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咏和凝范质(题拟) 唐 · 佚名
押先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从此庙堂添故事,登庸衣钵亦相传(见《邵氏闻见录》卷七、《渑水燕谈录》卷六。)。
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宠示绝句三首(「阳」,疑当作「扬」。) 其一 唐末至五代 · 崔致远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全唐诗补逸
年年荆棘侵儒苑,处处烟尘满战场。
岂料今朝觐宣父,豁开凡眼睹文章。
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宠示绝句三首(「阳」,疑当作「扬」。) 其二 唐末至五代 · 崔致远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全唐诗补逸
乱时无事不悲伤,鸾凤惊飞出帝乡。
应念浴沂诸弟子,每逢春色耿离肠。
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宠示绝句三首(「阳」,疑当作「扬」。) 其三 唐末至五代 · 崔致远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全唐诗补逸
济川终望拯湮沉,喜捧清词浣俗襟。
唯恨吟归沧海去,泣珠何计报恩深。
依韵和尚书再赠牡丹花 唐末至五代 · 徐夤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烂银基地薄红妆,羞杀千花百卉芳。
紫陌昔曾游寺看,朱门今在绕栏望。
龙分夜雨资娇态,天与春风发好香。
多著黄金何处买,轻桡挑过镜湖光。
和尚书咏烟 唐末至五代 · 徐夤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无根无蒂结还融,曾触岚光彻底空。
不散几知离毕雨,欲飞须待落花风。
玲珑薄展蛟绡片,羃历轻含凤竹丛。
琼什捧来思旧隐,扑窗穿户晓溟濛。
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 唐末至五代 · 徐夤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引用典故:登墙女 解佩
帝王城里看,无故亦无新。
忍摘都缘借,移栽未有因。
光阴嫌太促,开落一何频。
羞杀登墙女,饶将解佩人。
蕊堪灵凤啄,香许白龙亲。
素练笼霞晓,红妆带脸春。
莫辞终夕醉,易老少年身。
买取归天上,宁教逐世尘。
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唐末至五代 · 徐夤
七言排律 押萧韵
引用典故:天外倚
名齐火浣溢山椒,谁把惊虹挂一条。
天外倚来秋水刃,海心飞上白龙绡。
民田凿断云根引,僧圃穿通竹影浇。
喷石似烟轻漠漠,溅崖如雨冷潇潇。
水中蚕绪缠苍壁,日里虹精挂绛霄。
寒漱绿阴仙桂老,碎流红艳野桃夭。
千寻练写长年在,六出花开夏日消。
急恐划分青嶂骨,久应绷裂翠微腰。
濯缨便可讥渔父,洗耳还宜傲帝尧。
林际猿猱偏得饭,岸边乌鹊拟为桥。
赤城未到诗先寄,庐阜曾游梦已遥。
数夜积霖声更远,郡楼欹枕听良宵。
句 吴越 · 钱元瓘
押灰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别泪已多红蜡泪,离杯须满绿荷杯(《两浙金石志》卷四和凝《大晋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守尚书令吴越国王谥文穆钱公神道碑》引。)。
春光好(一作和凝诗) 其九 五代末宋初 · 欧阳炯
押词韵第十一部
蘋叶嫩,杏花明,画船轻。
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来半雨半晴。
红粉相随南浦晚,莫辞行。
上睿帝行止状 五代 · 韩熙载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七
