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李从益为郇公敕 后晋 · 晋高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六
周受龙图
立夏殷之祀。
唐膺凤历。
开酅介之封。
历代相沿。
百王不易。
朕显符景运。
肇启丕基。
乃眷前朝。
载稽旧典。
宜开土宇。
俾奉宗祧。
用推继绝之仁。
以示惟新之德。
宜以郇国三千户封唐许王李从益郇公
奉唐之祀。
服色旌旗。
一依旧制。
西京至德宫为庙。
牲帛器服。
悉从官给。
邓王二十弟从益宣城 南唐 · 李煜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邓王二十六弟牧宣城 南唐 · 李煜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秋山的翠。秋江澄空。
扬帆迅征。不远千里。
之子于迈。我劳如何。
夫树德无穷。太上之宏规也。
立言不朽。君子之常道也。
今子藉父兄之资。享钟鼎之贵。
吴姬赵璧。岂吉人之攸宝。
矧子皆有之矣。哀泪甘言。
实妇女之常调。又我所不取也。
临歧赠别。其唯言乎。
在原之心。于是而见。
噫。俗无犷顺。
爱之则归怀。吏无贞污。
化之可彼此。刑唯政本。
不可以不穷不亲。政乃民中。
不可以不清不正。执至公而御下。
则憸佞自除。察薰莸之禀心。
则妍媸何惑。武惟时习。
知五材之难忘。学以润身。
虽三馀而忍舍。无酣觞而败度。
无荒乐以荡神。此言勉从。
庶几寡悔。苟行之而愿益。
则有先王之明谟。具在于缃帙也。
呜呼。老兄盛年壮思。
犹言不成文。况岁晚心衰。
则词岂迨意。方今凉秋八月
鸣桹长川。爱君此行。
高兴可尽。况彼敬亭溪山。
畅乎遐览。正此时也。
和送邓王二十六弟牧宣城诗序970年8月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二、全宋文卷二二、《全唐文》卷八八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夫政成调鼎,寄重于蕃,盖欲圣主之恩均于远迩,贤人之业浃于中外。
故所以命丞相邓王从镒,佩相印,被公衮,拥双旌,统千骑,扬帆江宁之浦,弭节敬亭之区。
若乃割友悌之怀,辍股肱之侍,所以示天下之至公也。
夙驾已严,前驺将引,既辞复召,重赐饯筵,所以极大君之恩也。
敦睦之义,于斯有光,申诏侍臣,述叙赋诗云尔。
李煜峡口有舟船诏开宝七年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七、《宋大诏令集》卷二二六、《景定建康志》卷二
李煜:省所奏峡口有舟船到岸事,具悉。
朕思自尔守国,今十四年,眷言保护之心,著在久安之义。
然于近日,继有间言,或云修葺城池,或云教习舟楫,在城则选练军伍,向外则抽点乡兵。
又于边上收得文字进来,备见尔臣寮所行意度,或言禀奉宣旨,或则自称朝廷
向所倾输,并云减降,如斯机计,都自罔欺。
惟朕心诚,素无疑间,骤兹闻达,深用惊嗟。
而又方务茍容,是以别推恩旨,用修国信,专遣使臣,庶尔暂来,与吾面会,定君臣之厚契,释中外之疑怀。
兼于沿江量差兵士,俾令巡警,免尔忧虞。
何期峡口经由,戍兵排布,既来邀截,须至杀伤。
兼封到弓箭进呈,足明事实。
尔既未来朝觐,彼又先起斗争,向所传闻,兹乃證验。
今披所奏,全似执迷。
岂众臣蔽固而不知,使大义仓皇而遽失?
所言二弟,见在朝廷,从善则方领雄藩,举家帖泰,从镒则见居公馆,异礼接延,日令抚安,固无忧惧。
朕若恩意减薄,何以及斯?
