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书屏记900年8月 唐末 · 司空图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人之格状或峻。
其心必劲。
心之劲。
则视其笔迹亦足见其人矣。
历代入书品者八十一人。
贤杰多在其间。
不可诬也。
国初欧虞之后。
继有名公。
元和长庆间
先大夫初以诗师友兵部卢公载从事于商于。
因题纪唱和。
乃以书受知于裴公休
辟倅钟陵
及徵拜侍御史
退居中条。
时李忻州戎亦以草隶著称。
为计吏在满。
因辍所宝徐公浩真迹一屏以为贶。
凡四十二幅。
八体皆备。
所题多文选五言诗。
其朔风动秋草。
边马有归心。
十数字或草或隶。
尤为精绝
或缀小简于其下。
记云。
怒猊抉石。
渴骥奔泉。
可以视碧落矣。
先公清旦披玩。
殆废寝食。
常属诫云。
正长诗英。
吏部笔力。
逸气相资。
奇功无迹。
儒家之宝。
莫踰此屏也。
但二者皆美。
神物所窥。
必当夺璧于中流。
飞铓于烈火也。
殆非子孙之所可存耳。
庚子岁遇乱。
自虞邑居负之置于王城别业。
丙辰春正月
陕军复入。
则前后所藏及佛道图记。
共七千四百卷。
与是屏皆为灰烬。
痛哉。
今旅寓华下。
进士姚顗所居。
获览书品及徐公评论。
因感愤追述
贻信后学。
且冀精于赏览者。
必将继有诠次。
光化二年八月三日
泗水司空图衔涕撰录。
谨记。
祈晴诏 后唐 · 后唐末帝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三
苦雨连绵。
巳逾旬浃。
差官祈禜。
尚未晴明。
宰臣李愚刘煦卢文纪姚顗各于诸寺观虔告。
姚顗六典分铨诏 后唐 · 后唐末帝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三
姚顗所奏铨管。
实合规程。
不唯六典昭彰。
抑亦三铨整肃。
而长定格是圣朝重定。
条件甚精。
若令千载以无隳。
必使万方而有则。
俾其复旧。
深合群情。
如闻依循资格。
行用年深。
事条差舛。
必须详正。
方免弊讹。
其分铨事宜依循资格。
宜令吏部三铨尚书郎南北曹给事中参详其閒条件。
如其舛误。
即革以闻。
故守司徒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冀国公赠太师中书令文穆王公墓志铭(并序奉敕撰)1026年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六、《文庄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天圣三祀,岁次星纪,黄钟布序,丙午建辰,皇帝御雕舆,诏金跸,出景龙门,幸永定坊北第,视大丞相冀公之疾,赐白金五千两。
戊申丞相薨于位,享年六十有四。
两宫震悼,皇太后车驾临哭尽哀。
天子素服,三日不视朝,以太子中书令告第。
大小歛遣尚宫吊祠,法赙加等,有司谥曰文穆
命左史摄鸿胪卿副内侍太监送丧,官给经费,具本品卤簿。
明年仲春壬申,归全于濠州钟离县广德西原之祖茔。
有诏侍臣书其徽烈。
公讳钦若,字定国
其先缑山远系,颍阳茂绪。
武冈雎陵之材,启国于晋;
永宁清源之德,胙土于唐。
本居太原,世为鼎族。
高祖讳遂,以巢寇之乱,避地江楚。
喜玉笥之岑寂,惟厥田之沃衍,始家宜春新喻
遂生遐,仕至江南西道盐铁巡官
遐生郁,幼而警悟,不乐嬉戏。
遍诵五经,伪吴童子擢第,释褐本县尉
诸郡累表为戎佐,视秩台郎,关决郡务。
归朝,为怀、冀、濠三州判官
郁生仲华,夙有志尚,刻诵坟索,为唐明经中选。
又以五经登科,本县,时议荣之。
公即濠州府君之孙,新喻府君之子。
及公之贵,三代皆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
曾门封冀,祖庙封郑,祢室封晋,皆为国公
恭惟郑公当五代纷竞,仕伪唐之僭据,转侧江介,间关世路,而能治尚清约,志在平反。
爱哲孙以字升卿高门闾以容驷马
克祚厥后,何其盛欤!
