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唐韦维善政论跋(〔先天元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九、《集古录》卷六、《六一题跋》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韦维善政论》,著作郎杨齐哲撰。维先天中为坊州刺史,齐哲所撰,其实德政碑也,特异其名尔。余尝患文士不能有所发明以警未悟,而好为新奇以自异,欲以怪而取名,如元结之徒是也。至于樊宗师,遂不胜其弊矣。如齐哲之文,初无高致,第易碑铭为论赞尔。治平元年秋社日书。
怀安军金堂县庆善院大悲阁记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四、《山谷全书·正集》卷一七、《全蜀艺文志》卷三八
直金堂县南有山如城壁,东西行者,风雨以为保障,是谓金堂山。有一峰,发于其麓,自北而南,出绝峰上极,得地坦平,表里见其江山,县之爽垲处也。县南故有僧房曰天王院,天圣中赐名曰庆善,为舍五百楹,成于僧化之师文纪。至化之,乃度作千手眼大悲菩萨阁于峰顶。规摹之初,智者笑之,愚者排之,化之意益坚。其求于人,不避寒暑雨雪;其受人施,不计贫富多寡。积十五年而功乃成,于是又即山南北而为宫,与大悲阁高下相望,为屋将百楹矣。初,其匠事未能半,而壮丽宏敞,动人心目。于是笑之者皆助之谋,排之者皆借之力。已而檀施倾数州,其用钱至一千万,然后圣像圆满,千手所持,多象犀珠金,间见增出,无一臂不用,不以人功岁计所能办也。观者倾动,或至忏悔涕泣。于是化之自武其功,因余外兄张子安,乞余文记之。子安亦言:「化之醇朴不雕镌,尽心于佛事,所作殊胜可纪也」。按千手眼大悲菩萨者,观世音之化相也。维观世音应物现形,或至于八万四千手眼。昔杨惠之以塑工妙天下,为八万四千不可措手,故作千手眼相,曰:「后世虽有善工,不能加也」。已而果然。今之作者皆祖惠之云。金堂本广汉郡之新都聚邑,至唐咸亨中,以金堂山而名其县,化之其县人也。子安,通直郎,知金堂县事张君禔也。大悲阁作元祐二年之九月,将落成于新天子改元之某月。
送方明府君敬擢户曹入留都 明 · 欧大任
五言排律 押支韵
东都徵卓茂,南省得韦维。
仓部周司禄,民曹汉度支。
渥恩分雨露,清望重纶丝。
凫入丹墀日,莺迁紫禁时。
登朝鸣玉地,列署祝鸠司。
薄赋纾疲户,丰储给健儿。
频年多战伐,三辅已疮痍。
勉为留京计,深酬圣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