宜体朕怀,以保终始。
今并收到文帖封往。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招谕李煜开宝八年七月壬午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八、《宋大诏令集》卷二二六、《景定建康志》卷二
李煜:朕法天临人,开怀恕物,每以爱民为念,未尝黩武肆情;
而况待尔之恩,素为殊异。
比期会面,深欲宣心,岂谓未体眷怀,惑于疑间,致此婴城之役,应知失策之由。
或以为困在危途,且无外援,攻之则必取,守之则必亡,朕心未然,良有以也。
但念满城生众,万旅攻围,偶误计于一人,致罹殃于兆庶。
矧惟终始,素欲保全,迩来虽有差违,朕亦为尔体悉。
却虑方兹隔越,未得悔陈,许乃自新,特颁明旨,惟尔衷抱,当用沉思。
岂不知先君坟茔,每令保护,在京骨肉,尽礼接延。
尔虽疑迷,朕无渝变,由尔未能开悟,致令困彼蒸黎。
今者览将帅之上言,请梯䡴之速进,师徒之势,迅若风驱,旬月之间,必见瓦解,将俞所奏,宁不轸怀?
失路之人,所宜指示,逆流之水,用使开通,辟兹效顺之门,协以好生之义。
失于此际,悔亦难追。
朕既不能爱彼生灵,尔亦何路全其家国?
若能日度一日,谋无定谋,久长之间,如何了夺!
从镒等先因贡奉,来至京师,久兹驻泊邮亭,尽当体认朝旨,俾令归复,用达诚怀。
傥蔽固之能除,斯忧危之顿释,君臣之分,可保如初。
祸福两途,尔当审择。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升州行营擒李煜露布开宝八年十一月 唐末宋初 · 曹彬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皇朝文鉴》卷一五○、《宋会要辑稿》礼九之三七(第一册第五四七页)、《宋元通鉴》卷四、《文翰类选大成》卷一四九
升州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曹彬等上尚书兵部:臣等闻天道之生成庶类,不无雷电之威;
圣君之统制万邦,须有干戈之役。
所以表阴惨阳舒之义,彰吊民伐罪之功。
我国家开万世之基,应千年之运。
四海尽归于临照,八纮皆入于提封。
西定巴、邛,复五千里升平之地;
南收岭表,除七十年僭伪之邦。
巍巍而帝道弥光,赫赫而皇威远被。
顷者因缘丧乱,分裂土疆。
累朝皆遇于暗君,莫能开拓;
中夏今逢于英主,无不扫除。
惟彼江南,言修臣礼,外示恭勤之貌,内怀奸诈之谋。
李煜比是呆童,固无远略。
负君亲之煦育,信左右之奸邪。
曾乖量力之心,但贮欺天之意。
修葺城垒,欲为固守之谋;
招纳叛亡,潜萌抵拒之计。
我皇帝义深含垢,志在包荒。
擢青琐之近臣,降紫泥之丹诏,曲示推恩之道,俾修入觐之仪,期暂诣于阙庭,庶尽销于疑间。
示信特开于生路,执迷自履于危途,托疾不朝,坚心背顺。
士庶咸怀于愤激,君亲曲为之优容,但矜孤孽之愚蒙,虑陷人民于涂炭,累宣明旨,庶俾自新。
略无悛悟之心,转恣陆梁之性。
事不获已,至于用兵。
大江特创于长桥,锐旅寻围其逆垒。
皇帝陛下尚垂恩宥,终欲保全,遣亲弟从镒归,回降天书,委曲抚喻,务从庇护,无所阙焉。
终怀蛇豕之心,不体乾坤之造。
送蜡书则勾连逆寇,肆凶徒则劫掠王民。
劳我大军,驻逾周岁。
既人神之共怒,复飞走以无门。
貔貅竟效其先登,虮虱自悲于相吊。
臣等于十一月二十七日,齐驱战士,直取孤城。
奸臣无漏于网中,李煜生擒于麾下。
千里之氛霾顿息,万家之生聚寻安。
其在城官吏、僧道、军人、百姓等久在偏方,困于虐政,喜逢荡定,皆遂舒苏。
望天朝而无不涕洟,乐皇化而惟知鼓舞。
有以见穹旻助顺,海岳知归。
当圣朝临御之期,是文轨混同之日。
卷甲而兵锋永戢,垂衣而帝祚无穷。
臣等俱乏将材,谬司戎律。
遥禀一人之睿略,幸成九伐之微劳。
江南国主煜并伪命臣寮已下若干人,既就生擒,合将献捷。
臣等无任歌时乐圣、庆快欢呼之至,谨奉露布以闻。
