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河朔挈地还天子论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三、《莲峰集》卷八
天下之患,莫大于君臣之不立。
不立之弊,始于柔懦废弛,而终至于大坏,而不可救药。
是故古之有天下国家者,至于绵地万里,拥兵百万,其势非不强且大也,然不能以此号令天下,而或至于削弱者,何也?
为其君者柔懦畏怯,思期月之劳而忘千载之患;
为其臣者委靡软熟,守寻常之论而不达于事变。
故其弊至于不立,是以日趋于削弱而不自知。
至于刚明果断之君,慷慨特达之臣则不然。
方其乘天下扰攘之时,袭前人削弱之后,其意以为苟不能奋吾刚健,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则不足以制天下之变,而弭天下之乱。
是以相与合谋而有所立,张其纪纲,振其号令,敛天下之权以归于上。
故四方虽有强臣悍寇,闻朝廷之上人主如此,而大臣又如此,是以惴惴然惟恐朝不效顺,则讨叛之师暮加其境。
是以负其版籍,挈其土地,奔走匍匐,而惟命是听。
呜呼,立与不立,安危如此,可不谨哉!
窃观唐自安史乱天下之后,肃宗仆固怀恩之议,瓜分河北地以授叛将,在代、德则藩镇跋扈而陵京师,至宪宗河朔挈地以还天子,岂时运使然耶?
抑藩镇之臣前日好乱而今日悔心耶?
非也,是必有所致而然也。
愚尝为之说曰:代、德之君柔懦畏怯而不能有为,其臣又委靡软熟,故其弊起于不立,而日趋于削弱,是以藩镇跋扈而陵京师
至元和之间宪宗以刚明果断之智而任其臣,裴度竭慷慨特达之才而佐其君,故其卓然有所立,是以河朔挈地而还天子。
请毕其说。
夫《易》六十四卦,而《乾》为之首。
仲尼于赞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由此观之,天之所以刚健不息者,以其动而有所立也。
惟其动而有所立,故生养于春夏,肃杀于秋冬,其光为日月,其威为雷霆,其泽为雨露。
向使天而不知此,则其块然将腐败而不能自振,况能育万物哉?
苟有天下国家者,袭微弱之后,而欲制跋扈之臣,则是术又不可失也。
且跋扈之臣常起于姑息之世,而不起于刚健之朝。
何者?
畏刚明果断之君,而轻柔懦畏怯之主;
惮慷慨特达之臣,而狎委靡软熟之士也。
譬犹妖禽孽狐,当昼则自伏,遇夜为不祥。
苟人君一日赫然奋其刚明果断之威,使天下知人主欲有所立,则人臣于此,智者效其谋,勇者致其死,纵横颠倒,无施而不可,则所谓跋扈者,又何足忧哉?
东周之衰,爰自夷王下堂,平王东迁,两观衰而臣礼亡,朱干设而君权丧,征伐不由天子之命,号令出自权臣之门,命令不行于数百里之外,诸侯跋扈亦甚矣。
而周之君臣不能有所立,是以千八百之国,终不闻挈其尺寸之土以归职方之籍,而终以封建亡。
唐之镇帅,古诸侯比也。
当时跋扈尤甚于周,则君臣之有立,讵可一日无于天下耶?
然是术也,失之于代、德之朝,而得之于宪宗之世。
何则?
唐自肃至宪,唐之不立盖四世矣。
肃宗之幸安,代、德之宽柔,此三镇所以割据于河北也。
德宗之姑息,顺宗之短祚,此三叛所以分王于燕赵也。
牙璋之寇横行纵恣,无所不至,京师禁旅未尝薄悍将之城,两河职贡未尝入大盈之库,朝廷益弱,藩镇愈强,而当时君臣方且股慄胆悸,缩首惊畏,又焉得为君者奋其刚明果断之威,而为臣者竭其慷慨特达之才,以清积世之乱乎?
