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书谱 唐 · 孙虔礼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钟张之绝。
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
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
其馀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
而羲敬继之。又云。
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
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
然张精熟。池水尽墨。
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
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
故无惭于即事。评者云。
彼之四贤。古今特绝。
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
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
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
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
驰骛沿革。物理常然。
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
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
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
百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
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
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少劣。
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
匪无乖互。谢安素善尺椟。
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
谓必存录。辄题后答之。
甚以为恨。尝问敬。
卿书何如右军。答云。
故当胜。云。
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
人那得知。敬虽权以此辞。
折安所鉴。自称胜父
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
事资尊显。胜母之里。
曾参不入。以子敬之豪翰。
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
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托神仙。
耻崇家范。以斯成学。
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
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
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
羲之还见。乃叹曰。
吾去时真大醉也。敬乃内惭。
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
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
钟张之馀烈。挹羲献之前规。
极虑专精。时逾二纪。
有乖入木之术。无间临池之志。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
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
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
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
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信可谓志巧兼优。心手双畅。
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
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
曾不傍窥尺椟。俯习寸阴。
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
任笔为体。聚墨成形。
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
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然君子立身。务修其本。
扬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
况复溺思豪釐。沦精翰墨者也。
夫潜神对奕。犹标坐隐之名。
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
讵若功定(一作宣)礼乐。妙拟神仙。
犹埏埴之罔穷。与工炉而并运。
好异尚奇之士。玩体势之多方。
穷微测妙之夫。得推移之奥赜。
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鉴者挹其菁华。
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矣。
存精寓赏。岂徒然与。
东晋士人。互相陶染。
至于王谢之族。郗庾之伦。
纵不尽其神奇。咸亦挹其风味。
去之滋永。斯道逾微。
方复闻疑称疑。得末行末。
古今阻绝。无所质问。
设有所会。缄秘巳深。
遂令学者茫然。莫知领要。
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
或乃就分布于累年。向规矩而犹远。
图真不悟。习草将迷。
假令薄解草书。粗传隶法。
则好溺偏固。自阙通规。
讵知心手会归。若同源而异派。
转用之术。犹共树而分条者乎。
加以趋事适时。行书为要。
题勒方富。真乃居先。
草不兼真。殆于专谨。
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
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草乖使转。不能成字。
真亏点画。犹可记文。
回互虽殊。大体相涉。
故亦傍通二篆。俯贯八分。
包括篇章。涵泳飞白。
若豪釐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
至如钟繇隶奇。张芝草圣
此乃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伯英不真。而点画狼籍。
元常不草。而使转纵横。
自兹巳降。不能兼善者。
有所不逮。非专精也。
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
济成厥美。各有攸宜。
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
草贵流而畅。章务险而便。
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
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
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验燥湿之殊节。千古依然。
体老壮之异时。百龄俄顷。
嗟乎。不入其门。
讵窥其奥者也。又一时而书。
有乖有合。合则流媚。
乖则彫疏。略言其由。
各有其五。神怡务间。
一合也。感惠徇知。
二合也。时和气润。
三合也。纸墨相发。
四合也。偶然欲书。
五合也。心遽体留。
一乖也。意违势屈。
二乖也。风燥日炎。
三乖也。纸墨不称。
四乖也。情怠手阑。
五乖也。乖合之际。
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
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
思遏手蒙。五合交臻。
神融笔畅。畅无不适。
蒙无所从。当仁者得意忘言。
罕陈其要。企学者希风叙妙。
虽述犹疏。徒立其工。
未敷厥旨。不揆庸昧。
辄效所明。庶欲宏既往之风规。
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
睹迹明心者焉。代有笔阵图七行。
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
点画湮讹。顷见南北流传。
疑是右军所制。虽则未详真伪。
尚可发启童蒙。既常俗所存。
不藉编录。至于诸家势评。
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
内迷其理。今之所撰。
亦无取焉。若乃师宜官之高名。
徒彰史牒。邯郸淳之令范。
空著缣缃。暨乎崔杜以来。
萧羊以往。代祀绵远。
名氏滋繁。或藉甚不渝。
人亡业显。或凭附增价。
身谢道衰。加以糜蠹不传。
搜秘将尽。偶逢缄赏。
时亦罕窥。优劣纷纭。
殆难覼缕。其有显闻当代。
遗迹见存。无俟抑扬。
自标先后。且六爻之作。
肇自轩辕。八体之兴。
始于嬴正。其来尚矣。
厥用斯宏。但今古不同。
妍质悬隔。既非所习。
又亦略诸。复有龙蛇云露之流。
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
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
工亏翰墨。既异夫楷式。
非所详焉。代传羲之与子敬笔势论十章。
文鄙理疏。意乖言拙。
详其旨趣。殊非右军
右军位重才高。调清词雅。
声尘未泯。翰椟仍存。
观夫致一书陈一事。造次之际。
稽古斯在。岂有贻谋令嗣
道叶义方。章则顿亏。
一至于此。又云与张伯英同学。
斯乃更彰虚诞。若指汉末伯英
时代今不相接。必有晋人同号。
史传何其寂寥。非训非经。
宜从弃掷。夫心之所达。
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
尚难形于纸墨。粗可髣髴其状。
纲纪其辞。冀酌希夷。
取会佳境。阙而未逮。
请俟将来。今撰执使转用之由。
以祛未悟。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
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镮盘纡之类是也。
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方复会其数法。
归于一途。编列众工。
错综偫妙。举前人之未及。
启后学于成规。窥其根源。
析其枝派。贵使文约理赡。
迹显心通。披卷可明。
下笔无滞。诡辞异说。
非所详焉。然今之所陈。
务裨学者。但右军之书。
代多称习。良可据为宗匠。
取立指归。岂惟会古通今。
亦乃情深调合。至使摹榻日广。
研习岁滋。先后著名。
多从散落。历代孤绍。
非其效欤。试言其由。
略陈数意。止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师箴兰亭集序告誓文。
斯并代俗所传真行绝致者也。写乐毅则情多怫郁。
书画赞则意涉环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
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
思逸神超。私门感誓。
情拘意惨。所谓涉乐方笑。
言哀巳叹。岂惟驻想流波。
将贻啴喛之奏。驰神睢涣。
方思藻绘之文。虽其目击道存。
尚或心迷义舛。莫不强名为体
共习分区。岂知情动形言。
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
