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771年11月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公讳含。
字宏都
琅琊临沂人
其先出于邾。
颜公子友封于郳。
是为小邾子。
附庸。
居于邹邑
因以命氏。
孔门达者八人。
曰路回辛骄祖哙仆何。
次有丁阖叔子率躅。
秦有贞。
汉有肆异安乐。
魏有斐盛。
盛字叔台。
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
始自琅琊
代传恭孝。
故号所居为孝悌里。
生钦。
字公若
明韩诗礼易尚书
多所通说。
学者宗之。
大中大夫东莞广陵太守葛绎贞子
生默。
字静伯
汝阴太守护军将军
生公
少有操行。
以孝闻。
兄畿。
咸宁中死。
托梦当复生。
发棺而气息甚微。
阖家营视。
母妻不能无倦。
公乃绝弃人事。
躬亲侍养。
足不出户者十有三年。
次嫂樊氏失明。
须髯蛇胆。
寻求不得。
忽有青衣童子持囊授公。
乃蛇胆也。
寻出户。
化成青鸟飞去。
东海王越以为太傅参军
元帝过江。
丞相祭酒
东宫初建。
公以儒素笃行补太子中庶子
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
封西平县侯
侍中
吴郡太守
公所历简而有恩。
明而能断。
然以威风御下。
王导叹曰。
颜公在事。
吴人敛手矣。
未之官。
复为侍中国子祭酒光禄勋
以年老逊位。
成帝美其素行。
就加右光禄大夫
门施行马。
赐床帐被褥。
大官四时致膳。
固辞不受。
时论者欲为王导降礼。
冯怀以问于公。
公曰。
吾闻伐国不问仁人。
向冯祖思问佞于我。
我有邪德乎。
或论少正卯盗蹠恶孰深。
公曰。
隐伏之奸。
非圣不诛。
众咸服焉。
郭璞尝欲为公筮。
公曰。
自有性命。
无劳蓍龟。
桓温求婚。
以其盛满不许。
因诫子孙曰。
自今任官不可过二千石
婚姻勿贪世家。
或问偫士优劣。
答曰。
周伯仁之正。
邓伯道之清。
卞望之之节。
馀则吾不知。
致仕二十馀年。
年九十二薨。
谥曰靖
三子髦谦约。
并有声誉。
公丧在殡。
而邻家失火。
髦与二弟抱柩号叫。
熛焰垂至。
忽尔顿绝。
时人以为孝感
事见晋书。
髦子君道。
少纂家业。
惇于学行。
仪状严整。
风貌端美。
桓公见而叹曰。
颜侍中廊庙之望也。
尚书郎大中正给事黄门侍郎
以父老不就。
给事中晋陵临川太守侍中本州大中正
加秩中二千石光禄勋西平定侯
事具约孙延之集。
生綝。
字文和
骑都尉
袭西平侯
生靖之。
字茂宗
宣城太守司徒咨议御史中丞
生腾之。
字宏道
善草隶书。
有风格。
治书御史度支校尉巴陵太守
生炳之。
字叔豹
以能书称。
奉朝请辅国江夏王参军
生见远。
字见远
方正不合于俗。
梁书云。
博学有志行。
齐治书御史
俄兼中丞
正色立朝。
有当官之称。
高祖受禅。
不食。
发愤恸哭而绝。
武帝恨之曰。
我自应天从人。
何预天下人事。
颜见远乃至于此。
生协。
字子和
湘东王记室
梁书有传。
生之推。
字介
北齐中书舍人给事黄门侍郎平原太守
尝著观我生赋云。
白下以流涟。
靖侯巳下七叶坟茔皆在故也。
生思鲁悯楚。
集序思鲁自作。
事见本传。
入隋。
生游秦。
思鲁字孔归。
博学善属文。
尤工诂训。
司经校书长宁王侍读东宫学士
尝与刘臻讲论经义。
屈服焉。
高祖入关。
率男师古相时勤礼育德奉迎于长春宫。
仪同王记室
国史温大雅传云。
大雅在隋。
与思鲁俱在东宫
弟彦博与悯楚同直内史省
彦公与游秦并典校秘阁
二家兄弟。
各为一时人物之盛。
少时学业。
颜氏为优。
其后职位。
温氏为盛。
勤礼字敬
幼而朗悟。
识量宏远。
工于篆籀。
尤精诂训。
秘阁司经
史籍多所刊定。
校书郎著作郎
与兄师古相时俱以文学为崇贤宏文馆学士
太宗使萧钧赞曰。
依仁服义。
怀文守一。
履道自居。
下帏终日。
德彰素里。
行成兰室。
鹤钥驰誉。
龙楼委质。
著作郎
生昭甫。
字周卿
少聪颖。
而善工篆隶草书。
与内弟殷仲容齐名。
而劲利过之。
特为伯父师古所赏。
凡所注释。
必令参定焉。
为天皇曹王侍读曹王属。
有献古鼎篆书二十馀字。
举朝莫能读。
昭甫尽识之。
华州刺史
真卿表谢。
批答曰。
卿之乃祖。
尝为硕儒。
既高倚相之能。
遂有臧孙之后。
不坠其业。
在卿之门。
二子元孙惟贞。
元孙字聿修
聪锐举进士
考功郎刘奇特标榜之。
太子舍人
专掌令画。
元宗赞之曰。
孔子亚圣。
鲁国称贤。
翰墨之妙。
莫之与先。
累至滁沂濠三州刺史
秘书监
五子。
春卿
明经拔萃。
蜀县
茂才偃师丞。
杲卿。
字昕
山太守
禄山反。
土门
卫尉卿中丞
赠太子太保
谥曰忠节
曜卿
工草隶五言。
文学崇文馆淄川司马。
旭卿。
善草书。
允山令。
茂曾
笃行。
颇好诂训。
犍为司马。
惟贞字叔坚
有德行词学。
尤善草隶。
屡登甲科。
太子文学王友
赠太子少保
事具陆据神道碑。
七子。
阙疑。
孝友仁让。
专精诗传。
杭州参军
允南
孝悌聪锐。
工为诗判。
屡入高等。
春卿杲卿曜卿同日为侍郎席建侯所赏。
左补阙
真卿殿中侍御史
正至。
同拱法座蹈舞。
而衣袂相接者三。
允南侍宴诗云。
谁言百人会
兄弟也沾陪。
累迁司封郎中国子司业金乡男
乔卿
仁友精晋史。
有吏道。
富平
真长
清直举明经
幼舆
仁和有酝藉。
班汉
左卫率府兵曹
真卿
进士校书郎
举文词秀逸。
醴泉
清白名闻。
长安
三院御史兵部员外郎
以平原太守禄山
凡五为侍郎右丞
三为尚书
四为御史大夫
七为刺史
二为节度采访观察使
鲁郡
允臧。
友悌有吏干。
制举县令
延昌
拜监察。
郭子仪朔方衣资使。
迁殿中太子中允江陵少尹
再兼侍御史
荆南节度行军司马
公子谦。
安城太守
约。
零陵太守
孙纶。
廷尉
熙。
散骑常侍
显。
军司马
曾孙系之。
益州刺史
延之。
金紫光禄大夫
劭之。
军司马
根。
晋安太守
