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上皇帝表淳熙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南宋 · 龚茂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五、《宋会要辑稿》礼五七之七(第二册第一五九五页)
茂良等上表,今月十七日立春,庆寿礼成,谨帅文武百僚拜表称贺者。
纵心物表,璇穹介以修龄;
展庆亲闱,缛典肇于今日。
恩涵发育,贶懋延洪。
茂良等诚欢诚抃,顿首顿首。
窃以黄帝二十推而授筴无穷,鸿名孰衍;
放勋七十载而在位弥永,盛礼宁间。
仰惟协帝之华,备事亲之道。
恭以光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德隆兼爱,业济中兴。
谓逸乐必始于忧勤,坐致垂裳之始;
崇高莫大于富贵,视犹脱屣之轻。
宜安乐以延年,益优游而弥性
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安行慈宝,密赞圣谟。
蔼任姒之徽音,率循礼法;
及唐虞之盛际,共享尊荣。
恭惟皇帝陛下躬受丕基,日严至养。
镂玉方迎于朔至,奉卮式谨于王春。
太极生两仪,虽巧历而莫计;
君子有三乐,非至诚其孰能?
事既非常,礼多创见。
小兴庆、大安之故事;
掩未央、长乐之前闻。
条风应而霈泽流,叶气符而颂声作。
臣等忝陪近列,欣颂荣观。
歛福锡民,固已赖一人之庆;
因亲教爱,又将形四海之风。
天申节贺表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八、《浮山集》卷五
千秋上唐宗之鉴,诞节载临;
万年称汉殿之觞,忱诚奏。
欢均率土,望极层霄。
恭惟皇帝陛下刚健法天,聪明冠古。
祖功宗德,益增九庙之辉;
主圣臣贤,相会一堂之上。
鸿雁昔勤于还定,凫鹥今享于盈成。
无疆惟休,有秩斯祜。
臣祗膺恩綍,叨奉守符,闻道路之欢呼,望阙庭而颂祝。
卜年卜世,远踰周历之期;
为春为秋,俯陋庄椿之算。
代谢赐御书石刻表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八、《浮山集》卷六
祥光下瞩,遥瞻云汉之章;
宝刻肆颁,顿改江山之观。
超轶往古,模范来今。
拜赐驰心,开编荡目。
窃惟国家方太平之日,治格弥文;
王当万几之閒,书成肆笔。
鱼跃龙腾之既远,烟霏云卷之何观。
断简残编,寖多湮没;
舒笺点翰,举乏师承。
仰宸画之一新,掩前闻而尽废。
与唐虞三代而并驾,方万邦共惟帝臣;
陋钟、张、二王之遗踪,乃八体皆登神品。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圣由天纵,德懋日新。
声和气和,恭己岩廊之上;
心正笔正,留神翰墨之间。
细书远迈于汉光,大字羞称夫宋武。
刻金石而垂久,粲日月以明。
臣猥奉守符,欣逢盛举,藏之泮水,倍增儒道之光辉;
副在名山,有神物之持护。
淮西守臣到任谢表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八、《浮山集》卷六
朱轓皂盖之宠,猥及菲材;
息烽卧鼓之秋,廓然无事。
叨恩已甚,尸禄为惭。
伏念臣家至寒微,性尤固滞。
惓惓畎亩,每倾葵藿之心;
碌碌蓬蒿,安知鸿鹄之志
运逢千载,好结两朝。
偃革櫜弓,一洗风尘之警;
攀鳞附翼,猥容蝼蚁之微。
脱身刀笔之中,厕迹簪缨之后。
佐六条于浙水,总五市于海陬。
