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初唐 · 李显
 押灰韵
润色鸿业寄贤才(帝),叨居右弼愧盐梅李峤
运筹帷幄时来宗楚客,职掌图籍滥蓬莱刘宪
两司谬忝谢钟裴崔湜,礼乐铨管效涓埃郑愔
陈师振旅清九垓赵彦昭,欣承顾问侍天杯李适
衔恩献寿柏梁台苏颋,黄缣青简奉康哉卢藏用
鲰生侍从李乂右掖司言实不才马怀素
宗伯秩礼(一作祀)天地开薛稷,帝歌难续仰昭回景龙文馆记作谬司考能宸纲该。宋之问
微臣捧日寒灰陆景初,远惭班左愧游陪上官倢伃)。(《纪事》云:“帝谓侍臣曰:‘今天下无事,朝野多欢。欲与卿等词人,时赋诗宴乐。可识朕意,不须惜醉。’大学士李峤宗楚客等跪奏曰:‘臣等多幸,同遇昌期。谬以不才,策名文馆。思励驽朽,庶裨河岳。既陪天欢,不敢不醉。’此后每游别殿,幸离宫,驻跸芳苑,鸣笳仙禁。或戚里宸筵,王门卺席,无不毕从。”)
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初唐 · 李显
 押阳韵
大明御宇临万方(帝),顾惭内政翊陶唐皇后
鸾鸣凤舞平阳长宁公主秦楼鲁馆沐恩光安乐公主
无心为子辄求郎太平公主,雄才七步陈王温王重茂
当熊让辇愧前芳上官昭容,再司铨筦恩可忘吏部侍郎崔湜
文江学海思济航著作郎郑愔,万邦考绩臣所详考功员外郎武平一
著作不休出中肠著作郎阎朝隐,权豪屏迹肃严霜御史大夫窦从一
铸鼎开岳造明堂将作大匠宗晋卿,玉醴由来献寿觞(吐番舍人明悉猎)。(《纪事》云:“时上疑窦从一宗晋卿素不属文,未即令续。二人固请,许之。吐蕃舍人明悉猎请令授笔,与之。悉云云。上大悦。赐与衣服。”)
白鹿观应制(一作郑愔诗) 初唐 · 崔湜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臣朔 鹤语记春秋
御旗探紫箓,仙杖辟丹丘
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
臣朔真何幸,常陪汉武游。
徐氏法书记 唐 · 武平一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八
易称河出图。
洛出书。
圣人则之。
伏羲氏观象于天。
观法于地。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始作八卦。
轩辕氏之王也。
使苍颉象鸟兽之迹。
以为文字。
故铭于钟鼎。
列于竹帛。
至周宣王太史史籀者。
作大篆十五篇。
秦始皇之并天下也。
丞相李斯一文字之制。
苍颉篇。
其后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
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
颇有省改。
谓小篆也。
周曰六书。
秦称八体。
或云隶书者。
始皇使下邽程邈所作。
汉因行之。
扶风曹喜善篆隶。
时人师之。
光和后。
左中郎陈留蔡邕
于篆隶博究其妙。
灵帝好书术杂艺。
置鸿都以招纳之。
则有师宜官梁鹄之徒预焉。
遇汉末。
鹄奔刘表
魏武破荆获
雅好其书。
恒悬帐下以玩之。
弟子毛宏教于秘书
今八分楷法是也。
安平崔瑗父子作草势。
宏农张芝转加其巧。
王逸少所言临池学书
池水尽黑。
韦仲将所谓草圣。
黄门郎昶亚焉。
魏太和中
韦诞武都太守以善书至侍郎
宫观宝器。
之迹。
尝登淩云台题榜。
下而白首。
太尉钟繇
一时之妙。
冠于前。
垂于后。
子会。
晋太保卫瓘父子。
吴人皇象
晋征西司马索靖
中书郎李克卫夫人
并得钟张之楷。
擅价当时。
中兴后。
王丞相茂宏父子。
庾征西稚恭兄弟。
咸著盛名于江西
其穷神极变。
龙翔天逸。
今古独立者。
见乎会稽内史右将军琅琊王羲之
羲之子献之亦传其妙。
而不之逮也。
先贤所评子敬之比逸少
士季之比元常
言去之远矣。
故二王之迹。
历代宝之。
宋文齐高
洎梁武父子湘东邵陵
咸以为师楷。
梁大同中
