之蕴?
暨阳五泄,越绝佳处,相攸者默,唐僧也,编茨拾橡,不啻大厦广居,食前方丈
洞山诸老崭然见头角,自是始有五泄之名,喧传浙东西。
由唐而宋,名胜接武。
把麾而至者,自集贤校理刁约始,所谓「近模雁宕形容小,远较庐山气势高」,乃其诗也。
持节而至者,自尚书主客杨杰始,则曰:「堪笑兴公游未到,都将佳语赋天台」。
自是枵岩虚窦,嵌石倒涧,奇咏芳什,翰墨相照映,往往蚀苔藓,著薜荔,日远日益漫。
某人萃而裒之,欲锓诸梓,示游观者,使其新思油然而作。
然后窥五汲,问两源,濯县水,蹑飞磴,袭诸贤逸迹,钉两公旧题,援毫而赋,赋罢而歌,勺泉以酹此山之灵,而勒回俗驾,或未已也。
杜宗象墓志铭宣和元年二月 北宋 · 杜公力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四、《匋斋藏石记》卷四○
公讳宗象,字仲祖
曾祖审进,保平、静江军节度使,赠太师京兆郡
祖彦钧,安化军节度使
父赞文,内殿承制
母李氏,旌德县太君
初,承制公捐馆,夫人上言,以公昭皇后之裔,愿世其禄,朝廷悯之,授公三班借职
历监西京都亭驿礼宾院三泉县商税,以课息羡溢,特转一官,充并州阳兴寨兵马监押嘉、眉州巡检
集贤校理刁约知公才,辟监韶州永通监,鼓铸增倍,优被赏典。
秘阁校理李綖闻公名,辟句当卫州淇水第二监,后为寿州城南门外都巡检使兼守把浮桥催纲,尉氏县兵马都监永兴军奉天县兵马都监
元丰中特差充信州兵马都监
公从仕三十馀年,自三班借职,十四迁至左藏库副使历官无玷累,而所至有治绩。
事亲笃于孝,而训子以义方,姻睦称于宗族,信义施于僚友,节行著于乡党,才美闻于缙绅。
伟哉!
公以二子登朝,屡膺褒典,累赠至左屯卫大将军,会改官制,换赠武功大夫
自非善庆之积,畴克至此!
公首娶林氏,次娶王氏,后娶王氏,并追封太令人。
四男:轸,见武翼大夫致仕;
亢,故供备库副使、知孚州军州事;
宿、奎早亡。
三女:长适故内殿崇班张太初,次适武翼郎史绅,次适故敦武郎李仝
孙六人:翰早亡,翱、翔并承节郎,必强早亡,必简承信郎
孙女一人,适贡士李扬休。
公以元丰六年十月初九日以疾终于信州官舍,享年六十六,权厝京城之东。
后三十五年,嗣子轸卜重和二年二月十四日,举祖妣之柩归葬于河南府洛阳县贤相乡双洛原,祔京兆郡之茔。
公力备闻伯父之遗美,见委以铭,义不当辞。
铭曰:
仕之克勤,宠加于身。
善积诸己,庆贻后人。
褒赠屡锡,佳城维新。
其与嵩洛,万古不泯。
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1074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鹤林寺;招隐寺
花时腊酒照人光,归路春风洒面凉。
刘氏宅边霜竹老,戴公山下
岩头匹练兼天净,泉底真珠溅客忙。
安得道人携笛去,一声吹裂翠崖冈。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 其一 1074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解组归来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凉。
捲帘堂上檀槽闹,送客林间桦烛香。
浅量已愁当酒怯,非才犹觉和诗忙。
何人贪佩黄金印,千柱耽耽琐北冈。
景纯见和,复次韵赠之,二首 其二 1074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人间膏火正争光,每到藏春得暂凉。
多事始知田舍好,凶年偏觉野蔬香。
溪山胜画徒能说,来往如梭为底忙。
老去此身无处著,为翁栽插万松冈。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韵 其一 1074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灵寿扶来似孔光,感时怀旧一悲凉。
蟾枝不独同攀桂,鸡舌还应共赐香(亦同为郎。)
等是浮休无得丧,粗分忧乐有闲忙。
年来世事如波浪,郁郁谁知在冈。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韵 其二 1071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屡把铅刀齿步光,更遭华衮照厖凉。
苏门山上莫长啸,薝卜林中无别香。
烛烬已残终夜刻,槐花还似昔年忙。
背城借一吾何敢,慎莫樽前替戾冈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 其一 1074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误入仙人碧玉壶,一欢那复问亲疏。