备历险艰,荐叨饩廪。
无功而食,方感天圣于穷檐;
不次之恩,遽共理承流于名郡。
边陲宁谧,讼牒简疏;
四野丰登,一家饱煖。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增光基绪,总揽权纲。
察群下之正邪,示至公而黜陟。
帝尧则天为大,愚智容;
文王视民如伤,迩遐一体。
欲黎元之不扰,知戆直之无他。
加过分之恩荣,使悉心于抚字。
臣敢不深惟侥冒,自力驽疲。
当令萧条闾里之间,咸蒙广大朝廷之泽。
江山虽远,日月何不照临;
民社非轻,尘露或容补报。
湖州张吏部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九、《浮山集》卷七
上使节于七闽,畀守符于四水。
眷怀惟旧,频颁雨露之恩;
宠命载新,焕发湖山之秀。
来何暮,民睹争先。
恭惟某官雅量渊渟,高标杰立。
追前人之轨躅,绰见典刑;
览载籍之英华,散为词藻。
古今蕴藉,进退雍容。
雁序游,罄馀欢于四老;
鹓行暂隔,注深眷于九重。
纶綍载飏,旆旌旋返。
趣近长安之日,少慰舆言;
来分刺史之天,增严辅郡。
念苕霅之千里,脱兵革于累年。
华屋填城,白蘋绕郭。
清风明月,存旧观于平时;
泛宅浮家,想胜游于千载。
兹惟便地,正以优贤。
闻千骑之亟来,浃四封而咸庆。
郡号无事,更逢汉家共理之良;
岁当屡登,咸颂张君为政之乐。
某托恩门之滋久,赖德荫之非遥,庶免谴尤,敢云裨赞。
骅骝开道,岂容十驾之追;
鹪鹩巢林,永遂一枝之乐。
宰执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浮山集》卷八
名污丹笔,负黄閤之陶镕;
官寄赤城,奉紫虚之香火。
索太仓而是惧,立四壁以如初。
渐迩崇墉,尽纾危悃。
伏念某了无足取,非不自量。
明堂登杞梓之材,樗散何用;
清庙荐圭璋之器,珉贱奚宜?
自垂童子之髫,即拥门人之彗。
闻某所有贤者,越百舍往从之。
不知岁律之屡迁,自恨天资之极陋。
进身阙里,空遐想于四科;
射策汉廷,偶未尘于一第。
释耒农亩,整冠仕涂。
时乎为贫,岂惮击柝抱关之冗;
亲犹未老,少资啜菽饮水之欢。
蒙天幸于化钧,承人乏于黉宇,徒守圣贤之糟粕,偶逃簿尉于尘埃。
归卧乡,旋参莲幕。
龙蟠虎踞,挹王气于行都;
玉振金声,想馀风于故里。
无何命薄,所至途穷。
诉平日之险艰,累千言而莫尽;
嗟此身之蹭蹬,半百岁以无多。
忆昨抠衣,首初望履,忧馀引分,谁推毂于寒踪;
望外承恩,猥题舆于近郡。
红蓼白萍之胜概,寻浮家泛宅之旧游。
向日维勤,幸去天之咫尺;
戴星敢惮,助守土之毫分。
尝闻摄刺史之符,唯钦奉圣朝之诏。
一书生绵力何有,两冯君馀爱具存。
廪粟帑金,谨堤防于蚁漏;
箠令笞法,绝锻炼于鼠穿。
深惩刻木之奸,一仰《伐柯》之则。
弗鞭其后,良愧于初。
擢发何言,噬脐永叹。
百里之行九十,末路奚堪;
五刑之属三千,隆恩莫报。
曲从轻比,逭深文。
至于宽糊口之忧,当枵腹枯肠之日;
获息肩之便,于折肱垂翼之馀。
极知负道德之初心,稍已还神明之旧观。
高天厚地,殆跼蹐而罔容;
凌雨震风,益帡幪之是赖。
恭惟某官力扶宗社,心契乾坤。
罄辰告之嘉猷,毗日跻之圣德。
圜冠句屦,儒推阙里之真;
赤舄朱衣,才擅周公之美。
以广厦万间庇寒士,以千金一壶济中流。
君将有为,天实大任。
定庙算于都俞之顷,静边尘于谈笑之中。
赞赞岩廊,炳尧舜文王之正道;
雍雍寰宇,蔼唐虞成周之泰和
本一言可以兴邦,乃百乐生于治国。
旂常所纪,简册未闻。
誓带砺于山河,有国有家之共庆;
袭箕裘于弓冶,若子若孙之相承。
重念某托命三槐,脱身丛棘。