公聪识早成,性资强敏。
六岁丧母,十二而孤。
郑公爱之,保育于祖妣鲁国太夫人,教于家庭,不就外傅。
道艺兼该,辞笔赡逸。
弱冠初拔进士解,淳化中策高第。
试吏芸局,从事谯幕,加倅职,再毗戎务。
被举,迁秘书郎,典关市于淝上。
升朝为太常丞,理通欠于计司
右正言历掌内外书命,授左谏议大夫
再迁工部侍郎,并参大政
刑部侍郎资政殿学士,改兵部,充大学士
尚书左丞三转至吏部尚书,皆知枢密院
检校太傅再加至检校太师、行尚书右仆射,并使东枢,实兼宰职。
俄以左揆中书侍郎监修国史,对掌魁柄。
太子太保馀杭,归朝,再为资政大学士
寻拜司空
未几,视秩维师,兼荣铉府,节制襄岘,居守伊洛。
舆疾还第,左迁司农卿,改秘书监,并分务南都
起授太常卿,典濠州
刑部尚书知江宁府
召还,复序正司。
再升中书门下侍郎,充昭文馆大学士,实首台席,遂作司徒,乃封冀壤,勋阶爵邑名数咸极。
初,永定在御,宪章大备。
以駉牧之重,领于枢臣,公尝为群牧制置使
肇玉清昭应宫以事有帝,崇景灵宫以奉真祖,营会灵观以礼岳镇,并建职局,综于两府,公继为三宫观使
惟公事三朝,相二帝,嘉猷亮节,深图远算,秘诸信使,此不获书。
若夫建隆以还,万国上计,辟名既辨,断盗未偿,领于司存,列之辞案,人生有讫,吏责无穷。
公抗疏切陈,援赦蠲弛,深达国体,克称上仁。
注意之求,实自于此。
咸平初,寇剧缘间,摇乱益部,偏师致讨,刬削厉阶。
武臣尚威,伤斩过当,馀孽亡命,反仄靡遑。
公往宣使指,悉贳枝党,处置机事,彼方遂宁
召参台衡,刻印以待。
景德始,边城晏开,羽檄四驰,烽火相照。
公感愤激节,慷慨请行,并护将臣,克全魏壁。
洎乎元符候日,奉高望幸,三事优游而未决,礼官希阔而难讲。
公首抗大义,先置乔岳,芝英醴泉之品,矞云叶气之祥,图素写形,使驿言状,旁午亭传,觉悟黔黎,此其昭昭者也。
若乃尊事神祇,专精斋祭,寅威妙本,校正真科,交集上仪,莫匪嘉虑。
是以再长枢轴,三陟正司,中外迭居,左右更践。
体貌无比,论议必从,宠冠一时,年踰二纪。
至若薶牲脽壤,徐銮曲里,登魄宝之号,熙报况之坛,奉贞像于琳宫,宣宝文于路寝宫,断掌礼仪,并持使印。
又若明禋蒇事,珍符先道,聿严容典,奉以金舆,公三职仪卫;
殊庭考阁,常箓是藏,内出丹书,勒于瑶简,公同司刻玉。
并兼置使之重,益为希代之荣。
祥符之间,天下大治,制有破觚之易,法有漏鱼之宽。
太和陶蒸,善气回袭。
云物绚色,羽毛綷质。
百嘉茂育,万瑞毕臻。
天子好文,挺睿辞以昭绍;
惟公顺美,著嘉颂以游扬。
前后赐御制属和并御和赐歌诗仅三百篇
若夫入干庶绩,出抚近封,铺陈密议,条对急政,所受诏答,将二百函。
又奉命纂集《翊圣保德真君传》三卷,撰进《先天纪》三十卷,《五岳广闻》一百卷,《卤簿记》三卷,与诸儒同集《册府元龟》一千卷,《彤管懿范》二百卷。
又封祀既毕,归尊宗庙,承诏撰僖祖太祖太宗谥册
神圣纂服,初受鸿名,奉制撰今上徽号册文。
及前后被旨撰社首坛、汾阴朝觐坛颂,西京应天禅院、太原资圣院碑铭,天书祥瑞、西祀瑞赞,《彤管懿范序》、《广孝泉崇真桥记》、《冉耕东平公赞》。
博雅多文,尽在兹矣。
公尝言:初晋公侍郑公之任武昌也,公母秦国夫人有娠,江水坏廨舍,徙居黄鹤楼,既夕而生公
或言汉口居人遥望楼际,若有气象然。
公居景亳,行视圃田,暮宿村庐,夜分偶起,见天中有赤文成紫微」字。
使蜀言旋,次褒成驿,有客为谒,具唐相晋国裴公之名,告公以默定之期而隐。
公尝朱篆所见文字,及因鄂守增饰黄鹤楼,又以俸钱圃田晋公,为文书石以纪之。
常练气于朝霞,期脱屣于尘世。
姚顗承白衣之报,子房赤松之游,参实于斯,谅不诬矣。
雅好奕棋,善于笔劄,乐醇旨之饮,喜清商之乐。
第有北园,叠石为陂,甘果美木,荫庇其下,退食休浣,于焉游息。
晚年亲历艰难,颇厌富贵,延问高释,留心真际,遂兼译经使
二府柄臣送上于传法院,梵卿荐香,大官具食。
归第感疾,请告累旬,侍医盈门,诏使系道,锡万金之良药,殚九折之妙伎。
天乎不吊,命将柰何!
