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分遣蒋钦绪等往十道疏决囚徒宣慰百姓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二
惟刑是恤。止杀之深仁。
宁失不经。好生之大德。
朕躬膺丕业。思济元元。
下之陷辜。上教不至。
在予之责。何咎于人。
今履端肇绪。阳和献岁
思布德泽。惠此囹圄。
将宏恺悌之恩。以顺发生之气。
其天下见禁囚徒。死罪宜降至配。
流。巳下罪悉原之。
都城内委中书门下当日疏决处分。京城留守制到日处分。
仍令中丞蒋钦绪河南大理少卿明圭往关内。
刑部郎中张樽往河东水部郎中崔恂山南东道
右庶子高仲舒江南西道职方郎中郑绩剑南道
秘书丞张履冰往淮南道殿中侍御史孙济往陇右道
赞善大夫张景幽往河西道右谕德李林甫山南道
主客郎中张烈江南东道。并即驰驿发遣。
所至之处。疏决囚徒。
宣慰百姓。其有穷乏交不存济。
及侍老行人之家有疾苦者。各令州县量加医疗及赈恤。
岭南五府。碛西四镇
非流配效力等见禁囚徒。各委节度使及本管都督府处分。
布告遐迩。知朕意焉。
答朝集使蒋钦绪等上尊号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一
礼贵正名。
法无虚美。
朕以薄德。
嗣守丕图。
常恐不逮。
安敢自足。
今偫岳称引众善。
劳加荣号。
闻之增惕。
奚可当仁。
惟圣与文。
焉得轻议。
太宗睿宗
俱称圣谥。
予末小子。
安敢同之。
宜断来表。
又駮韦巨源谥议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一
夫古之谥。
在乎劝沮。
将杜小人之业。
冀长君子之风。
故为善者。
虽存不贵仕。
而没有馀名。
此贤达所以砥节也。
为恶者。
虽生有所幸。
死怀所惩。
此回邪所以易心也。
呜呼巨源
尝未斯察。
而乃闻义不从。
与恶相济。
蓄罔上之志。
协偫凶之谋。
苟容圣朝。
贪昧厚禄。
自以宰臣之贵。
不崇朝而贾害者。
固鬼得而诛之也。
彼则匹夫之微。
未受命而行刑者。
固人得而诛之也。
幽明之愤。
断焉可知。
天地之心。
自此而见矣。
顷者皇运中兴。
功臣翼政。
时序未几。
邪逆执权。
奸慝者拜爵于私门。
忠正者降黜于藩郡。
巨源此际。
用事方殷。
且于阿韦何亲。
而结为昆季。
于国家何力。
而累忝大官
此则闇通中人。
附会武氏。
城社之固。
乱皇家之基。
其罪一也。
又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酌于礼经。
陈于郊祭。
将以对越天地。
光扬祖宗。
既告成功。
以观海内。
惟昔亚献。
不闻妇人。
阿韦蓄无君之忱。
怀自达之意。
潜图帝位。
啄皇孙
升坛拟仪。
拜赐明命。
将预家事。
无守国章。
巨源创迹于前。
悖逆演成于后。
时有礼部侍郎徐坚太常博士唐绍蒋钦绪彭景直并言之莫从。
其罪二也。
又上天不吊。
先帝遇毒。
悔祸无徵。
阿韦将篡。
画计未果。
逆心尚摇。
周章夷犹。
仓卒迷谬。
于是太平公主矫为陈谟。
上官昭容绐草遗诏。
故得今上辅政。
韦参谋
将大业垂成。
而休命中辍者。
职由巨源韦温之足。
楚客附巨源之耳。
枭声遽发。
狼顾相惊。
以阿韦临朝。
韦温当国。
其罪三也。
又人为邦本。
财实聚人。
夺其财则人心自离。
无其人则国本何恃。
巨源屡践台辅
专行勾徵
废越条章。
崇尚侵刻。
树怨天下。
剥害生灵。
兆庶流离。
户口减耗。
况以三思食邑
往在贝州
时属久阴。
灾逢多雨。
租庸捐免。
申令昭明。
匪今独然。
自古不易。
三思虑其封物。
巨源启此异端。
以为稼穑湮沈。
虽无菽粟。
蚕桑织纴。
可输庸调。
致使河朔黎人。
海隅士女。
去其乡井。
鬻其子孙。
饥寒切身。