元孙希之。
新安太守
师伯
仆射
师仲。
中书郎
浚。
吏部尚书
测。
临淮太守
㚟。
五兵尚书
微之
散骑常侍
僧度
给事中
僧超。
徐州刺史
来孙幼明
征虏记室
昆孙积。
中书郎
翻。
广州刺史
仍孙誓。
交州刺史
挺。
山阳太守
云孙之仪。
御正中大夫新野公。
之善。
侍读
十代孙昶。
宁仁
悯楚。
侍御史
游秦。
度支郎中廉州刺史
见循吏传。
班汉决疑。
颐。
汝南侯侍读
十一代孙千里。
工书。
王主簿
师古。
秘书监文崇贤学士
相时。
礼部侍郎天册学士
育德。
太子通事舍人
司经局校定经史。
利仁。
秘书郎
有意。
沔州刺史
博古。
博学。
延陵丞。
十二代孙中和。
渝州刺史
扬庭。
王侍读
光庭。
博学注后汉书。
涉令。
趋庭。
职方郎中吉州刺史
欣期。
著作郎
益期。
详正学士
敬仲
仁孝。
吏部郎中平昌男。
康成
进士太子舍人崇文馆学士
希庄
进士银青和州刺史
日损。
应制高第大基
嘉宾。
少有俊才。
十三代孙大智。
并州录事参军
隐朝。
进士拔萃河北
匡朝。
工五言。
朐山
元淑
邻几。
景灵。
校书郎
同寅。
明经
升庠。
有词学。
富阳
恭敏。
有德行。
明汉书。
武功
知微。
制举伊阙丞。
十四代孙温之。
有志行。
举方正司门郎中
澄之。
澹之。
明经
晃。
有清节。
饶阳司士
抱。
范县
允济。
好属文。
榆次
振。
高陵丞。
搢。
援。
挺。
据。
揆。
撰。
明经
挺有词理。
万年尉。
式宣。
清修。
进士殿中侍御史
茂齐
淳谨。
汉州司法
舒。
俊才。
制举长安
说。
明经有才器。
渭南丞。
顺。
孝悌。
进士评事
胜。
进士左补阙
怡。
好为诗。
浑。
博涉有文。
太子通事舍人
方侨。
进士宫门丞
十五代孙逸。
好文。
武康
鏻。
长安广成将军
泉明。
孝义
佐父开土门
彭州司马
季明
子干
诩。
沛。
颇。
及外孙沈盈
禄山反死难。
并赠五品官。
翙。
敦敏。
通义
觌。
绵州参军
颢。
西令。
慈明。
都水
颖。
河南府功曹校书郎
颋。
孝。
明经
大理司直
頔。
奉礼郎
颀。
江陵
颂。
河中
顗。
凤翔参军
颉。
当阳主簿
愿。
千牛
顶。
武功丞。
颇。
工隶书。
太子洗马
颐。
颒。
京兆参军
翾。
岘。
颉。
颛。
须。
䪻。
頩。
枝。
并未仕。
通明
项城
韶。
有才气。
工诗策。
进士濮阳
明。
华阳
启。
温江
华阴
亚邱。
守道不仕。
其馀枝派繁衍。
不可具载。
于戏。
吾祖以志行纯粹。
感通神明。
贻谋子孙。
奕叶无改。
其后忠义孝悌。
文学才业。
布在青史。
粲然可知。
非夫德盛流光。
何能若是。
真卿小子。
惧不克荷。
顷自抚州代到。
获展旧山。
虽碑版沈沦。
而邱封俨在。
敢扬不朽之烈。
庶竭罔极之思。
铭曰。
铄吾祖。
渡江浦。
孝通神。
名轶古
凡七叶。
白下
本支分。
源流溥。
世忠义。
謺规矩。
毣鸾皇。
炳龙虎。
文雎涣。
学邹鲁。
赫才明。
振区宇。
亘今昔。
难悉数。
嗟末孙。
惭下武。
扬耿光。
愧无取。
丰碑立。
百世睹。
唐故通议大夫行嶭王友柱国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766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孔悝有彝鼎之铭。
陆机有祠堂之颂。
皆所以发挥祖德。
敷演家声。
故君子之观其铭也。
既美其所称。
又美其所为。
无而称之。
是诬也。
有而不述。
岂仁乎。
论而撰之。
敢不祗惧。
君讳惟贞。
字叔坚
其先出于颛顼之孙祝融
孙安为曹姓。
其裔邾武公
名夷甫
字颜
子友。
别封郳为小邾子。
遂以颜为氏。
多仕鲁为卿大夫。
孔门达者七十二人。
氏有八。
战国有率斶。
秦有贞。
汉有异肆安乐。
其后丧乱。
谱牒沦亡。
魏有斐盛。
字叔台
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
始自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
广陵太守给事中葛绎贞子讳钦
字公若
精韩诗礼易尚书
学者宗之。
汝阴太守护军袭葛绎子讳默。
字静伯
侍中光禄大夫西平靖侯讳含
字宏都
元帝过江。
巳下七叶。
葬在上元幕府山西
侍中光禄勋西平定侯讳髦
字君道
事具孝行传。
生州西曹骑都尉西平侯讳綝
字文和
宣城太守御史中丞讳靖之
字茂宗
巴陵太守度支校尉讳腾之
字宏道
善草隶书有风格。
梁武帝草书评云。
腾之贺道力并便尺牍。
少行于代。
辅国江夏王参军讳炳之
字叔豹
以能书称。
生齐持书御史中丞讳见远
字见远
和帝被弑。
恸而绝
梁武深恨之。
事见梁周北齐书。
镇西记室参军讳协
字子和
感家门事。
义不求闻达。
元帝著怀旧诗以伤之。
撰晋仙传五篇。
日月灾异图两卷。
文集二十卷。
见梁书。
北齐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平原太守东宫学士讳之推
字介
著家训二十篇。
冤魂志三卷。
證俗字音五卷。
文集三十卷。
事具本传。
黄门兄之仪。
御正史中大夫麟趾学士。
隋文辅政。
不署矫诏。
索玺又拒之。
出为集州刺史新野公。
后朝朔望。
引之御榻曰。
见危授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
古人所重。
何以加卿。
事具周书。
弟之善。
子孙见于后。
黄门生皇秦王记室讳思鲁
悯楚游秦小。
记室字孔归
君之曾祖也。
司经校书东宫学士
率子弟奉迎义旗于长春宫。
瓜州
仪同
博学善属文。
自为父集序。
国史称温大雅在隋。
与思鲁同东宫
彦博与悯楚直内史省
彦将时与游秦同典校秘阁
二家兄弟。
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
氏为优。
其后职位。