本乎天地之心。既失其情。
理乖其实。原夫所致。
安有体哉。夫运用之方。
虽由巳出。规模所设。
信属目前。差之一豪。
失之千里。苟知其术。
适可兼通。心不厌精。
手不忌熟。若运用尽于精熟。
规矩闇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
意先笔后。潇洒流落。
翰逸神飞。亦犹宏羊之心。
预乎无际。庖丁之目。
不见全牛。尝有好事。
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
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
言忘意得。纵未穷于众术。
断可极于所治矣。若思通楷则。
少不如老。学成规矩。
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
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巳。
抑有三时。时然一变。
极其分矣。至如初学分布。
但求平正。既知平正
务追险绝。既能险绝。
复归平正。初谓未及。
中则过之。后乃通会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仲尼云。五十知命。
而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
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
动不失宜。时然后言。
言必中理矣。是以右军之书。
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
志气和平。不激不厉。
而风规自远。子敬巳下。
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
岂独工用不侔。亦乃神情悬隔者也。
或有鄙其所作。或乃矜其所运。
自矜者将穷性域。绝于诱进之途。
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
嗟乎。盖有学而不能。
未有不学而能者也。考之即事。
断可明焉。然消息多方。
性情不一。乍刚柔以合体。
忽劳逸以分驱。或恬憺雍容。
内涵筋骨。或折挫槎蘖。
外曜锋芒。察之者尚精。
拟之者贵似。况拟不能似。
察不能精。分布犹疏。
形骸未检。濯泉之态。
未睹其妍。窥井之谈。
巳闻其丑。纵欲唐突羲献。
诬罔钟张。安能掩当年之目。
杜将来之口。慕习之辈。
尤宜慎诸。至有未悟淹留。
偏追劲疾。不能迅速。
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
迟留者赏会之致。将反其速。
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
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
所谓淹留。因迟就迟。
讵名赏会。非夫心闲手敏。
难以兼通者焉。假令众妙攸归。
务存骨气。骨既存矣。
遒润加之。亦犹枝干扶疏。
淩霜雪而弥劲。花叶鲜茂。
与云日而相晖。如其骨力偏多。
遒丽盖少。则若枯槎架险。
巨石当路。虽妍媚云阙。
而体质存焉。若遒丽居优。
骨气稍劣。譬夫芳林落蕊。
空照灼而无依。兰沼漂蓱。
徒青翠而奚托。是知偏工易就。
尽善难求。虽学宗一家。
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
便以为姿。质直者则俓侹不遒。
刚很者又崛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
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
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
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
斯皆独行之士。偏玩所乖。
易曰。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
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
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
巳浚发于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
博究始终之理。镕铸虫篆。
陶钧草隶。体五材之并用。
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
感会无方。至若数画并施。
其形各异。众点齐列。
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
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
和而不同。留不常迟。
遣不恒疾。带燥方润。
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
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
若行若藏。穷变态于豪端。
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
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
钟张而尚工。譬夫绛树青琴。
殊姿共艳。隋珠和璧。
异质同妍。何必刻鹤图龙。
竟惭真体。得鱼获兔。
犹吝筌蹄。同夫家有南威之容。
乃可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
然后议于断割。语过其分。
实累枢机。吾尝尽思作书。
谓为甚合。时称识者
辄以引示。其中巧丽。
曾不留目。或有误失。
翻被嗟赏。既昧所见。
尤喻所闻。或以年识自高。
轻至陵诮。余乃假之以缃缥。
题之以古目。则贤者改观。
愚者继声。竞赏豪末之奇。
罕议锋端之失。犹惠侯之好伪。
叶公之惧真。是知伯子之息流波。
盖有由矣。夫蔡邕不谬赏。
孙阳不妄顾者。以其元鉴精通。
故不滞于耳目也。向使奇音在爨。
庸听惊其妙响。逸足伏枥。
凡识知其绝偫。则伯喈不足称。
未可尚也。至若老姥遇题扇。
初怨而后请。门生护书几。
父削而子懊。知与不知也。
夫士屈于不知巳。而申于知巳。
彼不知也。曷足怪乎。
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老子云。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
则不足以为道也。岂可执冰而咎夏虫哉。
汉魏以来。论书者多矣。
妍蚩杂糅。条目纠纷。
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
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
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
今撰为六篇。分成两卷。
第其工用。名曰书谱。
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模。
四海知音。或存观省。
缄秘之旨。余无取焉。
宝塔传开宝五年正月一日 唐末宋初 · 释赞宁
 出处:全宋文卷四○
阿育王宝塔者,乃如来真身舍利所藏处也。
昔世尊入王舍城乞食,路逢童子聚沙为戏,见佛威仪,心生欢喜,即以沙土为面,殷勤奉施。
佛授记曰:「此童子,吾灭度后,于阎浮提作铁轮王。
有大威德,四大洲中悉皆臣顺。
取吾八塔真身舍利,造塔供养」。
佛灭度后,果符昔记。
阿育王有大神力,能役鬼神,于一夜中碎七宝屑成八万四千宝塔。
彼时有耶舍尊者,于五指间放八万四千道光明,诸天、夜叉众各随光中往四天下,遇八吉祥、六殊胜地,乃安一塔。
今皇宋轮王统领国土,有一十九所,显晦不同。
其显者,与国为福、与民为利也。
明州鄮山所现者,乃其一也。
西晋太康中,有刘萨诃者,并州离石人
生在畋家,弋猎为活。
得病至死,见一梵僧,语曰:「汝罪深重,应入地狱。
吾悯汝,故宜往洛下、齐城、丹阳会稽阿育王宝塔处,顶礼忏悔,得免此苦」。
既苏,改业出家,法名慧达,或云法达,如指南行。
会稽,海畔山泽,处处求觅,莫识基绪。
悲恼烦塞,投告无所。
偶于一夜,闻地下钟声,即精诚恳切,经于三日,忽舍利宝塔从地涌出,光明腾耀。
塔相青色,似石非石。
高一尺四寸,广七寸。
五层露盘,四角挺然。
四面窗虚,中悬宝磬。
周以天王及诸佛菩萨、善神、圣僧、天人等像,相极精细。
瞬目注睛,见八千像状咸悉具焉,可谓神功圣绩,非人智之所及也。
既见塔,悲喜无量,昼夜精勤,礼拜忏悔,瑞应颇多。
按传中刘萨诃者,乃利宾菩萨示现,岂偶然也?
鄮县古城在勾章东三百馀里,其宝塔即县界孝义乡也。
地志云:「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此其一也」。
《舆地志》云:「释迦弟子能役使鬼神。
一日布于四天下,造佛骨宝塔八万四千,皆从地出」。
会稽记》云:「东晋丞相王导初过江时,有道人神采不凡,言从海上来,相告曰:昔与阿育王同游鄮县,安真身舍利塔
阿育王与真人捧塔飞空入海,诸弟子攀引不及,一时俱堕,化为乌石,石如人形」。
《名僧传》云:「昔有神人捧塔飞行海上,弟子中有未得道者,堕地化为乌石,犹作人形,上有袈裟纹缕。
郡守褚琰遣使取看,奇之。
至今村名『塔墅』、岙名『乌石』也」。
晋义熙元年安帝敕于鄮山造塔亭、禅室,度二七僧住持守护。
宋文帝元嘉中,遣陈精并僧道祐广兴创建。
凿基下,得大石函,盛玻璃钟,覆以铜镜。
又以金合盛银罂,安三法身舍利并迦叶佛爪一,其色红;
发一茎,伸之数尺,置之成螺。
宋文帝诏造木浮图三级藏之,厚赐供给。
竟陵王发使奉珍异供施,闻三级木塔未至崇敞,欲增成五级。
忽梦神人告曰:「阿育王塔无用增修」。
问其故,答曰:「三十年后有大力人兴世增添耳」。
梁武帝普通三年,敕建木浮图、堂殿房廊,赐额「阿育王寺」,著作顾允祖作碑记记之。
大同五年,上座僧绶奏木浮图隳损,敕岳阳王萧察增修至五层。
施黄金五百两,铸金铜像四百躯,写经论五百卷,铸四大铁鼎以镇四角,敕孙昭凡百供应,付武帝、昭明二真,安于塔内。
萧察取石函内舍利三颗浴之,咒曰:「浮者,进上皇帝」。
其最大者浮,遣主书吴文宠、僧琏等四法师同进。
因敕免庄赋,调给兵士三千人,于寺外庄置营防卫。
定襄侯萧祇、陈留阮孝、鄮人黄玑、会稽太守蔡兴宗散骑常侍王仲和太学博士顾谐、东宫直侍王仲达并梁朝名士,悉倾心皈向。
陈宣帝遥敬此塔,度二七僧。
越州昌乐杨异、勾袁不约信向尤笃。
唐太宗世,鄮县王昭,游礼近寺,望见木塔第三层上有二人立,皆举手托四级西南角。
遂问僧智悦曰:「何人修塔」?
答曰:「不曾修」。
因说所见。
遣人上塔验之,其四层西南角㭿栱果坏。
令曰:「善神示之,欲弟子修耳」。
遂即修之。
敏法师领徒至寺,一月敷讲,道俗聚集。
夜中,有人见百馀梵僧绕塔行道,以此询众。
寺僧曰:「此常有之」。
永徽元年会稽处士张太元到寺礼塔,与僧智悦连床寝息。
半夜,闻塔前诵《金刚般若》,了了分明。
二人往看,一无所睹。
垂拱二年越州士曹唐元默迎塔到州,精严供养。
女婿杨氏醉入道场,宝塔忽然飞去。
元默惊心,作礼怅望,乃见在西家屋上,即送还本寺。
中宗皇帝远加敬仰,敕送供施,仍降诏委栖旷和尚如法香火。
国清智晞尊者到寺,礼八万四千拜,旋绕数周,忽感紫文印于右臂,方整明亮,终身不没。
临终,谓弟子曰:「众圣封印,心无虚焉。
吾定生弥勒内院矣」。
肃宗朝,内供奉子璘者,□州人也。
归省所亲,经宿岳庙,神人告曰:「汝母在此受业」。
璘闻,悲不自胜。
乃问曰:「我母何罪而至于此」?
神曰:「为师少年头疮,多用鸡白调药疗之,因招罪苦」。
璘告神释免,神曰:「罪系有分,免即何缘?
若要免之,往鄮山舍利宝塔」。
璘径到寺,方礼四万拜,母于塔前云里现身,曰:「吾承汝力,已生忉利」。
璘遂止寺,终身礼敬。
唐僧宗亮诗云:「铁轮王使鬼神功,灵塔飞来鄮岭东
有客不随流水去,磬敲疏雪淡云中」。
武宗澄汰沙门,塔止越州府库。
宣宗重兴教法,塔入开元寺
鄮山论请,开元固执。
观察判官蒯希逸判云:「譬如人家宝物,失之多年。
本主既认,便须给还」。
太守王龟依判遣送归育王
大中庚午岁正月斋日,八千许人传塔供养,天花纷纷而落。
其花如雪,众以手擎,旋即镕液。
至夜初,又放五色光明。
是年,有新罗僧夜入盗塔,手捧绕亭,亘夜而行,不离本处。
懿宗咸通中观察使杨严奏,舍利宝塔灵异,实国内福境,敕度三七僧,精严香火。
天祐中太守黄晟,本奉化人也,迎塔往故乡供养。
上船顿重,加人助力,亦不能举。
叹曰:「地薄无缘」!
