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权从事德舆 唐 · 僧清昼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七
权三从事足下。传吏至。
辱书。谬蒙发扬。
殊增悚恧。观其立言典丽。
文明意精。实耳目所未接也。
幸甚幸甚。贫道隳名之人。
万虑都尽。强留诗道。
以乐性情。盖繇瞥起馀尘未泯。
岂有健羡于其间哉。初贫道闻足下盛名。
未睹制述。因问越僧灵澈□古豆卢次方。
佥曰杨马之流。贫道以二子之言。
心期足下。日已久矣。
但未识长卿子云之面。所恨耳。
先辈作者故李员外遐叔。故皇甫补阙茂正。
严秘书正文。故房吴县元警。
阎评事士和。故朱拾遗长通
处士韦。此数子。
畴昔为林下之游。遐叔当时极许贫道四十韵之作。
其略曰。中宵发耳目。
形静神不役。色天夜清迥。
花漏明滴沥。东风吹杉梧。
幽月到石壁。此中一悟心。
可与千载敌。又曰。
不然作山计。改服乘下泽
君隳元亮冠。我脱潜师屐。
各倚高松根。共逃金闺籍
又能秀二祖义门赞。其略曰。
二公之心。如月如日。
四方无云。当空而出。
遐叔因此相重。元警著道交论。
比于高云独鹤。意谓关于诗而不关于事。
贫道亦无推焉。今再遇足下见知。
则东山遗民。时免檘琴绝弦于知已矣。
灵澈上人。足下素识。
其文章挺拔瑰奇。自齐梁以来。
诗僧未见其偶。但此子迹冥累迁。
心无营营。虽然。
至于月下风前。犹未废是。
公远之友豆卢次方才识超迈。所得经奇。
飘飘然有淩云之气而不轻浮。此乃山僧惠眼远见。
亦尝与论物理。极天人之际。
言至正。意不虚诞。
足下精鉴。岂无此子乎。
在于贫道。不得不言耳。
承索弊文。见已缮写。
元二十一判官木夹中缄封甚难。以此未及寄上。
彼来使无限请近作三五章至至之言。旁通我法。
伫以适山情助禅教耳。幸甚。
十二月二十日皎然白。
西施太和中进士王轩,少为诗,颇有才思。尝游西江,泊舟苧罗山下,题诗于石。俄见一女子自称西施,振琼珰,扶石笋,以诗酬谢,欢会而别。)王轩 唐 · 宋人著作中所载唐五代神仙鬼怪诗
七言绝句 押职韵
妾自吴宫越国,素衣千载无人识。
当时心比金石坚,今日为君坚不得。
辅国大将军左神策军将军知军事检校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义阳郡食实封二百户赠越州都督刑部尚书苻公神道碑铭 唐 · 李宗闵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四
公讳璘。字元亮。其先琅邪人。曾祖讳□妫州刺史。大父讳晖。游击将军㯋王府左□事典军。赠青州刺史。烈考讳令奇。昭义军节度副使太常卿开府仪同三司琅邪郡。赠□部尚书左仆射。公实仆射长子。初公与先公俱为蓟裨将。会蓟乱。同奔于潞。潞帅薛嵩署为军副。卒。其地分。移隶于。魏帅田承嗣知公父子有材略。各以左右职处之。承嗣死。子悦代为帅。悦与李纳辈邻封通谋不轨。引兵寇□东攻磁刑。天子命并帅马燧潞帅李抱真督诸军合讨之。战于洹水。悦军大败。王师进逼魏城。时公与先公在重围中。悦贼虐日甚。众心离析。先公密语公□□□□十九年阅事多矣。不能远引古。自安史以还。乱臣贼子甚众。于今有噍类遗种者乎。今悦叛乱有状。覆灭无日。吾岂能以黄耇之岁。陷赤族之诛乎。汝部下□□□骑劲卒。若舍吾为质。率属归降。不唯□□吾心。亦足断贼臂。全家徇国。吾死无恨。可不务乎。公泣曰。悦忍人也。某苟脱去。将不利于大人。奈方寸何。先公曰。不然。□师四合。吾与汝犹几上肉。待俎醢耳。且汝不去。能全吾乎。是父子俱死于逆地。汝从吾。吾死不朽。汝不从吾。吾亦死。吾目不瞑。死一也。而逆顺祸福。相去万里。□何疑焉。公俯伏不能对。时知公才略勇敢。使间以祸福谕公。与先公之言略同。繇是公计遂决。乃使家竖潜通其诚。因遗公犀带。以示要约。公于是率所部锐师降。由是寇始弱。而王师益壮。纳公。署为军副以闻。诏授特进太子詹事兼御史中丞封义阳郡王。实封百户。既而悦引责先公。先公让曰。公逆亲背主。亡在旦夕。某教子效顺。杀身成仁。偕之死。某愈于公远矣。又何责焉。悦大怒跃起。先公从容不挠。视死如归获所之。祸遂延于家属。俄公仰天搏膺。□号□绝泣血忍死。竟终先公之志焉。□就抚勉。复列上其事。德宗皇帝嘉而悼之。诏公起复。加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赐晋阳第一所。