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 其八 明 · 胡应麟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河朔当年事,平原异代盟。
登仙班景倩,为客孟云卿
捩柁晨霜滑,维梢宿雨晴。
如渑政堪赋,篷底百壶倾。
宣州开元以来良吏记 南唐 · 陈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君子所贵乎德积于中。
而化行于外。
大可以篆钟鼎。
次可以备讴歌。
所谓古人遗爱。
没而不朽者也。
宣州秦故郡之地。
阻以重山。
缘以大江
封方数百里。
铜陵铁冶。
繁阜乎其中。
故其俗佻而侈。
其人劲而悍。
属鞬揭鈠者。
习以为恒。
易于寇𭤑。
昔号难治。
武德中
天下既定。
唯兹后附。
自是朝廷艰厥官。
非勋贤崇茂者。
文明中正者。
清贞孤拔者。
法令峻整者。
无以刻符为邑焉。
先天之前。
人物纷纶矣。
自开元距今。
惠化浃物。
清修迈伦。
故事传于府中。
淑问存诸故老。
得之数公焉。
有若裴耀卿者。
公辅之器。
受分忧之任。
以为立政在于树本。
树本在于设教。
设教在于率身。
乃洁其源。
举其端。
削烦苛。
布惠。
易得而庶务修。
恺悌行而偫心化。
赭衣垩面者知禁。
乡校党序者胥劝。
自是宣人始服教矣。
开元癸酉岁
国家以天下久平。
四海繁富。
虑吏之不率。
人之不康。
乃诏分十道。
廉察以督之。
此州统江南之西。
包潭衡十有六州。
班公景倩始受命焉。
公清廉以饰躬。
苦节以从政
以为法者国之柄。
天下之评。
则阿。
阿则公室之权削矣。
急则刻。
刻则下民之怨生矣。
江右荒服。
政紊俗讹。
济之以猛。
弛张在我。
乃布甲令。
举直绳。
恤人之疾苦。
除吏之贪暴。
踰年。
坐贿削免者百有馀辈。
澄清之政。
于是乎得矣。
有若竹公承构
特高孤贞。
行懿直方。
秉法以驭下。
去邪以为治。
鳏茕于是乎康。
豪奸于是乎息矣。
代班之政。
不易其旧。
阅岁而属城放黜者几乎前焉。
初上以遐方罔迪邦禁。
思文法之臣。
而二公继莅于兹。
政斯清。
人斯宁。
俾吾楚之俗不愆于度者。
二公是赖。
岂比夫延年有扫墓之称。
郅都垂苍鹰之号。
彼皆刻深。
而我不滥。
可同年而语哉。
有若裴公敦复者。
班竹之馀。
承法理之极。
变而通之。
使人不倦。
推而广之。
使人知化。
振纲而偫目张。
举大而细故削。
破觚为圆。
齐变为鲁。
浇俗由是观于义矣。
有若泾大夫李称者。
行温而恭。
政清而。
不矫激以干誉。
不严厉以临下。
反躬而令行。
存诚而化达。
天宝初
自太平长迁于泾。
泾与太平。
壤距而俗二。
荐为二邑。
仅盈十稔。
盖久于其道。
惠和之德。
渐于人之气血矣。
故溢于去思。
夥于歌谣。
后卒此州长史
桐乡之爱。
归竁于泾。
而家因寓焉。
广德初
偫盗蜂轶。
连陷县邑。
人士罹难者比肩。
而李公之闾独完。
由偫盗聚而保之。
且曰。
无忘公德也。
于戏。
召公之化。
勿剪其棠。
柳季之仁。
不薪其墓。
岂若凶寇怀惠。
束手侵掠。
又难于古之人矣。
招讨使给事中袁公异而上闻。
诏赠宣州刺史
旌善也。
有若司功掾张邈者。
清而廉。
谨而信。
非自公无以举。
非禄稍无以入。
私谒杜于居官。
馈赠绝于故吏
肃肃然有寒松贞玉之操焉。
由是累辟使车。
令奉丹墀。
青冥之阶。
其在兹也。
昔在汉世。
黄霸课最于颍川
鲁恭流于中牟
皆异时齐芳。
高映牒。
曷若一州之政。
年未三纪。
而循良者六人欤。
大历初
御史中丞陈公总方镇临此州。
想前哲。
徵诸舆诵。
以为旌贤者所以崇德
颂者所以垂劝。
以数君之美。
霈乎在人。
而不播弦歌。
传于竹素。
逶迤颓靡。
与寻常者共贯。
则何以激清风教。
发挥盛业欤。
以小子学乎春秋。
世于文翰。
爰命操。
用纪烈。
其里氏族望。
则世家存焉。
故不书。
大历已酉岁三月二十五日记。
黄安抚除大理少卿(知荣州作)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一八、《翰苑新书》续集卷九、《宋四六选》卷一三