遂止。
钱武肃贞明二年丙子十二月,遣弟铧并僧清外、鸿泽等,具船舫、香花迎舍利宝塔
明年上元夜,回止西陵岸,放光照明,江中如昼。
武肃王躬扶彩辇从行至罗汉寺,广陈供养。
一僧顶戴,手搦一角,忽然堕地,随手安著,屼然不动。
僧统今諲至晚虔祷,遂见其角火星迸散,始知神力补铸耳。
丁丑岁,敕造木浮图九层,戊寅二月八日毕工。
四月八日,安舍利塔第三层七宝龛中。
尔后累岁,凡大会斋日,多睹光明。
钱文穆王深加礼敬,以职事殷繁,请僧代礼宝塔,其诚信如此。
元帅大王戊申重修彩绘,其年九月二十六日,放大光明。
周显德戊午岁二月中翰林承旨陶谷来锡命礼,入寺敬礼,见舍利红色,自谓吉祥,再拜不已。
副使司天少监同至,谓知塔大师义伦曰:「是塔必不倾侧,它日必平陷耳」。
至今四月十一日,果为延火所焚,舍利宝塔迎在龙华寺
壬戌岁,王旨再造木塔,遂于第二层安贮。
中龛百宝庄严,观瞻者乱目。
设黄金宝座,挂悬珠玉。
元帅大王因览《大众毗尼部》,见吉利王为迦叶佛造塔,金薄覆上,寻遣指挥使凌超重加甃砌庄饰,造檀香殿。
雕锼精丽,百宝珠璎,风触振响,音如天乐。
别造金塔,极丽穷华。
设使湘宫往制,胡后前规,亦未足侔也。
舍利宝塔,世人少知灵异。
据《感通传》,天人曰:「今鄮县阿育王古塔;
小塔是贤劫初佛者,有迦叶佛臂骨,非人所见,罗汉将往铁围山」。
若究此文,则有二塔:一将往铁围,是迦叶佛骨;
一刘萨诃求出者,是释迦舍利,乃即今人天恭敬者。
且以神功不朽,岁记深长,虽补前文,难述未来之瑞应;
更祈后哲,好编无尽之徽猷。
赞宁想乾□□笔之馀,虑多遗坠,仰炎宋统天之□,思欲播扬,与劫齐修,惟高不动者也。
时开宝五年岁在壬申正朔撰。
按:《阿育王山志》卷一三,乾隆二十二年刊本。
恩州契丹皇帝贺正旦人使茶药口宣十一月九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二
卿等继修邦好,来及王春。
方凝凛之在辰,念勤劬而将事。
聊颁饮剂,式助宣调。
翌日景繁察院公初叔明推直谦父主簿复会某晚至即席用前韵 其二 北宋 · 彭汝砺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银鱼朱(原作珠,据傅校改)绂䌽衣兼,稍觉公行气象添。
白水长时云似雾,青泥三月雪如盐。
诗成曷日传邮置,书就他时奏陛帘。
更为朝廷问幽仄,人材岂遂乏杨严
乞以祭庙事实宣付秘书省宣和七年十一月 北宋 · 白时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六
伏睹皇帝陛下迄用岁祥,躬修大报,吉蠲斋祓,夙夜惟寅,谒款殊庭,休气充塞,鬷假于庙,祖考燕宁。
暨祼献神宗佑室,涕泗交颐,左右之臣,靡不感动。
既乃御于郊次,云阴四集。
夜漏初下,天宇开除。
爰升紫坛,珠璧明润。
矧方凛之候,协景气晏温之符,亿兆欢呼,叹所未尽。
盖陛下道膺亲享,考通神明,精意感格,庆祚无疆。
乞宣付秘书省
按:《宋会要辑稿》礼二八之二一(第二册第一○二九页)。又见同书礼一七之一七(第一册第六九五页)。
周必大银合腊药敕书绍熙二年 南宋 · 倪思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五、《文忠集》卷一三一
敕某:卿国均旧秉,帅阃新临。
当凝凛之届期,宜冲和之加惠。
俾颁珍剂,庸示眷怀。
今赐卿银合腊药,至可领也。
故兹示谕,想宜知悉。
冬寒,卿比好否?
遣书指不多及。
宣赐崔与之腊药敕嘉定十六年冬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卷九、《广东文献》初集卷二
与之:卿以禁橐之耆儒,领制阃之重寄。
虽井络增雄之久,当雪山凝凛之时,劳勚良多,保调宜谨。
爰攽珍剂,庸寓眷怀。
今赐卿银合腊药,至可领也。
故兹谕示,想宜知悉。
青溪县修学记 宋末元初 · 方逢辰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五、《蛟峰文集》卷五
孔门教人要领,一言以蔽之曰「学道」,子游得之为宰邑法。
盖君子学道决不肯于仇其民,小人学道必不忍于尤其上,上不仇下,下不尤上,虽治国平天下可也,于一邑乎何有。
严濑一丝,凛凛有生气;
青溪,严上流。
治万山窟,其民蠹愚而坚忍,豪家亩不能百,甲邑版者不十室,而岁收斛不满数百,甚矣民之穷也。
习于穷,故惯于忍,穷以忍,贫贱不能移,苦以坚,富贵不能夺,教之入也莫易乎哉!
迩年来,上下以茧丝为功,守迫之令,令迫之民,而胥吏最黠,足以颠倒其长。
令之峻也火以熬,政之怪也湍以惊,噫,仇矣!
朝三暮四,狙其不诈乎?
弱者买吏以为安,强者伍吏以为市,畏征者逃其田,怖役者窜其户,鸥鸣舞而不下矣。
为令者又相与诋兹邑曰难治。
噫,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民之尤乎上者其无辞乎?
淳祐辛亥四月,石君孝闻来尹兹土。
明年夏大水,祸半天下,而严尤甚,城郭坏,陵谷迁,室庐十荡八九,赖尹颠顿扶服而登之岸。
淳之赤子一饭必曰:「微尹,吾其鱼乎」!
明年,又灾以旱,尹扶伤救死日不给,虽大贤处此亦有未暇礼义之叹。
一日会邑之寓公秀民,慨然以修学校为急。
尹之心,子游之心也,抑将以礼义救人心之溺矣。
虽然,土木谈何容易,尹曰:「费当自公出,吾将请于郡」。
民曰:「费当自百姓出,吾当率以助」。
尹戚曰:「是厉民也」。
民悦曰:「以佚道使民,民忘劳也」。
尹捐俸以倡,乡之秀民闻风兴起,咸户相裒,愿翼斯役而无尤其上之心。
群目而凛之,不日而成。
由殿而堂,堂而庑,庑而门,此经营之序也。
大成殿规模旧虽壮,屋老,风雨摧压兹上,覆悉改作。
馀则撤腐易牢,四隅易以游楹,面殿设朱绿槛,天井悉易甃。
先圣贤像加绘,先圣座上下四傍设障加帷,仍几而丹之。
庑下从祀七十二像,升之殿东西两夹室。
殿北有堂三间曰化成,旧梁栋微弱,今易以壮,撤榱桷重覆之,气势弘敞。
东西各一室,再整刷亦如之,仍长谕馆焉,长东谕西。
堂之北明室三,仍扁「兑轩」。
轩外逼通衢,旧甃颓塌,来往者攀而入,今易叠以峻之。
东庑入首,创屋三间,朱扉明牖,扁曰「东斋厅」;
西庑如之,扁曰「西斋厅」。
厅相联,分两斋,扁仍之,斋相联。
有室四,东则仍令尹祠、土祠,创五先生祠,西则仍融堂、学廪。
两庑旧无甃,今甃之。
门三间及左右翼室并撤新,所仍者无几,并门戟易之。
左翼室仍扁「直学位」,又旁室创为祭器库,并图经在焉。
右翼室扁曰「斋馆」,封土崇三十尺,种杏,扁曰「杏坛」。
庖屋两间在西庑北之右,斋隶室两间在东庑南之左,皆创也。
垣墉旧圮成熟路,今厚筑而藩焉。
经始于宝祐改元仲秋,告成于明年二月朔
是役也,邑尹启之,邑侯赞之,乡寓翼之,诸生先后之,庶民欢乐之,乃集厥成。
庆成,属某记始末。
某谓前令非不言修校也,为其事者无其心,分其事者无其人,涂扃键、粉墉壁已即功,徒于室之壁书曰「某年某月某日某人葺也」。
今则尹亲督斯役,又得乡之贤士夫老成缜实疏畅者董经营,司出纳,一匹一夫,皆仿乡例和贸,僦而来之,饱而役之,犒而遣之,民悦于使,工力皆坚,实可经久不坏。
噫,土木非乐事也,而民虽劳且费也无尤,固足以见尹无仇民之政,然亦可以观人心矣。
尹辍俸为缗五千,乡之秀民助缗五万有奇,邑僚助缗六百,寓公学职助缗万馀,刊诸珉,姑以记岁月云。
德熟堂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八、《须溪集》卷二
俗儒泥古败误事容可救,若俗医不通变,存者立毙,然不悟。
吾岂敢劝人服圣散子哉?
亦身所尝试而验,自不能不为故旧诵之云尔。
余苶然受峻剂,苦滋补无甚效,殆弱甚,非药罪。
去冬偶失血,赖三建旋愈,自是杂茸、附以为常,顾愈弱。
惟萧尧则、戴兼济脉之,健疑热,乃少用寒苦。
耳根痛微肿,忽痒掉寒甚,意亦风热常证耳。
然视听愦愦中,兼济进凉药屡以碗,初不谓其大黄与芒硝也。
既屡下,热退而体逾健。
问补药,虽参术不用,直健饭而已。
吾平生燥脾而食不进,复少睡眠,至是甫进食,知睡味耳。
兼济辨证审,不尽言,尧则兼言其理,以为抱补药非治也,莝积去而荣卫昌,不补犹补也。
古法惟汗吐下三,安有不吐不下,奉恫锢滞而以为中?
此固疟痢痞膈蛊瘵之媒也,彼初病有此哉?
今人轻用巴毒,而壹不知调胃与承气之何说。
余因其言,证之经论良是,由是复间御凉剂以为常。
而日者又足膝冷且疼,甚几悔,岂不弱证明甚。
兼济乃复曰:「敢不凛之
侥幸不可再也」。
然少下即宽,一下一宽而诸证失。
余前病热,或杂补所致,今病岂补罪哉?