祁县田五十顷。追赠先公户部尚书贞元元年李怀光蒲坂。诏河东之师讨之。公为腹心之将。将五千先济河。与西师合势居要。同收长春宫。降徐庭光。怀光平。加赏封□户二年。西蕃寇边。攻逼盐夏。公□偏师击虏。解围而还。三年。从入觐。擢拜辅国大将军。行左神策军将军知军事。复赐靖恭里第一所。蓝田田十□顷。贞元初德宗之幸梁还也。惩神策军兵□将轻。缓急非有益。乃蒐卒谋帅。以公充选。时谓得人。禁暴戒严。上心倚赖。□年丁邓国太夫人忧。起复本职。初先公之罹魏祸也。太夫人潜匿以免。及悦死。诏迎于魏。加号邓国夫人。赐宴于别殿。以示宠异。上又思先公之忠烈。再赠尚书左仆射。公之弟琳授检校太子宾客琅琊郡。瑶授忻州别驾琅琊县。皆号开府。分领禁职。赏与公同忠劳也。公居环卫十二年。上知其忠勤谨重。方将大用。不幸寝疾。以贞元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终于靖恭里赐第。享年六十有五。赠越州都督其年黄钟月庚申日。葬于京兆富平之薄台。从先仆射之兆也。夫人长乐冯氏。封长乐郡夫人。先公而殁。至是祔焉。有子四人。曰济曰□曰□曰泽。澈前为邠宁节度使。后为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北都留守检校兵部尚书御史大夫琅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袭实封一百户。今上元年。再赠公刑部尚书。赠夫人长乐郡太夫人。从子贵也。按国典。官至三品。墓得立碑。又按□葬今。诸追赠官品得同正。经曰。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礼云。铭者。论撰其祖先德善功烈。庆赏名声。明著后代。所以崇孝也。顺也。今苻氏作率旧章。碑于墓。不亦宜乎。今琅琊侯论撰先德。铭于碑。其可阙乎。矧仆射之忠若彼。尚书之顺如此。举而书之。可以劝天下之为人臣人父者。琅琊公之显扬又如此。附而赞之。可以劝天下之为人子人孙者。将欲笃前烈。垂后嗣。俾永永有光。重为铭云。
国步将泰。
必有忠杰。
家声将作。
必有孝节
烈烈苻氏。
世生才哲。
惟公先公。
越在叛戎。
相时度势。
祸将及宗。
斡逆杖顺。
天诱其衷。
捐躯以义。
教子以忠。
遂秉大节。
密授于公。
惟公桓桓。
千夫之雄。
违情禀令。
号泣旻穹。
天启其初。
神赞其终。
克继先志。
卒成后功。
天子嘉之。
宠命有融。
乃膺任用。
乃著勋庸。
出领王师。
扫荡关东。
入统环卫
肃清禁中。
再加真食。
大启土封。
弄印珥貂
焜耀厥躬。
噫。
宠非不隆。
秩非不崇。
不将不帅。
人望□充。
善□庆流。
生琅琊侯。
念祖显父。
厥德聿修
授龯邠郊。
移旆并州
西疆北门。
克壮其猷。
文承诗礼。
武袭弓裘。
三叶济美。
时无与俦。
蒸蒸琅琊
扬名报恩。
告第三命。
贲灵九原
泽覃窀穸。
铭焕玙璠。
既肥其家。
又大其门。
贻燕之谋。
垂裕后昆。
褒崇之渥。
自叶流根。
祎乎哉。
神岳有基。
灵河有源。
古人云。
非此父不生此子。
非此祖不生此孙。
诚哉是言。
诚哉是言。
郭凝王轩尝泊舟苧萝山,题浣纱石诗,感西施见形,与欢会。萧山郭凝素,闻之遇,每过綄纱溪口,日夕长吟,屡题诗于石,寂尔无人。进士朱泽嘲之,素内耻,无复斯游。) 唐 · 朱泽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三春桃李无言,苦被残阳鸟雀喧。
借问东邻西子,何如郭素拟王轩
苧萝山 其二 宋 · 姚宽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遥山尚拥云鬟翠,流水空闻玉佩声。
千古人传浣纱地,王轩何事得逢迎(清郦滋得《诸暨诗存》卷一)
次韵李平章复牡丹诗见寄(四首○并序) 其三 金 · 李奎报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东国李相国后集卷第三
忆昔西施醉颊丹,吴王殿里倚红栏。
似闻随得鸱夷去,何事今于凤阙看。
坐尔巧谗难解语王轩牡丹诗。西子巧谗魂。),尚馀旧习好矜颜。
吾皇勤俭稀游幸,付与游人自在观(右三○此篇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