辍相兴谣,见于斯矣。
夫人李氏,山河象德,图史时宪,哀深惟殡,痛极终天,送往尽哀,庇亲惟睦,累封崇、许二国夫人
有子五人,皆先公而亡。
内次子从益,仕至赞善大夫
第三子庆之,终于卫尉寺丞,追赐进士及第
女二人,长早亡,次适故参知政事张公洎之嫡孙、秘书省校书郎环。
孙女一人,适故尚书左丞陈公恕之子、大礼寺丞执礼
并懿行美材,大宗配。
外孙男元寿、女寿姐,并幼。
遗奏之上也,二宫哀轸,录旧念勋,并加常制。
嗣男将作监丞寅亮,授大理寺丞
环迁大理评事、充秘阁校理
执礼太子中舍
又以公叔父仲微剖竹列城,累书吏课,握兰建礼,实综虞衡,兼秋曹之覆刑,主大农之平籴,特除司勋员外郎、充淮南提点刑狱、劝农使
自馀戚属授官,亲信叙用者二十有四人。
呜呼!
高朗令终,宠灵显赫,会元公之殡,送文恭之丧,极人臣之盛。
公以臣尝豫寮旧,屡刊史谍,爰有治命,请志幽础。
奉宸,不获固辞。
谨作铭曰:
兵政宥密,机轴穹崇,惟公再践,昭事功兮。
将钺在庭,相印垂组,惟公保釐,兼文武兮。
洪垆造物,威柄御人,惟公三人,秉国均兮。
龙章在躬,庭槐表位,惟公经邦,极名器兮。
帝师尊异,内枢隆显,襚以印章,丰赠典兮。
乘舆缟素,笳吹悲鸣,送以纁玉,尽哀荣兮。
请罢除曾肇起居舍人(一 元祐元年十一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六
臣闻邪正必辨则国体尊,用舍至当则士论定。
百直而一枉,则枉可以害直;
百真而一伪,则伪可以乱真。
方肃纪纲,宜重名器。
臣伏见起居舍人曾肇操履偏诐,艺文浅浮。
吕惠卿用事时,兄布任要路,表里专纵,公为私徇,臣僚承迎风旨,荐学官
既进所业,中书考为第一。
缘此朋比,遂除馆职
晚因张璪汲引,备位左司,会史职有阙,乃以次补。
且仕宦不历民政而领都司,学问不知本统而迁右司,固已不厌公议,无补盛朝,今仍擢居西掖,尤骇群听。
中书舍人之任,职清地峻,非他官可拟,外则典司诰命,以文章议论润色帝猷;
内则分押诸房,以智识才虑参决几政。
前世推重,谓之宰相判官,岂可因其序迁,辄尔虚授?
况小人之进,亦以汇征。
既忝冒此选,涉历贵权,则必援举其徒,布列要地,消长之变,安得不虑?