温氏为盛。
温氏谱亦载焉。
生勤礼。
字敬
君之祖也。
幼而朗悟。
识量宏远。
工于篆籀。
尤精诂训。
解褐校书郎
与两兄弟师古相时时为宏文崇贤学士
弟育德又于司经校定经史。
当代荣之。
太宗尝令师古赞崇贤学士
以兄弟。
特命萧钧赞之曰。
依仁服义。
怀文守一。
履道自居。
下帷终日。
德彰素里。
行成兰室。
鹤钥驰誉。
龙楼委质。
著作郎修国史夔府长史
虢州刺史
生昭甫敬仲殆庶无恤少连务滋辟强。
昭甫字周卿
君之父也。
幼而颖悟。
尤明诂训。
工篆籀草隶书。
内弟殷仲容齐名。
而劲利过之。
特为伯父师古所赏重。
每有著述。
必令参定。
尝得古鼎二十馀字。
举朝莫识。
尽能读之。
高宗侍读曹王属。
华州刺史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
卿之乃祖。
当为硕儒。
既高倚相之能。
遂有臧孙之后。
不坠其业。
在卿之门。
生我伯父讳元孙暨君。
伯父聪颖绝伦。
尤工文翰。
进士
考功郎刘奇特标榜之。
由是名动海内。
累迁太子舍人
元宗监国
专掌令画。
尝和游苑诗。
批云。
孔门称哲。
宋室闻贤。
翰墨云捷。
莫之与先。
历滁沂濠三州刺史
秘书监
君仁孝友悌。
少孤。
育舅殷仲容氏。
蒙教笔法。
家贫无纸笔。
与兄以黄土扫壁本石画而习之。
故特以草隶擅名。
天授元年
糊名考试。
判入高等。
以亲累授衢州参军
盈川杨炯信安桓彦范相得甚欢。
又选授洛州温县永昌二尉。
每选皆判入高科。
侍郎苏味道以所试示介众曰。
选人中乃有如此书判。
嗟叹久之。
遂代兄为长安太子文学
以清白五为察访使魏奉古等所荐。
五邸初开。
盛选僚属。
拜嶭王友柱国
伯姊御史大夫张知泰鲁郡夫人亡。
将葬。
数家占君不利临圹。
君哭而拒之曰。
岂有亡手足之痛。
牵拘忌而忍自绝乎。
弗从。
其年七月才生明。
遘疾而殁。
教义者隐而伤焉。
会稽贺知章陈郡殷践猷吴郡陆象先上谷寇泚河南源光裕博陵崔璩友善。
事具陆据所撰神道碑。
累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云。
卿之先人。
德行优著。
学精百氏。
艺绝六书。
频擢甲科。
屡升循政。
曳裾王府。
名右
载笔春宫。
道高徐阮。
既而寿乖华发。
器纡青云
业载史臣。
庆传令子。
追存盛美。
褒赠崇班
且旌善于义方
俾扬名于有后。
濠州春卿杲卿曜卿旭卿茂曾
春卿工词翰。
倜傥有吏才。
苏颋茂才偃师丞。
杲卿文理清峻。
所居有声。
太常丞摄常山太守
禄山反。
擒其心手。
土门
卫尉卿中丞
城陷。
杲卿叱詈之。
遂被钩舌支解而终。
赠太子太保
谥曰忠节
真卿表谢。
肃宗批答云。
自羯胡猖狂。
入我河县
所在官吏。
多受迫胁。
卿兄以人臣大节。
独制横流。
或俘其谋主。
或斩其元恶。
当以救兵悬绝。
身陷贼廷。
旁若无人。
历数其罪。
手足寄于锋刃。
忠义形于颜色。
古所未有。
朕甚嘉之。
曜卿工诗书草隶。
十五以文学崇文馆
淄川司马。
旭卿善草书。
允山令。
茂曾好属文诂训。
仁厚绝众。
犍为司马。
君生阙疑允南乔卿真长幼舆真卿允臧。
阙疑仁孝有吏能。
精诗传。
善剖判。
杭州参军
允南仁孝有清识。
工诗。
人多诵其佳句。
善草隶。
春卿杲卿曜卿同日于铨庭为侍郎席建侯所赏。
达奚珣荐为左补阙
真卿时为殿中。
正至。
三拱法座舞蹈。
而衣袂相接者三。
允南赋诗云。
谁言百人会
兄弟也沾陪。
历殿中膳部司郎中国子司业金乡男
乔卿仁和有吏干。
富平
真长清直早世。
幼舆方雅有酝藉。
通班汉。
左清道率府兵曹
真卿早孤。
蒙伯父暨允南亲自教诲。
进士
校书
制举醴泉
陟清白长安
三院御史
四为大夫
六为尚书
再为采访节度
礼仪使光禄大夫鲁郡
允臧敦质孝悌。
有吏能。
制举延昌
监察充朔方衣资使殿中三为侍御史中允江陵少尹荆南行军。
濠州及君孙。
泉明。
佐父开土门
彭州司马
威明
邛州司马
季明
子干
沛。
翊。
颇。
诞。
及外孙博野沈盈卢逖。
并为逆胡所害。
各蒙赠五品京官。
浚。
好属文。
翘。
华。
正。
𩓥。
慈明。
都水使者
𩓥好五言。
校书
颋。
仁孝方正。
明经
大理司直
岭南营田判官
执丧九日不食。
颉。
河阳
顗。
凤翔参军
颇。
工小楷。
洗马
颃。
恭仁。
奉礼郎
并早丧逝。
纮。
方义主簿
暨觏。
并没蛮。
袭明。
微明。
德明。
未仕。
通明
获嘉
将明。
昌明
克明
崇文明经
卫密标榜之。
翙。
有德行文词。
华原主簿
准。
溧水
觌。
颇工文。
襄阳
觐。
有文行。
文进士
颢。
仁友清白。
常熟
封金乡男
颖。
清介勤学。
侍郎蒋洌赏其判。
京兆兵曹
袭金乡男
岫。
仁纯。
常熟主簿任城男。
颀。
浚仪
颂。
清源
顶。
干办
府法曹
愿。
长厚清白。
朝邑
頵。
左率仓曹
硕。
秘书正字
颒。
有吏干。
歙州录事参军曲阜男。
䪻。
好为诗。
富阳
禺。
好为文。
常州参军
并粗有所立。
之诸祖父偫从。
扬庭。
颐。
侍读
强学。
益期。
学士
中和
至诚。
敬仲
大智。
温之。
澄之。
澹之。
搢。
挺。
援。
撰。
温。
泳。
陵。
明经
康成
强学。
希庄
日损。
隐朝。
邻几。
知微。
舒。
说。
顺。
胜。
式宣。
韶。
进士
制举有意中和趋庭希庄刺史
利仁。
明天文。
欣期。
元淑
景灵。
校书
光庭。
注后汉书。
嘉宾。
千里。
升庠。
匡朝。
怡。
滔。
浑。
允济。
搢。
逸。
觌。
不器
防。
有文词。
博古。
少连
恭敏。
惇学行。
敬仲温之以孝闻。
润。
有风义。
晃。
鏻。
邈。
迢。
以清白称。
其馀咸著官族
不获悉数。
洪惟累祖之耿光丕业。
有若子泉宏都之德行。
巴陵记室之书翰。
特进黄门之文章。
秘监华州之学识。
肇自鲁国
格于圣代。
纷纶盛美。
遂举集于
能述遵前人。
不敢失坠其志事。
以忝聿修
宜其克飨尊荣。
为清庙不祧之主。
真卿幸承遗训。
叨受国恩。
既受无疆之庥。
敢扬不朽之烈。