颠连万态,如前语之所云;
遮护千方,恃我公而获免。
携数口穷檐之下,驰一心台座之傍。
明哉元首而良哉股肱,亲逢圣旦;
暴之秋阳而濯之江汉,阻侍师门。
自怜尘念之已灰,独怆前愆之未雪。
欲殚陈于一二,惧取渎于再三。
踊跃自鸣,不如改过;
羁栖众弃,惟自省躬。
画饼岂足以充饥,吹齑不忘于惩沸。
饥寒并日,疾痛呼天。
傥此生氛翳之既除,即极目青霄之在望。
逖远鹓鸾之列,梦想鸣珂;
暂迟麋鹿之群,食闻炊玉。
冀载色载笑而匪怒,庶三熏三沐而少安。
菲葑不遗,有自。
日者已窃无功之禄,心乎犹耻有道之贫。
誓饬微躯,永依洪造。
再辱是惧,无尺寸之肤不爱焉;
初愿非他,得斗升之水斯活矣。
陈情冒犯,俟命战兢。
宫祠书考谢宰相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浮山集》卷七
积愆不赦,遽叨望外之恩;
赋禄无功,亦上岁终之考。
填沟壑,尽出陶镕。
伏念某品极凡庸,家至寒素。
少而挟策,莫窥门户于六经;
长矣飘蓬,偶缀姓名于一第。
起于农亩,恍若仕途。
执求富之鞭,本非素志;
击为贫之柝,自断此生。
叨黉宇之初除,化钧之极力。
星辰灿夜,借光耀于迷涂;
草木逢春,渐萌芽于生意。
甫云天之在望,遽风木之缠悲。
俾为良臣,毋俾为忠,顾何追于往躅;
愿为人兄,不愿为弟,又永已于亲欢。
遄死惟宜,羡生何益?
始终无穷之赐,起老稚垂困之中。
力疾造朝,望钧闳甫一再至;
疏恩佐郡,瞻行阙才咫尺间。
从容云水之乡,满足之愿。
苦无公事,索太仓之米者垂二年;
备谙民情,摄刺史之符者累数月。
当朝廷之极治,幸闾里之相安。
噬脐何追,曾杯觞流行之弗戒;
举手更贺,乃雨露沾濡之无穷。
烦言沸腾,旁观股栗。
纵魑魅之未禦,岂蓬荜之敢安?
生之成之,尽矣至矣。
矛头淅米,已安踪迹之阽危;
爨下得桐,尚惜朽材之委弃。
稍还故秩,即涣新恩。
予以糗粮,宽其饘粥。
虽田园有秋之岁,素乏有秋仓廪之登;
当中外无事之时,更享无事祠庭之禄。
自我庇覆,不汝瑕疵。
家室妻孥,共喜赖公而一饱;
天地父母,不能与人以再生。
此盖伏遇某官造命寰区,肩心宗社。
格天一德,昭垂杰阁之章;
凌烟元功,焕发瀛洲之像。
生光简册,增峻陛廉。
尧舜之道陈于前,故唐虞之际斯为盛。
注冕旒之眷,奭为保而旦为师;
相承衮绣之华,周拜前而鲁拜后。
神明所相,医祝何工。
奚止八叶萧氏之门,真得千岁僖公之寿。
长令海县,黄童白叟之蒙休;
坐见云礽,紫绶金章之侍侧。
如某不佞,抚己有惭。
满一年之疾痛呻吟,免数口之饥寒憔悴。
贱固分也,安之奚言;
贫谁使之,牢不可避。
已矣结绶登王畿之望,罪籍犹存;
怀哉索饭啼萧墙之声,生意殆尽。
傥使浮沉于州县,或能黾勉于簿书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敢冀三百囷三百廛之富;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已迫一之日二之日之寒。
虽犬马之力,甚惫何施;
惟蛇雀之心,中藏无已。
后乐堂记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二、《浮山集》卷四
宣和二年十月,敌起清溪,入睦、入歙、入杭,蹂十州之地。
间以兵围信,不克。
天子为出禁旅,付大臣讨平之。
初,青溪民阻山为暴,吏不得制。
寖剧,部使者不以闻,益放兵无所忌,至攻府寺,略人民,由是东南皆警。
时守州令邑者疆比壤连,无一人奉尺书为朝廷言者。
信州君曰:「敌兴篁竹间,不旬日其锋如此,势非可以朝夕破者。
今不百里俯吾境,万一不戒,如吾民何」?