愚故曰失之于代、德之世,此藩镇所以跋扈而陵京师
逮及宪宗,承四世削弱之后,跋扈之臣日甚一日,傲视朝廷,行行然无顾忌。
而帝自初即位,慨然发愤,睹三藩之愈强,而愤四世之不立也,于是四顾朝臣,决用裴度,大举九节度之师,四征不庭。
明年平夏,又明年平蜀,又明年平江东,又明年平泽潞,惟吴元济最为强寇,连王承宗李师道以为猿臂势,而帝与又决意平之。
然而今年高霞寓败,明年李光颜败,又明年袁滋败,故萧俛沮之,王涯又沮之,逢吉又从而谗之,宪宗裴度之心疑,亦少沮矣。
而帝方且谓倚足破三贼,方且谓誓不与贼俱存,故能馘元济以献庙社。
窃尝求宪宗所以任度之意,而所以佐宪宗之心矣。
其意以为三镇如此其强,而四世如此其不立,吾能于此扫前世之弊,而卓然有所立也,则遂可以斩元济而令河朔河朔定而天下服矣。
故君臣相与合谋,共图中兴,则其所立为如何哉!
方是时也,河朔虽不欲挈地,可乎哉?
是以七年而田兴以魏、博七州归,十三年而成权以沧、景二州归,王承宗又以德棣二州归,此数贼者,岂其忠义之志欲尊王哉?
盖以为庙堂之上有刚明果断之君、慷慨特达之臣如此,今日若不纳地,则明日斧钺加吾颈也。
虽欲不纳,势不可也。
故至今想其刚健之威,犹凛凛在人耳目,予故曰得之于宪宗之世,此河朔所以挈地而还天子。
断而论之,非宪宗不能任裴度,非裴度不能佐宪宗
要之,非二人之有所立,不能使河朔效顺。
向使二人生于贞元之前,则藩镇不能乱唐矣;
出于元和之后,则藩镇不亡唐矣。
奈何降及于僖、昭之间,以其时而论之,则实无异于宪宗裴度之时也。
而其当时之君率皆柔懦畏怯,朝廷大臣则又委靡软熟,是以皆不能有所立,遂使奸臣得以盗移唐鼎也。
如其不然,则唐之为唐,岂止龌龊十八帝,局促三百年而已哉?
论讨李继迁便宜奏淳化五年正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宋史》卷二九三、《续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二 创作地点:山东省菏泽市单县
伏睹国家出偏师李继迁,臣有便宜,比欲论奏,忽奉差使,仍放朝辞。
奔命以来,在公少暇,必料天威大振,逆竖已擒,尚恐稽诛,敢伸前志。
淳化二年商州团练副使之日,故团练使翟守素两曾夏州驻泊,因与臣同看报状,伏见李继迁进奉事。
是时,臣离阙下才是数月,守素因问臣云:「继迁几时有银州观察使之命」?
臣遂言七月间在中书当直,曾除此官,兼赐改姓名,恩渥优异。
守素言:「此贼未是由衷,必恐终怀反侧」。
又言:「继迁曾被左右暗箭射之,横贯于鼻,偶然不死,今面上疮痕尚存」。
臣自闻此语,常贮于心,以为此贼不必劳力而诛,自可用计而取。
况讨伐之义,权变为先,引古證今,取则不远。
汉光武时彭宠据有渔阳,攻伐未下,家奴窃发肘腋,斩首而来。
唐元和中李师道父子盗据全齐四五十年,崛强难制,其裨将刘寤倒戈攻城,遂至族灭。
近代梁太祖时刘知俊兄弟以同州叛入李茂贞,梁祖下诏曰:「有捉得知俊者,赏钱一万贯,与节度使
得其弟者,赏钱五千贯,与刺史」。
一月之间,生擒其弟。
谚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兵法曰:「使贪使愚」。
言贪者利其财,愚者不计其死也。
继迁本是匹夫,偷生假息,苦无财利,以结人心。
伏望圣慈察臣愚见,明数罪恶,晓谕蕃戎及部下逼胁之徒,迁上骁雄之士,多署赏赐,高与官资,但如梁太祖刘知俊兄弟,信赏必行,使左右生心,蕃戎并力,继迁身首,不枭即擒。
恐小蕃力所不加,则少以官军应接,何必苦烦睿略,多举王师,且自陕以西,岁非大稔,加之馈饷,转恐凋残。
河北虽是丰登,须修边备。
况此贼通连北敌,朝廷具知,周亚夫所谓「击东南而备西北」,正在此时也。
不可忿兹小竖,弗顾远图。
臣本自草莱,擢居台阁,虽罹谴放,寻沐甄收。
每欲酬恩,恨无死所,智小谋大,惟俟诛夷,报国捐躯,岂复顾虑。
裴度传后 北宋 · 孔武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二、《宗伯集》卷一六
大丈夫之处世,其进退果能必得其志哉?