武帝周兴嗣撰千字文。
使殷铁石模次羲之之迹。
以赐八王。
右军之书。
咸归梁室。
侯景乱。
兵火之后。
多从湮阙。
西台诸宫。
尚积馀宝。
元帝之死。
一皆自焚。
可为悲也。
周至隋。
初并天下。
大业之始。
后主颇求其书。
往往有献者。
及隋之季。
王师入秦。
又于洛阳擒二伪主。
两京秘阁之宝。
扬都扈从之书。
皆为吾有。
太宗右军之书。
特留睿赏。
贞观初
下诏购求。
殆尽遗逸。
万机之暇。
备加执玩。
兰亭乐毅
尤闻宝重。
常令拓书人汤普彻等拓兰亭
赐梁公房玄龄巳下八人。
普彻窃拓以出。
故在外传之。
太宗晏驾。
本入元宫。
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真拓乐毅论及杂帖数本。
长孙无忌等六人。
在外方有。
洎大圣天后御极也。
尤为宝啬。
平一龆龀之岁。
见育宫中。
切睹先后阅书法数轴。
将拓以赐藩邸。
时见宫人出六十馀函。
于亿岁殿曝之。
多装以镂牙轴紫罗褾。
云是太宗时装。
中有故青绫褾玳瑁轴者。
云梁朝旧迹。
标首各题篇目行字等数。
草书多于其侧帖真字楷书
每函可二十馀卷。
别有一小函。
可十有馀卷。
所记忆者。
是扇乐毅告誓黄庭。
当时私访所主女学。
问其函尽出以否。
答曰尚有。
未知几许。
中宗神龙中
贵戚宠甚。
宫禁不严。
御府之珍。
多归私宅。
先尽金璧。
次及法书。
嫔主之家。
因此而出。
或有报安乐公主者。
主于内出二十馀函。
驸马武延秀
久践虏庭无功。
于此徒闻二王之迹。
强学宝重。
乃呼薛稷郑愔平一评善恶。
诸人随事答为上者。
登时去牙轴紫褾。
只以漆轴黄麻纸标。
题云特健药。
云是虏语。
其书合作者。
时有太宗御笔于后题之。
叹其雄逸。
太平公主闻之。
遽于内取数函及乐毅等小函以归。
延秀之死。
侧闻睿宗薛稷择而进之。
薛窃留佳者十馀轴。
薛之败也。
为簿录官所盗。
平一郴州日。
与太平子薛崇裔堂兄子崇允连官。
说太平之败。
崇裔怀乐毅等七轴。
请崇允托其叔驸马璥贻歧王。
以求免戾。
此书因归邸第。
崇裔弟崇简娶梁宣王女。
主家王室之书。
亦为其所有。
后获罪谪五溪
书归御府
朝士王公亦往往观之。
夫龟文以来。
鸟迹之后。
六书八体。
时咸宝之。
而代易百王。
年移千叶。
旧文残阙。
遗篇湮散。
非穷微极精。
博雅好古。
孰能辨以问之。
学以聚之。
豫州刺史东海徐公峤之
怀才蕴艺。
依仁践礼。
自许笔精。
人称草圣
九邱七略。
五车百氏。
未遇仲尼之贤。
犹繁茂先之室。
至于魏陵逸策。
鲁室前书。
字辨阳循。
疑招束皙
师宜削去之版。
逸少为题之扇。
莫不烟霏露凝。
鸟歧鱼跃。
填䌽筐。
溢雕厨。
贻之后昆。
永为家宝。
季子浩。
并有羲献之妙。
待诏金门
家多法书。
见托斯文。
题其篇目行字。
列之如后。
詹事张庭圭之家。
抑其次也。
郑五愔弹琴 盛唐 · 孟浩然
 押侵韵
引用典故:阮籍
阮籍推名饮,清风满(一作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沈。
予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咏痴郑愔曾骂选人为痴汉,选人曰:“仆是吴,痴汉即是公。”令咏痴,吴人云云。本姓鄚改姓郑时人号为鄚郑。) 唐 · 吴人
 押鱼韵
儿复妇,造屋兼造车。
十七八九夜,还书复借书。
吏部崔湜岑羲郑愔并为吏部,赃污狼藉,京中为之谣曰。) 唐 · 不详
 押元韵
岑愔獠子后,崔湜令公孙。
三人相比校,莫贺咄骨浑。
桑条歌(永徽以后,人唱桑条歌。神龙年中,韦后临朝,郑愔作桑条歌乐词十馀首进之,逆韦大喜。) 唐 · 不详
桑条韦也,女时韦也乐(一作桑条韦也,女韦也)
神龙中崔日用冉祖雍郑愔赵履温、李加𢚕等,共托武三思权,熏炙中外,天下语曰。) 唐 · 不详
 押敬韵
崔冉郑,乱时政。
中宗时京师人为郑愔(题拟) 唐 · 佚名
 押侵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郑愔,天必阴(同前)
