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吕东莱先生 其四 南宋 · 黄人杰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忆昨飘零日,徒为梁父吟
一时辱轻信,千里示佳音。
方讲门人礼,蒙嘉国士临。
一朝遽千古,难保见知心。
奏乞罢开乐宴状元祐二年六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四、《净德集》卷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闻国朝故事,祥禫既除,有开乐一宴。
近来中外喧传,谓已择日排办,旦夕必行此礼,臣愚尚窃疑之。
盖自,旱暵为灾。
陛下忧劳恐惧,避殿减膳,精诚祈祷,夙夜不遑,以至过自贬损,权罢受册,务答天心,以冀享嘉之应。
此乃旷古未有之德,天下幸甚。
今群臣屡拜封章,乞从礼听乐,陛下报诏,未蒙允许,乃未有开宴之期;
而中外相传,皆谓宴在旦夕,似于事体未便。
伏祈宣谕有司,一就坤成节赐宴,则于礼文,亦非简疏。
内可以隆二圣慈孝之德,外可以称上帝眷佑之意。
〔贴黄〕臣又闻英宗八月将宴后苑,刘庠言「去日食近,非畏天之意」,特为罢之。
神宗朝四月将宴,富弼以灾异为言,亦蒙嘉纳。
今旱暵之沴虽已消弭,而天道尤宜钦畏。
愿陛下无灾而惧,为德天下,幸甚。
狱中上书自明 西汉 · 邹阳
 出处:全汉文 卷十九、文选卷三十九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者荆轲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
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大王熟察之。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
李斯竭忠,胡亥极刑
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
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箕子接舆所笑。
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大王熟察,少加怜焉!
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
知与不知也。
樊于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
王奢去齐之,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王奢樊于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
白圭战亡六城,为中山
何则?
诚有以相知也。
苏秦燕,人恶之于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
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投以夜光之璧。
何则?
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
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昔者司马喜膑脚于宋,卒中山
范雎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
此二人者,皆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身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
百里奚乞食于路,穆公委之以政;
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
此二人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
感于心,合于意,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故偏听奸,独任成乱。
昔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
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谗谀,而二国以危。
何则?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彊威宣。
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辞哉?
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故意合则胡越为昆弟,由余子臧是矣;
不合则骨肉为雠敌,朱象管蔡是矣。
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霸不足侔,三王易为比也。
是以圣王觉悟,捐子之之心,而不悦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
何则?
善无厌也。
晋文公亲其雠而彊霸诸侯,齐桓公用其仇而一匡天下。
何则?
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彊天下,而卒车裂之。
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霸中国,遂诛其身。
是以孙叔敖三去而不悔,于陵子仲三公,为人灌园。
今人主诚能去骄慠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隳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蹠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
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眄者,何则?
无因而至前也。
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
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无因而至前,虽出隋侯之珠,夜光之璧,秪足结怨而不见德;
故有人先谈,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今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贱,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欲尽忠当世之君,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袭按剑眄之迹矣。
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
秦皇帝中庶子蒙嘉之言,以荆轲之说,而匕首窃发;
周文猎泾渭,载吕尚而归,以王天下。
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
何则?
以其能越拘挛之语,驰域外之义,独观于昭旷之道也。
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于帷墙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此鲍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
砥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
邑号朝歌墨子回车
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诱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而趋阙下者哉!
匈奴来降赦诏五凤三年三月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往者匈奴数为边寇,百姓被其害。
朕承至尊,未能绥安
匈奴虚闾权渠单于请求和亲,病死。
右贤王屠耆堂代立。
骨肉大臣立虚闾权渠单于子为呼韩邪单于,击杀屠耆堂,诸王并自立,分为单于,更相攻击,死者以万数,畜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求食,因大乖乱。
单于阏氏子孙昆弟及呼速累单于、名王、右伊秩訾、且渠、当户以下将众五万馀人来降归义单于称臣,使弟奉珍朝贺正月,北边晏然,靡有兵革之事。
朕饬躬斋戒,郊上帝,祠后土,神光并见,或兴于谷,烛耀齐宫,十有馀刻。
甘露降,神爵集。
已诏有司,告祠上帝、宗庙。
三月辛丑,鸾凤又集长乐宫东阙中树上,飞下止地,文章五色,留十馀刻,吏民并观。
朕之不敏,惧不能任,娄蒙嘉瑞,获兹祉福。
《书》不云乎?