往往南北混而地气迁,复有病如予者,复有病甚如予者,无不以下故苏,而兼济损益复自有理。
此余所身试而目睹者也,非身试与目睹,亦不敢为他人道也。
于是戴氏之为德熟矣,德戴氏者几人矣。
「德熟」者,予取坡诗名其堂者也。
凡试人病初愈如德色,非德色也,亦自喜也。
试愈多,及愈众,则向之德者愈忘之矣,殆不胜其德矣。
此如轻车旧路,入手如丝,又如合久知心,不问已悉,其熟矣断可识矣。
虽然,亦必有未尽识者,日谨一日如初,不害其精也熟,愈精也熟,而忽焉非也。
熟犹果也,始种而有欲果之心,不可果成矣,必迟之。
迟之何也?
熟故有味也。
熟矣而不尽取,不尽取何也?
多故也。
己不取而人取之,则亦喜。
何喜也?
喜其传也。
东方生者三窃之而树不知,多故也。
吾为子记,使得其说而通变用之者人人如东方生焉,要亦子之果也。
访圃隐先生旧居赋 明 · 柳方善
 出处:泰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晨兴盥栉而衣冠兮,坐静室而焚香。
读周易之数卦兮,奄瞌睡而凭床。
梦一羽人颀而长兮,揖我告我而言之昌。
曰今天气之方春兮,花木满野以纷芳。
固宜狂歌痛饮以自乐兮,亦奚为乎数墨而寻行。
浮生若梦兮,竟学何施。
欻焉觉而深思兮,岂其言之我欺。
果已往之不可复追兮,当来者之庶几。
佩仆夫以酒壶兮,鸣石径以车。
南川而问兮,登东冈而寻花
忽中道而坎止兮,乃圃隐之旧家。
爰回步而彷徨兮,心蕴愤而增嗟。
方其坐庙堂而进退百官兮,号令驰其霆雷。
喜有赏而怒有刑兮,阳和霜凛之迭开。
太学以讲道兮,扶斯文于败颓。
聘异域而谕义兮,椎髻称臣而咸来。
吾东方礼乐典章赖以大备兮,信王之伟才。
天何不吊而遽陨兮,志士硕人莫不为社稷而肝摧。
今岁月之几何兮,令人思慕之益深。
宅舍没于榛芜兮,独梅竹之萧森。
羌览物而兴怀兮,终日攀抚而悲吟。
桨而奠一杯兮,谅贞魂之必歆。
哀今之为仕兮,谁为雌而谁雄。
食君之禄恐不隆兮,实未效于寸功。
徼君之爵患不崇兮,顾有阙于饬躬。
唯知趋利而避害兮,何蠢蠢之足攻。
呜呼死生亦大矣,孰不恶死兮,君子乐死于忠。
孰不欲生兮,丈夫且耻其苟容。
能杀身以成仁兮,世有几其如公。
慨九原之不可作兮,余将曷从先生种梅尚存。故篇中及之。)
六月廿二日同年杨严刘包四君赴钱君汝载饮漫赋短句 明 · 皇甫涍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皇甫少玄集卷六
羊曼曾真率,君心实可方。
招邀群彦集,燕笑旅情忘。
洁宇沉宵谧,华星覆院凉。
明朝有离合,那惜尽馀觞。
上元夕嘉庆丙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二
昨岁遭逢不可诠(昨岁乙卯正月朔望俱值剥蚀虽躔度所经千载以前可坐而致然上天示警相继见于悬象予心深为怵惕惟是应以平天以实不以文幸蒙苍昊鉴宥垂慈诸凡得顺),幸蒙橐籥宥重(平声)愆。
上正授政诸凡顺(今岁自元日大廷授玺以来天泽频施农占有庆而每逢举行盛典之日晴霁暄和深感天意人情胥徵大顺今当元夕回思上年所值既而兢凛之忱犹不敢释也)元夕回思敢释虔。
虽曰用兵灾以解(自来占验家以正月朔望日月食为兵象若偶值地方不靖有征调师旅之事其灾即可解释不致有他故考诸史册自汉迄明其事屡验即以近年而论丙午岁有平定台湾之役而上年突有逆苗跳梁致烦征讨虽曰事属前定藉可以解释灾愆然自昨用兵至今已阅经年惟冀昊穹助顺速蒇大功俾楚民早得安集此非予之黩武实出于不得已之意谅亦可以共白于天下耳),亦云黩武慎其延。
捷章悬望镫词罢,况是吟完六(十)四篇(自乾隆丙寅上元始作镫词每年四章六章不等辛未以后例作八章至戊申岁计至归政之前恰省八年因用六十四卦名分年嵌用至上年乙卯适符大易之数即此亦仰沐明六天恩所致功已十全事臻美备上年镫词后已识十年内综得词四百一十二首是以今岁不复依例摛毫矣)
洪范九五福之五曰考终命联句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三
天祖眷诒之独厚岁纪周乎六旬申揭武箕访述之至精畴图备乎五福溯自长年书亥寿为初祜之文粤若任养占壬富继载赓之咏抚垓埏而揆度遹笃求宁基夙夜以寅虔攸存好德逮今兹正位以凝命乃敛时建极以得全阐自讲师稽诸故训昉汉宗之安国暨宋代蔡沈或分𨽻乎五常或互根于五事以为福则恐成躗语合之寿则更属复文似此谈经未为达诂予昔书颂屏于景福有味其言后更引经论于文华重宣斯义非儒先之说故为异盖帝王之学本自殊仍据尚书定为吉语维承之天者在元年即位之初矧命以位焉有正月上日之典受于祖即协于帝授者勋乃受者华独有取于苞咸释鲁论在躬之句(曩作允执厥中论识语独取汉苞氏之说正与洪范所言考终命者互相发明)旁则通于董鼎指虞廷告摄之诠(董鼎书传云受终谓告摄)比例于有位之官(见允执厥中识语)罕譬于庶人之亩(礼有庶人终亩之文书亦云予蜀敢不终朕亩也)古也有训匪善颂善祷以为夸情见乎词本将恐将惧以致予心慕含饴之爱肩仔授玺之遗每默而存言示之事当过我溯康熙秋狝之射熊(予年十二随场永安葬喀围皇祖幸木兰初入皇祖鎗仆一熊良久命侍卫引予射之意欲予初围得获熊之名予甫欲上马而熊突起皇祖御虎鎗殪之阮入武帐顾之温惠皇太妃日伊命贵重福将过予由今思皇祖知人之明慈爱之恩何能一日忘耶)胙实归予记雍正初郊之赐犊(雍正元年正月和亲皇考召予至养心殿以肉一向赐食而王未与也子尝之味纯美而不辨是日皇考亦未明谕敬识之弗敢忘践阼后回忆正祈谷礼成后圣意必以初元异穹郊祀将予后日克承大实上告付托之重已定于此时矣)服膺惟肯堂肯构衣德在丕显丕承忆于践阼之辰敬用炷香以告视乃烈祖纪年敢拟议以增年格于皇天尔日直贯通于今日时初度已再旬有五至百岁馀四分之三惟自发于心诚却未计其算数春秋尔正盛皆衣宵食旰之时日月昭昭乎寖驰阅踰壮逮耆之会顿缱当年之嗣服两揭纪因营异日之涂裘重新宁寿幸而廓未竟之馀绪恢已成之前规测土宇者三万里而遥量国用者七百亿犹羡镠四免糈三免方隅之逭贷尤多南六巡东四巡畿甸之豫游皆事诗文成八集出批朱点墨之馀俘款底十全越炎海阴山以外虽未臻于大当实久告于小康凡守成创业之有加皆仁庇宪章之尽善左氏最要之语不匮在勤周公申戒之言无逸克寿渐制古稀之宝俄镌徵念之章五又踰庚六真环甲即三代之上世惟殷中宗若两字之建元汉孝武问谁宝号获此永年又况范叶吉曰康彊雅多益曰厚固见十一世之盛牒刻宗图越十五倍之繁民登户版咨百尔多延耆俊寿宇八纮近五年或见来孙本支百世禋亲奉币屡九𢷎无旁掖之人晨即披函累百牍却借明之镜幸秉颐神之健总蒙乾縡之恩溥将者天之康颂称秩祜条理者圣之事孔学集成方一日职思其居伫来正请事斯语尧授舜(丙戌)舜授禹(丙子)皆在丙年高禅孝孝禅光不当耋岁六十一年元(今冬颁朔丙辰用嗣皇帝纪元而宫中时宪书则仍以六十一年顺叙)是为归政之期四千四百八旬(黄帝甲子以来四千四百八十二年)无此普天之庆值开韶于冒咸联咏于分茶毋徒侈福基德致之词贵能胪勤政敕几之实漫矜别解期合正经汇五什有若联珠创一体幸谐完璧排镫词于元夕亦赅全文上下二经偻燕典于重华恰俪成数后先卌次
五福由来好德基德基慎始考终随。
亥辛肇幸卯乙至(每岁新春令日于重华宫召集大学士九卿及内廷翰林等举行茶宴因成联句取政治典章之大者为题辛亥年因予寿逾八旬仰荷肇举天眷福履骈臻且敛锡之义与兆民同乃以是年洪范九五福按年联咏至今年乙卯而五福适全)。(御制),鲁论义通禹范岁丙申以揭于宁御制五福颂书屏寿宫后之景福宫于考终命一首即表政之践阼初炷香告卓已天待六十年便当归语圣见超举自古说经家规避迁就之说一空之辛亥申以经筵大禹谟允执厥中句既著御论识语因禹谟而及论语因鲁论而及洪范根柢于舜典正月上日受终文祖之句谓始终其事斯为吉语天禄永终与考终命互相发明臣等稽诸经史古说适与圣论相合自有此闻发而天禄永终五曰考终命均归吉德于是唐虞授受之旨益明九畴向用之义方足云矣)
