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韦侯昔以考功副郎守盛山。人谓韦侯美士。考功显曹。盛山僻郡。夺所宜处。纳之恶地。以枉其材。韦侯将怨且不释矣。或曰不然。夫得利则跃跃以喜。不利则戚戚以泣。若不可生者。岂韦侯谓哉。韦侯读六艺之文。以探周公孔子之意。又妙能为辞章。可谓儒者。夫儒者之于患难。苟非其自取之。其拒而不受于怀也。若筑河堤以障屋霤。其容而消之也。若水之于海。冰之于夏日。其玩而忘之以文辞也。若奏金石以破蟋蟀之鸣。虫飞之声。况一不快于考功盛山一出入息之閒哉。未几。果有以韦侯所为十二诗遗余者。其意方且以入溪谷。上岩石。追逐云月。不足日为事。读而歌咏之。令人欲弃百事往而与之游。不知其出于巴东以属朐䏰也。于时应而和者凡十人。及此年。韦侯为中书舍人。侍讲六经禁中(处厚)。和者通州元司马(稹)为宰相。洋州许使君(康佐)为京兆。忠州白使君(居易)为中书舍人。李使君(景俭)为谏议大夫。黔府严中丞为秘书监。温司马(造)为起居舍人。皆集阙下。于是盛山十二诗与其和者。大行于时。联为大卷。家有之焉。慕而为者将日益多。则分为别卷。韦侯俾余题其首。
赋得白云起封中(一作许康佐诗) 唐 · 张嗣初
五言排律 押东韵
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
表圣宁因地,逢时岂待风。
浮光弥皎洁,流影更(一作忽)冲融。
自叶尧年美,谁云汉日同。
金泥光乍掩,玉检气潜通。
欲与非烟并,亭亭不散空。
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 中唐 · 元稹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奋迅君何晚,羁离我讵俦。
鹤笼闲警露,鹰缚闷牵韝。
蓬阁深沈省,荆门远慢州。
课书同吏职,旅宦各乡愁。
白日伤心过,沧江满眼流。
嘶风悲代马,喘月伴吴牛。
枯涸方穷辙,生涯不系舟。
猿啼三峡雨,蝉报两京秋。
珠玉惭新赠,芝兰忝旧游。
他年问狂客,须向老农求。
书泉山赠言后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七、《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二、同治《湖州府志》卷五六、同治《长兴县志》卷二九
故枢密刘公,通经学古,以圣贤为师,而有得于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味其言,想见其人于千百岁之后。刚毅沈塞,志节伟然,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公之子唐稽,字林宗,少年时已能嗣守家学。治一室曰「养浩斋」:「此吾先君子所以遗子孙者。饘于是,粥于是,造次必于是,吾不敢舍是一日而嬉」。当是时,翰林学士汪公彦章以文学名天下,会朝廷设十科选士,彦章独推林宗荐诸朝,又发明浩然之说,为记刻之。其略曰:「子刘子年二十馀,居若溪之上,有屋数椽,先畴数百亩,父书千馀卷。居其屋,食其田,读其书,惟圣人之道是求,先人之志是承,非其事不问,非其人不交也」。已乃出佐闽舶于泉南,官閒事少,益务记览,博极群书;文辞烨然,与古作者并。所与交一时名人善士举集焉无一不如己者。蛮舶之来,外国之货珠贝象犀光怪溢目,视之如无也。岁满代归,囊中无南方一物,独有诸公饯行诗文数十家。集而录之,为一编,号《泉山赠言》。距今二十年,或登法从,或践台省、典方州,或刺一路,比比焉出为时用,而林宗亦以隆名硕实在世议中。侍从诸公联名论荐,遂由宗司丞擢守常州。则彦章所记读书求道,以承先志,非其人不交,盖实录也。昔韩吏部序盛山韦侯处厚十二诗,盛山盖开州僻陋之国,应而和者十人,如元稹、许康佐、白居易、李景俭、严武、温造之俦,亦在江淮巴蜀殊州异县之间。未几,韦侯召还,侍讲六经禁中,而十人者位宰相,尹京兆,进谏垣,登词掖,典中秘,侍殿坳,皆集阙下,而盛山十二诗行于时。世俗言古今人不相及,今林宗取友必端,则泉山之作与韦侯十二诗唱酬之盛,所谓越宇宙以同时,异天壤而并处者也。隆兴岁次甲申,四月日,左朝奉郎、充敷文阁待制致仕孙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