按:《景定建康志》卷三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宗室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右屯卫大将军御史大夫轻车都尉天水郡开国伯食邑九百户洺州防御使广平侯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八、《华阳集》卷五三
皇侄孙讳世崇,字德卿,吴懿王讳德昭之曾孙,彰化军节度使、舒国公讳惟忠之孙,宣州观察使宣城侯讳从谨之长子也。
景祐初,以右侍禁改迁太子右卫率府率,累迁右屯卫大将军
皇祐四年冬十二月感疾,再夕而亡,是月二十有八日也。
天子闻之嗟悼,赠汝州防御使广平侯,享年三十有二。
侯少聪悟多知,逮成人,卓荦有奇节。
其气尚介直,每会议邸中,立辩其是非,不为贵倨所屈。
颇涉经史百家之学,尝诘宫寮孙复:「案襄公十二年,鲁有周庙,然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鲁安得祖文王乎?
左丘明亲接圣人之迹,而《礼记》夫子所修,顾有异指邪」?
雅有经术,退而深奇其言。
宣城知其喜学,日延侍讲杨中和讲受其师说,由是通《左氏春秋》最为深。
又善为辞赋,温丽殊可观。
乘暇则率宾族命射,其发必中,人莫能及。
宣城之寝疾也,每尝药以进,昼夜不解带者,盖累月矣。
其执丧哀瘠甚,宗室称其孝。
晚尤喜禅说,其终也,中固靡乱,岂达死生之理邪?
娶钱氏,无子。
侧室生一男,令𣋪,太子右卫率府率
一女,尚幼。
嘉祐五年十月乙酉,葬于河南永安县之原。
铭曰:
不流虖纷,乃帅以履。
敏而好文,贤于宗子。
天胡夺年?
弗永厥休。
法应有铭,以诏于幽。
宗室右武卫大将军持节温州诸军事温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六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赠徐州观察使追赠彭城侯墓志铭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王魏公集》卷八
侯讳世岳,字希甫
太祖皇帝之玄孙,越懿王德昭之曾孙,赠彰化军节度使、舒国公惟忠之孙,赠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韩国公从蔼第八子也。
大宁郡慕容氏,育母安吉县太君田氏。
庆历二年八月二日生于睦亲之第,庆历七年赐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明年大礼,改监门率,迁千牛卫将军
英宗登极,迁监门卫大将军
今上即位,授武卫大将军黎州刺史,进温州团练使环卫如故。
元丰四年七月十日卒,享年三十有九。
讣闻于上,两宫遣内人临奠,赙赠加等,诏赠徐州观察使追封彭城侯
九月丁酉,陪葬于西陵
初娶李氏,安化军节度使宪之女,秦国献穆大长公主之孙,先侯十三年卒。
再娶仁和县君马氏,供奉官迪之女。
二男:令秘右班殿直,次未名。
一女尚幼。
侯性质温厚,乐慕名教。
早失韩国大宁之养,痛自修饬,玩习书史,略通大方,勤俭谨畏,称于族人。
铭曰:
原高壤厚,兆此新阡。
何以昭之,铭诗万年。
右武卫大将军贺州刺史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七、《范太史集》卷四六
侯讳世资,字承之,越懿王德昭之曾孙,舒国公惟忠之孙,楚国安僖公从信第三十四子。
母孙氏,赠富阳郡君
所生母王氏,赠永宁县太君
初赐名,补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贺州刺史
侯少聪慧,长而敏学,长于《诗》、《书》。
英宗选置诸宫学官,立大小学,限以年,能记诵、试合格者始迁太学,得预听书。
时多以大宗正司之试为艰,故虽年长者往往多在小学
候尚幼,首应格。
于是宗室劝励,执经者众矣。
神宗选宗子执事太庙,众皆惮读册,侯独以选摄太祝
寝疾,诫其子曰:「吾虽无奇节,亦自省无大过,汝曹慎勿以富贵自骄」。
