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设渔者对智伯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五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智氏既灭范中行。志益大。合韩魏围赵。水晋阳。智伯瑶乘舟以临赵。且又往来观水之所自。务速取焉。偫渔者有一人坐渔。智伯怪之。问焉。曰。若渔几何。曰。臣始渔于河。中渔于海。今主大兹水。臣是以来。曰。若之渔何如。曰。臣幼而好渔。始臣之渔于河。有鲨鱮鳣鰋者。不能自食。以好臣之饵。日收者百焉。臣以为小。去而之龙门之下。伺大鲔焉。夫大鲔之来也。从鲂鲤数万。垂涎流沫。后者得食焉。然其饥也。亦返吞其后。愈肆其力。逆流而上。慕为螭龙。及夫抵大石。乱飞涛。折鳍秃翼。颠倒顿踣。顺流而下。宛委冒懵。环坻溆而不能出。向之从鱼之大者。幸而啄食之。臣亦徒手得焉。犹以为小。闻古之渔有任公子者。其得益大。于是去而之海上。北浮于碣石。求大鲸焉。臣之具未及施。见大鲸驱偫鲛。逐肥鱼于渤澥之尾。震动大海。簸掉巨岛。一啜而食若舟者数十。勇而未已。贪而不能止。北蹙于碣石。槁焉。向之为食者。反相与食之。臣亦徒手得焉。犹以为小。闻古之渔有太公者。其得益大。钓而得文王。于是舍而来。智伯曰。今若遇我也如何。渔者曰。向者臣已言其端矣。始晋之侈家。若栾氏祁氏郤氏羊舌氏以十数。不能自保。以贪晋国之利。而不见其害。主之家与五卿。尝裂而食之矣。是无异鲨鱮鳣鰋也。脑流骨腐于主之故鼎。可以惩矣。然而犹不肯悟。又有大者焉。若范氏中行氏。贪人之土田。侵人之势力。慕为诸侯而不见其害。主与三卿。又裂而食之矣。脱其鳞。鲙其肉。刳其肠。断其首而弃之。鲲鲕遗允。莫不备俎豆。是无异夫大鲔也。可以惩矣。然而犹不肯悟。又有大者焉。吞范中行以益其肥。犹以为不足。力愈大而求食愈无餍。驱韩魏以为偫鲛。以逐赵之肥鱼。而不见其害。贪肥之势。将不止于赵。臣见韩魏惧其将及也。亦幸王之蹙于晋阳。其目动矣。而主乃慠然以为咸在机俎之上。方磨其舌。抑臣有恐焉。今辅果舍族而退。不肯同祸。段规怨深而造谋。主之不悟。臣恐主为大鲸。首解于邯郸。鬣摧于安邑。胸披于上党。尾断于中山之外。而肠流于大陆。为鲜薧以充三家子孙之腹。臣所以大惧。不然。主之勇力强大。于文王何有。智伯不悦。然终以不悟。于是韩魏与赵合灭智氏。其地三分。
四明新本河东先生集后序 宋 · 沈晦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六
学古文必自韩、柳始。两家文字剥落,柳为尤甚。国初文章,承唐末五代之弊,卑弱不振。至天圣间,穆修、郑条之徒唱之,欧阳文忠、尹师鲁和之,格力始回,天下乃知有韩、柳。韩文屡经名士手,顷余又为雠勘,颇完悉。唯柳文简古雅奥,不易刊削。年大来试为䌷绎,两阅岁,然后毕见。凡四本:大字四十五卷所传最远,初出穆修家,云是刘梦得本;小字三十三卷,元符间京师开行,颠倒章什,补易句读,讹正相半;曰曾丞相家本,篇数不多于二本,而有邢郎中、杨常侍二行状,《冬日可爱》、《平权衡》二赋,共四首,有其目而亡其文;曰晏元献家本,次序多与诸家不同,无《非国语》。四本中,晏本最为精密。柳文出自穆家,又是刘连州旧物。今以四十五卷本为正,而以诸本所馀作《外集》。参考互證,用私意补其阙,如「皇室主」宜加「黄」字,「冯翊王公」宜去「王」字,「紧」当作「掔」,「𦏼」当作「掔」,「鲍勋」当作「鲍信」,「改规」当作「段规」,「疥疟」宜为「痎疟」,「狠倖」宜为「狠悻」。吴武陵初贬永州,《贞符》中宜如《唐书》去「量移」字;韩晔时犹未死,《答元饶州书》中宜于韩宣英上去「亡友」字。以《唐书·孝友传》校《复雠议》,以《楚辞·天问》校《天对》,以《左传》、《国语》校《非国语》,以唐宋类书、唐人笺表校《天论》等篇。其见于《唐书》者,悉改从宋景文。凡漫乙是正二千处而赢。又釐革《京兆请复尊号表》,增入《请听政第二表》、《贺皇太子笺》、《省试庆云图诗》,总六百七十四篇。锓木流行,购逸拾遗,犹俟后日。政和四年十二月望,胥山沈晦序。
按:《柳宗元集》附录,一九七九年中华书局排印本。
跋董体仁帖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四、《平园续稿》卷九、《益公题跋》卷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前贤遗帖,士大夫争宝藏之,非独慕其名,亦以礼不浮、辞不枝为可法也。近岁老成待后辈例称「契丈」,先达与新进皆用「上覆」,否则讶其简驩而不疑其侮段规也,后世何观焉?今读参政董公绍兴末与曾彦及、萧长才帖,虽视前贤交际之礼尚稍随时,其与数十年来足恭不情者相去已千万里矣。彦及名德广,长才名甲。嘉泰元年九月,彦及孙登仕郎忠佐请题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