此时进用,疑邪径之忽开;
他日朋奸,恐横流之难遏。
伏愿陛下深防事始,早罢诏除,上以清侍从之涂,下以慰搢绅之望。
阳升观记政和二年九月 北宋 · 程元佐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二、《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一、嘉庆《湖南通志》卷一九○、同治《攸县志》卷四九、光绪《湖南通志》卷二六九、《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二一五
元佐奉御前处分,专一管勾修完司空山朱阳观。
继蒙圣恩宠锡名额,赐经加号,礼盛文缛,实一时之熙事,非刻之金石,惧无以扬德意之美,而永万世之传。
官吏父老,冠褐之众,谓臣亲奉睿旨,董治真祠,宜有叙述,以纪本末,臣不敢辞。
谨按长沙属邑攸县之东五十里,连山峻极,涧谷通流。
自谷口涉涧而东十数里,山青水碧,重峦叠嶂,盘薄回环,崒然拔翠者,十有二峰。
青烟白云,蚤暮舒卷,信灵异之境也。
按旧记所载,自周、汉以来,如苏隐者九人,皆得道于此。
其后南齐张岊相□帝官为司空,弃官遁世,举室游潇湘,至苏隐旧山,欣然卜居。
司空有道之士也。
既山居遂性,清心恬澹,日诵《大洞真经三十九章》,得其妙旨,养神育气,凡三十有七年而道成。
梁天监二年秋八月既望之夕,遂有仙衣玉册之授。
至陈天嘉初,其徒章、马二士继隐其旧居,阅四年而亦有跨鹤轻举之异。
唐天宝七年,虽即其居肇建祠宇,而地势窊缺,规制猥陋,绵岁既久,栋宇摧烂,□□□谷粗存基构之馀。
政和二年,圣上览图籍,异其事,闻其风之皆废,而晦匿于无闻,乃诏漕臣程元佐相视弊陋,革而新之。
于是鬻度僧之符以储金,因采山之民以市材,斸凿荒,补薄增卑,踞巨阜而临清流,飞观列峙,脩庑环翼。
有名者皆有籍,有籍者皆有祠。
不费于公,不扰于民,不诿于有司,而宏敞奂丽,凡一百有十楹。
经始于春三月至秋九月而落成。
诏易名阳升,以贲其宠;
加号冲升,以崇其道;
赐《大洞真经》,以显其迹。
于是境内冠褐,小大官吏,与夫都邑之民,扶老携少,争先奔走,填噎山谷,欢呼踊跃,瞻叹欣贺。
遂相与涓洁坛场,设庆成之醮,稽首再拜,祝天子之寿,而亦欢喜感激,知圣主所以为民祈福之地也。
夫自梁天监三年司空得道,至唐天宝七年,凡二百四十有六年,而始建祠以兴其灵迹。
自唐建祠,逮今又三百六十有六年,而圣主一更而新之,以阐其真风。
夫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岂天将以阴赞圣意,振扬幽侧,昭明大道,以为至治之本欤!
臣尝谓至道之精,自本自根,不将不迎,而真意妙理相会于窈冥之境。
及其动而接物,感而遂通,则不可以理诘,不可以数推,要其归,则与气而已。
二气之会,兆于元精,键以闭之,之全也;
六精之泽,滋溉五华,抱一归根,气之全也;
气固真存,至道之根,寂然不动,神之全也。
道至于神则至矣,故静而神凝,动而神游,出入变化,妙用无穷。
至有蹈火不热,入水不溺,御风而行,此一气之,至精至变,以达于至道之妙也,而世之所谓神仙者欤?
圣上恭己南面,以道涖天下,以孝通神明。
考礼文,正祀典,虽山川神祇,罔不登秩,簠簋圭币,罔不时饬。
故万灵受记,百神储休,而诸福之物莫不毕至。
此皆精诚之感,所以昭格乎上下者备矣。
而况乎会真之都,集釐之庭,受上清之符,存灵应之迹。
而隳敝湮废,是宜上心悯恻,发德音,下明诏,饰真馆,锡嘉号,以昭褒异之意,而非以其神仙为可慕也。
盖以谓淳朴之行足以厚俗,清静之风足以化民。
□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则道化行,俗习美,而其治遂至于无欲而民自朴,好静而民自正,端拱而视天民之阜矣。
此上之所以尊道崇之意,其于治道,不曰小补。
方海内乂安,蛮夷怀服,休符绍至,嘉瑞荐臻,犴狱久虚,年谷屡稔。
上于斯时,又岂特尊道崇而已哉?