熙载本贯齐州。隐居嵩岳。虽叨科第。且晦姓名。今则慕义来朝。假身为贾。既及疆境。合贡行藏。愚闻钓巨鳌者。不投取鱼之饵。断长鲸者。非用割鸡之刀。是故有经邦治乱之才。可以践股肱辅弼之位。得之则佐时成绩。救万姓之焦熬。失之则遁世藏名。卧一山之苍翠。某妄思幼稚。便异诸童。竹马蒿弓。固罔亲于好弄。杏坛槐里。宁不倦于修身。但厉志以为文。每栖身而学武。得麟经于泗水。宁怪异图。授豹略于邳圯。方酣勇战。占惟奇骨。梦以生松。敢期坠印之文。上愧担簦之路。于是撄龙颔。编虎须。缮献捷之师徒。筑受降之城垒。争雄笔阵。决胜词锋。运陈平之六奇。飞鲁连之一箭。场中勍敌。不攻而自立降旗。天下鸿儒。遥望而尽摧坚垒。横行四海。高步出偫。姓名遽列于烟霄。行止遂离于尘俗。且口有舌而手有笔。腰有剑而袖有锤。时方乱离。迹犹飘泛。徒以术精韬略。气激云霓。箕口张而阴电摇。怒吻发而暑雷动。神驱鬼殿。天盖地车。斗霹雳于云中。未为蹻捷。喝樗蒲于筵上。不是口豪。蕴机权而自有英雄。仗劲节而岂甘贫贱。但攘袂叱咤。拔剑长嗟。不偶良时。孰能言志。既逢昭代。合展壮图。伏闻大吴肇基。聿修文教。联显懿于中土。走明恩于外方。万邦咸贞。四海如砥。燮和天地。岩廊有禹稷皋陶。洒扫烟尘。藩翰有韩彭卫霍。岂独汉称三杰。周举十人。凝王气于神都。吐祥光于丹阙。急贤共理。侔汉氏之悬科。待旦旁求。类周人之设学。而又邻邦接畛。敌境连封。一条鸡犬相闻。两岸马牛相望。彼则待之以力。数年而颇见倾亡。此则礼之以贤。一坐而更无骚动。由是见盛衰之势。审吉凶之机。得不上顺天心。次量人事。且向阳背暗。舍短从长。圣贤所图。古今一致。然而出青山而裹足。渡长淮而弃繻。派遥终赴于天池。星远须环于帝座。是携长策。来诣大朝。伏惟司空楚剑倚天。秦松发地。言雄武则平窥绛灌。语兵机则高掩孙吴。经受素王。书传元女。莫不鞭挞宇宙。驱役风雷。劳愁积而髀肉生。愤气激而臂脔起。一怒而豺狼窜摄。再呼而神鬼愁惊。搥蛮鼓而簸朱旗。雷奔电走。掉燕锤而挥白刃。斗落星飞。命将拉龙。使兵合虎。可以力平鲸海。可以拳击鳌山。破坚每自于先登。敌无不克。策马常时于后殿。功乃非矜。国家赖如股肱。边境用为保阵。勋藏盟府。名镂景钟。今则化举六条。地方千里。示之以宽猛。化之以温恭。缮甲兵而耀武威。绥户口而恤农事。漫洒随车之雨。洗活嘉田。轻摇逐扇之风。吹消沴气。可谓仁而有断。谦而逾光。贤豪向义以归心。奸宄望风而屏迹。伫见秉旄仗钺。列土分茅。修我贡以勤王。控临四海。率诸侯而定霸。弹压八方。遐迩具瞻。威名洽著。况复设庭燎以待士。开雪宫以礼贤。前席请论其韬钤。危坐愿闻于兴废。古今英杰。孰可比方。某才越通流。已观至化。及陈上谒。罔弃謏才。是敢辄述行藏。铺尽毫幅。况闻鸟有凤。鱼有龙。草有芝。泉有醴。斯皆嘉瑞。出应昌期。某处士伦。谬知人理。是以副明君之奖善。恢圣代之乐贤。昔娄敬布衣。上言于汉祖。曹刿草泽。陈谋于鲁公。失范增而项氏不兴。得吕望而周朝遂霸。使远人之来格。实至德之克昭。谨具行止如前。伏请准式。顺义六年七月。归□进士韩熙载状。
留题座主和凝旧阁 后晋 · 李瀚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座主登庸归凤阙,门生批诏立鳌头。
玉堂旧阁多珍玩,可作西斋润笔不。
和翰长闻西枢副翰邻居夜宴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开筵别有邻居兴,卜夜应怜禁漏长。
旧友不期争命驾,新姬凭宠剩传觞。
香烟结雾笼金鸭,烛焰成花照杏梁。
京邑衣冠多胜赏,鲈鱼争敢道思乡。
奉和右省仆射西亭高卧作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院静苍苔积,庭幽怪石欹。
蝉声当槛急,虹影向檐垂。
昼漏犹怜永,丛兰未觉衰。
疏篁巢翡翠,折苇覆鸬鹚。
对酒襟怀旷,围棋旨趣迟。
景皆随所尚,物各遂其宜。
道与时相会,才非世所羁。
赋诗贻座客,秋事尔何悲。
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七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谢傅功成德望全,鸾台初下正萧然。
抟风乍息三千里,感旧重怀四十年。
西掖新官同贾马,南朝兴运似开天。
文辞职业分工拙,流辈班资让后先。
每愧陋容劳刻画,长惭顽石费彫镌。
晨趋纶掖吟春永,夕会精庐待月圆。
立马有时同草诏,联镳几处共成篇。
闲歌柳叶翻新曲,醉咏桃花促绮筵。
少壮况逢时世好,经过宁虑岁华迁。
云龙得路须腾跃,社栎非材合弃捐。
再谒湘江犹是幸,两还宣室竟何缘。
已知瑕玷劳磨莹,又得官司重接连。
听漏分宵趋建礼,从游同召赴甘泉。
云开阊阖分台殿,风过华林度管弦。
行止不离宫仗影,衣裾尝惹御炉烟。
师资稷契论中礼,依止山公典小铨。
多谢天波垂赤管,敢教晨景过华塼。
翾飞附骥方经远,巨楫垂风遂济川。
