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请削夺王珙授赠官爵疏 唐 · 罗衮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八
臣伏以罪在乱逆。慈后罔赦。
事关惩劝。圣人恒执。
其或生漏刑辟。没有追敚。
万代可知。百王不易之道也。
窃见故保义军节度使太师王珙。于国不忠。
于家不孝。身为首帅。
之虐。名挂人伦。
纵豺狼之性。顷乘京国患难。
藉父叔勋劳。宠极将相
凶踰寇贼。坐召伯甘棠之树。
残毒郡人。对傅说版之岩。
侵侮王室。朝臣幕客。
受戮辱者非少。军吏百姓。
遭杀害者甚众。朝廷比属多事。
每须含垢。而上天不容。
遂振疏网。虽假手麾下。
幸就屠灭。然靡伏就法。
终为侥倖。向使珙能于晚节粗立一善。
以功补过。谁曰不然。
考其终始。无改暴横。
以珙之骨。千鞭不足快愤嫉之人。
陛下以在宥垂风。崇恕御物。
存其棺冢。为恩已厚。
尚污典册。于理实难。
今复请追珙所受赠官爵。悉皆削夺。
以正宪律。令天下忠臣孝子。
知陛下昭章淑慝。转相慕效。
将来傥复有如珙类者。亦冀睹没后之诛。
而革其生前之虑。明时裁化。
莫尚于斯。先为珙所害故给事中王柷以下一十人。
寻蒙圣造已各赠官。其官府冤死士庶。
伏乞下陜州以敕吊祭。存问其家。
使并日之明。无所不足。
如春之泽。深渐泉壤。
甫刑曰。皇帝哀矜庶戮之弗辜。
言唐尧之德也。伏惟陛下与尧同心。
干渎宸严。无任战越之至。
封白鸡山记 五代 · 王缄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二
夫以玉烛摇光。
碧落霄悬于合彩。
金舆厚载。
丹邱灵毓于祥音。
斯盖运契星𨇠。
道符天意。
淳化于万类。
动植咸熙。
抽胜策于九章。
华夷景服。
王泽流于上。
和风悦于下。
故有云连峭壁。
蔼如画之烟岚。
质异山梁。
翥凝霜之毛羽。
是知凤鸣汧右。
千年而山得佳名。
鹤降辽东
万古而地称佳号。
我嗣晋王
珠履表异。
玉节传
廓氛祲于中原。
跻生灵于寿域。
沈研麟史
征南徒释于三编。
擒纵龙韬。
忠武虚谭于八阵。
剑横大树。
戟中小枝。
睦邻而将罢东征。
富俗而民歌栖亩。
矧乎三清分派。
九合升坛。
刑白马以会同盟。
致丹鼠而忘巨猾。
昔岁金桥之战。
势掩昆阳
近年沑水之征。
威符淝上。
岂谓重燃兴燎。
恶蔓犹滋。
豨跳将害于周禾。
乌合连偫于伏莽。
于是躬提千乘。
途迈六辰。
行方结于鱼丽。
路复经于龙墅。
睨苍翠之侧。
于蘙荟之中。
睹灵雉而低翔。
当神骐之逸足。
可谓练舒皓色。
玉洁争光。
有同于天上飞来。
无异于目前化出。
花冠踊竦。
莹莹而珠点双眸。
霜翮秦翘。
闪闪而雪翻两翅。
王祝之曰。
既瑞世瑞时。
可勿惊勿畏。
乃虚之以雕笼。
拥之以襟袂。
忘十步一啄之心。
有帝扇后褕之意。
若栖于琼花枝上
皎洁争分。
或饮于水晶壶边。
精莹莫认。
天命此墅也。
税蠲青亩。
山封白鸡。
前古之越裳入贡。
效祉殷朝
而今以晋王荐祥。
永光唐史。
缄学惭重席。
世奉初诞。
背文总愧于色丝
辞鄙应还于梦锦。
山唯纪事。
用垂绵长。
佐命忠勋。
序列衔秩。
时天祐十载龙集癸酉
鸿雁来宾之月十五日记。
再改正颜子兖国公祝文议 闽国至宋初 · 陈致雍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四
右。
臣先据太常博士高远奏。
文宣王配座颜子兖国公祝文昭告字。
援小祀例为致祭
高远意者为与武王祝称不等。
欲不敢御署。
盖迂至尊降屈行拜敬之礼。
殊不知中祀云昭告。
亦进御署。
署讫皇帝不拜。
今既升文宣王为大祀。
兖国公即便是中祀。
而况颜子德冠孔门。
徇齐圣智。
佐食则绝席居前。
侑酳乃服衮在上。
既礼容以相称。
何贬拂而太悬。
武成王祝文。
开元天宝中亦云昭告。
进署不拜。
至正元年
兵部员外郎李纾奏节文云。
太公述作止于六韬。
勋业形于一代。
岂可拟文宣王之盛哉。
遂改损昭告字云致祭
不进御署。
今者国朝以其拯民靖乱。
崇德报功。
再奉严禋。
重搆庙宇。
光灵显被。
圣泽优褒。
圣典既修。
旧章宜正。
臣却请升武成王祝文。
仍旧归昭告字。
国公则不合更贬
仍准礼大祝进御署拜。
御署不拜。
夫礼者。
别尊卑。
名轻重
奉常沿。
酌折衷。
后亦何必矫饰閒辞。
芜秽简牍。
穿凿往事。
紊乱彝章。
视兹二途。
指归一揆。
谨具奏闻。
代祭水平王祝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六、《祠部集》卷三四
告于某神之灵曰:农讫力于圳亩,苗未暇穫,而雨久不止。
疲农之力,殆败于垂成,则国之租税与神之享,将无以供给。
神食此土,见民之急,而必加救焉。
使阴霾廓然,农得以敛穫,永永庙食,宜无愧也。
伏惟尚飨!