晋卿丛棘,升帅前茅。
八月之槎,既瞻相于斗柄;
回二星之部,仍典领于参旗。
四履欢然,重临幸甚。
恭惟某官负材明允,蓄德硕肤。
奫沄澄深,得龙津炳灵之秀;
扶舆郁积,继龟山正学之传。
久留金马之坊,妙斡木牛之运。
中兼阃制,外憺戎昭
远略折冲,南人不复反矣;
从臣虚位,东山以公归兮。
河内竞借于寇恂,宜关中复留于萧相
峻升金掌,并总玉钤。
公去公来,信有关于轻重;
时行时止,俱不失其光明。
共羡班景倩登仙之除,咸有正子为卿之喜。
伫尽护于诸将,遂进长于六官
某凄其一寒,去此十暑。
未问五马二毛之无用,最觉孤鸿独影之可怜。
矧熬波之素封,今扫地而赤立。
水旱重蓼虫之苦,风景增莼鲙之思。
所幸颍川黄霸之复来,或察夜郎李白之可念。
老牛舐犊,谁敢论瓜葛之连;
凤求凰,或亦备蘩之荐。
其为颂傒,罔既铺棻。
唐 · 杜伟
 押寘韵
忽睹邢武辞,泠其金石备(《宣城总集》云:“唐开元甲子武平一河间邢巨同游泾川琴溪,题绝句,古刻尚存,后一纪,杜伟柱史谪掾宣城,陪连帅班景倩来观,题句云云,馀逸。”)
江西石幢记跋1076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四、《元丰类稿》卷五○、《曾文定公集》卷一六、元丰题跋、《新增格古要论》卷四、《六艺之一录》卷八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江西石幢记》,观察支使、试左武卫兵曹参军来择撰,大和二年建。
采访使班景倩兼知黔中道为始,判官已下皆列次姓名。
《后石幢记》,都团练判官、试太常寺协律郎李方玄撰,大和七年建。
自使检校、右散骑常侍侍御史中丞裴谊为始,副使已下皆列次姓名。
《续石幢记》,节度掌书记陈象撰,光化三年建。
自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保侍中颍川郡钟某为始,列副使已下如后记。
《续立石柱题名记》,知节度判官胡顺之撰,天圣元年建。
太平兴国元年,自殿中丞通判军州事李斡为始,至熙宁九年祠部郎中集贤校理叶均
戏为点鬼簿体论古叠前韵 清末至民国 · 郑国藩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壮志登仙磨已尽(用倪若水班景倩“班生此行,何异登仙”语意。),新诗点鬼习难删杨盈川文好连用人姓名,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之类,时谓点鬼簿。)
关侯威望惊三楚白傅才名动八蛮(鸡林贾人知买《白香山集》。)
贾子著书修政急贾谊《新书》有《修政篇》。),阮公道论解人艰谢安少时,请阮思旷道《白马论》。阮为论示谢,谢不即解,重相咨尽。阮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别有严光称避世,富春江畔钓鱼还。
代通薛通判凤启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六、《攻愧集》卷六五
庠校师儒,两著佐州之效;
尘埃俗吏,方为学邑之行。
获在下风,岂胜幸会。
恭惟某官性资冲静,经学通明
文字五千,渺波澜于笔下;
云梦八九,忘芥蒂于胸中。
早收俊造之科,径蹑清华之武。
先生太学久居贤士之关;
博士伴双旌,乃为刺史之半。
公论甚郁,高怀自如。
登临洪府之江山,啸咏烂柯之风月。
抚摩凋瘵,关决是非。
似闻五月之政成,多赖贰车之力赞。
庞士元之展骥,其可再乎?
班景倩之登仙,行且升矣。
某幺微晚出,蹭蹬半生。
顷辞箠楚于尉曹,复较锥刀于征筦。
贰令海邦之表,脱身选路之初。
花县以无堪,惊瓜期之甫及。
尚祈加惠,俾免矌官。
非曰能之,姑试铅刀之一割;
所可恃者,正依广厦之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