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含章”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唐故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侧记778年3月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初公任监察御史。持服于沙河县
突厥赵定州河朔凶惧。
邢州刺史黄文轨投艰于公。公以父母之邦。
金革无避。及贼至城下。
公为晓陈祸福。其徒有素闻公威名者。
乃相率而去之。开元末
安西都护赵含章冒于货贿。多以金帛赂遗朝廷之士。
九品以上。悉皆有名。
其后节度范阳。事方发觉。
有司具以上闻。元宗切责名品。
将加黜削。公一无所受。
乃进谏焉。元宗纳之。
遂御花萼楼。一切释放。
举朝皆谢。公衣冠俨然。
独立不拜。翌日入奏。
元宗谓公曰。古人以清白遗子孙。
乃卿一人而已。公曰。
含章之贿。偶不至臣门。
非不受也。元宗深嘉叹之。
前碑阙焉。故略述于此。
公第三子浑之为中丞也。方欲陈乞御制碑颂。
未果而中受谴责。旋羯胡作乱。
事竟不成。真卿时忝监察殿中。
中丞属吏。故公孙俨泣请真卿论撰之。
昭义军节度观察使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平阳郡嶭公曰嵩。以文武忠义之姿。
为国保障。上慕公之德业。
叹尚无穷。次嘉俨之恳诚。
崇竖莫致。乃命屯田郎中邢州刺史封演
购他山之石。曳以百牛。
僝刻字之工。成乎半岁。
磨砻既毕。建立斯崇。
远近嗟称。古今荣观。
虽大贤为德。树善庸限于存亡。
而小子何知。附骥托迹于阶序。
真卿湖州之日。因成文。
请俨刻其侧而志之。未及雕镌。
而第六子衡。因谪居沙州
参佐戎幕。河陇失守。
介于吐蕃。以功累拜工部郎中御史河西节度行军司马
节度周鼎保守燉煌。仅十馀岁。
遂有中丞常侍之拜。恩命未达。
吐蕃围城。兵尽矢穷。
为贼所陷。吐蕃素闻太尉名德。
曰。唐天子我之舅也。
衡之父。舅贤相也。
落魄如此。岂可留乎。
遂赠以驼马。送还于朝。
大历十二年十一月。以二百骑尽室护归。
士君子伟之。乃古来所无也。
上欲特加超奖。且命待制于侧门。
十三年春三月吏部尚书颜真卿记。
朱叔明右武卫大将军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九
敕。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左武卫上将军御史大夫上柱国吴兴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朱叔明
司马军令。黄帝理法。
兵家尚严。始可尅敌。
边将破虏。诈增首级。
亦罪之小者。汉文时魏尚囚系。
汉宣时田顺自杀。开元中幽州长史赵含章大破奚虏。
旋坐赃贿。放流瀼州
纵有功劳。不赎罪犯。
是以拓土万里。垂功中兴。
自长庆己还。益轻边事。
选拔将帅。多非贤良。
豪夺种落蹄角之畜。割削士卒衣食之赐。
见利则往。见弱则欺。
罔酬恩荣。不顾廉耻。
积帛藏镪。邱累陵聚。
是以战士离落。兵甲钝弊。
积三十年。掷之不问。
近者伐叛。益知其由。
屡下诏书。诰诫深切。
岂知顽昧。不可镌琢
嗟尔叔明。材惟朴𣙙。
性命浅狭。其兄叔夜
以赃抵刑。不出私门。
可视覆辙。忝据藩翰
已积岁时。料甲峙粮。
既乏素效。事虏接战。
不报寸功。而乃公欺降戎。
乾没战马。归充伏枥。
告以敝帷。人之无良。
一至于此。昔曹刿请战。
卜式输财。俱是匹夫。
不与公食。尔乃贵拥旄钺
任倚边陲。何其用心。
与古相万。谏臣拜疏。
前罚未塞。为恩贷。
不失将军。分务洛师。
可以循省。可右武卫大将军分。
司东都。散官勋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