杯盘狼藉吾何敢,车骑雍容子甚都。
此夜新声闻北里,他年故事记南徐
欲穷风月三千界,愿化天人百亿躯。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 其二 1074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纵饮谁能问挈壶,不知门外晓星疏。
绮罗胜事齐三阁,宾主谈锋敌两都。
榻畔烟花尝叹杜,海中童丱尚追徐。
无多酌我君须听,醉后粗狂胆满躯。
刁景纯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1074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上苑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1076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刁景纯1077年 北宋 · 苏轼
 押皓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读书想前辈,每恨生不早。
纷纷少年场,犹得见此老。
此老如松柏,不受霜雪槁。
直从毫末中,自养到合抱。
宏才乏近用,千岁自枯倒。
文章馀正始,风节贯华皓。
平生为人尔,自为薄如缟。
是非虽难齐,反覆看愈好。
前年旅吴越,把酒庆寿考。
扣门无晨夜,百过迹未扫。
但知德公,未省厌丘嫂
别时公八十,后会知难保。
昨日故人书,连年丧翁媪景纯妻先亡。)
伤心范桥水,漾漾舞寒藻
华堂不见人,瘦马空恋皂
我欲江东去,匏樽酌行潦。
镜湖贺监,恸哭稽山道。
忍见万松冈,荒池没秋草。
刁景纯(一以下俱黄州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七
因循不奉书,不觉岁月乃尔久耶?
过辱不遗,远赐存问,感激不可言也,比日,窃惟镇抚多暇,起居胜常。
吴兴风物,梦想见之,啸咏之乐,恨不得相陪,但闻风谣蔼然,足慰所望。
夏暄,万万自重。
刁景纯(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七
旧诗过烦镌刻,及墨竹桥字,并蒙寄惠,感愧兼集。
吴兴自晋以来,贤守风流相望,而不肖独以罪去,垢累溪山。
景纯相爱之深,特与洗饰,此意何可忘耶?
在郡虽不久,亦作诗数十首,久皆忘之。
独忆四首,录呈,为一笑。
耘老病而贫,必赐清顾,幸甚。
刁景纯墓文1079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三、《文章辨体汇选》卷七五一、《八代文钞》第二九册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嗟我少君,四十二岁。
君不我少,谓我昆弟。
今我已老,鬓须苍然。
君之永归,不为无年。
我独何憾,过期而哭。
人之云亡,哀此风俗。
涉江而东,宛其山川。
顾瞻万松,蔚乎苍芊。
尚想松下,幅巾杖屦。
迎我于门,抵掌笑语。
岂其忽焉,敛兹一坟。
俛仰空山,草木再
平生故人,几半天下。
纷然日中,掉臂莫夜。
我非至人,心有往来。
斗酒只鸡,聊写我哀。
跋诸贤帖王拱辰 杨安国 钱明逸 钱象先 刁约 李清臣 林希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五、《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六一
吕氏父子醇疵固不同,而七人贤否亦异,所不待论也。
诸贤所题惟以刁氏事不大显,故特致详焉。
然既为先正诸老所予,其人要自可见。
陈履常《谈丛》所载刁夜半得见奏邸之累,兹事则断不信。
盖《谈丛》之舛误非一,而所载奏邸祠神事尤谬戾。
记刁独免,而刁谪官去也。
杜正献丁文简同在政府奏邸祠神事作,正献避嫌不与而文简论以深文,然正献庆历五年正月罢相,而文简始以四月翰长枢副正献之罢犹是文简当制,则二公元未尝同在政府也,则夜半之语奚足多据云?
杨忞医士贮春卷 明 · 倪岳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白玉桥东迥绝尘,小轩深贮十分春。
药阑雨足参苓茂,花径风恬杞菊新。
刁约未归仍有坞,苏耽如在岂无邻。
满怀拍拍皆生意,何用悬壶寄此身。
镡津文集序绍兴四年九月 北宋末南宋初 · 释怀悟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
昔贤首菩萨于华严会中,以偈答文殊大士,赞菩萨能示同世间云:「雅思渊才文中王,歌舞谈说众所欣」。
信乎,文之能显道济物也。
岂独今之然乎?