方其遭遇明主,垂绅庙堂,斟酌国命,四方万里,莫不耸动奔走而服从之。
及间隙一开,主志移易,而谗邪之人掎摭其后,虽勋被社稷,泽流生民,其零丁孤蹇,与拘系之囚无以异。
此英豪之士,所以慷慨而深叹也。
晋公起于书生,以文章中第。
数期之间,致位通显。
宪宗有削平淮西之志,遂登宰相
公亦以讨贼自任,一举而擒吴元济,再举而戮李师道,四方跋扈之臣,丧志失气,遂使承宗献地,韩弘入朝。
方此时也,公盖自谓得志于天下矣。
既而宪宗骄于屡胜,信任不终,而异鏄以财利进。
自此公迍邅跋踬,所向不伸,至于用兵河北,而元稹沮格于禁中,入朝论事,而逢吉流言于都下,以至疏奏屡上,请诛奸臣而不能得,卒为庸人所憎,日訾其短,逐之襄阳
自公不复用,而训、注之祸作矣。
盖自元和以来,公之出处进退,与唐之兴衰治乱相上下,则其志不就,亦有天数,非人为也。
方其争论人主之前,不忧山东之诸侯,而忧五坊使暴横辇毂,可谓知宰相之体矣。
夫祸乱之机,藏于隐微,似不足畏,类非常人之情,所能察也,而公能辨之,此其所以高于世也。
及其晚节,遗落世事,盘桓洛阳,与一时文士饮酒言笑,有山林之高,尤知其不屑富贵,而自得于尘垢之外也。
而史臣谓公结纳后进,以求自安,岂不诬哉!
使公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
乞照管司马家并留使臣劄子(二十五日经筵同入,并依奏。)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三四、《范太史集》卷一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六
臣等伏见元祐元年九月司马光薨,十月,降圣旨:勘会司马康将来在陕州夏县坟所,仰河南府常与照管本家骨肉及园宅等。
至十一月,又降圣旨:司马光置到西京第宅园池及赐书,令司马康常切照管,不得破动。
司马康身亡,子植才十三岁,本家往陕州夏县营葬,却归西京居住。
先有三班借职景纯,系司马康居父丧日奏留本宅管勾,理监当资任,合至元祐六年十月任满。
妻子孤幼,今来居丧营葬,更不比存日。
欲乞特再降圣旨下河南府,令常与照管本家骨肉及园宅等;
并再降指挥,所有西京第宅园池及赐书,令本家常切照管,不得破动;
及乞候温景纯满日,特再差管勾一次,与理监当资任,仍乞下西京帖付温景纯照会遵守。
唐宪宗时魏徵子孙典宅于人,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请赎之。
翰林学士白居易上言:「太宗尝辍殿材为魏徵起堂,今其子孙贫乏,自可官中为之收赎,不宜令师道掠美」。
宪宗深然之。
然则褒恤名臣之后,贵其施之于上也。
司马光父子忠贤,百姓追思不忘,而妻子孤幼,已蒙圣恩优恤备至,其第宅及赐书,本家必当保守。
更乞降一指挥,并留一使臣再任,则其家始终受赐,皆出朝廷。
伏望圣慈特赐矜察。
取进止。
田宏正李师道 中唐 · 裴度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七
魏博一军。
不同诸道。
过河之后。
却退不得。
便须进击。
方见成功。
若取黎阳渡河。
既才离本界。
便至滑州
徒有供饷之劳。
又生顾望之势。
宏正光颜。
并少威断。
更相疑惑。
必恐迁延。
然兵士不从中制一定处分。
或虑不可。
若欲于河南持重。
则不如河北养威。
不然。
则且秣马厉兵。
霜降水落。
于杨刘渡河。
直抵郓州
但得至阳谷已来下营。
则兵势自盛。
贼形自挠。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805年 中唐 · 张籍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司徒侍中中书令许国公太尉韩公神道碑铭823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韩姬姓
以国氏。
其先有自颍川徙阳者。
其地于今为陈之太康
太康之韩。
其称盖久。
然自公始大著
公讳宏。
公之父曰海。
为人魁伟沈塞
以武勇游仕许汴之间。
寡言自可
不与人交。
众推以为钜人长者。
官至游击将军
太师
乡邑刘氏女。
生公
是为齐国太夫人
夫人之兄曰司徒元佐。
有功建中贞元之间
宣武军帅。
有汴宋亳颍四州之地。
兵士十万人。
公少依舅氏。
读书习骑射。
事亲孝谨。
侃侃自将。
不纵为子弟华靡遨放事。
出入敬恭。
军中皆目之。
尝一抵京师明经试。
退曰。
此不足发名成业。
复去从舅氏学。