再奏乞两府兼判1044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三、《范文正公政府奏议》卷上
臣昨上愚见,乞诏两地辅臣兼领要务。
盖欲朝廷纲纪并举,以救因循之弊。
伏以三代命官,以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按于书传,则三公兼卿事。
又汉以三公分部九卿,唐以六尚书分部二十四司,亦尝命宰相兼领事任,著于方册。
我国家承五代破散之弊,未能复三代汉唐之制,事多权宜。
中书冢宰之任,而四人或五人共司一职。
枢密院大司马之任,亦四人或五人共司一职。
上不专三公论道之事,下不兼六卿分职之业。
六尚书九卿之位,皆无正官,并是权假
三司审刑大理寺审官院、流内铨、司农寺之类,是朝廷六官九卿之职,而皆用人权知权判,无一正官,莫安其职。
臣到阙数月间,见审刑院梁适宋祁丁度三人权判,其审官院富弼王拱辰孙抃三人权判,本曹尽非正官,数易无定,大臣又不任责,岂是永图!
今二虏至强,四方多事,兵戈尚息,财利已乏,生民久困,苛政未宽。
设有饥馑相仍,盗寇竞起,将何以定,天下可忧。
国家当令大臣各竭其力,以持危坠之势。
如欲复三公九卿六尚书之位,则体大难举,卒不可定。
愿陛下从臣前议,且诏两地辅臣兼领要务,庶几可济。
陛下既能责两地之职业,大臣必能振百司之纲纪;
纲纪备用,则政令既行;
政令既行,则天下自理。
使吏安其职,民乐其业,虽有夷狄,而中国明盛,彼不我轻;
虽有水旱,而百姓富庶,自不为乱。
然后社稷可久,生灵无祸。
臣非才多难,分甘远弃,蒙陛下擢居辅列,夙夜思报,臣愿为百司中领一最重难处。
如朝廷不以职业责于辅臣,而伺其私有过咎,然后废黜,臣恐人人自全,但求免过,无补国家之政,不为社稷之福。
臣无任再三冒昧恳切之至。
进呈周朝三公六卿汉朝宰臣兼判事/周官:
三公/太师(天子所师法。)太傅(傅相天子。)太保/保安天子。)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三公之官,不必备员,惟其人有德乃处之。)
六卿/天官卿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今中书之任也。)
地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
春官卿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夏官卿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今枢密院之任也。)
秋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
冬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六卿分职,各率其属(属谓大夫也,每卿之属六十官。),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以倡导九州牧伯,大成兆民之性命。)
岁终,天子斋戒受谏(谏当有所改为。)
六卿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质犹平,平其计。)
百官斋戒受质受平报。)
然后休老劳农(飨食之。),成岁事(断计要。),制国用。
《周礼》大司徒职云:二卿则公一人。
郑注云:三公者,内与王询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卿之教。
《周礼正义》云:三公下兼六卿
《尚书》孔安国注曰:冢宰第一,召公领之。
司徒第二,芮伯为之。
宗伯第三,彤伯为之。
司马第四,毕公领之。
周时三公各兼一卿之职。
汉制三公分部九卿
太尉所部:太常卫尉光禄三卿
司徒所部:太仆鸿胪廷尉三卿
司空所部:宗正、少府、司农三卿