铭曰。
系我宗。
邾颜公。
子封郳。
鲁附庸。
孔圣
浴沂风
刺青徐。
给事中
护营
渡江枫。
侍兄疾。
感蛇童。
邻火断。
珥貂重。
施七叶。
传孝恭。
武骑都
尉司从。
便尺牍。
继鱼虫。
难。
愤而终。
记室
湘东
御正
凛移忠。
黄门
擅文雄。
三韶长。
东宫
穆叔
史牢笼。
华州
诂训通。
秘监
盛名鸿。
少保
文翰工。
莅畿赤。
五褒崇。
望苑
友桂丛。
三超赠。
储宫
流光盛。
庙貌融。
永不祧。
垂无穷。
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一
君讳勤礼。字敬
琅琅临沂人高祖讳见远
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
不食数日。一恸而绝
事见梁齐周书。曾祖讳协。
湘东记室参军文学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
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
尤工诂训。仕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
沛国刘臻辩论经义。屡屈焉。
学书。黄门传集序。
君自作。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秦王。精选僚属。
记室参军。加仪同
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
更唱者二十馀首。温大雅传云。
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
弟悯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
悯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
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国史。君幼而朗悟。
识量宏远。工于篆籀。
尤精诂训。秘阁司经
史籍多所刊定。义宁元年十一月太宗京城
朝散大夫勋。解褐秘书省校书郎
武德中授右领左右府铠曹参军。九年十一月轻车都尉兼直秘书省
贞观三年六月兼行雍州参军事六年七月佐郎
七年六月詹事主簿。转太子直监。
崇贤馆学士。官废。
出补蒋王文学宏文馆学士永徽元年三月制曰。
君学艺优敏。宜加奖擢。
乃拜陈王属。学士如故。
曹王友。无何。
秘书省著作郎。君与兄秘书监师古礼部侍郎相时齐名。
秘监与君同时为崇贤宏文馆学士礼部天策府学士
太子通事舍人育德又奉令司经局校定经史。太宗尝图画崇贤诸文学士
秘监为赞。以君秘监兄弟。
不宜相褒述。乃命中书舍人萧钧特赞君曰。
依仁服义。怀文守一。
履道自居。下帷终日。
德彰素里。行成兰室。
鹤钥驰誉。龙楼委质。
当代荣之。六年后夫人中书令柳奭亲累贬夔州都督府长史
显庆六年上护军。君安时处顺。
恬无愠色。不幸遇疾。
倾逝于府之官舍。既而归窆于京城东南万年县宁安乡之凤栖原。
先夫人陈郡殷氏暨夫人同合祔焉。礼也。
七子。昭甫。
王曹王侍读。赠华州刺史
事具真卿所撰神道碑。敬仲
吏部郎中。事具刘子元神道碑。
殆庶。无恤
辟非。少连
务滋。皆有学行。
以柳令外甥不得仕进。孙元孙。
进士考功员外刘奇特标榜之。
名动海内。从调以书判入高等者三。
累迁太子舍人。属元宗监国
专掌令画。滁沂濠三州刺史
秘书监。惟贞。
频以书判入高等。历畿赤尉太子文学王友
国子祭酒太子少保。德业具陆据神道碑。
会宗襄州参军
考。楚州司马
澄。左卫翊。
卫。润。
倜傥。涪城
曾孙春卿。工词翰。
有风义。明经拔萃。
犀浦蜀二县尉。故相国苏颋茂才
又为张敬忠剑南节度判官偃师丞。
杲卿。忠烈有清识吏干。
累迁太常丞。摄常山太守
杀逆贼安禄山将李钦凑。开土门
擒其心手何千年高邈。迁卫尉卿御史中丞
城守陷贼。东京遇害。
楚毒惨下。詈言不绝。
赠太子太保谥曰忠节
曜卿。工诗书草隶。
十六以词学直崇文馆淄川司马。
旭卿。善草。
允山令。茂曾
讷言敏行。颇工篆籀。
犍为司马。阙疑。
仁孝善诗春秋。杭州参军
允南。工诗。
人皆讽诵之。善草隶书判。
频入等第。历左补阙殿中侍御史
三为郎官国子司业金乡男
乔卿。仁厚有吏材。
富平真长
耿介举明经幼舆
敦雅蕴藉。通班汉书。
左清道率府兵曹真卿
进士校书郎。举文词秀逸。
醴泉黜陟使王鉷以清白名闻。
七为宪官。九为省官
荐为节度采访观察使鲁郡
允臧。敦实有吏能。
县令。宰延昌
四为御史。充太尉郭子仪判官江陵少尹荆南行军司马
长卿晋卿
邠。充国
质。多无禄早世。
名卿。⿰(亻胃)
倜。伋。
伦。并为武官。
元孙纮。通义
没于蛮。泉明。
孝义有吏道。又开土门佐其谋。
彭州司马威明
邛州司马季明
子干。沛。
翊。泉明男诞。
及君外曾孙沈盈卢逖。并为逆贼所害。
俱蒙赠五品京官。浚。
好属文。翘。
华。正。
𩓥。并早夭。
颖。好五言。
校书郎。颋。
仁孝方正。明经大理司直
张万顷岭南营田判官。顗。
凤翔参军。頍。
通悟颇善隶书。太子洗马郑王府司马
并不幸短命。通明
好属文。项城
翙。温江丞。
觌。绵州参军
靓。盐亭
颢。仁和有政理。
蓬州长史。慈明。
仁顺干蛊。都水使者
颖。介直。
河南府法曹。頔。
奉礼郎。颀。
江陵参军。颉。
当阳主簿。颂。
河中参军。项。
卫尉主簿。愿。
左千牛。颐。
颒。并京兆参军
頩。须。
䪻。并童稚未仕。
黄门御正至君父叔兄弟众子侄扬庭益期昭甫强学十三人。四世为学士侍读
事见芳续卓绝殷寅著姓略。少监少保
以德行词翰为天下所推。春卿杲卿曜卿允南而下。
暨君之偫从光庭千里康成希庄日损隐朝匡朝升庠恭敏邻几元淑敏温之舒说顺胜怡浑允济挺式宣韶等。多以名德著述。
学业文翰。交映儒林。
故当代谓之学家。非夫君之积德累仁。