将兵数百人。
悉识其材鄙怯智勇。
指付必堪其事。
司徒叹奇之。
士卒属心。
诸老将皆自以为不及。
司徒卒。
去为宋南城将。
比六七岁。
汴军连乱不定。
贞元十五年
刘逸淮死。
军中皆曰。
此军司徒所树。
必择其骨肉为士卒所慕赖者付之。
今见在人莫如韩甥。
且其功最大。
而材又俊。
柄授之。
而请命于天子。
天子以为然。
遂自大理评事工部尚书
代逸淮为宣武军节度使
悉有其舅司徒之兵与地。
当此时。
陈许帅曲环死。
吴少诚反。
自将围许。
求援于逸淮。
啖之以陈归汴。
使数辈在馆。
公悉驱出斩之。
选卒三千人。
会诸军击少诚许下。
少诚失势以走。
河南无事。
公曰。
自吾舅没。
五乱于汴者。
苗薅而发栉之几尽。
然不一揃刈
不足令震駴。
命刘锷以其卒三百人待命于门。
数之以数与于乱。
自以为功。
并斩之以徇。
血流波道。
自是讫公之朝京师。
廿有一年。
莫敢有欢呶叫号于城郭者。
李师古作言起事。
屯兵于曹。
以吓滑帅。
且告假道。
公使谓曰。
汝能越吾界而为盗耶。
有以相待。
无为空言。
滑帅告急。
公使谓曰。
吾在此。
公无恐。
或告曰。
剪棘夷道
兵且至矣。
请备之。
公曰。
兵来不除道也。
不为应。
师古诈穷变索。
迁延旋军。
少诚以牛皮鞋材遗师古
师古以盐资少诚
潜过公界觉。
皆留输之库。
曰。
此于法不得以私相馈。
田宏正之开魏博。
李师道使来告曰。
我代与田氏约相保援。
宏正非其族。
又首变两河事。
亦公之所恶。
我将与成德合军讨之。
敢告。
公谓其使曰。
我不知利害。
知奉诏行事耳。
若兵北过河。
我即东兵以取曹。
师道惧。
不敢动。
宏正以济。
吴元济也。
命公都统诸军。
曰无自行以遏北寇。
公请使子公武以兵万三千人会讨蔡下。
归财与粮。
以济诸军。
卒擒蔡奸。
于是以公为侍中
而以公武为鄜坊丹延节度使
师道之诛。
公以兵东下。
进围考城
克之。
进迫曹。
曹寇乞降。
郓部既平。
公曰。
吾无事于此。
其朝京师。
天子曰。
大臣不可以暑行。
其秋之待。
公曰。
君为仁。
臣为恭。
可矣。
遂行。
既至。
献马三千匹。
绢五十万匹。
锦纨绮缬又三万。
金银器千。
而汴之库厩。
钱以贯数者尚馀百万。
绢亦合百馀万匹。
马七千。
粮三百万斛。
兵械多至不可数。
初公有汴。
承五乱之后。
掠赏之馀。
且敛且给。
恒无宿储。
至是公私充塞。
至于露积不垣。
册拜司徒中书令
进见上殿。
拜跪给扶。
赞元经体。
不治细微。
天子敬之
元和十五年
今天子即位。
公为冢宰
又除河中节度使
在镇三年。
以疾乞归。
复拜司徒中书令
病不能朝。
长庆二年十二月三日
薨于永崇里第。
年五十八。
天子为之罢朝三日。
太尉
赐布粟。
其葬物。
有司官给之。
京兆尹监护。
明年七月某日。
于万年少陵京城东南三十里。
国夫人翟氏祔。
子男二人。
长曰元。
某官。
次曰公武。
某官。
元早死。
公之将薨。
公武暴病先卒。
公哀伤之。
月馀遂薨。
无子。
以公武子绍宗为主后。
汴之南则蔡。
北则郓。
二寇患公居间。
为已不利。
卑身佞辞。
求与公好。
荐女请昏。
使日月至。
既不可得。
飞谋钓谤
以间染我。
公先事候情
坏其机牙
奸不得发。
王诛以成。
最功定次。
孰与高下。
公子公武。
与公一时俱授弓钺。
处藩为将。
疆土相望。
公武以母忧去镇。
公母弟充。
金吾代将渭北。
公以司徒中书令治蒲。
于时弟充自郑滑节度宣武之乱。
司空居汴。
自唐以来。
莫与为比。
公之为治。
严不为烦。
止除害本。
不多教条
与人必信。
吏得其职。
赋入无所漏失。
人安乐之。
在所以富。
公与人有畛域
不为戏狎。
人得一笑语
重于金帛之赐。
其罪杀人。
不发声色。
问法何如。
不自为轻重。
故无敢犯者。
其铭曰。
在贞元世。
汴兵五猘。
将得其人。
众乃一愒。
其人为谁。
韩姓许公。
磔其枭狼
养以雨风。
桑谷奋张
厥壤大丰
贞元元孙
命正我
公为臣宗。
处得地所。
河流两壖。
盗连为偫。
雄唱雌和。
首尾一身。
公居其间。
为帝督奸。
察其嚬呻。
与其睨眴
左顾失视。
右顾而跽。
蔡先郓锄。
三年而墟。
槁乾四呼。
终莫敢濡。
常山幽都
孰陪孰扶。
天施不留。
其讨不逋。
许公预焉。
其赉何如。
悠悠四方。
既广既长。
无有外事。
朝廷之治。
许公来朝。
车马干戈。
相乎将乎。
威仪之多。
将则是矣。
相则三公
释师十万。
归居庙堂。
上之宅忧
公让大宰
养安蒲坂
万邦绝等。
有弟有子。
提兵守藩。
一时三侯。
人莫敢扳。
生莫与荣。
殁莫与令。
刻文此碑。
以鸿厥庆。