元祐七年三月十二日卒,年四十有一。
初娶李氏,振武军节度使璋之女,封仁和县君
再娶贾氏,供备库使世京之女,封崇德县君
七男:曰令错、曰令黉,皆右班殿直
曰令错,左班殿直
曰令纾,右班殿直
三人未名。
五女,三人早卒,二在室。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于皇神考永世克孝。
相维宗子,骏奔在庙。
平阳册祝,维德馨香。
肃恭神人,令闻不忘。
右武卫大将军嘉州刺史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七、《范太史集》卷四六
侯讳世职,字叔良,越懿王德昭之曾孙,彰化军节度使、舒国公惟忠之孙,保宁军节度使楚国安僖公从信之第二十六子。
母孙氏,富阳郡君
所生母徐氏,太宁县太君
初赐名,补率府副率,历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嘉州刺史
侯性警敏,髫龀就学,宗藩器之。
年十二,安僖公尝会宫傅,侯侍坐,宾戏之曰:「闻好读书,有何事」?
侯即对曰:「资父事君,忠孝而已」。
安僖公深嗟赏。
及长,无侈靡玩好之欲,聚书至千馀帙,名儒硕学之士多从之游。
趣尚清远,不屑世务,志在多识前言往行,经籍自娱而已。
富阳夫人疾亟,侍药衣不解带,灼臂灌顶,祷请备至。
由是崇信佛教,深戒杀生。
居丧哀毁骨立。
及葬,遇大雪,跣扶柩,行数十里,哀感行路。
晚而好禅宗之学,栖心真寂,不复茹荤,超然有遗俗之意。
为赞颂至二三百篇,曰《通明集》。
元祐元年闰二月二十日卒,年三十有九。
支体柔弱如生,内外异之。
娶陈氏,南康王洪进之裔,右侍禁宗诲之女,封寿安县君
自寡居,不御脂泽,常服大练,非祭祀宾客,酒肉不陈于前。
送迎不踰阈,能守侯之家法。
四男:长未赐名卒
曰令流、曰令丙,并右班殿直
曰令玕,左班殿直
九女,亡者四人,第二女适陈宁之,次适王正臣,第五女适王存,皆三班奉职,一在室。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亹亹东阳,敏学而文。
惟孝惟忠,事父事君。
非茍知之。
亦行之勤。
刑于室家,壸范有闻。
宗室持节随州诸军事随州刺史随州管内观察使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崇国公再赠司空谥孝恭墓志铭 北宋 · 郑居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一、《壮陶阁书画录》卷四、《六艺之一录》卷一二二
公讳世恬,字静之太祖皇帝之玄孙。
曾祖燕懿王德昭,祖彰化军节度使、舒国公惟忠,父宣州观察使宣城侯从谨。
嫡母高平郡夫人薛氏,庶母永嘉郡太君李氏。
公以庆历三年六月生。
七年赐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皇祐三年,明堂恩,改右监门率府率
稍迁右千牛卫将军
英祖、神考、哲庙嗣登天极,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康州防御使
上践阼,进随州管内观察使
崇宁元年五月十一日,以疾终于睦亲第,享年六十,诏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崇国公,仍赐以黝缯赠玉,又敕以一品卤簿,殡于城北佛舍。
太常博士吴矜軷祭于国门,谥孝恭
继以子令寤郊恩,赠司空
公恭俭孝慈出于天资,始宣城侯薨,才七岁,哀泣摧毁若成人。
及长,事高平夫人,昏定晨省,未尝稍懈,夫人尤爱之。
高平殁,殡于佛寺,公伯仲愿庐墓以终其丧。
宗正拘文不许,公乃命子妷诉于庭,神宗为之叹息褒美,诏从之。
宗室庐墓,自公始也。
既冠,锐意经史,研精理致,日夜与伯仲讲习,求古人学问,手录训释,溢于几席。
宫教王慥善臧否人物,一见公,洒然异之,乃以公进士业上焉。
将召试,公谓所厚善曰:「学以为己,岂忍与吾家人角一日之长,而徼倖爵禄哉」?