固将稽大典,讲盛仪,封泰山,勒嵩岳,诗大泽之博远,阐休烈之□□。
臣卑远之迹,尚能鼓舞田庐,倚巴歈之声,而鼓《击壤》之歌,以咏盛德□□□况今亲被上旨宣布异恩,颂述一时之盛,而贻之无穷,臣之职也。
谨拜手稽首而献颂曰:
二气合德,百真大混。
气固真全,至道之本。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抱一不摇,妙于至神。
冲清司空,弃荣离俗。
恬澹虚心,温池之曲。
妙旨所得,三十九章。
含德之厚,与道翱翔。
朝斗霜坛,风清月白。
云步逍遥,霞衣玉册。
章马道嗣,羽驭腾骧。
猿惊鹤怨,炉冷丹藏。
妙道寖闻,肇建。
祷祀响答,灵休式显。
寥寥奕世,几六百年。
摧败堙废,高风莫传。
睿主在宥,道贵清静。
燀耀希夷,振扬幽隐。
肆命漕臣,革故鼎新。
琳宫华启,碧瓦朱楹。
宠贲徽名,褒隆美号。
奎画云章,崇真显道
金鸾灿榜,玉椟函经。
物情改观,幽谷生
来归,上帝俯涖。
风马云车,徘徊福地。
椒浆桂酒,列陈瑶席。
上真欣娱,百神悦怿。
储禧荐祥,保佑我皇。
天子万年,受福无疆。
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璿图玉牒,天地终始。
西夏十主元昊以宋仁戊寅僭号,为景宗,在位十一年。谅祚,十九年。惠宗秉常,十九年。崇宗乾顺,五十三年。仁宗仁孝,五十四年。桓宗纯祐,十二年。襄宗安全,五年。神宗遵顼,十二年。献宗德旺,三年。睍立,二年,元太祖执以归,宋理之丁亥也。共一百九十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纸韵
西夏藉宋威灵,袭取数州,虽更元僭号,不可以列国,不可以称闰也。君子曷为纪西夏?悲宋人之不竞,始扼于辽,中俘于金,终灭于元,而复疲于。俾之蟠据一方,传世十主,历年一百九十。国最微,而绪甚衍。观于,而重有感于宋矣!始僭号,自元昊,固保吉之孙也。保吉,本戎人李继迁。其族兄继捧入朝宋祖,献银、宥四州。迁走地斤泽,出其祖像示戎人,从者日众。太宗以迁侵扰,赐继捧姓名曰赵保忠,俾镇夏州。及继迁请降,为银州观察使,赐姓名曰赵保吉。保吉阳降阴叛,朝宋暮辽,洵奸人之尤耳。德明已嗣,元昊屡谏其父勿臣宋。德明戒之曰:“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元昊曰:“英雄之生当王伯,何锦绮为?”此真保吉孙,而非德明子也。受契丹册,为夏国王,因而称帝改元。宋始削其赐姓官爵,不既晚乎?自此而环、庆、保安、塞门、延、渭撑骸流血,迄无宁日。非范、韩至军,能俾其寒心破胆哉?天启其衷,请和受册。传子谅祚,西土稍宁。秉常继绪,复寇秦州。旋修贡职,未失咸宾。乾顺、仁孝,各享国五十馀年。值女真之荐食,辽灭宋夷,而区区隅,烽尘不起,何夏人之多幸欤?纯祐安全,终能守境。遵顼请宋,会师伐金。宋人不报,何以为宋?德旺短龄,元人执睍。迹其颠末,君子犹有取焉。嘉德明之知恩;嘉元昊之悔悟;嘉乾顺、仁孝之享国悠长,相安无事;嘉遵顼之会师伐夷,发舒华夏之气。虽其祖本戎族,杂乎夷而进乎矣。君子与其进,是以附而出之。
夏于中国弹丸尔,传世十君亦有以。
入朝归土繇保忠,地斤泽走诸戎迩。
银州观察漫相羁,朝为赐赵暮为李。
衣锦之人独厌兵,每念国恩深戒子。
子图王伯祖为名,英雄之主何锦绮。
环庆保安随意侵,塞门诸砦亡坚垒。
银泥家鸽众盘飞,好水川兵多坠死。
削官削姓岂堪惩,称帝称王终莫止
心寒胆破繇范韩,更名受册从兹始。
相传累叶作咸宾,秉常为厉仍消弭。
辽宋逡巡日避金,中原云扰无停晷。
蕞尔西方绝塞尘,享年逾百真乔梓。
声罪犹闻遵顼师,戎人反抱华人耻。
灭国虽归蒙古胡,编年莫附辽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