幽州节度判官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823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张君名彻
字某
进士累官至范阳监察御史
长庆元年
牛宰相御史中丞
奏君名迹中御史选。
诏即以为御史
其府惜不敢留。
遣之。
而密奏幽州将父子继续。
廷选且久。
今新收。
臣又始至。
孤怯
须强佐乃济。
发半道。
有诏以君还之。
仍迁殿中侍御史
加赐朱衣银鱼。
至数日。
军乱。
怨其府从事
尽杀之。
而囚其帅。
且相约。
张御史长者。
侮辱轹蹙我事。
毋庸杀。
置之帅所。
居月馀。
闻有中贵人自京师至。
君谓其帅。
公无负此土人。
上使至。
可因请见自辨。
幸得脱免归。
即推门求出。
守者以告其魁。
魁与其徒皆骇曰。
张御史
张御史忠义。
必为其帅告此馀人。
不如迁之别馆。
即与众出君。
君出门。
骂众曰。
汝何敢反。
前日吴元济斩东市。
昨日李师道斩于军中。
同恶者父母妻子皆屠死。
肉喂狗鼠鸱鸦。
汝何敢反。
汝何敢反。
行且骂。
众畏恶其言。
不忍闻。
且虞生变。
即击君以死。
君抵死口不绝骂。
众皆曰义士义士。
或收瘗之以俟。
事闻。
天子壮之。
给事中
其友侯云长佐郓使。
请于其帅马仆射
为之选于军中。
得故与君相知张恭元实者。
使以币请之范阳
范阳人义而归之。
以闻。
所在给船舆。
传归其家。
赐钱物以葬。
长庆四年四月某日。
其妻子以君之丧葬于某州某所。
君弟复。
进士
佐汴宋。
得疾。
变易丧心。
惊惑不常。
君得閒即自视衣褥薄厚。
节时其饮食。
而匕箸进养之。
禁其家无敢高语出声。
医饵之药。
其物多空青雄黄诸奇怪物。
剂钱至数十万。
营治勤剧
皆自君手。
不假之人。
家贫。
妻子常有饥色。
祖某。
某官。
父某。
某官。
妻韩氏。
礼部郎中某之孙。
汴州开封某之女。
于余为叔父孙女。
君尝从余学。
选于诸生而嫁与之。
孝顺祗修。
偫女效其所为。
男若干人。
曰某。
女子曰某。
铭曰。
呜呼彻也。
慕顾以行。
子揭揭也。
噎喑以为生。
子独割也。
为彼不清。
作玉雪也。
仁义以为兵。
用不缺折也。
知死不失名。
得猛烈也。
自申于闇明。
莫之夺也。
我铭以贞之。
不肖者之呾也。
贺平淄青表819年3月24日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 创作地点: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臣某言。
伏见制旨。
魏博节度使所奏逆贼李师道并男二人并枭斩讫。
二月十六日宣政殿受贺者。
圣德元运。
兵威神速。
旬月之内。
鲸鲵就诛。
泰岳既宁。
登封有日。
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有征必克。
举意无违。
天地协神算之期。
雷霆助成师之气。
蠢尔孽竖。
敢生野心。
萧斧一临。
妖氛自灭。
皆由圣慈广被。
睿略潜通。
献俘者尽许生还。
得地者安堵。
感我仁化
激其深衷。
凡是胁从。
尽思效节。
五纪巢穴。
一朝荡夷
遂使齐鲁之乡。
复归仁寿之域。
捷书既至。
传首继来。
备文物于明庭。
告殊勋于清庙。
百郡陈贺
万方会同。
从此止戈。
所以为武。
西周士庶。
方观饮至之容。
东岳烟云。
已望告成之礼。
臣恪居远服。
尝忝班行。
庆快之诚。
倍万偫品。
无任踊跃屏营之至。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并序。今本以序为题,此从《英华》本增。) 唐 · 白居易
五言排律 押豪韵
司徒令公东洛,移镇北都,一心勤王,三月成政,形容盛德,实在歌诗,况辱知音,敢不先唱,辄奉五言四十韵寄献,以抒下情。
引用典故:单醪 封豕 歌五裤 萧曹
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中书令上应中台司徒官一品)
休明值尧舜,勋业过萧曹
始擅文三捷进士及第、博学、制策,连登三科,终兼武六韬。
动人名赫赫,忧国意忉忉
(一作伐)蔡擒封豕吴元济也),平齐斩巨鳌李师道也)
两河收土宇,四海定波涛。
宠重移宫籥(自东都留守北京留守,恩新换阃旄。
保釐东宅静周公召公东治洛邑,守护北门牢。
晋国封疆阔,并州士马豪。
兵惊赤帜,边雁避乌号。
令下流如水,仁沾泽似膏。
路喧歌五裤,军醉感单醪
将校森貔武,宾僚隽髦
客无烦夜柝,吏不犯秋毫。
神在台骀助,魂亡猃狁逃。
德星销彗孛,霖雨灭腥臊。
烽戍高临代,关河远控洮。