终不就举。
事兄嫂如父母,宗子间指以为法。
永嘉弃养,哀号擗踊,水浆不入口者累日。
出殡普照寺,庐次才数楹,公苫块其间,足不踰阈,人以为难。
伯仲俱亡,公长其族属,内外几百口,雍睦上下,闺阃肃然。
虽见孙妷,必具衣冠,拊循训饬,动合礼则。
其有丧葬婚姻力不给者,必捐赀厚遗于人,了无德色。
岁时祭享,列子孙拜跪庭下,至有跛倚者,公曾不知倦。
永嘉葬,卜地神冈,距京城几半驿,四时荐献,必躬亲之。
晚岁以疾,筋力不强,视世事一不留意,独嗜书史,以教子孙,欲人自表见于世。
故所延纳,皆当时知名士,而一门之内,举进士者几十人。
其子令晙尝试艺中高等,问学该博,孝友纯笃,掌教官交荐于朝。
崇宁温诏,且以宗子久失教养为念,以其事付宰臣,俾乏讲议。
于是官邸大辟黉宇,仿太学三舍法教养宗子。
令晙首率子侄执经就列,月书季考,以行艺升内舍者一岁凡三人。
令戆、子泰进士中第,子鈜赴试京东转运司,以魁荐,复试南庙,擢第一,联名奏籍者一子三孙。
集英唱第,令晙以环卫入侍,称谢殿陛者再三,人颇荣之。
令洧自内殿承制登闻乞试,遂中程,易文阶
其他试吏,亦各有闻。
皆公教督有素也。
每病少间,则奉明请无虚日,虽霾风暴雨,未始或渝。
人为言公方病瘳,未宜勤四体,公曰:「宗子享厚禄,且无吏责,茍无病辞,不能勉强趋朝,纵于法宽假,独不愧于心乎」?
间命诸子取前代史抗声诵之,倾耳而听,一字辄误,则诘證之。
已则戒之曰:「古人之言不妄,可不审谛耶」?
凡亲旧踵门,虽病,应接略无倦容。
宾客语及经籍,必命子孙录之。
至如荐绅先生嘉言竑议,往往识于屏幛,朝夕载阅,讽诵不忘。
公之好贤乐善,皆此类也。
世或卖婚取赀,习久成俗,公独慎择望族,间得善士。
其所奉养甚薄,至于供祭祀,接宾客,恤孤独,则倒廪倾笥,不吝所有,惟恐不满人意。
公虽严而恕,虽宽而,俨然庄重,人自畏爱。
妻邢氏,封大宁郡君,赠和义郡太君,故太师炳之孙女也。
先公六年而亡。
男十八人:长令幼,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次令萃,赠定州观察使
令致,赠左屯卫大将军
令晔,右内率府副率
皆亡。
令晙,右监门卫大将军康州刺史
令寤,内殿承制
令辅,内殿崇班
令绲、令注,故右侍禁,先亡。
令戣,东头供奉官
令戆,宣义郎签书安国军节度官厅公事;
令名,右侍禁
令莇,右班殿直
女十八人:供备库副使郑仅朝奉郎、知开州军州事郭伯山左侍禁马能夫,东头供奉官宋昂,承务郎范良,右班殿直张汝明三班奉职马公彦,通事郎田有成,右侍禁张汝能,右班殿直閤门祗候绎,三班奉职天任,皆公婿也。
一在室。
孙男二十人:子鋐,宣义郎
子泰将仕郎密州司户参军
子鉴亡。
子钫、子巽、子履,班殿直
子彀、子澜、子殳、子笈、子友,、奉职,馀未仕。
孙女二十二人:长适东头供奉官刘绚,次适右侍禁元发,次三班奉职张由庚,次三班奉职盛镗,次三班奉职王蘋,次承务郎公南,次将仕郎张章,馀未行。
曾孙男三人,曾孙女四人,皆幼。
大观元年三月廿九日葬于河南府永安县
铭曰:
赫赫崇公,艺祖之裔。
能嗜于学,于焉养智。