朝夕奔命。
其罪四也。
巨源长于华宗
仕于累代。
作万国之相。
处具瞻之地。
蔽日月之层辉。
负邱山之重责。
今乃妄加褒述。
安能分谤者哉。
朝集使等上尊号表 唐 · 蒋钦绪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
朝集使魏州刺史钦绪等二百四十六人言。臣闻三统称皇。
五德号帝。道实为大。
义不可名。且以明覆载之尊。
协神人之望。稽众允迪。
万邦咸休。伏惟陛下道合乾坤。
明并日月。敷广运之德。
懋昭格之功。充塞六合。
光被二仪。陛下之圣理也。
礼展园庙。孝感祯祥。
陛下之神应也。经天纬地。
制礼作乐。陛下之文德也。
柔远能迩。戡难定乱。
陛下之武成也。殚百王之能事。
创千古之终礼。幽明感庆。
华裔帅信。伯益所谓乃圣乃神。
乃武乃文者也。今大号虽称神武
未备圣文。臣等忝官州郡。
幸因朝集。不胜至愿。
望上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谨于朝堂昧死上表。
祝钦明请南郊皇后充亚献议 唐 · 蒋钦绪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
周礼凡言祭祀享。
三者皆祭之互名。
本无定义。
何以明之。
按周礼典瑞职云。
两圭有邸以祀地。
则祭地亦称祀也
又司几筵云。
设祀先王之胙席
则祭宗庙亦称祀也
又内宗职云。
掌宗庙之祭祀。
此又非独天称祀地称祭也。
又按礼记云。
惟圣人为能享帝。
此即祀天帝亦言享也。
又按孝经云。
春秋祭祀。
以时思之。
此即宗庙亦言祭祀也。
经典此文。
不可备数。
据此。
钦明所执天曰祀地曰祭庙曰享。
未得为定。
明矣。
又周礼凡言大祭祀者。
祭天地宗庙之总名。
非独天地为大祭祀也。
何以明之。
郁人职云。
大祭祀与量人受举斝之卒爵。
尸与斝皆宗庙之事。
则宗庙亦称大祭祀
钦明状引九嫔职。
大祭祀后祼献则赞瑶爵。
据天无祼。
亦无瑶爵。
此乃宗庙称大祭祀之明文。
钦明所执大祭祀即为祭天地。
未得为定。
明矣。
又周礼大宗伯职云。
凡大祭祀。
王后有故不预。
则摄而荐豆笾彻。
钦明惟执此文。
以为王后有祭天地之礼。
钦绪等据此。
乃是王后荐宗庙之礼。
非祭天地之事。
何以明之。
按此文凡祀大神祭大祇享大鬼。
临事而卜日。
宿视涤濯。
涖玉鬯。
牲镬
奉玉齍。
制大号。
理其大礼。
制相天王之大礼。
若王不与祭祀则摄位。
此已上一凡。
直是王兼祭天地宗庙之事。
故通言大神大祇大鬼之祭也。
已下文云。
凡大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豆笾彻。
此一凡。
直是王后祭宗庙之事。
故惟言大祭祀也。
若云王后合助祭天地。
不应重起凡大祭祀之文也。
为嫌王后有祭天地之疑。
故重起凡以别之耳。
王后祭宗庙。
自是大祭祀。
何故取上凡相天王之礼。
以混下凡王后祭宗庙之文。
此是本经科段明白。
又按周礼。
外宗掌宗庙之祭祀。
王后荐玉豆。
王后之献亦如之。
王后有故不预。
则赞宗伯
按此王后有故不预。
宗伯摄而荐豆笾。
外宗赞之。
宗外宗所掌。
皆佐王后宗庙之荐。
本无佐祭天地之礼。
但天地尚质。
宗庙尚文。
玉豆宗庙之器。
初非祭天所设。
请问钦明
王后助祭天地。
在周礼使何人赞佐。
若宗庙摄荐豆祭天。
又命何人赞佐。
并请明徵礼文。
即知摄荐是宗庙之礼。
明矣。
按周礼司服云。
王祀昊天上帝。
则服大裘而冕。
享先王则衮冕。
内司服掌王后祭服。
王后祭天之服。
按三礼义宗王后六服。
谓袆衣摇翟阙翟鞠衣展衣褖衣也。
袆衣从王祭先王则服之。
摇翟从王祭先公则服之。
阙翟飨诸侯则服之。
鞠衣以采桑则服之。
展衣以礼见王及见宾客则服之。
禒衣燕居则服之。
王后无助祭于天地之服。
但自先王以下。