安国游谭被(平声)禄籍孔安国书传于大禹谟注言为天子勤此三者则天之禄籍长终汝身孔颖达疏言天子当慎天位修选德养穷民则䘵籍长终汝身禄谓福禄藉谓名籍言享大福保大名安国于谟之永终理解明确于范之考终复变其说一书两解亦游移鲜据矣),苞咸达诂冠(去声)经师(何宴论语集解引汉苞成曰永长也信执其中则能穷极四海天禄所以长终皇侃邢炳疏皆师其说御识所取以贯通范义者也)
郑疏佼好说根旧郑康成注此语独异谓皆生佼好以至老益本刘向说苑三建本篇云尚书五福以富为始国家以昌炽士女以佼好礼义以行人心以安其本旨以配五事之貌对六极之恶是为先汉旧诠与后儒径庭者臣阿桂,林辟年龄语杜歧林之奇尚书全解于大禹谟曰天禄句先儒以属于上文谓四海之内有困穷之民君当抚而育之人君苟能勤此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与夫抚育四海困穷之三者则天之禄秩常终汝身尔于洪范曰武以终其天年为考终命误矣与寿何异此正福之御识中所谓且既终矣何有于五奇能见及此)
董鼎有云重舜责董鼎书传云尧老舜摄尧之为帝自若也而遽以受终告祖者昔由祖以有其始今告祖以受其终此为告摄而谓之受终盖以重舜之责也与御识尧授舜而尧之事终有合)祖谦所见述尧咨吕祖谦书说云舜时安有困穷之民圣人心常不足天禄永终言以天下付禹则造始在禹与合御识舜授禹而舜之事终有)
中和德执策西汉(汉书武五子传载锡封齐王□策文云悉尔心允执其中天禄永终颜师古注能尽尔心信执中和之德则能终天禄也师古唐初尚知汉话臣和珅,福祚流长论叔皮班彪王命论末云福祚流于子孙天禄其永终矣亦以永终之言为吉词)
保位如臣闻隽说(去声永汉书列传隽不疑暴胜之有树功扬名终天禄之语乃借言为臣者御识云且以人臣而论受一职能尽其职复膺迁擢是即能终其所受现在之职也圣制广大足以苞孕万有),应天以道解匡疑(汉书韦贤传载匡衡曰其道应天故天禄永终亦作吉语且能探致福之本)
诏传册后古曾引(复汉书册皇后诏云无替朕命永终天禄臣王杰,文撰告天吉乃宜(三国志吴大帝即位告天文左右有吴永终天禄足徵古终字不作后儒解册后告天岂非吉事吉词乎)
论语稽求派可别毛奇龄作论语稽求篇详胪汉以前人讲经著史终字皆作吉语自宋齐梁陈始作别解于古近流别颇详)尚书疏證治微窥(闾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證有云四海困穷是儆辞天禄永终是勉辞四海当念其困穷天禄当期其永终于经旨治道较为得理)
君能造者福轃备(猷之说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取陈大考成也诸福备矣又引李泌云君所以造命者五福虽天所畀实自造命者向而与之今天下亿兆蒙福皆我皇上建极备福用能造命以敛锡也臣刘墉即制),命不易哉监在兹(先儒谓五福通上下而言在下者各有命所谓天命之谓性也若为君者之命则经有之曰大宝命曰天之明命所谓正位以凝懋建以大者有日监在兹之严终之实难可不儆惧乎)
祖幸春园欢宴际,考承清暇奏名时圆明园寝殿之左旧谓之牡丹台即四十景中所谓镂月开云者康熙壬寅于燕皇考敬奉子名皇祖临幸观花备至慈颜有怿因喜之次以奏闻爱抚是为承即恩之始仰惟付托之重默契命不圣心投艰遗大似肇基于此予敬承大实敢不勉不徒如唐代所称一殿三天子诩为崇高盛事也)
遂蒙眷顾宫中养(自予上谒日得扈随圣祖蒙复之恩养育禁廷含饴顾下教诲弊掖周摰有加今予年虽八十有五而孺慕初心每一念及尚深盛铭亹勉之恍异见向所作纪恩堂二记中),还侍游歌塞上怡康熙六十年壬寅狝木皇上圣龄十二随侍圣祖秋兰至热河赐居避署山庄之偏曰万壑松风即今之鉴始斋也)
垂矢和弓亲诲彀圣祖上幼龄习射彀辄命中在山庄时上持满常命步射以示众臣连中二十矢圣祖为之色喜即位后在大西门较射发而中十九御制四律勒壁间后以马射发十矢中九而三破的群臣观者莫不欢忭钦服圣祖常赐御用旧准神鎗一羊于令庄亲王教毙之皇上学习发机视准缚百步外试发经庄亲王奏闻于木兰圣祖嘉悦后鹿凡上秋巡绳虎种花武每及山庄即内府所藏准旧准诸神鎗率皆实用于以肄武习劳无不应声立踣今圣寿八旬有五昨岁犹能命中获鲜分龄时赐诸臣并神冲而御制获鹿两首盖从圣授受已有自矣),松涛风籁爱含饴(圣上既居山庄之万壑松风夙夜祇随章引祖绨凡展书则亲授章句批见则敬立饴依滕座侧至于传养御制侍膳曲承含之欢详见避署山庄纪堂记中恩)
鸾章叠和庄排屃(御定三圣祖既建避署山庄于石碣十六景各系以诗镌乾隆六年秋驻跸皇上命驾出口北巡岁事言旋道经山庄重历昔年赐居旧地圣抚览林壑暑山盛念十六景音容恭和志思慕祖御制避庄三诗原韵以于心芝径云堤诗有栽诗聊当铭座右愿言治理虚求继绳祖武惧不逮惟应此志万千秋之句于恭勒焉圣祖御制各景诗碑阴臣福长安,龙邸重修岭号狮(园避署山庄之北有狮子岭岭下建一区以狮子名之世宗藩邸时扈六龄时驾热河所居之来居此赐园也至皇上随世宗园读书乾隆辛酉分纪事后以圣驾初至王山庄诣园游览有诗赐果亲居之阅二十馀年日就颓废丙戌秋以有皇上念此地系荒落因世宗濯龙旧邸不可山庄而任其命奉宸重加修葺以复旧观嗣是仰驾驻山庄待弥岁必瞻)
主鬯代乾出乎震(皇上青宫毓德每遇皇帝常坛庙大祀宪令属出皇上恭代行礼盖由天人协世宗圣襄注震承乾卑徵应之兆矣),颁纶立姒受诸祁尚书纪尧之授舜曰受终于文祖说者谓文祖尧庙至舜之授禹曰受命于神宗神宗即尧也可知舜既陟位尧早知受舜者惟禹故禹受命于舜即受命于尧也世宗命我见为言详皇上绍基诏中以记不啻圣祖思眷纪恩堂伊邙姚姒相授受矣)
昊颛俈继家皆圣(禅瀼之事始于唐虞如少昊颛顼帝俈皆黄帝之后以神明之德一姓迭兴世及为帝传子即以传贤后人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之说殊非笃论臣董诰,亶季昌传位尚卑(臣等恭读记敬御制纪恩堂序仁祖眷顾之深位王季宪皇付托之重且于篇末著明太王欲传以及文王不足比拟谓太王紊知泰伯有廉让而无缔搆乐得圣子而立之至文王而圣圣相继得传位之正圣见实为超卓况周家大统未集尚守侯封较实卑皇上之五叶缵绪迪前光则周家卑不足道耳)
密契封函垂统重(托神器世宗宪皇帝昭鉴我之重于雍正元年即皇上克承付亲书皇上御名封贮于十乾清宫正大光明扁上至雍正十三年八月二三日内侍取下封函皇上命待尔时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诸臣齐集始启封恭阅仰见祇承敬慎之意光昭天下依皇上深鉴历代建储之失不豫立青宫亦敬家法密书缄贮所以重神器而慎垂纥并平王纂辑储贰金鉴一书起自周迄明之泰昌以为万世炯戒),显彰锡号得人贻(号盖皇上于雍正平间膺谋为宝亲王世宗燕翼诒天下得人继绳大宝于已默寓锡爵吉时圣意一字中矣
创成五世归堂构(我祖国家自祖圣太祖宗五世太宗守成以世世创叶绪圣继承先圣十年皇上仔肩重仕缵丰功六如一日至于伟绩垂裕无疆昔之创业为耿光大烈皆今之备丕显丕承以守成一身兼之论御制创业守成难易说闻万古不刊实以身教奕叶也臣纪昀,礼乐百年昭洽熙(至本朝自顺治元年甲申年迨今世祖定鼎燕京乾隆元年丙辰已将百岁乙卯则百五十二年矣礼乐昌明典章大备盖皆由我程如皇上酌古准今因时损益一时制作万世法釐定定考大驾天法驾地仪驾社稷行驾卤簿太庙大祀祭器仿制镈钟特罄以备宫悬声振始终之节更定坛庙朝会宴飨乐章考图著范规于阐示精详熙洽宏斯极盛)
明炳践宸合沩汭,执徐肇阼媲伊耆(按通鉴帝舜元载丙戌帝尧元载甲辰我皇上御极元年岁在丙辰恰与唐虞建元干支媲合洵非偶然也)