恭俭孝慈,好贤乐施。
教督孙子,而业于艺。
比比登科,以儒显世
人有一善,亦足名家。
公兼有之,德则无瑕。
铭以示后,实而非誇。
升州行营擒李煜露布 宋 · 刘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九、《学易集》卷五
升州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曹彬等,上尚书兵部:臣等闻天道之生成庶类,不无雷电之威;
圣君之统制万邦,必有干戈之役。
所以表阴惨阳舒之义,彰吊民伐罪之功。
我国家启万世之基,应千年之运,四海尽归于临照,八纮皆入于提封。
西定巴邛,复五千里升平之地;
南收岭表,除七十年僭伪之邦。
巍巍而帝道弥光,赫赫而皇威远被。
顷者因缘丧乱,分裂土疆。
累朝皆遇于暗君,莫能开拓;
中夏今逢于英主,无不扫除。
惟彼江南,言修臣礼,外示恭勤之貌,内怀奸诈之谋。
李煜本是騃童,固无远略,负君亲之鞠育,信左右之奸邪,曾无量力之心,但贮欺天之意。
修葺城垒,欲为固守之谋;
招纳叛亡,潜萌抵拒之计。
我皇帝度深含垢,志在包荒,辍青琐之近臣,降紫泥之丹诏,曲示推恩之道,俾修入觐之仪,期暂诣于阙庭,庶尽销于疑间。
示信特开于生路,执迷自履于危途,托疾不朝,坚心背顺。
士庶咸怀于愤激,君亲曲为于优容,但矜孽竖之愚蒙,虑陷人民于涂炭,累宣明旨,庶俾自新。
略无悛悟之心,转恣陆梁之性,事不获已,至于用兵。
大江特创于长桥,锐旅寻围其逆垒。
皇帝陛下尚垂恩宥,终欲保全,遣亲弟从镒归回,降天书委曲抚喻,务从庇护,无所阙焉。
终怀蛇豕之心,不体乾坤之造,送腊书则勾连逆寇,肆凶徒则劫掠王民,劳我大军,驻踰周岁。
即人神之共怒,复飞走以无门,貔貅竟效其先登,虮虱自悲于相吊。
臣等于十一月二十七日齐驱战士,直取孤城,奸臣无漏于网中,李煜生擒于麾下。
千里之氛霾顿息,万家之生聚寻安。
其在城官吏僧道军人百姓等,久在偏方,困于虐政,喜逢荡定,皆遂舒苏,望天朝而无不涕洟,乐皇化而惟皆鼓舞。
有以见穹旻助顺,海岳知归。
当圣明临御之期,是文轨混同之日,卷甲而兵锋永戢,垂衣而帝祚无穷。
臣等俱乏将材,谬司戎律,遥禀一人之睿略,幸成九伐之微劳。
江南国主李煜,并伪署臣僚以下若干人,既就生擒,合将献捷。
臣等无任歌时乐圣庆快欢呼之至。
谨奉露布以闻。
赵明道墓志铭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九八、《攻愧集》卷一○三
庆元二年,赵共甫丹丘来主鄞簿,粹然佳士也。
已而其长兄见过,昆仲俱贤,意源流必有自。
一日,共甫为余雪涕言曰:「先君之葬三十馀年矣,既不及铭,愿有以表墓道,庶几有传焉,以赎不孝之罪」。
且以行实来。
余悲其意,矧共甫之言笃实,必无溢美,为次而书之。
昌陵皇子燕懿王德昭彰化军节度使、舒国公惟忠,舒国定州观察使博陵侯从实,博陵保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房国公世彊,是为公之曾祖。
