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刘章”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上后主书 五代至宋 · 张泌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大唐之有天下也。造功自高祖
重熙于太宗。圣子神孙。
历载三百。丕祚中否。
烈祖绍兴。大勋未集。
肆我大行嗣之。德则休明。
降年不永。袭唐祚者。
非陛下而谁。臣闻昔汉文帝高祖之后。
天下一家。已三十年。
德教被于物也久矣。而又封建子弟。
委用将相。合朱虚东牟之力。
陈平周勃之谋。宋昌之忠。
诸侯之助。由中子而入立。
可谓正矣。及即位。
戒慎谦让。服勤政事。
躬行节约。思治
举贤良。赈鳏寡。
除收孥相坐之法。去诽谤妖言之令。
不贵难得之货。不作无益之费。
其屈已爱人也如此。晁错贾谊贾山冯唐之徒。
犹上书进谏。言必激切。
至于痛哭流涕者。盖惧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也。而文帝优容不咈。
圣德充塞。几至刑措。
今陛下当数岁大兵之后。邻封袭利之日。
国用匮竭。民力罢劳。
而野无刘章兴居之人。朝无绛侯曲逆之佐。
可谓危矣。试使汉文帝之才。
处今日之势。何止于寒心消志而已也。
臣惟国家今日之急务。一曰举简大以行君道。
二曰略繁小以责臣职。三曰明赏罚以彰劝善惩恶。
四曰慎名器以杜作威擅权。五曰询言行以择忠良。
六曰均赋役以恤黎庶。七曰纳谏诤以容正直。
八曰究毁誉以远谗佞。九曰节用以行克俭。
十曰克已以固旧好。亦在审先代之治乱。
考前载之褒贬。纤芥之恶必去。
毫釐之善必为。密取与之机。
济宽猛之政。进经学之士。
退掊克之吏。察迩言以广视听。
好下问以开闭塞。斥无用之物。
罢不急之务。此而不治。
臣不信矣。诗曰。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
书曰。儆戒无虞。
罔失法度。易曰。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言君人者。必惧天之明威。
遵古之令典。作事谋始。
居安虑危也。臣观今日下民。
期陛下之致治。如百谷之仰膏雨。
愿陛下勉强行之。无俾文帝专美于汉。
臣死罪死罪。谨言。
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润州刘君墓碣嘉祐六年四月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奕,字蒙伯
其先,汉唐以来,世有显人,至祖考皆仕国朝。
考讳若虚,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光禄卿
光禄之碑,尝铭之,系次详焉。
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授惠州推官,疾不果行。
次调南康军判官,移知洪州武宁县事,改大理寺丞
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历知荥阳凤翔府判官通判漳州润州事。
皇祐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润州,年五十三。
明年正月二十四日福州怀安县灵山乡越城里。
夫人陈氏,封宝应县君
子康夫、宁夫、岐夫。
女,长适韩昌国,次明州慈溪陈章,其季进士林回。
君于文章,要以道理为得,不茍声律。
其论性情,推明孔子之法,尤非浮屠所传。
力教于人,开晓其路,从之学者以吾道自处。
久之,贫无以生,就举进士,中乙科,喜曰:「吾不能为时之文章,恐不复得仕进。
今幸中第,吾志得矣」。
其在武宁,民喜讼而易刑,为令者多严法以止之,犹不能胜。
君虽细事,为之尽心。
有兄弟讼者,譬之亲爱之理以感动之,辄涕泣自咎引去。
刑省而民犕。
庆历中,元昊叛,陕西用兵,韩丞相经略使,辟君,凤翔一道兵民剧事,多倚君办集。
连年兵败民穷,乃上书朝廷,言其兵所以败,民所以穷之状,其略曰:「陕西之要,练兵运粮最为首务,其策皆未为得。
都部署者,上将军之任也,而无专制之权,其偏裨才否,不敢辄去留之。
军无行阵之法,见利轻进,畏敌遽退,所以每战必败。
偏裨不死上将之令,士卒不知什伍之制,其理岂有胜哉!
边戍益多,廪粟益广,转运使职其事也。
今之转运使皆以序进,不计其能。
未更年岁,屡迁易之,文书凡目,曾未能知,其暇以民为意乎?
一方之患,内靡度支,外辍两川之赋,调及天下。
关陕之民流离穷困,而边储日窘。
不幸天下之患有大于此,何以支乎?
盖由转运使不择其材,不久其任,无所归责也」。
又言:「被边宜募土人,给其閒田,使之自卫其境,可以省费」。
言数十条,率多此类。
事格不报。
漳州漳浦虔州民四百人,入县买官所卖盐,令捕之,民因斗拒,遂鞫其私贩而强捍,其法应死。
囚多系久,疫殍相属。
君为直其非私贩,而出其不斗拒者,坐法数十人而已。
君初仕,愿天下事若无所为而可办。
历官二十年,所至施为谋议,多不能如其意,然后知不可以力为也。
于是补吏南归,展省坟域,缅然有退耕之志,而未果也。
其终之岁,予适过润州,君病渍,以手书谓予曰:「吾止于此矣,惟稚子是托」。
既终,敛无新衣,囊无馀资,郡吏民集钱二百千以赙,夫人辞焉。
归葬于闽。
居无室庐,产无田园,勤劳其家,清节不渝,夫人之力焉。
呜呼!
十年之间,康夫以学行自立,又能请文永其先烈。
予既悲之,而又庆其有后也。
铭曰:
文弊于词,在天圣初
牵拘媲偶,华调剽肤。
君于斯文,本末扶疏。
世言性情,沦于浮屠。
君为中庸,圣哲之枢。
经营万务,于时有需
既官于陕,昼思夕图。
条兵转饷,实究民痡。
上书于朝,事愿之殊。
漳有冤狱,十百其徒。
办处平治,脱释不辜。
最后丹阳,声闻益敷。
斋终克明,归宅海隅
父子兄弟,次序不踰。
既顺以安,斯其已乎。
嘉祐六年岁次辛丑四月十九日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莆阳蔡襄撰并书。
陶翼模刻。
按:《蔡忠惠集》卷三三。又见乾隆福建通志》卷七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闽中金石志》卷七,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石六,国家图书馆藏拓片·专二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