唐太宗朝,宰臣兼职事:
萧瑀内外考绩委之司会(唐之尚书省,今之三司
高士廉太子少师,特令掌选。
杜如晦知选事。
马周中书令右庶子
戴胄专掌选事。
中宗朝,宰臣崔湜郑愔同知选事。
代宗朝,宰臣元载度支转运使刘晏度支盐铁诸道铸钱等事使。
德宗朝,宰臣乔琳京畿观察使窦参转运使齐映判兵部李勉判刑部刘滋吏部崔造判户部工部
文宗朝,宰臣杨嗣复李珏同领诸道盐铁转运使李珏依旧判户部郑覃判国子祭酒
武宗朝,宰臣杜琮判度支盐铁转运使曹确充延资库使
皇朝开宝中宰臣薛居正淮南岭南湖南路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同列沈义伦荆南剑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
开拓辅臣兼领职任条目:
三司司农寺/今戎事未息,三司主天下大计,而财力已困。
司农寺管天下常平仓,以备水旱,赈救生民,亦可督天下劝农之政。
今委辅臣一员兼掌,重为经制,取天下岁入之利,并岁给之数较之。
有所不足,则须专置农官,以广天地之利。
大变商法,以行山海之货。
每至岁终,具天下减省冗费之目,增息财用之法,蠲放困穷之数,并常平仓增收赈发之数,及取天下官吏劝农课绩之优者,画一进呈。
群牧司/今诸路骑兵绝未精强,诸军阙马,人多相与咨怨
今委辅臣一员兼领,专修马政,较之汉唐增葺苑监,庶于多中选择,可得精强。
每至岁终,具括买并滋息之数,及拣选格尽筋骨必可带甲冲突者,方得均与诸军。
三班院/今三班使臣数千人,品流至多,难于区别。
今委辅臣一员兼领,常切选择可任边陲,或可擒寇盗,或可干钱谷,或可委亲民,每岁具所选到人数进呈,则人品自分,用无不当。
太常寺国子监/太常寺掌历代礼乐,上以奉天地宗庙,次则正朝廷,序人伦也。
国子监并天下学校,是国家育材之府。
今委辅臣一员兼领,以重其事。
每至岁终,具礼乐损益之事,并天下教育之数进呈。
审官院、流内铨/审官院、流内铨,是天下抡材之府。
今委辅臣一员兼领,每至岁终,具旌擢过京朝官若干,黜陟过选人若干进呈。
审刑大理寺刑部/经曰:刑者成也。
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天下之人生死荣辱,系于笔下,祸及非辜,怨动天地。
刑部覆较天下已断文案,并天下诉冤之奏,尽得辩正
今委辅臣一员兼领,以重其事。
每至岁终,具天下断过大辟徒流若干人,并特恩宽减及法寺辩雪人数,并刑部覆校过公案若干道,辩正冤讼若干件进呈。
广州十贤赞 其四 广州都督尚书右丞相太尉谥文贞宋璟 北宋 · 蒋之奇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七、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三四
宋璟文正邢州南和
好学工文,进士擢科。
凤阁是登,居官不阿。
魏元忠,为易之诬。
语引张说,冀其见扶。
璟亟谓说,勉以名义:「毋陷正人,以求免己。
缘是受谪,芬香多矣。
有不测者,吾且救子。
吾宁爱生,与子偕死」。
说感其言,卒对以实。
元忠得免,谗构以屈。
当此之时,屡折二张。
后亮其忠,莫克中伤。
不附三思,竟宽月将(韦月将)
崔湜郑愔典选,夺于戚近。
擢璟天官,铨综平允。
太平公主,不利东宫
璟辄昌言,太子有功。
自睦徙广,来为都督
广之多火,茅茨屋。
璟教陶瓦,筑堵列肆。
越俗始知,栋宇之利。
吏部、侍中,开元所拜。
广人有言,请颂遗爱。
璟时自陈:「治不足纪。
以臣当国,故为溢美。
不受谄谀,请自臣始」。
自广临朝,内侍杨思勖迓之。
不交一言,帝益嗟咨。
常被召命,制皇子名,与公主号,别择美称。
璟引鸣鸠,七子均养。
同等别封,义不敢上。
又请后父王仁皎,葬子著令。
不用孝谌窦孝谌,帝以顺听。
日食之论,修德修刑。
谆谆其言,毕发于诚。
梁山(权梁山之狱,牢械充满。
璟守京兆,为之覆按。
婚集假贷,并坐贷人。
非众防亿,狂谋率然。
贷者不知,何罪之云?