安流王祝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八、《道乡集》卷三八
惟神聪明,故能照物而各得其理;
惟神正直,故能助善而必降之祥。
矧威灵久著于重湖,而秩祀独超乎五等,其于贶施,厥有始终。
某顷年负罪而来,御风而行,既已神之闳休矣。
则今日蒙恩而归也,顺流而济,岂不系神之大庇乎。
肃荐诚忱,仰惟歆纳。
尚享。
迎奉城隍并惠济王祝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一九、《鄮峰真隐漫录》卷四二
鄮山蟠英,甬水扬清。
钟灵毓秀,入于鄞城。
中有吉地,背负州治。
波环四围,火聚佳气。
昔为驿亭,以舍使星。
既遭兵火,酒垆是名。
喧喧沽肆,糟丘渐渍。
一旦天恩,举足以赐。
其赐伊谁?实某东归。
玲珑高峰,潋滟深池。
蜿蜒楼阁,风烟洒落。
咄嗟以就,深宜行乐。
伊维吾家,得是光华。
传之后裔,绵及无涯。
天造地设,几经岁月。
忽蒙皇慈,广此阀阅。
共惟大王,閟厥土疆。
专以遗我,作为宝坊。
愿移威力,护持泉石。
钟鼓园林,子孙千亿。
令此一方,安富久长。
锡我史氏,享兹繁昌
直下万世,忠孝相继。
期王香火,永永弗替。
明堂大礼毕祭谢五岳四海四渎并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绍兴十年冬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五三、《中兴礼书》卷七七
亲执圭币,昭事神祇。
成宗祈,实翳临鉴。
敢伸报谢之礼,永孚相之休。
郊祀大礼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绍兴十三年冬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五四、《中兴礼书》卷三○
维绍兴十三年岁次月朔日辰,皇帝某伏为郊禋大礼礼毕祭谢,谨遣某官臣姓名,敢昭荐于南镇会稽山永济:伏以夙诹景至,祗事国阳,眷惟灵山,作镇南土,肆此上仪之就,实繄阴相之休。
敢荐徽芳,用昭精报。
尚飨!
郊祀大礼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绍兴十六年冬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五四、《中兴礼书》卷三○
眷言名山,作镇南服。
钦奉精禋之祀,允资阴相之休。
嘉荐肃陈,用伸昭报。
郊祀大礼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绍兴二十二年冬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五五、《中兴礼书》卷三一
禋飨乾祇,类祠岳镇。
仰荷灵斿之格,迄臻熙事之成。
敢荐忱辞,以伸昭谢。
郊祀大礼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绍兴二十五年冬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五五、《中兴礼书》卷三一
惟神载在祀典,作镇南方,熙事备成,宜有默相。
式遵彝典,昭荐令芳。
尚觊顾歆,永垂孚佑。
郊祀大礼毕祭谢南岳会稽山永济王祝绍兴二十八年冬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五六、《中兴礼书》卷三一
承禋泰畤,望秩明山
迄熙事之备成,灵斿之来顾。
敢伸诚悃,用答显休。
明堂大礼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绍兴三十一年九月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五六、《中兴礼书》卷七七
祗事合宫,率循旧典。
相我熙事,翳神之休。
钦想丛祠,肃将致告。
苾芳斯荐,庶其感通。
郊祀大礼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玉堂类稿》卷一七、《中兴礼书》卷三二
迎日之长,燔柴泰畤。
天眷祐,熙事庆成
仰止名山,近临郊甸。
恪申昭谢,以达诚心。
尚飨!
明堂大礼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五、《玉堂类稿》卷一七
伏以历吉季商,蒇仪宗祀。
赖天贶施,熙事备成。
顾瞻名山,近在浙左。
敢忘昭谢,以答灵休?
郊祀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乾道元年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中兴礼书》卷三二
卜辛岁首,称祀坛垓。
俯均宣室之釐,先成熙事;
近望稽山之镇,已格神游。
式荐馨香,益彰休庆。
郊祀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乾道三年冬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一、《中兴礼书》卷三二
圆修肆类,已修天地之词;
方望昭临,实有山川之相。
惟神作镇,展礼告灵。
郊祀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乾道六年冬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一、《中兴礼书》卷三二
迎日之长,燔柴泰畤。
天眷佑,熙事庆成
仰止名山,近临郊甸。
恪神昭谢,以达诚心。
尚飨!
郊祀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乾道九年冬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二、《中兴礼书》卷三二
顺迎日至,恭展郊禋。
荷上帝之储休,自百灵之默相。
惟王庙食,作镇稽山
敢荐忱辞,式严报礼。
明堂毕祭谢南镇会稽山永济王祝淳熙六年九月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三、《中兴礼书》卷七七
历吉季商,蒇仪宗祀。
赖天况施,熙事备成。
顾瞻名山,近在浙左。
敢忘昭谢,以答灵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