玉烛调时钧轴正,台阶平处德星悬。
岩廊礼绝威容肃,布素情深友好偏。
长拟营巢安大厦,忽惊操钺领中权。
吴门日丽龙衔节,京口沙晴鹢画船。
盖代名高方赫赫,恋恩心切更乾乾。
袁安辞气忠仍恳,吴汉精诚直且专。
却许丘明师纪传,更容疏广奉周旋。
朱门自得施行马,厚禄何妨食万钱。
密疏尚应劳献替,清谈唯见论空玄。
东山妓乐供闲步,北牖风凉足晏眠。
玄武湖边林隐见,五城桥下棹洄沿。
曾移苑树开红药,新凿家池种白莲。
不遣前驺妨野逸,别寻逋客互招延。
棋枰寂静陈虚阁,诗笔沉吟劈彩笺。
往事偶来春梦里,闲愁因动落花前。
青云旧侣嗟谁在,白首亲情倍见怜。
尽日凝思殊怅望,一章追叙信精研。
韶颜莫与年争竞,世虑须凭道节宣。
幸喜书生为将相,定由阴德致神仙。
羊公剩有登临兴,尚子都无嫁娶牵。
退象天山镇浮竞,起为霖雨润原田。
从容自保君臣契,何必扁舟始是贤。
王崇文刘仁赡张钧并本州观察使制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九、全宋文卷一六、《徐公文集》卷七、《全唐文》卷八七九
敕:守边之要,在乎崇垣翰而重威令也;任能之方,在乎因善政而加宠秩也。懋迪斯道,时惟令猷。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傅、使持节吉州诸军事、守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太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王崇文,儒雅饰身,威猛宣用,入奉旅贲之列,出申刺举之能。光禄大夫、检校太傅、使持节袁州诸军事、守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刘仁赡,沉厚有谋,明断能理,护塞之略,历任弗迁。光禄大夫、检校太傅、使持节歙州诸军事、守歙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清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张钧,践履班行,昭著声问,守土之效,一心靡违。而皆克嗣乃勋,诞扬我武,协比成绩,勤劳王家。朕以眇躬,钦承鸿业,实赖良将,绥爰四方。肆于布庆之辰,而有加等之命。就升使职,并驾兼车,仍崇驭贵之封,增立将军之号。并申宠寄,尚示克终。无懈乃诚,以底于理。陟明有典,予不敢忘。崇文可光禄大夫,依前检校太傅、使持节吉州诸军事、守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本路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进封开国子,食邑五百户,仍赐号威勇将军,散官、勋如故。仁赡可依前检校太傅、使持节袁州诸军事、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本州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封彭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仍赐号贞威将军,散官、勋如故。钧可依前检校太傅、使持节歙州诸军事、守歙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本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进封开国伯、食邑七百户,仍赐号武威将军,散官、勋如故。
大理卿判户部刁绍可工部尚书制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九、全宋文卷一六、《徐公文集》卷七、《全唐文》卷八七九
敕:《周礼》,六卿皆有军政;汉制,尚书奏事禁中。历代亲重也如是。今予有命,亦属其才。某官刁绍,始以干能,屡参繁剧。向由卿寺,践历省垣,制国用而无违,登生齿而有羡,丕显成绩,是为才臣。今朕祗嗣丕图,永怀司会,俾率诸吏,表于南宫,爰陟冬卿,式申庆泽。尔其钦承彝训,修举官司,无忘克终,以忝殊渥。可。