又三礼义宗王夫人之服云。
不助祭天地五岳。
故无助祭天地四望之服。
按此。
王后无祭天之服。
明矣。
又三礼义宗明王五辂。
谓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也。
重翟者。
从王祭先王先公所乘也。
厌翟者。
从王享诸侯所乘也。
安车者。
宫中朝夕见于王所乘也。
翟车者。
采桑所乘也。
辇车者。
游宴所乘也。
按此。
王后无祭天之车。
明矣。
又礼记郊特牲义赞云。
祭天地无祼。
郑元注云。
惟人道宗有祼。
天地大神。
至尊不祼。
圆丘之祭与宗庙祫同。
朝践王酌泛齐以献。
是一献。
按此。
无祭天之事。
大宗伯次酌醴齐以献。
是二献。
按此。
则祭圆丘大宗伯次王为献。
非摄王后之事。
钦明等所执王后有故不预。
宗伯摄荐豆笾。
更明摄王后宗庙之荐。
非摄天地之祀。
明矣。
钦明建议。
只及引礼记祭统曰。
夫祭也者。
必夫妇亲之。
按此。
是王与后祭宗庙之礼。
非关祀天地之义。
汉魏晋宋后魏齐梁周陈隋等历代典籍。
与王令主。
郊天祀地。
代有其礼。
史不阙书。
并不见往代王后助祭之事。
高祖神尧皇帝太宗文武圣皇帝南郊祀天。
皇后助祭处。
高宗天皇大帝永徽二年十二月辛酉亲有事于南郊。
总章元年十二月丁卯亲祀南郊。
亦并无皇后助祭处。
大唐礼亦无皇后助祭南郊之礼。
钦绪等幸忝礼官
亲承圣问。
竭尽闻见。
不敢依随。
伏以主上稽古。
志遵旧典。
所议助祭。
实无正文。
若以王者制礼。
自我作古。
明主立断。
非臣下敢言。
谨议。
裴仆射齐州遗爱碑726年 盛唐 · 王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六 创作地点: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
夫为政以德。必世而后仁。
齐人以刑。苟免而无耻。
则刑禁者难久。百年安可胜残。
德化者效迟。三载如何考绩。
刑以助德。猛以济宽。
期月政成。成而不朽者。
惟公能之。公名耀卿。
字涣之河东闻喜人也。
益为帝虞。实相帝舜
非子其冑。而邑诸裴。
在汉者为水衡。在者守代郡
十三代祖徽。魏益豫雍兖徐五州刺史兰陵武公
源于大贤。派以俊德。
世济其美。不陨其名矣。
曾祖正。散骑常侍长平郡赞理
祖慎。皇朝洛南南郑县令
著族斯茂。衣冠未敢争雄。
继世皆贤。英彦无出其右。
故有常侍县君。递辉迭映。
父守真。太常博士驾部夏官员外今上楚王府咨议参军邠宁二州刺史
赠晋兖沂三州刺史。文儒之宗伯
礼乐之本源。藉业虽曰承家。
复始由乎种德。再典大郡。
二为仙郎。举十大夫
是则是敩。且年不及寿。
而位未称德。朝多其能。
殁而独赠。公则晋州之第三子也。
语而能文。有识便知。
为儿则量过黄发。未仕而心在苍生。
伯达试经。子炎应诏
古之人也。我不后之。
八岁神童举。试毛诗尚书论语及第。
解褐补秘书省校书郎。历睿宗安国相王典签
东观载笔。班固名香
西园赋咏。刘桢气逸。
转国子主簿检校詹事府丞。学识宜在儒林。
风度雅膺储寀。河南府士曹参军考功员外郎
公府屈廊庙之才。曹无留事。
仙郎明黜陟之法。野无遗贤。
右司兵部二郎中长安县。其在含香。
一台推妙。以之制锦。
四海是仪。公之断狱也。
必原情以定罪。不阿意以侮法。
是以小失天旨。出为此州刺史
公推善于国。不称无罪。
思利于人。志其屈已。
戮豪右以惩恶。一至无刑。
旌孝弟以劝善。洪惟见德。
然后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敬教劝学。授方任能。
行之一年。郡乃大理
襁负而至。何忧乎荡析之人。
路不拾遗。何畏乎穿窬之盗。
既富之矣。汲黯奚取于开仓
使无讼乎。仲由何施其折狱。
居无何。诏封东岳
关东列郡。颇当驰道。
至于牺牲玉帛。资粮屝屡。
其或不供。为有司所劾。