汾云晴(一作时)漠漠,朔吹冷颾颾
豹尾交牙戟,虬须捧佩刀。
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
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蒲萄酒出太原
银含凿落盏(一作线),金屑琵琶槽
遥想从军乐,应忘报国劳。
紫微留(一作含)北阙中书令即紫微令也),绿野寄东皋绿野堂在东都午桥庄也)
忽忆前时会,多惭下客叨。
清宵陪宴话,美景从游遨。
花月还同赏,琴诗雅自操。
朱弦拂宫徵,洪笔振风骚。
近竹开方丈,依林架桔槔。
春池八九曲,画舫两三艘。
径滑苔黏屐,潭深水没篙。
绿丝萦岸柳,红粉映楼桃(皆午桥庄中佳境)
为穆先陈醴居易每十斋日在会,常蒙以二勒汤代酒也),招刘共藉糟刘梦得也)
舞鬟金翡翠,歌颈玉蛴螬。
盛德终难过(一作退),明时岂易遭。
公虽慕张范张良范蠡,帝未舍伊皋。
眷恋心方结,踟蹰首已搔。
鸾皇上寥廓,燕雀任蓬蒿。
欲献文狂简,徒烦思郁陶。
可怜四百字,轻重抵鸿毛。
魏徵旧宅状李师道奏请出私财收赎魏徵旧宅事宜)809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今日守谦宣令。
撰与师道诏。
所请收赎魏徵宅。
还与其子。
甚合朕心。
允依来奏者。
臣伏以魏徵太宗朝宰相。
尽忠辅佐。
以致太平。
在于子孙。
合加优恤。
今缘子孙穷贱。
旧宅典卖与人。
师道请出私财收赎。
却还其后嗣。
事关激劝。
合出朝廷。
师道何人。
辄掠此美。
依宣便许。
臣知非宜。
魏徵宅内旧堂。
本是宫中小殿。
太宗特赐。
以表殊恩。
既又与诸家不同。
尤不宜使师道与赎。
计其典卖。
其价非多。
伏望明敕有司。
特以官钱收赎。
使还后嗣。
以劝忠臣。
则事出皇恩。
美归圣德。
臣苟有所见。
不敢不陈。
其与师道诏。
未敢依宣便撰。
伏待圣旨。
谨具奏闻。
谨奏。
贺平淄青表819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十六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忠县
臣某言。
伏见二月二十二日制书。
逆贼李师道己就枭戮者。
皇灵有截。
睿算无遗。
妖氛廓清。
遐迩庆幸。
臣某诚欢诚喜顿首顿首。
臣闻乱常干纪。
天殛神诛。
李师道包藏祸心。
暴露逆节。
罪盈恶稔。
众叛亲离。
未劳师徒。
自取擒戮
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文经天地。
武定华夷。
凡是猖狂。
无不诛剪。
两河清晏。
四海会同。
升平之风。
实自此始。
臣名参共理
职忝分忧。
忭舞欢呼。
倍万常品。
守官有限。
不获称庆阙庭。
无任庆快踊跃之至。
谨具奏闻。
谨奏。
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819年2月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二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右。
今月三日
得知进奏官某报。
前件贼以前月九日克就枭戮者。
伏以天启圣期。
神资良弼。
必有惩讨。
以致升平。
蠢尔凶渠。
敢行悖乱。
缔交于雷霆之下。
效逆于化育之辰。
逞豺声以欺天。
狼心而犯上。
嘉谟克协。
威命旁行。
破竹宁比其发机。
走丸未喻于乘胜。
浊河清济。
曾无沟洫之虞。
大岘琅邪
不闻崖岸之阻。
天兵四合。
贼众屡摧。
然后赦劫胁之辜。
许其归复。
宽诖误之典。
期以抚循。
外怛皇威。
中感圣德。
虽在枭獍。
岂不知归。
是以未极诛锄。
遽闻内溃。
鲸鲵已戮。
东海之无波。
氛沴尽销。
仰太阳之普照
功格于天地。
化合于阴阳。
一德方继于商书。
降神自同于周雅。
遂使垂白遗老。
再逢天宝之安。
缙绅诸生
远期贞观之理。
某特承朝奖。
谬列藩臣
常以突刃触锋
未为效节。
膏原润草。
岂足酬恩。
寤寐抚心。
不遑宁处。
今则削平之际。
惭无尺寸之功。
开泰方初。
徒受邱山之宠。
无任愤激屏营之至。
忭舞欢庆。
倍百恒情。
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819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二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右。