「虽休勿休,祗事不怠」。
公卿大夫其勖焉。
减天下口钱,赦殊死以下。
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大酺五日
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汉书•宣纪》)
凤皇集甘露降诏元康元年三月 其一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乃者凤皇集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
朕未能章先帝休烈,协宁百姓,承天顺地调序四时,获,赐兹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骄色;
内省匪解,永惟罔极。
《书》不云乎,「凤皇来仪,庶尹允谐」。
其赦天下徒,赐勤事吏中二千石以下至六百石爵,自中郎吏大夫,佐史以上二级,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加赐鳏寡孤独、三老、孝弟力田帛。
所振贷勿收(《汉书•宣纪》)
躬亲郊祀诏元康四年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六
盖闻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古今通礼也。
间者上帝之祠,阙而不亲,十有馀年,朕甚惧焉。
朕亲饬躬斋戒,亲奉祀,为百姓蒙嘉气、获丰年焉(《汉书•郊祀志》下:十二年乃下诏。)
中丞张文忠公希孟谏罢灯山奏稿后(并序。) 元 · 乃贤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至治间御史观音保五华山事弃市。公时为中书参议,翊日上谏灯山疏。大蒙嘉纪,赐予甚厚云。
才闻御史中台,又见灯山奏疏来。
自信茅焦无死罪,独知苏轼是英材。
九门争看捐躯谏,百辟惊传拜赐回。
千古救荒遗爱在,祠门犹向曲江(公因救荒陕西而薨,今赐庙于长安。)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 清 · 黄璋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此诗收于《百寿诗录》,陈墩厚藏本。
斯文今有主,一代颂鸿儒。
道绍二程学,龄登九老图
化裁金作砺,持守玉为壶。
我辈蒙嘉惠,称扬岂近谀(施懿琳编校)
祷雨诏(十八年四月己未 东汉 · 汉明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
自春以来,时雨不降,宿麦伤旱,秋种未下,政失厥中,忧惧而已。
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及流民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
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人三斛。
理冤狱,录轻系。
二千石分祷五岳四渎。
郡界有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者,长吏各洁斋祷请,冀蒙嘉(《后汉·明纪》)
贾魏公大雪(并跋) 其二 南宋 · 潜说友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云气峥嵘众俊林,圣朝事事合天心。
梅根依傍蒙嘉泽,力低垂愧重任。
有美江山祗如旧,无尘宇宙幸逢今。
坐令清昼閒铃索,白战工夫效汝阴
北岳题名(二 元祐二年二月 北宋 · 蔡延庆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五一、光绪《重修曲阳县志》卷一二
元祐元年季冬二十八日龙图阁直学士朝议大夫、充定州路安抚使、知定州蔡延庆,奉敕祷雪圣祠。
是日蒙嘉应,列郡沾足,京师独雪三尺。
二年仲春,被诏报谢。
十二日,礼毕,乃还。
签书节度判官公事王庠、李鼒两陪亚、终献,知县事郭良臣监仓草场高公严摄祝、奉币,走马承受公事陈嘉言、州学教授章粹陪祠,恽侍行。
延庆题。
知制诰谢两府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七、《长兴集》卷一七
右,某启:蒙恩授前件职。
幸出不谋,承命震悚。