因而厚敛。非天子之意。
丰省之度。多不得中。
二千石有不能受事于宰旅者矣。季孙请鲁视邾滕。
涛涂恐师出陈郑。抑为是也。
公尽事君之心。且曰从人之欲。
万斯箱。兹乃如京。
百执事之人。于我乎馆。
四封之境。二为帝庭。
一郡之赋。再粒天下。
士卒林会。马牛谷量。
皆投足获安。端拱取给。
无虞燥湿。不畏寇盗。
草莽之中。用能便其体。
羁绁之外。无所劳其力。
天朝中贵。持权用事。
厚为之礼。则生我羽毛
小不如意。则成是贝锦。
公享有常牢。觌无私币。
冒货贿者。我以为仇。
淫刍荛者。吾所能禦。
至于急宣中旨。暴征庶物。
或命嘉蔬。先春当荐。
锡贡珍果。非土所生。
举是一隅。其徒千计。
皆曾不旋踵。若取诸怀。
又不知其备预之所以然也。谓饩牢竭矣。
而家有馀粮。谓疲劳甚矣。
而人有馀力。岂非积年之储。
用之有度。终身之逸。
使之有时。不然。
班贡艺事。轻重以列。
我视子男之国。而倍公侯之征。
今日之事。我为上也。
大驾还都。分遣中丞蒋钦绪御史刘日政宋珣等巡按
皆嘉公之能。奏课第一。
公未受赏。朝而归藩。
天灾流行。河水决溢。
蝗虫避境。虽马棱之化能然。
洪水滔天。固帝尧之时且尔。
高岸萃以云断。平郊豁其地裂。
喷薄雷吼。冲融天回。
百姓巢居。主客有其家室。
五稼波殄。沼毛荒于畎亩。
公急人之虞。分帝之忧。
御衣假寐。对案辍食。
不候驾而星迈。不入门而雨行。
议堤防也。至则平板干。
具糇粮。揆形略趾。
量功命日。而赤岸成谷。
白涛亘山。虽有吕梁之人。
尽下淇园之无能为也
乃有坏防之馀。冲波且尽。
仅在而危同累卵。将坠而间不容发。
公暴露其上。为人请命。
风伯屏气以迁迹。阳侯整波而退舍。
又王尊至诚。未足加也。
然后下密楗。搴长茭。
土篑云积。金锤电散。
公亲巡而抚之。慰而勉之。
千夫毕饭。始就饮食。
一人未息。不归蘧庐。
惰者发愤以跞勤。懦者自强以齐壮。
成之不日。金堤峨峨。
下截重泉。上可方轨。
北河回其竹箭。东郡郁为桑田。
先是朝廷除公宣州刺史。公惜九仞之垂成。
恐众心之或怠。怀丝纶之诏。
金玉之音。率负薪而益勤。
亲执扑而弥励。既成。
乃发书示之。皆舍畚攀辕。
废歌成泣。泪洏济袂。
泽阴鲁郊。哀哀号呼。
不崇朝而达四境。噫。
公之视人也如子。人之去公也如父。
宜其升闻于天。司我五教。
公之富人也以简。简则不扰。
而人得肄其业。非富欤。
公之爱吏也以严。严则畏威。
而吏不陷于罪。非爱欤。
是其大旨也。至若沛郡谓为神明。
淮阳谢其清净。尊经于学校。
鲁风载儒。加信于儿童。
齐人不诈。明閒视听。
其察奸也无全。晓习文法。
于决事乎何有。六义之制。
文在于斯。五车之书。
学半于我。其为身计。
保乎忠贞。将为孙谋
贻以清白。熊轼之贵。
子弟夷于平人。龙门则高。
宾客不遗下士。非礼不动。
出言有章。语曰。
恺悌君子。人之父母。
其是之谓乎。维也不才。
尝备官属。公之行事。
岂不然乎。维实知之。
维能言之。况夫妇男女。
思我遗爱者。唫咏成风。
耆艾人吏。愿颂清德者。
道路如市。则王褒所讲。
奚斯之颂。美政盛德。
缀词之士。固未尝阙如也。
维敢拒之哉。颂曰。
童子何知兮公迈成人。大不必佳兮公德日新。
天生于公兮遗此下民。天子命我兮守兹东郡
人调公以谪去兮不能致训。公曾不私已兮政声益振。
惟岁十月兮帝封岱宗。千乘万骑兮行幸山东
小郡之赋兮再粒万邦。丰不盈俭不陋兮公之举也得中。
河为不道兮离常流以痡毒。不用一牲兮不沈一王。
身当中流兮冯夷感而避贤。敕阳侯兮使却走夫洪涟。
板筑既具兮薪又属。庶人欣以就役兮高岸崛起于深谷。
人降邱宅土兮桑田郁以载绿。行无五马兮食不载味。
惠恤鳏寡兮威詟黠吏。公之德兮曾无与二。
人思遗爱兮泪淫淫。岁久不衰兮至今。
性与天道吾不得闻兮。志其小者近者兮已是过人之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