洪州始丰山兴玄观记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徐公文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圣人之言,道无不在。若乃域中归其大,万物恃之生,鸿化玄造,无德而称已。至于显神道之教,挺方外之朝,反之于身,以固其本,清心鍊气,保精啬神。餐霞茹芝,修用者殊规;御风乘景,游集者无方。盖真阶仙品之有差,故洞天福地而区别,奇篇所纪,灵境可寻。豫章始丰山者,案图牒,第三十七之福地也。尔其穹窿蹇产,干霄蔽日,凌空瞰野之势;嵚崟窈窕,蒸云泄雨,储神宅怪之奇。阴林脩干,材用之所生也周;飞湍激流,利泽之所及者远。紫烟白雾,隐映而纷霏;灵风爽气,萧寥而披靡。醮享之数,历代相因。爰有兴玄之观,是为荐诚之地。土德云季,三灾迭兴,市朝贸迁,堂构隳顿,几叹辽城之鹤,常栖楚幕之乌。若夫真气所凭,神灵攸相,物无终否,道不远人。道士聂紫庭,袭玉笥之地英,追九仙之夙契,以勤行为志业,以访古为师资。岁在玄枵,来游此观,顾瞻祠宇,慷慨伤怀,徒侣敦请,遂膺其任。积行所应,至诚易通,游居之人,莫不信奉。以为兴作者古人之所慎,因循者前哲之所宗,足备制度,何必侈大?于是补其阙而葺其坏,窒其隙而扶其倾。集瓴甋塼埴之工,加圬镘丹雘之饰。琐窗镂槛,朱户金铺,深沈靡迤,虚明藻丽。百年旧制,一旦维新;日就厥功,十稔而已。己不病于费,人不知其劳。用此修真,真其焉往?又以方志漏略,碑颂堙沉,使夫来者,何所宗仰?谓余为好道者,故求我以文,是用直书,以观成绩。淳化元年夏六月记。
巫马大夫碑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徐公文集》卷二五
大夫与宓子贱俱事仲尼,迭宰单父。宓子恢上圣之道,举任贤之明,故有鸣琴之化;大夫勤以继德,身亲其劳,故有戴星之迹。从师则同,行道则背,其何故哉?夫天下至大也,万物至众也。至大者不可以一概量,至众者不可以一术治。故君子出处语默,屈伸变化,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其要在存至公于百代,不私荣名于其身而已。若夫上德无为,玄功不宰,知人则哲,付物以能,功成身泰,神全理胜,与夫劳心焦思、臞瘠胼胝,胜负之间,较然可见。徇名之士皆奔走之,则将有智小而谋大,行迩而志远,推是以往,天下必有受其弊者。子期知之,故就而为其节制,并分圣人之体,以极万物之变。效伯禹之力,师文王之勤,夙兴夜寐,不遑启处。仲尼识其志,故誉子贱而不讥子期,以此防民。而西晋王夷甫之徒,犹祖尚浮虚,望空署白,以乱天下,则子期之虑,不亦远哉?夫君子道积于躬,惠加于物,事至而应,时动则随。功之丰约,视事之细大;力之劳逸,系时之险易。致理而已,何常之有焉?举成绩而较优劣,难与言智矣。泱泱旧国,藉藉遗芳,旧俗不偷,颂声未泯。行太守事彭城刘君名察,望高持宪,寄重颁条,以师古之学,举时中之政,讼庭益简,祀典咸修,永怀前贤,愿纪贞石。铉也不佞,承命为文。其铭曰:
烈烈先圣,侁侁众贤,升堂入室,体道同玄。其用无方,万化齐焉;其教无穷,百世赖焉。文王既勤,大禹尽力。英英子期,服劳继德,夙兴夜寐,自强不息。茍利于后,惟变是适。季世道薄,务华丧真,居简行简,不躬不亲。乱由是生,俗以之沦。思我子期,亡己为人。瞻言旧乡,鲁道之首。邈哉二贤,佐佑先后。同焉皆得,通则能久。千龄旦暮,敢告邦守!
祭韩侍郎文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七、全宋文卷三七、《徐公文集》卷二○、《全唐文》卷八八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维开宝三年太岁庚午,九月己亥朔七日乙巳,东海徐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故中书侍郎、赠相国昌黎公之灵:天祐下民,必生贤人,数有治乱,道或亨屯。君子处之,全名保真,穷不易节,达不私身。呜呼明公,与道为邻,其本也忠,其动也仁。折而不挠,屈则能伸。懋此成绩,扬于王庭,名闻天下,道合明君。宜若张公,上应台星;宜如卫武,享兹百龄。如何不淑,与世同尘!城郢遗忠,感深紫宸。黔娄之衾,赐从御府;季子之印,佩入泉扃。知与不知,孰无悲辛?呜呼哀哉!某惟不佞,早奉光容,倾盖之交,缱绻相从。公之知我,如我知公,何义不协,何言不同?宁惧触鳞之忤,岂防羸角之凶?先号后笑,无初有终。霰雪既消,阳光乃融。海郡山城,几怜煦沫;南宫西掖,近见抟风。岂主恩之可报,幸吾道之非穷。今也岁月遒迈,悲欢一空,平生气宇,夙昔心胸,极视听而无所,与造化而冥蒙。露泫门柳,霜凋井桐,物感于外,悲来自中。生刍表德,絮酒申恭,愿贞魂之降鉴,庶丹恳以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