房国生皇兄昭庆军节度使、安康郡公令磾,是为祖。
武德郎子祐,公之父也。
武德南渡,转徙久之,始寓于台。
公讳伯直字明道
建炎二年三月,诏宗室群试于有司,特授承节郎,累转至训武郎
初监南剑州沙县盐税,历台州黄岩县酒税,明州奉化县税,婺州兵马监押,以亲老不赴。
三任岳祠,再调赣州兴化军兵马监押明州兵马都监,又以外艰不赴,遂主管台州崇道观
乾道三年八月辛丑,以疾终于家,享年六十有五。
十有一月丙寅,葬于临海县大固乡蔡岭之原,去武德墓西少南三十步。
娶程氏,以绍兴二十一年五月庚子朔卒,殡于白龙潭之精舍,至是合焉。
四男子:师纮,今为忠训郎,添差充潭州排岸;
次师暨,亡矣;
次师绛,保义郎,添差监婺州都税务;
次师䢼,修职郎共甫也,各以科目进。
二女:长适修武郎李蒙,次适成忠郎张万。
孙男九人:希鱼、希珉、希贺、希渊、希鲁、希瑀、希韺、希韶、希梴。
女十人。
公生承平时,习见富贵,而天资端静,庄谨自将。
长好儒学,善属文。
治《尚书》,博观史传,尤习知国朝宪章。
性至孝,兵燬流离,事亲就养无阙。
武德晚婴末疾,药必先尝而进,十馀年如一日,居丧毁瘠。
兄弟和乐无间言。
介不绝物,和不同流,闻善则勇于必为,见恶则避之,若将浼焉。
居无缘饰,动有典刑。
虽退然若不胜衣,言如不出诸口,至是非利害剖决明辨,人以为不可及。
横逆或加,未尝校也。
盖其质本夙成,而历世故,蹈艰险,困心衡虑,多识前言往行,故能躬行如此。
居官廉恪,御下多得其心。
章贡日,群卒忽拥门告曰:「军且变,恐并害公」。
尽徙公家出城而后去。
公始谕之,不从,乃微服间道以入。
迨群集郡庭,则公从中出,众愕相顾。
因开譬祸福,罗拜听命,事遂息。
公虽不自言,而郡人甚德之。
自奉虽薄,而丰于祭祀。
教子严笃,观其义方之训可知。
仲弟早世,公善抚其孤,卒使有成。
子师酂,今为承节郎
公恬于利禄,北客之同寓居者,如参政贺公、钱公,皆欲力挽其进。
公谢曰:「国家多难,大父而上陪葬山陵,悉沦异域,痛心北望,不如无生。
禄仕实非素志,家贫亲老,无以为养,故未能自已,而暇求荣耶」?
二公皆怆其言,不欲强也。
晚号「老圃」,每爱欧阳公「吾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之句,负郭卜居,手种花卉,时节互秀,无日不徜徉其中。
带月荷锄,临风曳杖,微吟舒啸,自适其适。
既不事生产,禄又不足代耕,因以别畦艺蔬,日鬻以助用。
安分自足,与物无竞,超然独乐,以终此生。
呜呼,贤哉!
使其得试于用,其志决不在富贵而已。
惜其终不少见于世,然胸次夷旷,无毫发怨尤形于词色,识者可以见其所存矣。
余以淳熙五年赘倅丹丘,一介之善,多与之接。
闻公之风,已后之矣。
幸因其子之请,得为公铭,姑以致尊慕之意云。
铭曰:
王孙翩翩,旧闻其贤。
笃学自立,词采烨然。
孝以事亲,钦以奉先
半生漫仕,乐以穷年。
教子义方,科目相传。
定交令子,获聆绪言。
老圃之适,吾将学焉。
为发幽光,见此铭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