伏以逆贼李师道克就枭擒。
已具中书门下状贺讫。
某忝居末属。
特受深恩。
踊跃不宁。
辄复披露。
窃以自古中兴之主。
必有命代之臣。
一德同功。
以叶休运。
申甫方召。
宣王复古之勋。
吴邓寇耿。
光武配天之业。
此皆上下齐志。
中外悉心。
虽成功则多。
而陈力甚易。
岂若阁下挺拔英气。
迈越常流。
独契圣谟。
以昌鸿业。
庙略初定。
异议纷然。
诋讪盈朝。
萋斐成市。
阁下秉心不惑。
定命弥坚。
讨淮右之凶。
则下车而授首。
恒阳之虏。
则驰使而革心。
师道恶稔祸盈。
鬼怨神怒。
恣行悖慢。
敢肆欺诬。
天兵四临。
所至皆捷。
次又舍其将校
许以归还。
罪止一夫。
恩加百姓。
豺狼感化。
枭獍怀仁
自致诛夷。
以成开泰。
万方有庆。
四海无虞。
遂令率土之人。
尽识太平之理。
盛德大业。
振古莫俦。
然则布政明堂。
勒功东岳
光垂后祀。
辉映前王。
神化永属于圣君。
崇勋实归于宗衮。
庆贺之至。
倍万恒情。
裴中丞贺破东平819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一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臣某言。月日得进奏官状报。
逆贼李师道以某月日克就枭戮。率土臣子。
庆忭无涯。中谢
臣闻负恩干纪者。鬼得而诛。
犯顺穷凶者。天夺其魄。
不自妖孽。曷彰圣功。
伏惟陛下先天不违。与神合契。
周宣中兴之业。陋汉光再造之勋。
灵旗四临。氛沴皆散。
凡在臣庶。尽睹升平。
伏以师道席父祖以作威。苞海岳而专禄。
恃东秦十二之险。诱临淄三七之兵。
窃据一方。岁踰五纪。
朝宗之地。旷若外区。
封祀之山。隔成异域。
累圣垂德。曾未悛心。
馀孽滔天。果闻折首。
遂使云亭有主。知玉牒之将封。
辽海无虞。见石砮之巳至。
此皆陛下神筹独得。庙略无遗。
授任推尽力之诚。纵舍有感心之化。
金石可贯。龟筮必从。
克成不战之功。遂洽无为之理。
臣谬司戎旅。远守方隅。
愧无横草之功。坐见覆盂之泰。
忭蹈欢庆。倍万恒情。
柳州贺破东平819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一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臣某言。
即日被观察使牒。
李师道以月日克就枭戮者。
帝德广运。
唐命惟新。
霾曀廓清。
天地贞观。
率土臣庶。
庆忭无涯。
伏惟睿文圣武皇帝陛下威使百神。
德消六沴。
天降宝运。
时归太平
自克擒吴。
剪蜀平蔡。
殊类稽颡。
偫疑革心。
惟此凶妖。
尚闻悖慢。
庭议既得。
庙谟必臧。
旌旗烛耀于洪河。
金鼓震惊于灵岳
郓城自溃。
宁同鲁之争。
齐地悉平。
无俟耿陈之战。
五兵永戢。
七德无亏。
含生比尧舜之仁。
率土陋成康之俗。
介邱雾息。
已望翠华之来。
沂水风生。
更起舞雩之咏。
千岁之统。
实在于斯。
臣守在蛮荒。
获承大庆。
忭蹈之至。
倍万恒情。
郑员外贺启819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李师道三代受恩。四凶负德。
圣朝含育。务在安人
不知覆载之宽宏。更纵豺狼之奸蠹。
王师一发。凶首已来。
万姓称欢。四方无事。
答诸州贺启819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李师道累代负恩。不起悛革。
馀孽怙乱。更肆猖狂。
王师暂劳。已致枭戮。
率土欢忭。庆贺难胜。
太平之功。自此而毕。
答严厚舆论师道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五
二十五日。某白冯翊严生足下。
得生书。言为师之说。
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
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
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
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
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