贻谋有则。何以流光末裔。
锡美盛时。小子真卿
聿修是忝。婴孩集慕。
不及过庭之训。晚暮论撰。
莫追长老之口。故君之德美
多恨阙遗。铭曰(铭阙)
朝议大夫华州刺史上柱国秘书监颜君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一
君讳元孙。
字聿修
京兆长安人
高祖讳之推
北齐给事黄门侍郎
待诏文林馆
曾祖讳思鲁
太子校书东宫学士皇朝秦王记室
祖讳勤礼。
著作郎崇贤宏文两馆学士
父讳昭甫。
高宗侍读曹王属。
华州刺史
俱以德业才名。
相望史册。
君即华州元子
少孤。
养于舅殷仲容家。
身长六尺二寸。
聪锐绝伦。
工词赋章奏。
有史才。
明吏事。
年十岁时。
叔父吏部郎中仲任府法曹
长史李孝逸闻君少俊。
请与相见。
座中试安石榴赋。
君默缀少顷。
郎中而从之。
君授翰立就。
不加点窜。
孝逸大惊。
尤善草隶。
仲容以能书为天下所宗。
人造请者笺盈几。
辄令代遣。
得者欣然。
莫之能辨。
进士
素未习尚书
六日而兼注必究。
省试九河铭高松赋。
故事。
举人就试。
朝官毕集。
考功郎刘奇乃先标榜君曰。
铭赋二首。
既丽且新。
时务五条。
词高理赡。
惜其帖经通六。
所以不(原本阙)屈从常第。
徒深悚怍。
由是名动天下。
解褐鼓城主簿
登封
与弟赠太子少保讳惟贞府君调选。
屡以高等同登甲科。
相代为长安
翰林伟之。
前是老吏好以婚田之不决者试新上官
君悉垛阶上。
研墨汁数(原本阙)操割凡百馀道。
不终夕而毕。
县令陇西李绾。
学士也。
(原本阙)骇。
小吏分手写之。
而通不给。
朝廷耸叹。
洛阳著作佐郎太子舍人
元宗监国
独掌令诰。
当时以为纶言之最。
尝有命召。
或以次进(原本阙)
今日非也闻公唤长舍人来。
遂御小殿赐食。
因出诸家书迹数十卷。
曰。
闻公能书。
可为寡人定其真伪。
君分别以进上。
元宗大悦。
因赐藤笺笔墨衣服等物。
尝和游苑诗。
御札八分批答云。
孔门入室。
鲁国称贤。
翰墨之妙。
莫之与先。
君一览无遗。
兼该故实。
韦安石宰相庶子
特相礼重。
宫务一以咨君。
事颇填委。
从驾至(原本阙)司直用事。
命坊官同游石瓮寺驻焉。
诸君有忌前者。
曰。
颜舍人必不行。
已而君辞以遽。
曰。
果尔何为妄请。
君默然。
元宗登极。
同列皆迁中书舍人
君让范阳卢辅
俄为琚等所挤。
出为润州长史
滁州刺史
按察使王志愔以清白名闻。
沂州
志愔娶于颜馀庆。
以男求婚。
君拒之。
遂诬奏。
请降阶夺禄。
其初君与执事者。
因□官有忤。
至是憾焉。
遂黜归田里。
君屏私第。
傲然无闷者十年。
陈郡殷践猷上谷寇泚武功苏晋吴郡陆象先友善。
相见未尝不毕景。
起为濠州刺史
累加朝议大夫上柱国
中书令张嘉贞深相器重。
方引知制诰(原本阙)右职。
属罢相不行。
代到。
风疾停家。
开元二十年秋七月才生明。
薨于绛州翼城县之官舍。
子春卿任也。
明年
葬于东京鹞店东北高村原夫人新城县元氏故兆。
异穴而堋。
权也。
文集三十卷。
著干禄字书一卷。
并行于世。
续祖父涉令光庭注后汉书。
常山之陷也没焉。
广德二年春三月二十有二日制曰。
濠州刺史上柱国颜元孙
懿道淳茂。
宏材特达。
传经成业。
聚学为文。
清白著于家风。
问望光于铨选。
久膺扬历。
爰寄藩条。
政有其方。
绩宣其用。
未登大任。
遽迫流年。
九原不作。
郡邑存其遗爱。
二子象贤。
艰难立其名节。
忠能徇国。
孝在荣亲。
赠以儒官
扬其盛烈。
可赠秘书监
真卿表谢。
今上批答云。
卿之先伯。
当代词宗。
道蕴国经。
行推人表。
上宏祖德。
下奖门阀。
郑国不亡。
臧氏有后。
虽云雨之泽。
自叶流根。
然训诲之方。
因父见子。
永惟盛烈。
式宠代官。
不朽者名。
斯为极矣。
呜呼。
君有五子。
皆有才名。
春卿
聪锐无比。
早擅词赋。
尤工表檄。
倜傥有吏能。
急人之急。
明经拔萃。
蜀县
长史苏颋举茂才异等。
未试。
张敬忠节度判官
翼城丞。
与弟杲卿曜卿从父弟允南调选。
同日于铨庭为侍郎席建侯所赏。
偃师县
杲卿。
忠烈方正。
精敏有识。
累至魏州录事参军
清白名闻。
安禄山营田度支判官太常丞
摄常山太守
禄山反。
诛其土门使。
(原本阙)卫尉卿御史中丞
城陷诟詈。
为贼所屠害。
乾元中赠太子太保
谥曰忠节
曜卿
介直以信称。
勤学好属文。
工草隶书。
十五以文学崇文馆
每选集。
必为主司所赏。
历城淄川司马。
旭卿。
美姿仪。
善草书。
允山令。
茂曾
仁恕和厚。
口无择言。
颇属文词。
留心诂训。
嘉陵司马。
孙纮。
少好杂书。
疏财重义。
方义
鲜于仲通节度剑南
引为判官
同征閤罗凤。
没于蛮。
泉明。
颖悟孝义。
果锐娴于吏道。
安平
父敬保将开土门
使与长史袁履谦往来谋议。
左金吾兵曹
寻为贼所执。
举家见陷。
泉明到河北乞求赎。
先姑女而后巳子。
行路哀之。
东京收复。
泣血求父尸获焉。
时人以为孝感所致。
有能名。
崔光远所挤。
彭州司马
威明
太仆丞邛州司马
季明
惇敏有容止。
与君外孙卢逖同为贼所害。
左赞善
浚。
勤学好属文。
早卒。
子干
刚锐强力。
公刘果毅
弟沛。
同遇贼害。
都水使者
尚食奉御
翘。
入道。
诩。
与泉明子诞同质于禄山
皆被锯杀。
赞善
诞。
义王咨议
翙。
道义令。
觌。
汉州参军
靓。
盐亭
珝。
觏。
未仕。
曾孙证。
右内仓曹
讯。
兵曹
诏。
王参军
皆承谋翼。
不敢失坠。
惟君德盛才茂。
行周业广。
文可以经国。
道可以致君。
而坎壈盛明。
不登弼亮。
其时欤。
其命欤。
真卿越自婴孩。
特蒙奖异。
且兼师父之训。
岂独犹子之恩。
濡笔告哀。
不申万一。
铭曰。
琅琅世父。
明德是矩。
孝以仁亲。
忠期辅主。
周旋礼法。
精究训诂。
行楙圭璋。
文彪龙虎。
高标天府
震耀区宇。
前载(原本阙)千官歘睹。
王畿就列。
赤县斯伛。
杕华交辉。
洒翰如雨。
洛阳毗贰。
著作布武。
载笔龙楼。
□光龟组
元宗袖异。
□发俦伍。