窃以立朝廷之位,则重轻四方之观;
代人主之言,以翕张天下之事。
必先求学问义理之所在,然后察是非趋向之何如。
岂惟图慎于知人,殆将于此乎观政。
自非尽一时之选,无以厌多士之心。
如某者,学未知方,才不充物。
少尝有志于明善,所知不出于众人。
方主上发号施令,作新万物,传之无穷;
而庙堂咨谋度宜,贤智一心,出于并世。
譬之陈修疆畎之始,宜得宿艾魁垒之才。
滥及惷冥,盖尝自论而不获;
退求分守,未知私义之所安。
此盖伏遇某官图成庶工,茂相群匹。
在陶埏大钧之所及,虽陵阿小物之不遗。
敷纳师言,曲收謏学。
誓期殚力于未至,终惧降才之难渝。
不显亦临,虽蒙嘉于圣日;
作汝用咎,敢忘戒于后难。
图报之心,没而后已。
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 西晋 · 陆机
在昔矫迹入崇贤。
假翼鸣凤条,濯足升龙渊。
玄冕无丑士,冶服使我妍。
轻剑鞶厉长缨丽且鲜。
谁谓伏事浅,契阔逾三年。
薄言肃后命,改服就藩臣
夙驾寻清轨,远游越梁陈
感物多远念,慷慨怀古人(○《文选》二十六。本集五。《诗纪》二十五。又《初学记》十引贤、泉二韵。《御览》六百八十六引玄冕、长缨句。文字有异。)
皇太后册宝册文咸淳三年正月十三日辛丑 南宋 · 宋度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九、《咸淳遗事》卷上
维咸淳三年岁次丁卯正月某日,皇帝臣祺谨稽首再拜言曰:臣闻嗣宅丕后于前人,莫重于严大报以致享;
聿怀多福于上帝,尤重于隆至眷以推尊。
眷凉菲之弗胜,每寅畏以自度。
繄我慈极,方寸之泽流于无垠;
锡予昌期,景长之禄同于有载。
属诹吉于元日,以有事于阳垓。
曾徽明德以荐馨,时保小心而敬事。
讵曰能格,愈不敢康。
后皇之溥临,暨祖宗之孚佑。
始为乂安百姓,冀蒙嘉气以获丰年;
今已祀郊上元,盍推申休而尊明号。
用昭积庆之本,恪纾归美之忱。
皇太后殿下静专而柔明,端穆而厚裕。
亦莫不庶,如《天保》之升恒;
无为而成,同《中庸》之位育。
溯正始,播二《南》之化;
垂宪,贻万世之传。
兆开景运于艰难,实济先皇之兢业。
汉家累治,固由衣练以称贤;
周室复兴,端赖脱簪而有助。
宜扬蕤于汗竹,式作则于涂
改纪以来,流徽深著。
谋深丰水,而尤资母训之力;
娶择嵞山,而获同子职之供。
恩斯勤斯,鬻以闵斯;
至矣尽矣,不可加矣。
迨夫全付所覆,遹求厥宁。
越天棐忱,何由而顾諟;
惟皇作极,何由而灵承。
克俾冲人,率循丕式。
自贻哲命,厥德之嗣在初;
敷时绎思,于父之道无改。
凡答扬先训之实,对兹迪彝教之功。
方今远格迩安而治象熙,内修外攘而政理饬。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乡从民从是谓大同。
奉祀孔昭,其敢专乡于己;
念亲恩惟后,尤当不忘于天。
肇举鸿仪,祗宏嘉典。
然极九州之奉,曷表中心;
必加万世之名,庶昭懿则。
乃诏礼氏,乃命宰臣,采实徽以揆殊光,笃熙序而申景铄。
以寿为五福之首,而和乃百嘉所生,裒形容之辞,伸推崇之语,意存归胙,忱寓介眉。
粲金相于未央,奉玉卮于长乐。
辑是穰简,溢为怡愉。
拊瑟戛球,声既昭于物备;
函璧衮绣,瑞毕至而光舒。
以俾耆艾而炽昌,以成元亨而利正。
臣不胜大愿,谨奉玉册金宝,上尊号曰「寿和皇太后」。
伏惟寿和皇太后殿下涣膺钜典,深巩丕基。
慈者仁之原,惟仁则寿;
者一之谓,惟一斯和
备之则禄名位有兼隆之等,符天地而逾久;
充之则声气形有交应之象,合宇宙以长春。
远齐乔松之龄,如在唐虞之际。
雍容拥佩,允观河清岳静之期;
鞠跽称觞,同庆泉醴露甘之瑞。
长居太极,祗奉欢颜。
臣祺实欢实忭、稽首拜手谨言
皇子楷依前太傅荆南宁江军节度使荆州夔州郓王加恩制宣和元年冬祀)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宋大诏令集》卷三三
门下:备万物以告神明,式达成功之美;
亲九族而致禋祀,聿昭申命之休。
帝降康,宅师用乂。
乃顺初阳之候,恭修大报之仪。
天人和同,焕若神光之烛;
月星明概,肃然象物之臻。
眷予次嗣之贤,宜首庆条之举。
亶孚昭号,具谂明伦。
皇子太傅荆南宁江军节度江陵、兼夔州、兼神霄玉清万寿宫使、提举皇城司、郓王楷,瑰韵天成,英猷日裕。
德备四端之粹,学穷六籍之微。
禁闼提纲,忠罄君亲之奉;
天庭射策,名魁俊造之科。
山川开焘社之封,衮舄位经邦之傅。
属展紫垓之飨,实前清跸之行。
严梐枑之再重,各司其局;
肃勾陈之力卫,有闻无声。
兹并格于神釐,肆大均于祭泽。
爰田衍厚,圭食增腴。
于戏!
