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跋孔耽碑后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八、《东观馀论》卷下
是碑在亳州永城县廨中,仆向见滕同舍言其目,复于上官仲雍知其所在。
政和癸巳岁十月十九日余国器圣求永城寄至。
词笔皆古雅,因以章草书其文一通,以便览观云。
是夜鼓二,于清平坊第书,长睿父记。
上官愔秘书省校书郎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四、《浮溪集》卷八
汝名臣子,少有轶材,方时急贤,当在崇养。
册府,士大夫之冀北也。
少休骏足,以适夷涂。
上官愔吏部员外郎 宋 · 李正民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六、《大隐集》卷二
敕:吏部在南宫为眉目,于选士为司命
自国朝以来,非名士不以居之。
比因典籍弗存,而议者喜出新意,因事立文,承用多駮。
吏缘为奸,不可胜诛。
非得儒学之士通于世务者,孰能举其职哉?
尔文雅决科,达于吏治。
学宫策府,皆所践更。
往佐天官,俾司小选
汝其检吏而勿纵,守法而勿拘。
使文书无滞留而铨综平,则予汝嘉,尚有褒宠。
可。
上官愔直秘阁京畿运副 宋 · 李正民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八、《大隐集》卷三
敕具官:昔荣夷公好专利,而王悦之
芮良夫知王室之将卑,以为王人者,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
朕念掌财计之臣,务以聚敛趣办,或者取羡馀以市恩,其能捐横敛,恤民隐,为朝廷布仁义之泽者几希。
将漕王畿,论事有体。
乃能奉朕宽恤元元之意,丐罢苛扰刻剥之令于用度殚屈之时,朕甚嘉之。
其升延阁之班,仍正使名之重,将以风厉四方,使刻削之风丕变,而吾凋瘵之民,庶乎少休息矣。
清资显秩,于尔何爱焉。
可。
范冲等赴阙诏建炎元年五月十一日庚子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
朝奉郎提举淮南西路茶盐公事范冲宣教郎上官愔、常同,令乘驿赴阙,三省审察。
天柱滩记 南宋 · 吴逵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六
剑津而南五里,有乱石当溪,若颓垣断堑者,水不得安流,怒而奔激,上下之舟,杌棿其间,毫釐有差则轻者覆、重者碎,篙工水师,无不惴慄。
旁一石曰天柱,滩或暴涨,不辨港道,望之以为标准,大浸没天柱则惮不敢行,故险为滩最。
绍兴七年漕台大议开滩,檄逵专其事。
十一月既望,开黯澹四港,将及其馀,太守上官愔谓宜自天柱始,于是命邑宰吴叔虎、尉彭亿募众兴工,乘农事之隙春雨未集而速成之。
十二月始事,迄于明年正月,石开水循,舟行便安。
惟事无大小,为之必成,害无久近,除之必去。
方乱石群峙中流,非鳌戴神运固不能动,岂人力所能拟议!
今役不数旬,费不过数十万,用能除百世之害,岂人力也!
春事方作,逵又当代,虽不毕力于其间,而沿流上下四百里之险,源委昔险而今稍平夷
民亦乐成,不惮其劳,先其大而不为其细。
非贤守牧为之率焉,孰以贻百世之利耶!
岂若园池台榭,徒供燕游之乐,今日营而他日废哉!