平纵数百,众戴其仁。
帝之东巡,嘉谋极陈。
手制褒答,请诫终身。
并乾曜、说,是为三杰。
赋诗以赐,西京是埒。
灵佺(郝灵佺)之还,谓必赏赐。
顾帝方少,恐后生事。
抑之踰年,才授武卫。
不赏边功,与姚合意。
厥后嘉贞,尝阅堂按。
见其危言,辄失声叹。
七十五终,人惜其丧。
唐三百年,号称贤相。
梅花集句 其一百七十六 南宋 · 李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花落青轩树,山僧带雪期。
荒阶罗叠藓,未远剩相思包融尚颜郑愔包何
郑友谦。用孟浩然郑五愔琴韵。友谦。乃郡儒生也。自少家贫。不事生业。唯学琴一古调。歌以自娱云癸丑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十锦溪录
城西郑氏子,被褐卧松林
独唱紫芝曲,常携绿绮琴
九疑云杳杳,三岛月沈沈。
天地生何晚,空怀太古心。
蝶恋花 春暮 清 · 朱彝尊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十
满眼流光随日度元稹
晨往东皋王维,花杂重重树杜甫
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
王孙不耐如丝雨高蟾

欲访桃源入溪路王昌龄
临水鸣琴宋华,不觉芳洲暮郑愔
落日已将春色去李昌符
生憎燕子千般语骆宾王
艳情 其八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香屑集卷六
春女颜如玉,妆浓酒渐醺。
留欢殊自惬,倾国众皆闻。
茗爱传花饮,香分宿火薰。
风流心上物,罗带石榴裙
注:春女(刘希夷春女行)妆浓(郑谷水林檎花)留欢(刘长卿冤句少卿厅留别)倾国(皇甫冉同李苏州伤美人)茗爱(释皎然李侍御萼宅饮茶)香分(唐彦谦南明山)风流(温庭筠菩萨蛮)罗带(郑愔采莲曲)
美人 其三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香屑集卷九
美人碧云外,妍艳照江头。
月净鸳鸯水,花明翡翠楼。
绮罗从许笑,兰麝为谁幽。
更觅琼妃伴,溅裙杜若洲。
注:美人(杨谏赠知己)妍艳(杨巨源胡姬词)月净(韩翃送客游江南)花明(崔湜园亭观打毬应制)绮罗(白居易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兰麝(张九龄与弟游家园)更觅(郑愔奉和幸上官昭容院)湔裙(李商隐拟意)
古意上 其四十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一
别梦依依到谢家,柳塘烟起日西斜。
也知暮雨生巫峡,须逐浮云背若耶。
百草香心初罥蝶,一群娇鸟共啼花。
微风帘幕清明近,拜扫归来走钿车。
注:别梦(张泌寄人)柳塘(鲍溶隋宫)也知(袁皓岳阳严使君)须逐(谭用之别江上一二友生)百草(郑愔奉和春日幸望春宫)一群(卢照怜长安古意)微风(冯延己采桑子)拜扫(韦庄鄜州寒食城外醉吟)
倒押前韵 清 · 黄之隽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香屑集卷二(此卷俱和香奁题次韵)
越艳谁家女,风光动四邻。
鸟喧金谷树,花伴玉楼人。
粉汗红绡拭,朱唇素指匀。
必投潘岳,休献楚王珍
惆怅桃源路,徘徊杨柳津。
雨台谁属楚,湍水不流秦。
倚树疑无力,开帘似有春。
递香风细细,逐溜影鳞鳞。
试出褰罗幌,无令掩桂轮。
寸心宁有负,双黛俨如颦。
能助千金笑,方知一玉真。
月华偏共映,花态并相亲。
翠羽虽成梦,金鸡忽报晨。
游蜂与蝴蝶,飞作马蹄尘。
注:越艳(屈同仙乌江女)风光(卢照邻元日述怀)鸟喧(朱放秣陵送客入京)花伴(孟浩然长安早起)粉汗(元稹吴士矩端公)朱唇(白居易微之梦游春)必投(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休献(杜牧秀才见赠二十韵走笔依韵)惆怅(韩偓欲去)徘徊(张乔怀旧游)雨台(吴融和韩侍郎无题倒次元韵)湍水(杜甫张十二山人彪)倚树(刘希夷采桑)开帘(卢纶苗员外竹间亭)递香(郑谷恩门小谏雨中乞菊栽)逐溜(陈羽小苑春望宫池柳色)试出(郑愔春怨)无令(于季子咏云)寸心(刘长卿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双黛(崔涂巫山庙)能助(吉中孚妻张氏拾得韦氏花钿以诗寄赠)方知(李白浔阳崔相涣)月华(杜元颖赋得玉水记方流)花态(孟郊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翠羽(钱起李秀才落第游荆楚)金鸡(武元衡昭德皇后挽歌)游蜂(裴说牡丹)飞作(温庭筠故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