蒙嘉气而获丰年,既对宴娱之贶;
绥眉寿而届繁祉,同右序之荣。
往昭宠光,益崇誉处。
可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 南梁 · 任昉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二、文选卷三十八
臣云言:原夫存树风猷,没著徽烈,既绝故老之口,必资不刊之书。
而藏诸名山,则陵谷迁贸,府之延阁,则青编落简。
然则配天之迹,存乎泗水之上;
素王之道,纪于沂川之侧。
由是崇师之义,拟迹于西河
尊主之情,致之于尧禹。
故精庐妄启,必穷镌勒之盛;
君长一城,亦尽刊刻之美。
况乎甄陶周召,孕育伊颜?
太宰竟陵文宣王臣某,与存与亡,则义刑社稷;
严天配帝,则周公其人。
体国端朝,出藩入守,进思必告之道,退无苟利之专,五教以伦,百揆时序。
若夫一言一行,盛德之风;
琴书艺业,述作之茂,道非兼济,事止乐善,亦无得而称焉。
人之云亡,忽移岁序,鸱鸮东徙,松槚成行。
六府臣僚,三藩士女,人蓄油素,家怀铅笔,瞻彼景山,徒然望慕。
昔晋氏初禁立碑,魏舒之亡,亦从班列。
而阮略既泯,故首冒严科,为之者竟免刑戮,致之者反蒙嘉叹。
至于道被如仁,功参微管,本宜在常均之外。
太宰渊、丞相嶷,亲贤并轨,即为成规。
乞依二公前例,赐许刊立。
宁容使长想九原,樵苏罔识其禁;
驻驿长陵,輶轩不知所适。
臣里闾孤贱,才无可甄,值齐网之弘,弛宾客之禁,策名委质,忽焉二纪。
虑先犬马,厚恩不答。
而弊帷毁盖,未蓐蝼蚁;
珠襦玉匣,遽饰幽泉。
陛下弘奖名教,不隔微物,使臣得骏奔南浦,长号北陵
既曲逢前施,实仰觊后泽。
傥验杜预山顶之言,庶存马骏必拜之感。
临表悲惧,言不自宣。
臣诚惶已下。
杨子祐兴国 明 · 皇甫汸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四
寻役谢皇畿,遄征辞帝阙。
朱明垂方隆,脩景迎未歇。
晨旌抗欲徂,午马哮不发。
且覆天末觞,暂缓星前辙。
摅情谅子衷,执手信我说。
丕休蒙嘉运,利用宾时哲。
弹冠捐族闾,緤组跻朝列。
玄士守深湛,谒帝生激烈。
稽首金马荣,澡身玉壶洁。
平江波涛兴,昊穹垢气结。
一麾竟出守,三命聊所窃。
行行迈楚荆,漭漭遵吴浙。
旆指衡服云,帆挂湘干月。
遐想百代雄,浩叹一时没。
愿葆幽谷姿,毋俾兰芳灭。
炯介投处言,慷慨起长别。
袂连汗并挥,心与飙俱热。
洞庭秋水清,击子中流楫。
袁永之戍越 明 · 皇甫汸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四
晨风戒商序,伫立野萧条。
念兹帝京别,轨路脩且遥。
遥遥子何之,将予情内劳。
在昔蒙嘉运,与子侪王僚
愧非通时哲,而俾世网遭。
人事若浮云,聚散仍一朝。
子勤越乡戍,予掌畿辅徭。
行当慎舟楫,平江有波涛。
吴越古战场,故鬼日夜号。
子其感兴废,毋用徒忉忉。
出京郑张王三子觞予祠亭作四首 其三 明 · 皇甫汸
 押霰韵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四
昔与君交者,乃自吴趋见。
一朝越江浔,千里返燕甸。
谒帝承明庐,伊予蒙嘉荐。
已倾金雘心,复接琼枝面。