即斥金帛募士,增陴浚湟,修战斗具,按蹊隧所通者二十馀所,悉以兵戍之。
通守王侯策,起其属高志临,付以军政。
条便宜章十馀上,且以计策告当路之用事及城守者。
十二月,敌覆浙东,军张甚。
顷之,焚婺源开化,屡以兵偪信。
知有备,引去。
正月,攻江山、常山,残之。
于是缭信境数百里皆为敌区。
君居其中,部勒诸将益严,与王、高二侯戮力缔谋,屯韩岩以捍开化,屯馆头以捍常山,屯巘以捍江山,率深沟固垒,日扬兵境上,为不可测者。
独柳家都不为备,匿精甲数里间,志临以亲兵仆旗鼓踵其后。
敌果虞三戍之众,不敢犯。
二月,既入衢,则鼓行寇柳家都。
营险峙粻,益殴人为兵,欲必举信。
初以偏师尝,我克之,已而尽锐攻,号十万
志临出奇兵鏖击,果大败,拔营去。
追奔数十里,焚荡俘馘至不可胜计,缚其伪统军以献。
因分其兵为三,一自韩岩复开化,一自馆头复常山,一自柳家都复江山,长驱迅卷,遂复衢州
敌之在他境者,皆望风遁去,东南以平。
于是天子下诏曰:信州愈斩敌有功,其进职若官殊等。
通守舜举亦裨赞之良也,增秩次之,而以志临为衢州
君与王侯既相与侈上之赐而喜释于守城之劳也,乃筑堂二,曰示喜,曰后乐,而书其本末来请。
某曰:天下之事所贵于智者,以审于祸福成败之几而图其大者。
区区一时胜负之功,不足议也。
方敌奋于承平百年之馀,民不知兵,吏不知守。
独君察于几微,慨然以书抵在位者。
或非笑,或怒且排诟之,卒之无一不如君策
及情见势屈,而向之为吏者方狃于故常,曰:「吾知谨簿书期会而已,吾书生也,何以兵为」?
选懦诪张,争为完躯保妻子之计,视刈其民如草菅然,而无以善之,曾未有奉一州六县,无秋毫之失,归报天子如君者。
而余顾以为区区一时胜负之功者,诚以信于江南为四塞地,使遂其吞噬之心,西摇抚,南窥建,北扰宣、饶,则虽磨以岁月,未能遽下也。
唯君以方千里之地,屹然于横流奔沸之中,扼其吭,笞其背,使气夺力殚,不能尺寸进,卒夷其众。
当是时,江循海三路三十馀州,皆坚壁清野,倚君为重,则君之建立为何如哉?
是宜天子差功第赏,书君令甲,而信州之名一日暴于天下。
则斯堂之以喜乐名者,君与信人果得而私哉!
君通经术,长于吏治,所至皆可纪。
始君之至州,无十日之赢。
既二年,而镪腐粒陈,以之赏功募士调兵食,皆出于此,可谓为政知所先后而非偶者,可歌也已。
乃作诗曰:
惟帝奠治,以天为区。
藐彼南服,大江之隅。
八圣休养,狃于丕平。
有不能驯,啸呼以惊。
奋厥𧍒蠕,敢仇王师。
帝顾在列,孰予往笞?
矫矫禁旅,统之公侯。
祃于野,旋师麦秋
囚献刑得,第勋策劳。
孰固吾圉?