不入掖垣
翻飞江浒。
淮沂其乂。
典宪斯侮。
望闬爰归。
优游不吐。
名公虚左。
濠上爰抚。
方俟同升。
遽愆多祜。
一麾屡黜。
百赎奚补。
翼子多方。
教忠则膴。
吁嗟太保
为国干橹。
取义舍生。
悲今迈古。
皇恩自叶。
超赠秘府
存殁哀荣。
幽明赫昈。
真卿追痛。
衔恤靡怙。
牵缀铭功。
恨非覼缕。
常山郡太守卫尉卿御史中丞赠太子太保忠节京兆颜公神道碑铭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一
公讳杲卿字昕
京兆长安人也。北齐黄门侍郎讳之推之来孙。
太子校书东宫学士皇朝秦王府记室参军讳思鲁之元孙。著作郎崇贤宏文馆学士虢州刺史讳勤礼之曾孙。
高宗晋邸侍读曹王属赠华州刺史讳昭甫之孙。濠州刺史秘书监讳元孙之第二子也。
公方正。精敏有清识。
周旋有则。进止閒详。
起家江州司法。转遂州
尝为刺史所责。公守正不为之屈。
时人称之。迁郑州司兵
开元与兄春卿曜卿从父弟允南俱从调吏部。皆以书判超等。
同日于铨庭为侍郎席建侯所赏。翰林拭目焉。
擢授魏郡录事参军。当官正色。
举劾无所回避。采访使张守圭以清白闻。
范阳郡户曹安禄山雅闻其名。
奏为营田判官光禄常二寺丞。又请为度支判官兼摄常山郡太守
天宝十四载冬十一月禄山范阳
稿城。公与长史袁履谦同谒。
乃矫授公紫履谦绯。因令崇州刺史李钦凑以兵七千人守土门
公罢归。途中指章服讽履谦曰。
与公受他此色如何。履谦亦感激之士。
遂与公定谋翻之。恐事泄。
潜使男安平泉明往来计议。又使西通王承业北结贾循
败族灭。属禄山使其心手高邈往范阳
公使侄婿稿城崔安石密伺其归以图之。冬十二月二十日
以私号召钦凑未至。会禄山东京留守李憕中丞卢奕判官蒋清
传首胁并海诸郡。前二日。
真卿以平原太守斩其使。令外甥卢逖以购禄山敕送于饶阳常山
后二日逖至。公悲喜不自胜。
犹未敢宣示。其夕钦凑至。
公俾参军李峻冯虔灵寿李栖默暨土人翟进玉缒于城南门。密令驿长蔡行仪醉以酒而斩之。
履谦入告。公与相持而泣。
喜其事之集也。遂使栖默开土门
又斩其副使潘惟慎。是夜高邈回宿蒲城
公命冯虔翟进玉崔安石驰捕邈。系其肘而缚之。
虔领赴郡。俄顷。
醴泉驿候骑报何千年发赵郡安石以进玉驰。
袭而擒之如高邈。遂绐以荣王琬哥舒翰官军二十万入土门告于列郡。
遂使郭仲邕诈为先锋。以中官领御骑六十。
徇以南诸郡。于是赵郡杀贼刺史马道贞。
钜鹿杀刘柸。广平杀郭子昂
曲州清河太守崔审交。皆以其首至。
先是真卿守平原。而饶阳前闻景城乐安博平清河七郡皆相与拒贼。
至是博陵上谷文安信都钜鹿广平魏赵邺与常山十郡皆却为国家守。乃使张通幽以兄儒相贼。
乞随泉明以自雪。至太原
与尹王承业同恶。窃为已功。
留泉明等不遣。承业从弟随中官入奏。
皆蒙超奖。拜公卫尉卿御史中丞
追赴京。以履谦太守
深为司马。泉明为左金吾兵曹
制书未至。春正
贼使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寇诸郡。思明既来攻。
六日城平。粮井皆竭。
遂为贼所陷。男季明外甥卢逖皆遇害。
遂以公履谦东京禄山让公曰。
我擢汝为太守。何负于汝。
而乃反乎。公曰。
吾代受国恩。官职皆天子所与。
汝叨受恩宠。乃敢悖逆。
吾宁负汝。岂负本朝乎。
臊羯胡狗。何不速杀我。
乃系公于天津桥南柱。令割肉以自啖。
公诟詈不巳。遂钩以断舌。
问更敢尔否。公犹盛气含胡以应之。
还被支解而终。观者痛心焉。
杨国忠幽诡说。贾深又不證明。
竟不蒙恤问。乾元元年夏五月二十八日
肃宗乃追赠太子太保。子侄为贼所害者八人。
孙诞侄诩先质于贼。皆被锯杀。
至是赠季明左右赞善。诞义王咨议
侄子干都水使者。沛尚食奉御
洗马。逖郑王友
从父甥博野沈盈大理正。封夫人崔氏清河郡太夫人
泉明郫县。男威明太仆丞
侄男翙汉州司马。孙证左内仓曹
兵曹谥公忠节
从父弟国子司业允南真卿表谢。蒙批答曰。
自逆胡猖狂。入我河县
所在官吏。多受迫胁。
卿兄以人臣大节。独制横流。
或俘其谋主。或斩其元恶。
当以援兵悬绝。身陷贼庭。
傍若无人。历数其罪。
手足寄于锋刃。忠义形于颜色。
古所未有。朕甚嘉之。
盛烈既冠于当时。宠名宜及于泉壤。
初公被悬首于右金吾街树。有张凑者。
哀其发。收谒元宗
俄见梦云。禦捍处多。
兵马少。元宗哭而设祭焉。
后凑以发至。夫人疑之。
凭床而哭。忽闻声如鞭床者。
发箱跳而前。夫人方骇信之。
明年春正。葬于京城凤栖原先茔西北。
礼也。昔七代祖中丞府君恸绝于梁武
五代伯祖御正府君抗玺于隋文。而公精贯白日。
义形宗社。今又继之。
为不陨矣。呜呼。
公与真卿。偕陷贼境。
悬隔千里。禀义莫由。
天难忱斯。小子不死而公死。
痛矣哉。铭曰。
太保烈烈。抗兹忠节
殉国义形。见危身杀。
元宗杖信。售诈凶羯。
宠极灾挺。称兵向阙。
河朔鼎沸。潼关昼闭。
天下寒心。王旒若赘。
蛇豕十万。萃如霜雪。
公以眇身。毅然奋发。
逆党株送。土门披抉。
人知效忠。国用不臲。
恩宠三座。荣加九列
王命未临。孤城巳灭。
身县锋刃。口詈不绝。
先圣感忠。保储赠揭。
刻诸金石。思表墓缀。
远莫致之。留斯江澨。
日月有既。徽猷无缺。
祭侄季明文758年9月3日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
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惟尔挺生。
夙标幼德。
宗庙瑚梿。
阶庭兰玉
每慰人心。
方期戬谷。
何图逆贼间舋。
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
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
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
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
