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画记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九、《北山文集》卷二五
绍兴丁卯,承乏坤维,嘉州僧鬻旧书画于益昌,有绢画渡水罗汉一轴。
绢长二尺许,中破半幅为之,云是孙太古笔。
太古蜀人,然以素不知画,其真伪不能辨,但用笔简易,铺次有伦,颇似善作五言绝诗者,篇小而意足,如所欲价售之。
事外或观书少休,必取过目,如是逾年。
戊辰,画随余归东阳,遂亡失。
居閒处独,念之不能忘,因志其大都于此。
十六尊者行临清流,立盂中者一人,置杖于水履其上者一人,背负尊宿杖而涉者一人,将济回顾者二人,脱履就涉者一人,坐而举足欲脱者一人,笠首后至者一人,溪之前则坐石上语者二人,旁立一人,濯足浣衣二人,浣已以衣置木杪者一人,举手招未渡者一人。
人物不及寸,而相貌衣服竟辄无一同。
呜呼!
为此者可谓能矣。
尝观韩退之《古今人物小画记》,谓在京师独孤申叔弹棋胜而获者。
后至河阳,以示赵侍御,觉其戚然若有所感,问之,则曰手所摹也,亡之二十年。
退之举而赠之。
予伯祖中散公敏甫,庆历间仕宦于蜀,至今其家有花木翎毛,皆当时所得赵昌辈名笔。
窃自念素饱西南近七年,所收画惟此半幅,虽无侍御手摹之劳,然易以善价,较之弹棋而获者犹尔,特不知能再遇乎不也。
为之记叙,时读之如见画焉。
画记795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杂古今人物小画共一卷。
骑而立者五人。
骑而披甲载兵立者十人。
一人骑。
执大旗前立。
骑而披甲载兵行且下牵者十人。
骑且负者二人。
骑执器者二人。
骑拥田犬者一人。
骑而牵者二人。
骑而驱者三人。
羁靮立者二人。
骑而下倚马臂隼而立者一人。
骑而驱涉者二人。
徒而驱牧者二人。
坐而指使者一人。
甲冑手弓矢鈇钺植者七人。
甲冑执帜植者十人。
负者七人。
偃寝休者二人。
甲冑坐睡者一人。
方涉者一人。
坐而脱足者一人。
寒附火者一人。
杂执器物役者八人。
奉壶矢者一人。
舍而具食者十有一人。
挹且注者四人。
牛牵者二人。
驴驱者四人。
一人杖而负者。
妇人以孺子载而可见者六人
载而上下者三人。
孺子戏者九人。
凡人之事。
三十有二。
为人大小百二十有三。
而莫有同者焉。
马大者九匹。
于马之中。
又有上者。
下者。
行者。
牵者。
涉者。
陆者。
翘者。
顾者。
鸣者。
寝者。
讹者。
立者。
人立者。
龁者。
饮者。
溲者。
陟者。
降者。
痒磨树者。
嘘者。
嗅者。
喜相戏者。
怒相踶齧者。
秣者。
骑者。
骤者。
走者。
载服物者。
载狐兔者。
凡马之事二十有七。
为马大小八十有三。
而莫有同者焉。
牛大小十一头。
橐驼三头。
驴如橐驼之数而加其一焉。
隼一。
犬羊狐兔麋鹿共三十。
旃车三两。
杂兵器弓矢旌旗刀剑予楯弓服矢房甲冑之属。
瓶盂簦笠筐筥锜釜饮食服用之器。
壶矢博奕之具。
二百五十有一。
皆曲极其妙。
贞元甲戌年
余在京师
甚无事。
同居有独孤生申叔者。
始得此画。
而与余弹棋。
余幸胜而获焉。
意甚惜之。
以为非一工人之所能运思。
盖丛集众工人之所长耳。
虽百金不愿易也。
明年京师
河阳
与二三客论画品格
因出而观之。
座有赵侍御者。
君子人也。
见之。
戚然若有感然。
少而进曰。
噫。
余之手摸也。
亡之且二十年矣。
余少时。
常有志乎兹事。
国本
绝人事而摸得之。
闽中而丧焉。
居闲处独。
时往来余怀也。
以其始为之劳而夙好之笃也。
今虽遇之。
力不能为已。
且命工人存其大都焉。
余既甚爱之。
又感赵君之事。
因以赠之。
而记其人物之形状与数。
而时观之。
以自释焉。
独孤申叔哀辞802年4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众万之生。谁非天耶。
明昭昏蒙。谁使然耶。
行何为而怒。居何故而怜耶。
胡喜厚其所可薄。而恒不足于贤耶。
将下民之好恶。与彼苍悬耶。
抑苍茫无端。而暂寓其閒耶。
死者无知。吾为子痛而已矣。
如有知也。子其自知之矣。
濯濯其英。煜煜其光。
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乌虖远矣。何日而忘。
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801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陇西辛殆庶猥称吾文宜序事。晨持缣素。
以班孝廉之行为请。且曰。
夫人殆所谓吉士也。愿而信。
质而礼。言不黩慢。
行不进越。其先两汉间。
继修文儒。世其家业。
其风流后允。耽学笃志之士。
往往出于其门。今夫人研精典坟。
不告劬勚。属者举乡里。
春官。获居其甲焉。
家于蜀之东道。其严君以客卿之位。
赞是方岳。为大夫良。
今将拜庆宁觐。光耀族属。
是其可歌也。道出于南郑
外王父以将相之重。九命赤社。
为诸侯师。今又将亟驾省谒。
从容燕喜。是又可歌也。
故我与河南独孤申叔赵郡李行纯行敏等若干人皆歌之矣。若乃序者。
固吾子宜之。柳子曰。
吾尝读王命论及汉书。嘉其立言。
彼生彪固之冑欤。相国冯翊公。
功在社稷。德及生人。
门子游文章之府者。吾尝与之齿。
彼生严氏之出欤。承世家之儒风。
沐外族之休光。彼生专圣人之书。
而趋君子之林。宜矣哉。
遂如辛氏之谈。濡翰于素。
因寓于辞曰。为我谢子之舅氏。
珠玉将至。得无修容乎。
独孤申叔侍亲往河东805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河东
古吾土也。
家世迁徙。
莫能就绪。
闻其间有大河条山
气盖关左
文士往往仿佯临望。
坐得胜槩焉。
吾固翘翘褰裳。
奋怀旧都。
日以滋甚。
独孤生
周人也。
往而先我。
且又爱慕文雅。
甚达经要。
才与身长。
志益强力。
挟是而东。
夫岂徒往乎。
温凊奉引之隙。
必有美制。
傥飞以示我。
我将易观而待。
所不敢忽。
古之序者。
期以申导志义。
不为富厚。
而今也反是。
生至于晋。
出吾斯文于笔砚之伍。
其有评我太简者。
慎勿以知文许之。
祭独孤氏丈母文817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三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维年月日。某以清酌之奠。
祭于独孤氏丈母之灵。惟灵育德涵仁。
克生贤子。生而不淑。
未壮而死。名播九围。
望高偫士。虽微禄位。
人羡其美。在抱无孙。
承家乏祀。孝女良婿。
适遵燕喜。某曩与子重
道契义均。知心为贵。
实在斯人。奉养宜继。
将致其勤。竟罹祸谪。
逾纪漂沦。夙志斯阻。
微衷莫申。冀荣末路。
私愿获陈。遽此承讣。
天胡不仁。呜呼哀哉。
昔也高堂。世悲其独。
今兹元室。孝道当复。
神感昭融。不疾而速。
灵识逾浚。承欢载穆。
式致其安。宁寘其毒。
愿言有知。以慰幽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