自往古他方佛世无不然耳。
始余年少时,走四方丛林,寻访师友,务道专学,有效古高世僧万里求师之志,于稠人中沈沈自策其气志。
上将军负所欲建立邦家之意,前迈敌国,而且战且行,不遑食息也。
闻所谓东山明教禅师之高文卓行,道迈识远,凡获见其所著文画,莫不录叙而秘藏之。
及于钱唐灵隐山,得嘉禾陈令举所撰师之《行业记》石刻,末云师自《定祖图》而下谓之《治平集》,又有《嘉祐集》,总六十万馀言。
而其甥沙门法澄克奉藏之,以信后世。
继闻其广本,除已入藏《正宗记》、《辅教编》外,馀皆在姑苏吴山诸僧室藏之。
余固累遣人至彼山诸僧居历访之,而寂然无知其所在者,往往所委不得其人,失于护藏,而为好事者窃移他所也。
大观初,余居仪真长芦之慈杭室,于广众中得湖南景纯上人者入予室。
一日投一大集于席间,曰:「此老嵩之全集也,秘之久矣。
闻师切慕其遗文,愿以献师」。
余获之且惊且喜,念兹或天所相而授我耶!
若获至珍重宝。
自《皇极》、《中庸》而下,总五十馀论。
及书、启、叙、记、辩、述、铭、赞、《武林山志》与诸杂著等,一十六万馀言,皆旧所闻名而未及见者。
虽文理少有差误,皆比较选练诠次,几始成集,庶可观焉。
更冀善本较详,莫由得也。
后又遇周格非出守虔州回,得其《非韩文》三十篇,三万馀言。
又缘兵火失之,遂未能就其集。
近又得本于语溪东蓝彦上人,乃与余昔于匡山所得别本较之,文字亦甚疏谬,乃以韩文条理而正之。
然师之著述不得其传而散落多矣,如《天竺慈云法师行状曲记》、《长水暹勤二师碑志》、《行道舍利述》、《匡山道者碑》、《定祖图序》,皆余自获石刻而模传之。
今总以入藏《正宗记》、《定祖图》与今文集等会计之,才得三十有馀万,其馀则蔑然无闻矣。
如令举所记谓有六十万馀言者,今则失其半矣。
吁嗟惜哉!
今以令举所撰《行业记》标之为卷首,贵在见乎师之世系嗣祖、出世去留之迹,奇节伟行、高才胜德迈世之风焉。
乃以《辅教编》上、中、下为前三卷,以师所著之文,志在通会儒释以诱士夫镜本识心,穷理见性,而寂其妒谤是非之声也。
又以《真谛无圣论》缀于《辅教编》内、《坛经赞》后,以显师之志在乎弘赞吾佛大圣人无上胜妙幽远渊旷之道,不存乎文字语言,其所谓教外别传之旨,殆见乎斯作矣。
故其赞末云:「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传也」。
又曰:「圣人如,陶陶而发之也;
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
此谓终归乎静默焉。
故《真谛无圣论》结云:「凡圣知觉者,真谛之影响,妄心之攀缘耳」。
然有志于外文字之学者,览此二说,岂不少警于中乎?
其《辅教集》旧本,以累经镂板,故虽盛传于世,而文义脱谬,六十有馀处。
今皆以经书考正之,览者可以古本参读之,则其疏谬可审矣。
今自《论原》而下,至于赞辞,为十二卷,次前成一十五卷,昔题名《嘉祐集》者是也。
其《非韩文》,昔自分三十章,今为三卷,次前成一十八卷。
又得古律及山游唱酬诗共一百二十四首,分之为二,总成二十卷。
命题《镡津文集》,示不忘其本也。
然师常自谓人生世间,闲为第一,盖其自得闲中之趣。
故其所为之诗虽不甚丰浓华丽,而其风调高古雅淡。
至其写志舒怀,有迈世凌云之风,亦可想见其人也。
观师《与月公晦书》,自言「余志在《原教》,而行在《孝论」》。
余详考其书,则功在于《原教》、《非韩》,行在于《书僧》、即僧也者。
《孝论》,德在于志尚远公而题其《影堂文》,道在于《坛经赞》、《真谛无圣论》。
其文之高拔胜迈,绝出古今,则见乎《武林山志》。
故后叙谓「因风俗山川之胜,欲抛掷其才力,以收其景趣也,乃作《武林山志》」。
然求世之知言审音者,不亦难其人哉!