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
凶威大蹙。
贼臣不救。
孤城围逼。
父陷子死。
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
谁为荼毒。
念尔遘残。
百身何赎。
呜呼哀哉。
吾承天泽。
移牧河东
泉明比者。
再陷常山
携尔首
兹同还。
抚念摧切。
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
及尔幽宅。
魂而有知。
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
尚飨。
祭伯父豪州刺史758年10月21日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十月庚子朔廿一日庚申。第十三侄男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饶州诸军事饶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敢昭告于亡伯故朝议大夫豪州刺史府君之灵曰。日者羯胡禄山
侵扰河洛。生灵涂炭。
兵甲靡夷。二兄杲卿。
常山郡太守。忠义愤发。
首开土门。擒斩逆竖。
挫其凶慝。先盖授卫尉卿御史中丞
城孤援绝。身陷贼庭。
圣朝哀荣。褒赠太子太保
甥侄八人。季明卢逖等被贼害者。
并赠五品京官。嫂及儿女。
皆被拘囚。睿略昭宣
宇宙清廓。脱于贼手。
并得归京。真卿比在平原。
遭罹凶逆。与杲卿同心协德。
亦著微诚。二圣悯焉。
户部侍郎河北采访招讨使。又迁工部宪部尚书
再兼御史大夫。出为同蒲饶三州刺史
圣恩锡类。大父赠华州刺史
兄弟儿侄。尽蒙国恩。
允南膳部郎中。允臧授侍御史
威明太仆丞。頍受太子洗马
顶授协律郎。颎授秘书省校书郎
赐绯鱼袋。泉明颢颋颖等。
并蒙迁改。一门之内。
生死哀荣。真卿时赴饶州
东京得申拜扫。又方远辞违。
伏增感咽。谨以清酌庶羞之奠。
以伯母河南县元氏配。尚飨。
司徒陈公舍宅造寺碑 唐 · 僧德宣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五
观夫二仪之大也。不能免天倾地裂之灾。
三光之明也。不能免日薄星回之变。
非夫圆明钟觉。利见大雄。
飞观真峰。高视铁围之外。
澄襟性海。独莹珠泉之底者。
其孰能置四生于不动之国。济八苦于无明之河。
秘密成伊。演龙藏于三千世界
童蒙求我。运牛车于五百由旬。
所以太子回心舍宫殿臣妾。商人合掌。
奉珍珠琉璃。给孤独园。
一家之造精舍。琅琊别产。
两宅之入伽蓝。大矣哉。
其谁继之。我司徒陈公之谓也。
公讳杲仁。字世威
其先豫州颍川人也。十七代祖寔。
为太邱长。六世祖陈武帝
经天纬地之功。与乾坤而合道。
济俗安人之德。共日月而齐明。
家于长城。故复为晋陵人也。
祖皓字元皎
陈羽林郎将万户千门
警夜巡昼。旌旗曳日。
朝驰杨柳之街。钟鼓沸天。
夕卫鸳鸯之殿。别敕授洪州建昌县
戴星按俗。靡草临人。
泽被春滋。爱融冬日。
花藏野雉。恋锦化而长驯。
烟渚庭鸾。怀磬声而率舞。
父讳季明字元焕
江州司马岭南道采访使。寻拜给事中
朱绂题舆。按三江而写鉴。
皇华按节。踰五岭而腾骧。
出扬使德之清。入掌王言之重。
公器局宏伟。风神洒肃。
年八岁能文章。随父任在都宅。
吏部侍郎阴铿接住。家置学。
博士授孝经尚书。以夜继昼。
口不辍诵。曰。
吾之东家某复生矣。年十三。
读史至司马相如题桥之言。叹曰。
大丈夫富贵由天。穷达在命。
使吾有寿。亦当自致青云
年十八州将秀才。送上台。
对策于玉阶。举朝称之曰。
使孙宏之文。李广之武。
与子同时。则并驱连衡矣。
曰。朕与儿俱太邱之后。
家风不坠。复见于兹。
特授监察御史。寻迁江南道巡察大使
台中绣服。驰骢马而时来。
陌上朱轮。按豺狼而不去。
大业五年三月长白山大洞内有狂寇数万。
公奉诏平之。授秉义
寻授朝请大夫九年正月
奉诏平江乐伯通叛徒十万。授银青光禄大夫
十三年。奉诏平东阳娄世干贼徒二十万。
隋主嘉之。召公面见。
大司徒。赐丽姝二十人。
细马五匹。千斛。
䌽五百段。对扬休命。
辅佐王官。金印紫章。
照彤庭而赫奕。䌽罗红粟
填帑藏以崔嵬。属隋季分崩。
天下丧乱。洎我大唐之有天下也。
日月悬而天地再造。历数在而车书一统。
圣人御宇。万国来朝。
奉诏询江东晋陵耆老。隋故司徒陈杲仁身有八绝。
可得闻乎。耆老逡巡而称曰。
言八绝者。一忠二孝三文四武五信六义七谋八辨。
梁大同中义兴县与晋陵竞太湖田。
数年不决。太守命公断之。
咸悦服焉。建始中
长白山叛徒引及朝贵。公奉诏推鞫。
绳黠显然而知。鉴逾明镜。
直若朱弦。梁末断太湖之田。
是非明白。陈初劾长山之贼。
真伪糺分。两造平反。
声驰省阁。片言折中。
誉出乡闾。公之忠也。
公事后亲。亲病须肉。
时属禁屠。肉不可致。
公乃割股以充羹。刺血写法华经。
为先妣修福。孝深骨立。
情慎色难。岂惟孝悌之有馀。
亦乃津梁之莫大。公之孝也。
初公选在都会。吏部侍郎阴铿出使西蜀
中书令江总北巡徐泗。倾都饯于新亭
时公奉诏作大使西巡序及北征赋恩。思逸怀蛟。
才高倚马。入江写月。
光含夷水之珠。词花飞叶。
䌽丽蜀城之锦。公之文也。
而边寇不宁。戎马屡驾。
百川潜讨。三略阴谋。
巨力取而拔山。功归第一。
神镩来而破的。中必叠双。
凶徒与恶叶同飘。逆党共春冰一泮。
公之武也。豁达大度。
浤澄春陂。胜必推人。
失乃向已。官禄给其粟帛。
尽散亲朋。皇恩加其仆马。
并均昆弟。公之义也。
既忠且信。十室彰夫子之名。
密契深期。千里巨卿之驾。
确乎不拔。惕若有孚。
公之信也。攻城略地。
秘策权宜。进楚食而离范增
夺胡鞍而输李广。公之谋也。
折角无先。共朱云而并操。
悬河不竭。与郭象而连词。
公之辨也。帝曰俞。