昉乎六御资元始丙辰之始六飞御宇是为与咸宁圣德体乾皇上首出天无极而六十年绎有独天恩庆国庆曼羡延洪又足徵昊钟之我皇上时以始勤终怠为戒见臣庆训谕及诗文,从此万几惟日孜(予自莅基以来日理万几不敢不勉无日不以国计民生为要无时不以予从天恩之日祖德为心虽阅六十年犹复孜孜罔懈即位寸心自矢至今而益凛慎终如始也)
廿五那曾筹八六(朕即位时年方二十五岁彼时心期但愿至六十年即归政不敢上同十五皇祖六十一年至五旬以后始思以百岁计之二已逾四分之一设至开元满六十年当寿登八十六岁觉来日方长未免自存奢念然亦惟有旰宵自励以冀上昊恩耳),天恩何幸赉心期。
炷香践阼陈钦(在位六十年予之私愿至能否上邀恩笃天眷何敢自期必得今幸果符所望洵非告岂昊眷焉能及此回忆践阼之初炷香敬以享国长久为乐惟是严恭寅畏盟诸心腑六十年来不敢暇逸盖无日不凛对越之诚也),调幕周旬俨(御制)默司(人君代国算畴天子民无不期于化成久道无逸之言享之言敛福俱以克寿为先然自三代从未有如我符节皇上于登极之始即敬陈所愿今不啻若合固本于健行不息而天之所助者顺亦若默司其契焉)
五位十成天转斡(天地之数惟五与十相演而成我则为皇上践阼时年二十有五每至纪年逢五旬庆若纪年逢十则制元圣寿又恰值五庚子七旬用旋万寿御正太和殿赐宴纪事二津转体诗云五位轮年十必遇十成纪五常并盖五与十天地之数会合而旋转相生递衍无极正有不期其然而然者洵非思议所及),古稀耄念岁舒迟(七旬孜八万寿镌古稀天子之实副以犹日孜旬万寿镌八徵耄念之实副以自彊不息岁月圣寿益高而寅恭倍笃弥觉之舒长矣)
旃蒙纾赋再三又乾隆乙丑正供钱粮因国皇上以御极十年普免天下庆以普特恩有纪事诗嗣于庚寅丁酉庚戌复普免三次稽之史牒蠲租赐复或仅一隅或仅免半已誇为盛事若我皇上六十年恩施稠叠至再至三实旷古所未有也臣胡季堂,奄茂蠲糈千万斯丙戌又以三十年万国庆降旨普免七省漕粮总计其数不啻千己亥又复轮免一次比户仓箱益臻丰阜)
叟宴偕开恩嶂澨乙巳岁外乂皇上以御极五十年仰荷堂五代天贶中安又甲辰春庆得元孙一特颁圣恩诏敷锡寰区并于新正初六日恭依祖成典于乾清宫再举千叟宴礼入宴者凡三千人中外大臣官员及外藩台吉扎萨克朝鲜国副使臣均得入座其有年届九十以上及一品大臣皆天恩召至庆酬御筵前手赐之觞以昭国酢一堂之盛),士科联启惠京坻(今岁六十年寅国庆当普乡会恩施豫于上年降旨甲乙卯特开恩科嘉惠士子又于八月天下万寿节次诏普免今年漕粮一)
谦毋举典仍颁綍(庆典皇上七旬万寿时内外臣工吁请举行德谦以中天下臣民祝嘏之忱皇上圣抑仰冀谆谕不允所请而特沛念及有庆论年不无恩滭仍恩纶敛敷锡福俾亿兆同沾优渥焉臣彭元瑞,庆赖同民共献卮庚戌年庆典皇上八旬万寿允举行先于七月内在避俯暑山庄御园锡宴城巷恩赉歌在圣驾回跸还宫后自至京舞衢京王大臣官员及各省大吏并士商等胪申称觥祝嘏之悃恩加锡赉便蕃不可纪极)
园建长春春不老(长春园在经圆明园之东内有淳化轩含堂等处为归政后之所那居),宫新宁寿寿维祺(间宁寿宫在奉养大内东乃康熙孝惠章皇后之所乾隆丙申因豫构皇极归政后涂裘计仍旧址葺新之额前殿曰殿而宁寿宫之榜则移于之后殿其中如敬养性殿制倦勤齐则仿景大内养心殿胜齐规分为三路即宁命名于愿适之义深有叶焉)
纪恩榜揭觐扬大(居皇上承之牡丹圣祖命育于宫中圆明围台避暑山庄之万壑松风丙戌癸巳并堂额揭楣闻以志觐光御书纪扬烈之恩义舒臣常),继德堂成承显丕(即上自乾隆六年后驻跸波山庄诘戎怀远圣祖昔年所居烟致爽居之壬子岁以归政期近继德特命于葺新居名堂曰为将来松鹤齐后隙地豫嗣皇帝起居之所堂构诒谋即写丕显丕承之义)
排日事行心记注易恒卦大象言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盖以贞观贞明皆本于久不已臣等仰见皇上数十年以来每岁事皆巡幸期乃展谒日夙诣园进宫年例之有常至每兴进膳自有批章引道之见亦有一定时刻圣心记注久成即天道之也),编年集就道书诗(自古著述家成集者有编年分类二体我皇上自展至卯每以十二年为一编六十年五纪而五集全凡五万馀首其中自元旦除夕敷政惠民之事罔不具载从此垓积诗与年增京算矣)
诚先徵久算操券(臣实光鼐),法祖敬天器戒欹(予每遇联句时辄以颂不如规为谕群臣所陈国庆寿典铺扬景铄虽归美报上辞尚典要然于予敬明则灭法胪陈祖戒满守谦之本心未为著何如实事之为得乎)
每岁南郊虔执礼(礼始南郊大祀自乾隆元年冬至躬诣行迄今六十年岁必亲行迹命诸皇子升辛上坛恭侍俾知予承祭时拜立荐献诚敬将事至祈谷孟夏常雩亦无不亲奉明禋惟遇巡幸及有他故问或遣代行礼),间年东国敬瞻规盛京为我国家肇基发祥之地予于癸亥岁始举东巡之典敬瞻衣冠堂构式慕凡城垣宫室设官分职以及制度仰见羹墙太祖土风太宗开国规模万世子孙所当法守曾著盛京赋物产诸诗上称祖德下述地宜嗣后甲戌戌戌癸卯凡四莅陪都犹初志也)
两陵频展霜露慕世祖孝陵在京城东昌瑞山圣祖景陵附焉皇考泰陵京西永宁山予西问岁元年后间二三岁一诣六旬以前诣庚子以予七旬敬谒东西两陵春露秋霜之感盖无时或释也)。(御制)四月常雩禾稼祈(古常上御极之八年癸亥为定特稽雩之礼为民祈福遂制)
大宝恪承篆久咏(天勤民圣祖仁皇帝尝镌敬御书之宝以铃印尝钤世宗宪皇帝遵用之中有皇上祇承鸿业亦用御制四言诗四字心传传千万叶之语而于听之义尤三致天民视意焉),旧章率履录晨披(录于上每隔一日黎明必轮观文德武五朝实列祖列宗功用人行政诸大经大法以及宫延内外垂间之馀训万世者无不恭绎率循近年来披常颁示知皇子及诸大臣俾诒谋之善)
为君难特为(去声)申引(殿复楹世宗御书为君难三字悬义图明园勤政皇上敬跋以引申其备述尚书禹谟伊训无逸诸书责难之语而要归于为君者必敕命审几明德修以立其本惩忿窒欲亲贤远佞以正其施于以谨对越而培永图大哉士王言真足为万世为君者金鉴矣臣金),以父事遑言报施岁戊申逆贼林爽文就俘台湾荡平御制告成热河文庙碑文中有报中天地天子之父母也子于父母之恩不可言心感激弗知所云之语御制诗中亦有子于父母敢言报之旬屡尊事天父以致钦承昭)
镌玺耆功理徵信(西师之役达瓦齐既擒伊韦厎定阿睦尔撒纳潜蓄异志旋复叛去上断以必讨廷臣恇怯或有异议定因上乃设为信天主人著论以开其感西陲大命镌玉为信天主人之实皆由天心故捷于影响皇上默契也昊苍助顺),刻珉聪听训详彝(谕上恭阅勒大臣太宗实录崇德元年勤治诸王贝等曰金世宗能法祖衣冠言语志遵旧制练习骑射垂训至切其后世渐懈废以至倾危因复谕诸王等以改满洲衣冠效汉人服饰七年皇上敬述旧制废骑射为戒乾隆十圣训立卧碑于箭亭俾子孙臣庶聪听无忘以绵亿载丕绪)
战图兵绩追王业(丑乾清宫尊藏式重摹太祖实录战图八册于辛命依二本一恭送盛京藏一贮上书房并念十九年上御制补咏诗什先是乾隆三祖宗开国规模虽事具辑开国实录而史𡷫严秘莫由仰睹祈方略御制序中谆谆于命馆臣天永命慎守神器以传戒后世较周诗之称后稷公刘栉沐艰难千古同符臣玉保,苍璧匏尊肃祭仪乾隆十三年位荐上监定礼器于爵天坛正用苍璧献用匏一切尊罍笾豆登铏簠簋皆新制器悉本礼图定式敬遵古制)
致洁正阳渠作记京师正阳门外之石衢抵正阳桥桥之左为外垣围丘坛之外垣古为先农太岁坛之地势东高西下故石衢之西恒积水而东之沙土常因风吹壅国丘外垣之半乾隆辛亥树命司工于天桥南石衢左右各疏渠三箦山植于是渠成而风沙弗致堙垣洁清昭敬且惬观瞻详见御制记中),思艰萨尔浒书碑(皇上敬觐破明师实录至己未岁太祖大萨尔浒山之战难大仰思万年丕祖宝肇于宗亲冒矢石创业艰清亿基此因实录尊燄莫窥成烈无忘特著书事一篇以示亿万年子孙臣庶共勉为永保祈天之本并勒碑御书其地)