师自携书谒天子、宰相而下,凡所见则止以《正宗记》、《辅教编》而投之。
至于文忠公,则特献之新撰《武林山志》焉。
呜呼,文忠公谓「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辄可以口舌轻重之也」。
其《重读徂徕集》云:「待彼谤燄熄,放此光芒悬。
人生一世中,长短无百年。
无穷在其后,万世在其前。
得长多几何,得短未足怜。
惟彼不可朽,名声文行然。
谗诬不须辩,亦止百年间。
百年后来者,憎爱不相缘。
公议然后出,自然见媸妍」。
故师之于庆历间,始以文鸣道于天下。
然当是时也,宗儒束教辈,是非之锋、谤骂之焰纷然,而师终以是道发而著之为高文至论,乘风而殄之,蔑如也。
故后世学者有闻其风、务其道而瞩其文者,若脱冥游,望北辰,仰昭回也。
然兹姑以师之经世文章,恢弘辅赞吾如来、至圣之教之道,涉人间世而然也。
若其自所履蕴操守,则莹然若珠光玉采,日精月华,而不足以方其温润高洁明净也。
令举记其行业云:「师之所以自得而乐诸己者,盖不与于此中间。
虽以护法遭难,然其所谓珠光玉采,日精月华者,世虽见其有烟云水火,焚溺蔽亏之患,而其光采精华固莹如也」。
故师之自携书西上,献之天子,事毕,将东归山林,而大觉琏禅师赋《白云谣》以将师之行云:「白云人间来,不染飞埃色。
遥烁太阳辉,万态情何极。
嗟嗟轻肥子,见拟垂天翼
图南诚有机,去当六月息。
宁知絪缊采,无心任吾适。
天宇一何辽,舒卷非留迹」。
然则师之风貌声容,其所以出处,断可见也矣。
绍兴改元四年甲寅重阳后一日,书于禦溪东郊草堂之北轩
沙门怀悟
按:《镡津文集》卷二二,四部丛刊三编本。
戏改杜赠郑广文 北宋 · 王洙
五言绝句 押祃韵
景纯过官舍,走马不曾下。
蓦地趁朝归,便遭官长骂宋刘攽中山诗话》 《中山诗话》:刁景纯有见无类,必往复,归每至三鼓。宋祁判馆,集僚属,而刁或连日不赴,因邀而谯让之。王原叔戏改杜赠郑广文云云。)
东园诗赋得字并序1041年2月16日 北宋 · 宋祁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东园诗者,端明学士献臣李君、翰林伯中王君、天章侍讲原叔王君、馆阁校勘景纯刁君、永叔欧阳君、子庄杨君暨予,仲月既望之宴所赋。是集有三胜焉,地之胜,则如左睨都,前眺畿隧,林薄灌丛,铺棻自环;时之胜,如载阳之辰,戢惨傃舒,惠气韶华,怡豫天区;宾之胜,则如朝髦国俊,清交石友,驾言相从,簪盍就閒。三者先具,吾人所以挤天下细故,彷徉萧散而自适其适也。若夫頫撷仰援,有蘤有枚;参行迭馈,有胾有醪。时哢嘤然,可以悦耳;野芳芚然,可以藉席。轻风舞于快馀,鲜云曳于晒表。乐斯咏,咏斯陶,佥谓会之难常,诗之可以群也。俾永叔列韵,坐者陈章,予与题辞焉,以诧其美。昔郑区区一寰内侯,使七子从赵武赋诗,以观郑志,《阳秋》尚之。今多士乐事,萃此王国,选言足叹,一出治音。使如者,观诸君之篇,则知贤郑人远矣。章别十二句,句五言,杂附左方云。康定纪元之次年序。
茂气遍逵,结客并游轸。
胜践属园墟,欢言驻驺引。
跼情适野豁,远目向天尽。
林馥树才花,町疏篁未
饮来无留釂,嘲往有馀冁。
耳热谢时人,戚戚良可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