后之君子,幸卒其事。
按:嘉庆南平县志》卷二四,嘉庆十五年刻本。
太常少卿银青光禄大夫滕公庾神道碑淳熙六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一、《省斋文稿》卷二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睢阳滕子济、子端为儿童时俱负隽声,逾冠同登崇宁五年进士第,相继中词学兼茂科。
政和宣和中,先后入秘书省正字,为著作佐郎
他人方附丽权门,躐取显宦,二公独恂恂自守,滞留儒馆,泊如也。
光尧皇帝中兴于南京,首用乡闾之望。
子济既由太常少卿登坛盛礼,仍草告天肆眚之文,子端旋以博士讨论典故。
盖其践历往往同时,亦或相代,人号衣冠盛事。
宰相陈东欧阳澈之讦直,加以大辟。
子端即上疏申救,且移书相府,复欲面诋之,为同舍郎捍止,义槩籍籍搢绅间。
已而从幸广陵
子济左史中书舍人子端亦为郎文昌省,摄容台事,骎骎进用矣。
是岁十二月十八日子端遽以疾卒。
不二年,子济遂自谏大夫翰林,登枢府,故君子于子端尤太息焉。
寿才四十二。
明年,长子瑾挈柩南渡,旋窆于婺州金华北山俱视之原。
至淳熙四年,瑾守通州,其弟琛守舒州,书来言曰:「先人蚤世,于今五十年,赖遗训馀泽,兄弟分守两淮,银印青绶,追爵三品。
惟是墓道有碑而词未刻,死且不瞑,敢以为请」。
某旧尝读公之文,又闻救事,欣慕其高节,且于二守尝同朝同僚,其何可辞?
乃序而铭之。
公讳字子端,世居应天府宋城县。
曾祖卫尉寺丞尧臣赠太子少保
晋安郡夫人王氏、信安郡夫人陈氏。
宣德郎公绰,赠太子少傅
魏郡夫人张氏、鲁郡夫人郑氏。
左朝请大夫、知鄂州友,赠太子少师
蜀郡夫人常氏。
公少力学,年十二为文瘗死禽,磨瓦书之,题曰《爵王墓碑》。
自是杯酒嬉笑率寓于文,见者惊异。
初仕为将仕郎蔡州新息,民号清和县
秩满,升通仕郎,调陈州商水丞。
既中科目,循文林郎,为《九域图志》所编修官,改宣教郎
徽宗秘书省,转奉议郎,历承议郎,除正字
《九域志》成,转朝奉郎
驾再幸省,转朝散郎,遂佐著作,进朝请郎
丁内外艰。
建炎初元起为太常博士,转朝奉大夫,擢都官员外郎
时庶事草创,赏功补副尉者不可计,是非混淆。
公谓兴复大业在信赏必罚,今吏以微文沮所当得而以赇谢予其不当得,何以鼓天下忠义之气?
又帖给吏手多假托权势取之,因转售于人,冒滥滋甚。
于是随事爬梳闻诸朝,严其籍。
朝散大夫,兼权太常少卿
初,李丞相纲素善公,其论救也,当路颇以为憾,久稍谅其无他,委看定四方封事。
公昼夜省阅,凡可行者差次润色,类以奉御,欲裨助初政,惫心疲精,失食饮节,坐是致疾。
吏祁俨乘时为奸,公力疾案治之。
无何,长贰佑俨,笞之而已。
公叹曰:「吾为郎,治一吏不见信,况敢望协心为国乎?
天下事略可见矣」。
因忽忽不乐,以至于没,搢绅嗟惜。
公天资明敏,恢宏自信,为文章立成,下至书算艺术,见辄能之。
惟于仕进不汲汲,在馆阁踰八年,非旅进不至政府,日钞异书以广见闻。
少师公与弟比登儒科,坐上书入元祐党,晚御诸子甚严。
公朝服受教责略无惰容,修身谨行,惟恐贻亲忧。
同父昆弟姊妹十五人,极其友爱。
初娶常氏,谏议大夫安民女,追封信安郡夫人
再娶路氏,宝文阁直学士昌衡女,追封咸宁郡夫人
五子三女,皆路出。
璹、璆早亡;
通州
次瑺,未仕;
季,舒州也。
长女适右迪功郎冯揆,次适左奉议郎仲举,馀不及嫁。
孙男七人:仲通仲容、仲雍仲山仲忱、仲恂、仲宦。
仲容迪功郎福州怀安县主簿
孙女四人:长适迪功郎、新镇江府司法参军吕祖恕,馀尚幼。
铭曰:
赫赫祥光,龙飞宋都。
雍雍雁行,渐于乡闾。
可用为仪,匪直其羽。
亦有忠言,以惊该辅。
伯兮先登,秉国事枢。
季止郎潜,命也何居?
天之于人,报有先后。
不于其身,必蕃厥胄。
是生良子,剖符相望。
追爵三品,密章未央。
公文可传,公行可纪。
诗以声之,公为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