予其汝褒。
在列咸启,信为偏壁。
乃裒选锋,爰按走集。
敌屡闯境,引师环之。
一遇鏖击,崩奔不支。
坐于城堞,扼其三方。
邻国仰首,如川得防。
帝曰俞哉,唯女之力。
锡之命书,光宠而国。
愈拜稽手,敢扬王休
乃作华屋,睇山俯流。
君在新堂,寄适云杪。
里民户歌,杂以嬉笑。
君在斯堂,宾客粥粥。
间于忧虞,起舞相属。
民祝君寿,长为父师。
毋或去我,阽于垫危。
士曰君材,维试之仂。
如何此州,私我贤伯。
凡厥本标,载之民谣。
来者是式,君将在朝。
我为颂诗,繄史之订。
匪民之私,天子之庆。
赵公远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三、《浮山集》卷四、同治《湖州府志》卷五○
乾道四年夏五月,天子命直龙图阁赵公吴郡
未踰年,讼理政平,郡以无事,民所愿欲,不请而获。
明年四月,祠故侯赵公,从民望也。
先是,建炎三年赵公来临此邦。
于时敌人南侵,环千里之地,兵气四合,东西数大藩,戎马奔轶,所过辄下,或挈老稚、空城邑去之。
公初至,慨然言曰:「朝廷所以列方面、置牧守,岂适为平时计哉?
亦惟一旦缓急,免斯民于阽危尔」。
指城池言曰:「吾知死所矣。
姑尽吾备焉,不济,死未晚也」。
已而敌势日张,邻郡之民或走险阻以自固。
邦人请于公,公曰:「非计也,湖水乡尔,我能往,寇亦能往,将安避」?
乃躬率将士,戮力乘城,艰难辛苦同之。
天寒日晏,士卒未食不敢食。
夜以兴,疾风暴雨不避。
人皆感励,愿以死守。
禁旅数十辈诣公言曰:「敌至矣,人人愿为战。
诘朝,盍授甲」?
公曰:「敌去我远近,我岂不知之?
须尔曹告耶?
且尔曹岂真有战心哉?
一旦怀甲出入,小则惊里闾,甚则劫太守以起乱尔。
然必欲扰城邑,亦安用甲为」?
公折其谋,逡巡而退。
敌势益迫,公号令益精明,众恃以无恐。
顾阖门二百指言曰:「守土,吾职也,不敢顾其家。
敌来,吾以身先之,尔曹同一死尔」。
他郡间有婴城自守者,往往屏息偷生,一夫摇手,众皆惶怖。
敌未至,民已困且弊。
公从容暇豫,无异平时。
城闉早启晏闭,民得自如,初不知敌人在吾境也。
或谓敌且浮舟而来,公乃厚募没人水行以凿敌舰,诛巨木、沉废舟以绝间道。
短衣毁服,出入民间,民之利害,纤悉得闻。
民有负薪及门,门卒难之,因留不与。
公闻,呼门卒痛惩之,且谓曰:「一束薪,细事尔。
平时强取于民犹不可,今何时耶」?
豪强敛手,一毫无犯。
公仓卒遭变,乃应之从容,智略辐辏,虽平时出入兵间者,自以为不及也。
事甫定,公遽罢去。
命下之日,居人如将去父母,攀恋涕泣,思所以挽公者百计。
御史以民言告于上,诏还公于郡。
又数月,而竟去。
嗟乎!
敌人踰河及汴,自汴及淮,自淮及江,连江浙十数郡,地方数千里,若涉无人之境,武夫悍卒,莫敢婴其锋,卒无一人保土疆人民,为朝廷报。
志士仁人,顾尝念此,是为兵不足用,民不足守,亦城池不足恃以固耶?
今湖蕞尔邦,且沮洳地也,无蚍蜉蚁子之援,公独以此抗方张不测之敌,左支右吾,卒以无事,至今为乐土,华屋填城,耕桑四墅,岁时士女游观,轩盖遮道,不知出于兵革之馀也。
谓兵不足用,民不足守,城池不足恃,亦陋矣。
民去公愈久而念之愈无穷,每裴回溪上,顾瞻太息,焄蒿悽怆,如将见之。
私相谓曰:「微赵公之赐,不及此。
然庙貌不设,无以揭虔妥灵而写予思。
且今耳目所熟,公之功不可掩已。
他日传闻异辞,谓全活吾民者,公耶?
其谁耶」?
告于郡屡矣。
使君之来,顺民之心,一请而从之。
初欲祠公于慈感精舍,曰是浮屠氏之居,岂足延公?
鲁郡颜公之祠,英风义气,凛凛如生,邦人奉事唯谨。
虚祠之东偏,理若有待,盍以是寓公之祠?