忧或枉惠劳,乐亦同酣宴。
投分踰三载,恩爱两无变。
宁期谢朝寺,重与异乡县。
临觞心若焚,把袂泪如霰。
努力令德,毋谓名可贱(谓张诗
举义旗誓众文 隋末唐初 · 高祖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
夫天地定位。否泰迭其盛衰。
日月著明。亏昃贬其贞满。
惟神莫测。尚乃盈虚。
矧兹王道。能无悔吝。
古先帝世。炎汉商周
拨乱乘乾。多历年所。
厥嗣坠绪。时属艰危。
则其股肱宰衡。藩屏亲戚。
勠力同奖。推心翼戴。
颠或可扶。糺合而奔官守。
恶不可救。废放而安宗社。
伊霍桓文。并其人也。
率尔踵武。代有其事。
布在方策。可得而言。
日者苍精云谢。炎运将启。
上天眷命。属乎隋室。
于是我高祖文皇帝以后父之尊。周亲入相。
豹变陕左。龙飞汉东
诛尉迥于韩魏。则神钲遏响。
王谦于巴蜀。则灵山斯镂。
四罪咸服。九有乐推。
经纶帷幄之閒。揖让岩廊之内。
造我区夏。不更期月。
舜禹以来。受终未有如斯之易者。
以故临朝恭己。庶绩为心。
亲览万几。平章百姓。
兢兢慎于驭朽。翼翼惧于烹鲜。
齐六合为一家。等黔黎于赤子。
有陈不率。殄虐政于江湖。
獯丑相屠。降封虏于沙漠
其吊民也如彼。其和戎也若兹。
散马牛于山林。铸剑戟为农器。
求瘼恤隐。讼息刑清。
轻徭薄赋。家给人足。
仓库流衍于里闾。职贡委输于帑藏。
岂独水衡贯朽。常平粟红而巳哉。
加以爱民治国。节用而敦本。
深根固蒂。因河而践华。
肆觐朝宗。止于京邑
元览纵观。弗踰岐下。
遐迩叶和。内外禔福。
凯泽洋溢。休祥绍至。
一世之氓。咸赖仁寿。
二纪之治。可谓隆平。
扬搉往初。历选前辟。
诗书所美。莫之能尚。
然圣人千虑。失于知子。
以正万国。轻易元良
守器之长。立不才之庶。
兆乱之萌。于是乎在。
异哉今上之行已也。独智自贤。
安忍忌刻。拓狂悖为混沌。
苟鸩毒为恣睢。饰非好佞。
拒谏信谗。敌怨诚良。
仇雠骨肉。巡幸无度。
穷兵极武。喜怒不恒。
亲离众叛。御河导洛。
肆舳舻而达江。驰道缘边。
径长城而傍海。离宫别馆之所在。
车辙马迹之所向。咸堑山而谷。
毕结瑶而搆琼。辽水屡征。
歼丁壮于亿兆。伊谷转输。
毙老幼于百万。禽荒罄于飞走。
蚕食穷于水陆。征税尽于重敛。
民力殚于劳止。十分天下。
九为盗贼。荆棘旅于阙廷。
豺狼充于道路。带牛佩犊
辍耕者连孤竹而寇潢池。锄耰棘矜。
大呼者聚萑苻而起芒泽。青羌白狄。
夷道而□□黄巾赤眉。屠闾左而窃号。
暴骸如莽。僵尸若麻。
敌国满画鹢之舟。胡越绕和鸾之毂。
四海波振而冰泮。五岳尘飞而土崩。
踞积薪以待然。钳众口而寄坐。
明明皇祖。贻厥无人。
赫赫宗隋。灭为亡国。
某以庸虚。谬蒙嘉惠。
承七叶之馀庆。资五世之克昌。
遂得地居戚里。家称公室。
骁卫之禁兵。守封唐之大宇。
义无坐观缀旒之绝。不举勤王之师。
苟利社稷。专之可也。
废昏立明。敢遵故实。
今便兴甲晋阳。奉尊代邸。
扫定咸雒。集宁宇县。
放后主于江都。复先帝之鸿绩。
固配天于圜寝。存司牧于苍生。
岂谓一朝。言及于此。
事不获巳。追增感欷。
凡厥士民。义旅豪杰。
敏究时难。晓达权谋。
家怨国耻。雪乎今日。
从我同盟。无为贰志。
有渝此盟。神其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