嬉冰哨鹿庆隆舞(技国朝旧俗有冰嬉之每岁冬太液冰坚八旗分棚掷毬演射中以上亲临校阅按等行赏德御制冰嬉赋篇旌勇均赐而归本于观之义又己巳岁朕冲御制哨鹿赋序中有来亦亲皇祖昔喜哨鹿龄随待习闻其事年试为之嘉其有合于圣经之语至癸酉又习众御制后哨鹿赋申言后法先垂诰戎不可忘舞则状先代遗规之意至武宴飨大礼所用庆隆列祖开创功声容具备为大乐最盛之奏遗风御制新乐府首咏是事三者皆国家旧俗可以垂示万世臣吴省钦月姊日兄皇地示(每岁夏至夕月坛北郊每遇上必亲诣行礼即朝日中祀亲祭亦必精禋蠲洁至己酉岁次年申虔寿登八旬凡御中祀又皆亲祭一周用恪皆有制纪事)
禋赘搢圭核非礼壬子岁传耳御制圭瑁说闻自古注疏家口食之诬又以礼经有王搢大圭长三尺及执镇圭太常翰臣博隋唐宋以来之制并查内府及寺库止有明代之旧璧琮并无大圭镇圭二器复一篇斥其非礼并申明祀天御制搢圭说在敬德而不在大圭镇圭之有无实为不刊圣论),庙陈贡玉表维寅(从前系随时太庙尊藏色质长列朝实册镌造玉之短未能一律实册特命大臣精选和阗良玉敬制五朝全分以奉太庙而旧奉谕宝册恭送天盛京祖眷佑太窒尊藏并申钦承贻庥万世所当无斁以绵丕绪焉)
飨亲飨帝精心志(列皇上凛之祖诒谋昊苍贶佑之隆念谨昭事由旧章所谓惟子为能飨圣人为能飨敬陈数帝惟而于孝亲臣等仅大端能圣心之精诚劼毖犹未及万一云臣瑚图礼,有政有民谨指麾(政有常经民为邦本人君所当念兹在兹以出治而抚众予六十年来日慎一日岂敢以归政已近而稍有懈弛庶几初终一辙不致有毫釐千里之谬耳)
宵旰敕几慎无逸,仓箱祈岁吁多绥。
却怜屡愿艰克副(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惟祝岁获屡丰共享盈宁之福故较晴量雨时以民生为念乃各省旸两年或不齐艰于普登绥屡亦惟自惭调幕无能慎于赈恤并戒讳灾耳)。(御制),尚虑务间恒绎思(工面皇上敕几勤政每日章奏召见臣降谕旨或是日机务少简辄以閒逸为念且多有豫期下之筹及宣示办理者易所谓惟几也故能成天然与衡石程书卫士传餐但勤细务者迥不同耳)
昧爽御门心罔间(每日内阁进呈各部院及通政司所进督抚等题奏本章不下数十件于晚膳后臣阅发其有折留之件则于馀日御门理事日阁面取进止间半月或二十一次大内则于黎御乾清门侍御园则年来御勤政殿胥明办色时班六十无閒寒暑也),偏隅人户口无遗(不齐皇上爱养元元偶遇一隅水旱或致偏灾即优加赈恤豁免银粮动逾百万即有勘不成灾者亦缓征平粜以裕民京师则于冬月五城设饭厂散给至春中始罢如上年直𨽻等省有被水之区俱奉造化忍旨加两倍赏给是以民获乂安恩补实惠垢沾自古罕有)
登民谷数农曹掌(每岁各督抚将该省现在民数及存仓谷数各造清册具报户部由部臣汇缮黄册于岁底进呈御览屡有御制诗什以承平日久户口日繁而所产之谷止有此数两相权衡兢兢以保泰之难为念臣那彦成定海河工(赋所上以东南海塘河工为民生财系海塘潮势不常敕令督抚月报情形颁凡三旨大兴工作于老盐仓迤西塘工改柴为石千四百九十丈复命于章家庵迤西至鸟龙庙接建石塘河工则增筑高堰五坝建淮安城西北石堤易徐州北护城土堤为石定清口出水志疏浚六塘下游加高徐州城外石工改筑韩家山至奎山石堤翠华莅止时周详训示)
巡过师行播黄纸河南皇上巡跸所莅江南浙江山东山西等省水陆所经州县蠲免本年额赋十分之五其木兰淀津经过直𨽻州县免十分之三至于师行所过特赐帑金累万以供转运夫粮至奏销军需部臣照例核减赔者皇上念其飞挽不易将军需局各员应行著每加至钜恩豁免数万),大臣小吏对彤墀(在京上每日臣及召见军机大臣或至再三而于部旗大卿贰诸臣轮日召见畴咨延刻至各省保荐铨调简选文武职官均引即下对鍊用察其才具盛记名候升或更调繁简至丞尉千把亦每得瞻觐天颜)
批朱情伪穷毫发(秉烛上于内外奏摺情伪亲濡丹毫批答无不周知物无遁形其或覆奏逾时即赈恤诸务尤廛宸命廷寄询问而宁报河防虑到即指示封发瞭如指掌三臣童凤),阅谳精详悯杖笞(每岁秋审谳词无枉上必亲核再三酌其情罪轻重无纵勾到后所司榜示案由使众共悉其寻常案牍即一笞一杖稍有疑窦亦必裁以大公不使畸轻畸重又屡经失当恩赦减等法外施仁而于问刑诸臣捷议者分别失出失入处分弥昭慎重)
发帑役犹知过亹(周官公旬力役征自司农自古未有不用民力以兴工作者我皇上修废举湮凡有建造胥用正帑给价给值不但不以累民其贫民无业者且得受雇藉供二釜而政之御制知过论犹引以超越自讼矣圣美德之谦真前古),求衣夜辄待章驰(省大上每过巡幸时问本驰奏及各吏驿函虽在帷宫帐殿恒问夜再三未明谕毋求衣随事批俾稽滞)
越吴豫晋虞方觐圣祖六巡江浙我请肇皇上临御之十六年辛未俯指示允臣民之举南巡河工海塘亲临嗣后丁丑壬午乙酉庚子甲辰明敬六巡绍美明前徽御制南巡记阐天理而归本于克已至豫晋二省接壤畿辅近光尤切庚午二月上以次年辛未皇太后六旬万寿先诣五台瞻礼祝辛巳辛釐即于是秋驾幸豫省盖自庚午后丑丙午壬子凡五莅台怀焉施惠銮辂所经凡斥供顿戒粉饰察吏省方行庆方之虞巡四岳肆觐群后盛典更隆矣臣茅元铭,鲐龀缝袀周赉差(五世皇上惠孚勿问及同堂九世同居恩例优渥如百岁寿民旌表节孝一产三男乡会试中式俱操演赉建坊银两其馀如办差之船户水脚口粮兵丁之分别旌勇及捕役获犯均至周特旨恩赏至普)
事酌速迟均轨则甲辰江浙圣驾六巡御制南巡记详论宜迟宜速之机大抵于兵事宜速于河务宜迟而要于敬天明理是年有甘省逆回田五之事师不日𠞰捕尽净御皇上审机度势命将调制迟速论归本于敬明集事),躬行节俭致蕃滋(节俭皇上以修已治人之道无过于而天子之节俭舆庶人不同总在躬行而不可以此自鸣取誉尝读熙五十圣祖实录云明季宫中岁用七十万至康年祇用七万查内务府近年度支乾隆二十年以七万计三十年以三万计四十年以二万计而深有鉴于卑平日久户口滋旧物价腾踊势所必然实无一劳永逸之法详见御制节俭论中)
外王内圣敬兼爱(圣之皇上勤政爱民胥本外王内学是以推实心为实政海宇又宁治臻上理天下白叟黄童共登春台而被醲化感激爱戴咸出至诚中庸所谓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洵非虚颂也已臣达椿,堂儆廉箴恬与嬉(子夙夜单心图治幸际小康深恐文武恬嬉致有业脞之虑我君臣所当时时交相咨儆耳)
四库崇文阁分庋乾隆癸巳年诏天下各督抚搜采遗书发内府秘藏典籍又命词臣校阅永乐大典编纂散篇成帙以复古籍旧观定为四库全书每部三万六千册于大内盛京御围避暑山庄分建文渊文溯文源文津四阁藏赤各一部又于全书内择其菁华为苍要二部各一万二千册分贮大内之摛藻堂御园之味腴书室馆臣校勘以次进呈备览间有题什冠于简首者又发帑缮写全书三部分贮扬州之文汇金山之文宗阁西湖文澜阎用以加惠士林聿光文治,十全纪武笔亲摛壬子岁廓尔喀归降凯旋班师后综计仰承昊眷武功告成凡有十次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大小全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旬安南各一受廓尔喀归降前后为二合之成十全武功外此如诛王伦苏四十三田五皆内地乱民不列其事因亲制十全记申明不得已而用兵于戒黩武凛之天贶信赏必罚道三政意马)
却惭言逮行未逮(御制),咸仰巍其焕有其(鲁论大哉尧之为君至于则天而民无能名复继之曰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益圣人之德垂裳恭已原非摹绘乾坤者所能窥测而勋华所发犹之日星垂象虽田父野老均能瞻仰我可媲皇上圣德渊深功业之崇隆制作之巍焕洵美放勋矣)