众曰宜哉,即日迎公像于堂。
邦人踊跃骈观,俨然望公峨冠正笏,若指麾于一堂之上,攘却彊敌于谈笑间也。
使君属某记其本末,以芜陋辞,不获,乃取乡人之言一二载之。
为迎享送神之诗,刊之于石,使邦人歌以祀公。
讳子躏,少年登进士第,吏能精敏,所至有声,盖神明之胄云。
公远,其字也。
辞曰:
桂楫兮兰舟,望我公兮中流。
环四山兮暮云合,侯何之兮不我留。
百堵兮千室,公手拊摩兮德无极,脱我兵氛兮遗黍稷。
弁维峰兮苕之水,山与高兮泽瀰瀰。
来游兮溪滨,歌舞兮吾民。
坎坎兮击缶,杂肴羞兮奉卮酒。
荐芬芳兮笾豆静好,侯归来兮不嚬以笑。
时节烝尝兮无我民违,民危与安兮今岂忘之?
郁初怀兮几时,匪今侯兮畴慰我思。
凛凛乎英风,越异世而同宫。
佑城郛兮益无已,贻今侯兮寿多祉。
吴郡三贤堂绍兴二十八年五月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三、《吴郡志》卷六、《吴都文粹》卷二、《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六、正德《姑苏志》卷二二、道光《苏州府志》卷一九、同治《苏州府志》卷二一、民国《吴县志》卷二九
绍兴二十八年春敷文阁待制阳羡蒋公之镇吴门也,既期年矣。
治最上闻,帝用褒宠。
民安初政,郡以无事,公唯益勤不懈。
事有关于风教,纤悉必举。
前人遗踪胜概,以次复焉。
又以前政信安孟玉之意,尝捐金欲兴三贤堂
唐左司郎中洛阳韦公、太子少傅太原白公太子宾客中山刘公,皆尝牧此邦者,邦人尊之曰三贤。
曩岁为堂以祀之,毁于兵火垂三十年,邦人念之叹息。
公访其遗基,得于郡治故木兰堂之左,攘剔榛翳,抡材庀工。
百姓不知,僚属皆乐从也。
三月辛酉堂成,制度古雅,不陋不奢,称三贤之居焉。
塑其像,以次位置于堂,南向东上。
并尝一再从公过焉。
公曰:「其为我记岁月」。
固辞不获。
并每独怪《唐史》,如文艺、儒学、循吏三传,几二百人。
韦公法当处一焉,乃独不为立传,亦史册之遗恨也。
惜哉!
贞元初,由左司郎得郡于此。
清德临民,民乐其政。
暇日宾礼名流,与之酬唱。
于时白公客游郡下,盛称公风流雅韵,播于吴中,至有诗仙之目。
自以不得与公游宴为不满。
已而罢郡,寓永定僧庐。
羁旅萧然,欲求田课耕而未得。
每端居焚香扫地而坐,清风峻节,可想而知。
其后白公自杭移苏,实宝历初元也。
首以公郡宴诗镵之石,酷爱慕之,每自谓不及。
韦公大概可见于此。
史不传,不得不致详焉。
若白与刘,行事始终则有本传在。
二公共生大历壬子岁,真辈行也。
晚益相厚,世谓刘白
之去郡,刘以诗遗之,有「千家万户婴儿啼」之句。
虽三代遗爱,何以加焉?
后六七年,当太和中刘亦继来。
乘郡荒疫之馀,抚摩安辑,免民于转徙,文宗锡服以宠之。
白公时在河南,犹以诗为刘贺
三贤平时道义相先,分相好,诚相与也。
而文声政绩,兼优并著,且俱为有意于民者。
名藩巨屏,得一师帅,吾民幸矣。
乃接踵来临,岁月未远,声名风采,炳乎其辉。
一时盛事,他郡所未有也。
去之三四百岁,邦人怀慕之不衰,宜哉!