慄慄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于人者耳。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
脆怯。尤不足当也。
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
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
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
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
仲尼可学。不可为也。
学之至。斯则仲尼矣。
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
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
马融郑元者。二子独章句师耳。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
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
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
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
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
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
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
敬叔吾所信爱。今不得见其人。
又不敢废其言。吾子文甚畅远。
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
肥其马。长其筴。
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
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
师不乏矣。幸而亟来。
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
不敢爱。不敢肆。
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馀易其不足。
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
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
论事疏表 其五 疏绝进献819年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以为自建中以来。税法不更。
百姓之困。巳备于前篇矣。
节度观察使之进献。必曰军府羡馀
不取于百姓。且供军及留州钱。
各有定额。若非兵士阙数不填。
减刻所给。则钱帛非天之所雨也。
非如泉之可涌而生也。不取于百姓。
将安取之哉。故有作官店以居商贾者。
有酿酒而官沽者。其他杂率。
巧设名号。是皆夺百姓之利。
亏三代之法。公托进献。
因得自成其私。甚非太平之事也。
比年天下皆厚留度支钱蓄兵士者。以中原之有寇贼也。
吴元济李师道枭斩矣。中原无虞。
而蓄兵如故。以耗百姓。
臣以为非是也。若选通达吏事之臣三五人往诸道。
与其节度使团练使言。每道要留兵数。
以备镇守。责其兵士见在实数。
因使其逃亡不补。自可以每年十销一矣。
告之以中原无事。蕃夷可虞。
道宜配兵若干。取其衣粮。
以赐边兵。而召战士。
使边兵实。则蕃夷不足虑也。
夫钱帛皆国家之钱帛也。明法以取之是也。
若使通达吏事之臣往使焉。虽其将帅之不尽诚者。
亦不敢有所隐矣。今受进献。
节度使团练使皆多方刻下为蓄聚。其自为私者三分。
其所进献者一分也。是岂非两税之外。
又加税焉。百姓之所不乐其业。
而父子夫妇或有不能相养矣。父子夫妇不能相养。
而望太平之兴。虽妇人女子皆知其未可也。
臣故曰绝进献以宽百姓税租之重。则下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