天纵多能皆圣事(靡不皇上御制诗文凡政治学问天时人事物理包括即靡不贯彻识见高卓笔力超达举前人未尝见及者以馀事举之即文如韩愈诗如杜甫亦岂多让自有文字所未有几馀染翰上掩旁及顾陆载石渠宝笈中亦不下千馀幅至于审音知律精道蒙古回部唐古特诸番方言无不旁推交通具有圣又神解不烦重译其端木氏所谓天纵之多能也),战无不克在几知(义时皇上圣武远扬十全底绩而于敬慎用兵之见于纪事诸诗文中恭读御制四知书屋记引孔子系豫六二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说而推本于爻辞之利建侯行师象辞之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以见明慎用兵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之义宜乎战无不克正易所谓知几其神也)
广增实额士桓赳(向例各省提镇以下俱各分扣兵丁名粮谓之随粮以资公用虽相沿旧规而实非政体俱挑上特命廷臣议视文职酌给养廉所扣名粮补实缺自是武职公用既裕而兵数愈充臣陈崇本,釐定群书光陆离(与日皇上贯功德以立言文章也寿星并朗诏开馆局纂辑群书难以偻数大而经训史法细而博物考名皆与世道人心典章制度有所关系莫不上秉睿载指定仰见见道圣学崇宏因文)
关论经筵弦且诵(要道皇上懋勤典学以四子六经为万世除省方之年外每岁诹吉具仪明圣亲诣文华殿十七御制经筵论二篇宣讲发贤义蕴已四次礼成后赐宴本仁殿戊申抑戒特命工歌新谱之诗),纪勋方略正而奇(已而皇上圣武远扬义征不譓悉皆不得用兵正正奇奇战无不克凯旋后功命编纂成书以述回部睿谟而昭勋绩十全武内如平定准噶尔金川台湾安南廓尔喀以及𠞰灭临清石峰堡逆匪大小成功均有方略纪略焉)
梯云凯奏香山寺乾隆戊辰初次金川用兵以逆首碉坚难克爰于香山之麓设石卡简八旗佽飞之士练习云梯之技用之成功因择地建寺遵实盛京名之并太宗松山杏山数明兵后所建胜寺于寺侧建屋居成功之旅立为健锐营嗣后屡经调遣所至克捷御制寺碑及诗详其颠末臣王坦修,立雪经横璧水池太学金元建都以来辟雍之制末备乾隆癸卯仁特命肇建辟雍乙巳年告成之义临讲大学孝慈信易乾象传自强不息四氏诸生侍藩贺价环桥门观听者数百人得闻为瑞御论欢幸悦服是日适逢瑞雪无不欢忭誇应)
工尺宫商谱唇齿明朱载堉乐律全书于乐谱内填注五六工尺上等字并未兼注宫商角徵羽且以时俗牌名小令分谱未免援古入俗因降旨交皇子及乐部大臣详悉考正古律钦定诗经乐讲全书三百十一篇皆可经歌今昔双行填注而总归于一字一声以追古始一订乐工知器而不知者儒者知音而不习器之陋),弓刀壁垒貌须眉(平定伊犁回部金川乌什台湾安南廓尔喀诸役胥由皇上庙算精详先几制胜蒇功之后于诸虞战功摹其山川险易垒阵精坚埋根首进之雄案角陇踵之状分幅绘图成册御题志事其西师金川台湾廓尔喀并各绘功臣像清宫题赞以表在事诸臣效勤宣力汇藏乾)
官阶九品鹰扬(文武官阶文职自一品至九品俱分正从武职二品至六品分正从而一品七品皆末区分复增上特命部臣酌定武职一品七品亦分正从八品九品正从官阶文武品目均平秩叙益昭画一臣程昌期,恩榜八开鸿渐逵丙辰年文上以登极元年后逢特开丙辰武恩科自国大庆壬申庚辰庚寅己亥己酉甲寅乙卯皆举特科以溥閵泽)
右汜左滦盛鱼雅西陲底定以从声教覃敷于嘉峪关外特置镇西一府迪化安西二州及宜禾等七县皆设学官弟子乡试中式者许驰驿会试热河既设郡县命于承德府建立庙学设教授一员定生员取入府学六名其属滦平等六州县各四名乡试亦予取中一名),京营河伍萃熊罴(旧制巡捕营止有左中右三营复乃添设南北共为五营增置兵房分布巡警缉捕之事又于长河建火器营兵房俾得群居讲习以精训练)
化成治定升恒运(敬上御极六十年来治定功成天法祖世勤政师法爱民谨撮文德武功诸实事足为万帝王臣等举其要如右而日升月恒之运于不已者更昌腾赞颂臣钱棨,夕惕朝乾宾饯移。
略悔幼龄未计耳,谁知耄齿竟臻之尚书帝尧在位七十载殷中宗在位七十有五年按帝尧寿一百十八岁合之禅位复又二十有八载则即位时年方二十岁至中宗韩愈即云史不记其年寿然亦不减百岁三代后不惟鲜有及此即在位六十年者亦未之有闻乃予少年时所未计及者不觉今已耄龄竟得臻此光阴迅驶六十年竟如隙影一瞬耳)
六旬一日驰何迅(御制)万岁三呼祝匪私。
云以名孙多衍实(按尔雅元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今岁皇元孙载锡年已十二再越五六年皇上即可有庆得来孙之喜将见瓜绵瓞行递至云孙逢吉叶占真史牒罕觏也),月当几望积期颐(圣寿圣寿今年八旬有五再十五年正当无极百龄期颐鸿庆从此亿秭京垓纪算)
睿吟两什从禽获(上年秋园中驻跸山庄以雨多罢狝时于即鹿发辄命中有即制获鹿诗及再咏获鹿之什洵审视鎗端星斗不异数十年前上于发机时神武天授也墉臣谢)天厩千群选骏骑西域既归版图爱鸟罕哈萨克拔达克山等部均献其地所产良马归我四骏天闲十骏皇上抡其神骏昔年锡以嘉名有八骏之号皇上于木兰行猎罄控飞驰臣下莫及近年来以及在圣寿日增理宜尊养然每岁时巡启跸热河观稼拈香每多保佑自天亲御玉骢陟山振策洵由康强纯固所以能此)
鸠首却扶行矍铄(履如皇上寿逾古制杖朝之岁而步常虽制鸠杖但备陈设而不御屡诗什题方竹杖及之),蝇头妙写墨淋漓(精审皇上目力每有御制诗章镫下朱笔细书成稿或镜如题识古人卷册亦多蝇头小字从不进用眼前岁题王翚雪江图上冬石渠所藏语皆御笔命馆臣入吴三桂桂王由榔谕卷识字体不越十分寸之二分行布白宽绰有馀宣示内直翰臣无不欣喜悦服)
阶添蓂荚偏永(今岁闰二月命凡百二十日韶景延长亦徵锡羡延洪之庆臣钱樾,舶泛荷兰海有涯(昨两广总督长麟荷兰国办理国事呢□啵啡呢□□吐□喇叮□啤喱四人代伊国王喊啉哗囒咥哪嗖奏本国王同公班衙世代沾恩盛激抒诚命呢□啵等四人专差贡使嘚□赉表到京叩贺与元正朝会宴赉)
宝号绵长稽自汉(自汉武帝始建两字以纪年列代因之惟汉光武建武宋文帝元嘉一元卅载馀即享国长久若汉武帝五十四年而改建元元先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凡十一号宋仁宗四十一年而改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凡九号于大一统谨始之义何所取焉若明代虽无改元之事而世宗止四十五年神宗止四十八年亦无足论我建朝以来所圣祖御宇康熙六十一年已为自汉元未有我皇上念祖让善纪元自乾隆元年六十年实协告无疆天祥符而自六十一年以至万万岁悠久我之大清法制之善王矣圣祚绵克越前代百),镫辞圆满演由羲(自丙寅上元章八御制初唱镫辞每年或四章六章不等辛未以后则例成八章迨戊申上元计至乙卯当有六十四章与大易卦数恰合于是御制每年八章依次嵌一卦名六十四卦名中平声二十一皆押为韵仄声四十三则于诗中见本字悉皆浑然天成巧不涉□如归妹等卦尤不可思议)
寿循大挠环无极(今年联句诗五福全备符愿庆成德基福致从此挠甲万轮圣寿延洪与天无极国帑充盈年丰人裕四海长享康宁万民咸知好德尽性至命圣人参赞之功位育之效于斯备著矣臣裴谦,富益摩醯数莫推。
宇宙清宁蜚仡并,地天合德骊垂。
向畴用矣全畀帝(臣秦承业,敷众同焉但祇台。
咏蒇箕畴称敛锡,授临舜典阐微危。
丙辰职考成归政(洪范九五福之考终命自来讲家之说未备予以为终者谓终其事即能尽其职也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即始终其事之意尧授舜而尧之事终舜授禹而舜之事终人君受命于论语天能终其事即所谓考终命之福也惟汉苞咸注天禄永终以天禄永长为吉语与洪范互相发明向于经筵御论中详申其义明年元旦禅位嗣皇帝归政予六十年抱蜀之职竟克考成幸符初愿不特勋华授受非出一家即竹书纪年所载夏后不降之禅于弟后扃而非禅子亦不能如今日之吉祥至唐以从不得已而禅代者更不足论矣),上日鸿寰普福(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