公复振起而一新之,是将传之愈久而愈无穷也。
蒋氏代以儒学显,至公而守兹土者三世矣。
公少受知于世父枢密师魏公,翰墨篇章,悉有家法。
晚逢明天子擢登法从,处剧以简,中扃湛然,到郡今踰年矣。
锄荒植废,皆如此堂,未易一二书也。
并闻元祐中魏公帅南海,郡人绘前刺史吴公隐之、宋公璟而下八人,筑室以祠之。
魏公阅图籍所载,又得滕公修、王公林,合前八人者号十贤,各为之赞叙。
公今新斯堂也,视十贤之举,盖不谋而契。
益知公之心,真魏公之心哉。
敢并书以告来者。
五月庚申朔左朝奉郎、前差通判信州军州、主管学事江都仲并记。
广平绍祖书。
迎请光福观音疏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四、《浮山集》卷一○
云垂四野,尚兹暑雨之淹;
日丽九霄,共伫时旸之应。
与兹阖境,走群祠。
重以田莱之丰凶,系于朝夕之霁否。
惟大士宏休之愿力,盖吴人远迩以归心。
爰即黄堂,虔修净供。
来慰三农之望,不辞一舍之遥。
念此苏台,素称泽国,下中之地,频岁不登。
老稚相期,幸兹一稔。
张颐而待哺,咸稽首以投诚。
畴昔所闻,霪雨降雹之可弭;
崇朝为望,青天白日之同流。
仰冀觉慈,俯从群欲。
又咏万岁藤杖酬正仲并谢元惠主潘少白 南宋 · 舒岳祥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不求海上千金药,且觅山中万岁
潘子入林亲拣得,舒翁履险力扶能。
乞君瘦硬苍龙节,伴我清羸病鹤形。
莫向潭边令照影,忽然变化老谁凭。
蟠翠亭记淳熙五年四月 南宋 · 龚颐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吴都文粹》卷九
申国吕君宰长洲明年,行受代矣,一日公退吏散,约客相羊县治之圃。
时属初夏,红紫事休,宿雨收霁,新绿郁勃,林采焕发,菳叶左右屏列,馀花错落,如缀珩佩,有风徐至,芬香袭人。
乃命酒坐蟠翠亭上,君指柱间仲公弥性之诗有云「樛枝密叶翠虬蟠」者曰:「名以是为花故也。
余居此之日久矣,率夜漏未尽起视事,漏下五六刻犹不得息,装怀倥偬于簿书期会间,领略于此盖不一二数也。
适少间,拾馀材为支其将倾,葺其甚弊,朽腐则新蠹而墁之,示不欲以将去而怠其事焉。
方此佳时,一杯相属,客盍尽欢」?
于是楚人龚颐正使折花侑坐,起以酒属君曰:夫草木之生,其性也遂,深山大野,清旷广漠,春敷陨,付荣瘁乎自然,亦复何有!
不幸而名人从而玩之,封植矫揉,揠助其长,而人方以为异而喜,要非其性分也。
士而志于用,小而小,大而大,其得而遂耶!
达者视之,牺尊孰先于枫柳?
蓬艾孰后于𦶜耶?
抑余闻邛蜀山林中,此花如积。
栾城苏公诗,「半垂野水弱不坠,直上长松勇无敌」等语,概可想见。
君贤者后,号有家法,周旋州邑,老益更事,且有用于时,顾欲遂其私且不可得,若余者其将遂余生乎!
异时尚记前后二公之诗,见此花为一笑。
君引饮酹,遂书以记之。
时淳熙戊戌四月上浣也。
病中简仲弥性唐克明苏训直1164年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
移疾还家暂曲肱,依然耐久北窗灯。
心如泽国春归雁,身是云堂旦过僧
细雨佩壶寻废寺,夕阳下马吊荒陵。
小留莫厌时追逐,胜社年来冷欲冰(自注:三君皆有归志,故云。)
李校勘心传劄子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二七、《漫塘集》卷一○
庚伏在中,霖雨系望,恭惟彯缨册府,主盟斯文,神听劳之,台候动止万福。
某寒乡贱士,犹记与果州使君别时,出《旧闻正误》一编,曰:「此吾兄所著。
吾兄杜门不为时学,所著书甚多,恨子未之见也」。
某归读之,凡所辩證,皆某平日所习闻,以为可垂信万世,而缪误乃尔。
因思时之至近莫如本朝,事之易考莫如故实者尚尔,况蕴奥难见者乎!