曲逆六奇之计。陈王怀八斗之才。
论功揆德。莫之加也。
芳名驰于万古。壮志立于三吴。
陈书虽著其高名。唐史未编其实录。
史官宜书直笔。大业中
天门沈法兴起义兵于湖州。闻公名。
远来投公。是知龙门之前。
涸鲋摇腮而竞集。鹊巢之侧。
维鸠拂羽而争来。法兴欲割据常州
诈结父子之义。时逆人李子通屯集数万。
镇在江北。惧公之威。
不敢辄渡。法兴潜谋。
诈称疾亟。公往问疾。
乃觉中毒。走马而归。
公素高僧禅师著屋尘外之交。法师寻与受菩萨戒。
付嘱张轸二夫人。所居之华第。
并道南兵仗院。并施为僧伽蓝。
杜业寺。是郡东南三十五里。
公之别业。红沼溢。
芰荷发而惠风香。绿田秋肥。
霜露降而嘉禾熟。并舍入景星寺
言讫而终。虽幽魂冥冥。
梁木斯坏。而生气凛凛。
高风尚存。功可勒石。
食堪配庙。故夫子文钟岭南(疑)骨丧而名留。
太伯吴门文身无而道在。况公神异。
越于昔贤。左遮江关
东压海口。使天无流疫。
路不拾遗。江上伏鬼神。
若称官势。郡中散牛马。
以付罗衡。四民衔覆护之恩。
百姓扶持之力。其寺明政人三年六月之所置也。
初名杜业。后改为宏
因庙讳复改为福业。呜呼。
公以武德二年岁次庚辰五月十八日而毙。享年七十二。
厥后薨辰。精舍坊闉。
答公之恩。饭僧供佛。
皓月有昃。香灯无亏。
亦由晋感子推之辞。楚怀屈原之德。
懋哉垂裕。贻厥后昆。
公之长子坦。广府士曹
次子頵。洪州司法
难兄难弟。如圭如璋。
弄双珠之明。匡二天之化。
頵之子琏。不饵荤血。
早悟苦空。得菩萨心。
有神仙寿。年九十一卒于家。
琏之子光允。雅继清风。
栖心金地。德必有邻。
同声相应。与孝门岑庭结交。
二人同心。铸文殊菩萨像。
用铁千觔。又劝同志之士。
铸普贤菩萨像。体均前种。
相好圆明。写妙德之奇姿。
移宝威之真迹。太守刘公同升江东道采访使
四岳分忧。九州共理。
玉壶冰写。让心骨之清。
红树花开。怯文章之秀。
长史欧阳公司马孙公。并望重题舆。
才高展骥。亲纡化鹤。
共佐悬鱼。县令何公。
掞天下之才。共临江县
抟风九霄。且震雷于百里。
福业寺纲维徒众等。并贞谅不拔。
维持有声。莫不道俗相率。
诚命于予。式歌文武之功。
共纪招提之。于戏。
年更事远。惧馨香之阙遗。
询诸硕才。备兹景行。
勉抽鄙思。乃为铭曰。
昭哉烈士兮昂昂。擅波蜜兮自强。
舍一家兮良田甲第。成三宝兮佛土僧坊。
生则侯兮杰出。殁而配庙兮名扬。
圣后兮聪明光宅。何奸寇兮残剥遐方。
明神八绝兮宏祜。飞将一埽兮销亡。
悲盛绩兮江南芜没。树丰碑兮海内昭彰。
内臣 北宋 · 孙甫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唐史论断》卷下
论曰:内臣赠官,非古典也,然于此见旌善之事焉。
内臣武后称制始预事,尚未有招权著名者。
明皇朝,高力士以权宠擅名,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辈皆因之取将相
林甫等既致时乱,力士贬死遐裔矣。
肃宗朝,李辅国以扈从微劳,过受恩宠,至专掌禁兵。
辅国胁迁明皇,升黜将相,凶横既极,盗杀之于家矣。
肃宗鱼朝恩,始命为观军容使
代宗宠之,又加天下观军容使
朝恩骄横既甚,势不可容,遂使之自缢矣。
代宗又宠程元振,使典禁兵。
元振奸险擅权,大为将相之害。
代宗避狄陜州,诏诸镇兵赴援,诸将帅元振诬谮,多不敢至。
柳伉极言其状,元振贬死荒徼矣。
德宗宠窦文场霍仙鸣,命为神策中尉,憸人裴均辈附之,往往外取方镇、内取要官。
文场仙鸣辈权任既盛,内臣亦嫉之,仙鸣被盗以死,文场甚惧,坚乞致仕,仅免于祸。
宪宗吐突承璀,至委镇州征讨之任,卒无功效,寻以其党纳贿事所连,出为淮南监军
后复宠任,以妄议太子,为穆宗诛死。
文宗王守澄,奸恶既甚,竟至赐死。
明皇以后,内臣以罪诛死与贬者,不可胜纪;
力士等八人以权力著名于时,此内宠臣之尤盛者,然三诛死,二贬死,一为盗杀,一毒死,文场祸至而避,亦奸名不朽
以此观之,内臣取恩既盛,鲜有不罹祸者。
盖受恩不知纪极,恣其所为,以至过恶之甚也。
顺宗俱文珍以刚直著称,又有翊载宪宗之功,位至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不闻骄暴之名,及其卒也,赠开府仪同三司
文宗马存亮虽在中尉,不与王守澄同恶,力止其屠害宋申锡家属,又有保卫昭悯之功,权宠既盛,能奉身以退,是年卒,赠扬州大都督
兹二人者生获令名,死有光宠,为善之效也。
天子任内臣,能常以力士存亮等善恶之效示之,无使权宠之过,不惟不害国事,亦足以保全之也。
不能制内臣 北宋 · 孙甫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唐史论断》卷下
论曰:文宗在位十五年,好节俭,尚仁惠,纳争谏,重儒术,时与大臣论国事,勤勤恳恳,以致太平为念,兹可谓仁爱之主。
然资性优柔,乏明断之才,求治虽切,卒成孱弱之态。
足见人君之体,明断为大也。
若乏明断,虽勤政无过,亦不免于孱弱矣。
文宗自即位,恶内臣暴横,有除去之意。
又以其党方盛,不能公然处之,遂密谕学士宋申锡与外廷谋之,乃命申锡作相,是重其权任,使之立事也。
申锡方有谋,王守澄窥之,使本军校申锡罪,文宗不思倚任申锡本意,至与大臣等久议不辨,谏官恳论其事,震怒斥之,竟不出告者付外廷勘鞫。
虽赖众议,稍辨其状,申锡竟不免贬逐。
当时若出告者付外廷推究,守澄虽巨恶,诡迹显露,其党曷敢附之?
马存亮辈本不与之同心,去之何难?
既去守澄,其党见天子明断如此,安敢复骄横也?
此机既失,仇士良权力日盛。
士良宰相李石刚正,遣盗图之,几于致害,中外皆知士良所为。
文宗若法宪宗裴度意,益厚,且推变起之端,正士良典刑,其党见天子明断如此,安敢出死力救之,自取刑戮?
二事俱失,内臣气势愈盛,天子垂涕而不能制矣。
后之人君切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