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敬禅师 其一 南宋 · 郑清之
 押词韵第三部
饭罢来手接时,个中日日是真机。
建溪顾渚君休问,冷暖如鱼只自知。
敬禅师 其二 南宋 · 郑清之
 押词韵第三部
睡蛇缠绕黑甜时,棒喝全提落钝机。
管取一瓯先着到,三更日出有谁知。
敬禅师 其三 南宋 · 郑清之
 押词韵第三部
鱼鼓才休客至时,摸头元是最先机。
不须吸尽西江水,一滴曹溪味便知。
陈少卿(一)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二八、《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六、《径山志》卷八
承谕「欲留意此段大事因缘,为根性极钝」。
若果如此,当为左右贺也。
今时士大夫,多于此事不能百了千当直下透脱者,只为根性太利,知见太多。
见宗师才开口动舌,早一时会了也。
以故返不如钝根者,无许多恶知恶觉,蓦地于一机一境上一言一句下撞发,便是达磨大师出头来,用尽百种神通,也奈何他不得。
只为他无道理可障,利根者返被利根所障,不能得啐地便折,嚗地便破。
假饶于聪明知解上学得,于自己本分事上,转不得力。
所以南泉和尚云:「近日禅师太多,觅个痴钝人不可得」。
敬和尚曰:「至理亡言,时人不悉,彊习他事,以为功能」。
不知自性元非尘境,是个微妙大解脱门,所有鉴觉不染不碍,如是光明未曾休废,曩劫至今固无变易,犹如日轮,远近斯照,虽及众色,不与一切和合。
灵烛妙明非假锻炼,为不了故取于物象。
但如捏目,妄起空华,徒自疲劳,枉经劫数。
若能返照,无第二人,举措施为,不亏实相。
左右自言根钝,试如此返照看,能知钝者还钝也无。
若不回光返照,只守钝根更生烦恼,乃是向幻妄上重增幻妄,空华上更添空华也。
但相听,能知根性钝者,决定不钝,虽不得守著这个钝底,然亦不得舍却这个钝底参。
取舍利钝在人不在心,此心与三世诸佛一体无二,若有二则法不平等矣。
受教传心,但为虚妄,求真觅实,转见参差。
但知得一体无二之心,决定不在利钝取舍之间,则便当见月亡指,直下一刀两段。
若更迟疑,思前算后,则乃是空拳指上生实解,根境法中虚捏怪,于阴界中妄自囚执,无有了时。
近年以来有一种邪师,说默照禅,教人十二时中是事莫管,休去歇云,不得做声,恐落今时。
往往士大夫为聪明利根所使者,多是厌恶闹处,乍被邪师辈指令静坐,却见省力,便以为是,更不求妙悟,只以默然为极则。
某不惜口业,力救此弊,今稍有知非者。
愿公只向疑情不破处参,行住坐卧不得放舍。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州云:「无」。
这一字子,便是个破生死疑心底刀子也。
这刀子把柄,只在当人手中,教别人下手不得,须是自家下手始得。
若舍得性命,方肯自下手,若舍性命不得,且只管在疑不破处崖将去,蓦然自肯舍命一下便了。
那时方信静时便是闹时底,闹时便是静时底,语时便是默时底,默时便是语时底。
不著问人,亦自然不受邪师胡说乱道也。
至祷至祷!
朱世英尝以书问云庵真净和尚云:「佛法至妙,日用如何用心,如何体究,望慈悲指示」。
真净曰:「佛法至妙无二,但未至于妙,则互有长短,苟至于妙,则悟心之人,如实知自心究竟本来成佛,如实自在,如实安乐,如实解脱,如实清净。
而日用唯用自心,自心变化把得便用,莫问是之与非」。
拟心思量,早不是也,不拟心一一天真,一一明妙,一一如莲华不著水,心清净超于彼。
所以迷自心故作众生,悟自心故成佛,而众生即佛,佛即众生,由迷悟故有彼此也。
如今学道人,多不信自心,不悟自心,不得自心明妙受用,不得自心安乐解脱。
心外妄有禅道,妄立奇特,妄生取舍。
纵修行,落外道二乘禅寂断见境界。
所谓修行恐落断常坑,其断见者,断灭自心本妙明性,一向心外著空滞禅寂。
常见者,不悟一切法空,执著世间诸有为法以为究竟也。
邪师辈教士大夫摄心静坐,事事莫管,休去歇去,岂不是将心休心、将心歇心、将心用心?
若如此修行,如何不落外道二乘禅寂断见境界?
如何显得自心明妙受用究竟安乐如实清净解脱变化之妙?
须是当人自见得自悟得,自然不被古人言句转,而能转得古人言句。
如清净摩尼宝珠置泥潦之中,经百千岁亦不能染污,以本体自清净故。
此心亦然,正迷时为尘劳所惑,而此心体本不曾惑,所谓如莲华不著水也。
忽若悟得此心本来成佛,究竟自在如实安乐,种种妙用亦不从外来,为本自具足故。
黄面老子曰:「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若确定本体实有恁么事,又却不是也。
事不获已,因迷悟取舍故。
说道理有若干,为未至于妙者,方便语耳。
其实本体亦无若干,请公只恁么用心,日用二六时中,不得执生死佛道是有,不得拨生死佛道归无,但只看「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云「无」,切不可向意根下卜度,不可向言语上作活计,又不得向开口处承当,又不得向击石火闪电光处会。
「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
但只如此参,亦不得将心待悟待休歇。
若将心待悟待休歇,则转没交涉矣。
郭氏追册皇后绍兴三十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中兴礼书》卷二八○
朕惕奉丕图,永怀内助
二《南》基化,眷椒掖之方虚;
三翟升华,怆梓宫之益远。
庸敷大号,诞告治朝。
贤妃郭氏婉昵凝姿,柔嘉宅志。
齿闲自通,际梦月之珍符;
政嶷夙成,负伣天之异表。
蚤繇冠族,来媲潜藩。
振振开男子之祥,舋舋迪母师之训。
总笄节縰,茂著于妇仪;
琚瑀珩璜,允谐于阃则。
命之不淑,生也有涯。
兹予临御之初,不缓正名之典。
是用参稽古谊,追建长秋。
辑大议于曲台,礼存节惠
祔容衣于清庙,恩笃崇终。
并照无斁之思,亶谓非常之泽。
于戏!
本始之求故剑,汉家及见于恭哀
大兴之下册书,晋室空悲于元敬
尚惟冥漠,其克顾歆。
可特追册为皇后,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