不有博闻精识之君子,谁其正之?
继又得《系年录》,读一再过,故虽万里相去,一见无从,而每一展卷,即心开目明,如亲晤对,用慰遐想。
应聘而出,薄海倾瞻。
某愿拜下风,岂落人后。
顾以衰疾,入山益深,无阶际遇,一笺之敬,亦无从遣。
春间侄子归自都,忽拜手书,辞之谦若施之所敬,情之亲若施之所厚,某不足当也,但深愧感。
出处事之大,幡然而起,窃惟盛心,惟一代之典是为。
太史公以《史记》未就,受天下之大辱而不辞。
执事之出荣矣,固应不惮迟留,成一家言,使祖功宗德万世如见。
斯事未竟而来书已动浩然之志,何也?
向来果州使君出,与校书事异,可久可速,固各有攸当,试审思之。
某书生命穷,年仅四十即得奇疾,形容如鬼,不可复仕。
中间再叨误恩,具以质言,蒙公朝察其非欺,赐之从欲。
今年益老,志益颓矣,无足为执事道。
蜀客兄弟在本朝南渡以来殊少,近时李季璋、季允虽相继登朝,恨不同时。
今昆仲并登华贵,足为盛事。
令弟郎中会次,敢告叱名起居。
果州令似审已登科,足为门下贺。
顷亦及见果州,有子如此,生计厚薄不必计也。
某偶遣仆过亲友王山阴处,因得谢先施之辱,继此有端便,尚当嗣音。
当暑,谨上为世道寿重之祝。
冬日同诸友访萧国录西楼复会宿山房分韵得连字因怀往昔夜过监学访萧国录宋学士周员外诸公赋诗旧事明日赋柬鹏南伯仲并分韵诸作者 元末明初 · 刘崧
五言排律 押先韵
昔在兵曹日,长怀胄监贤。
退朝先解佩,扣户即登筵。
沽酒尊频倒,移灯句共联。
白头推翰相,䌽笔会蓬仙。
醉夺青绫被,寒分白氎毡。
闻鸡愁夜雨,骑马爱春天。
改秩俄南北,还家乃后先。
西楼初看竹,南涧复听泉。
神剑惊重合,蠙珠得再连。
莫辞烧烛坐,且复对床眠。
窥户来雏鹤,蹲枝啸冻鸢。
窗虚风淅淅,檐迥雪翩翩。
旧赏随云散,新愁共月悬。
清才属群彦,高咏信残年。
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赵寅仲并呈于晦仲时与寅仲以上诸兄初相识诸兄又约便道至王先生岁寒堂相会也 其一 宋末元初 · 金履祥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多士趋京我亦东,不排阊阖不南宫。
此行识得天台彦,谁道归舟载月空。
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赵寅仲并呈于晦仲时与寅仲以上诸兄初相识诸兄又约便道至王先生岁寒堂相会也 其二 宋末元初 · 金履祥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客中相见别匆匆,论学无由意独浓。
赖是岁寒来有约,不妨归去又相逢。
仲并湖州(仲时摄帅司机宜) 宋 · 张守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佳丽江山得共游,一时宾主亦风流。
鸟飞鱼泳青油幕,虎踞龙盘白鹭洲
坐席未温俄告别,题舆催上莫淹留。
苕溪尺五烟霄近,入手功名不自由。
陈卿又和三首而仲通判亦三作严教授再赋皆有见及语予不可以无言故复次韵 宋 · 曾几
 押词韵第四部
官属中书,朝班高太府(自注:陈卿贰太原府,兼中书检正。)
陈卿棹臂去,偃仰一茅宇。
临池看鱼乐,坐树听鸟语。
脩竹手所栽,薪萌争上土。
天开重新运,圣作万物睹。
会合如风云,吹嘘者龙虎。
陈卿落闲处,问孰与为伍。
毛颖传中人,渠侬适成五。
诗章出咳唾,流派考宗祖。
仲严更献酬,胸次非小户。
览观不暇给,烂若花药圃。
可畏韵险艰,浮梁袅相拄(原按:此句用杜甫龙门阁诗全句,原本袅误枭,今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