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寓辩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三、《公是集》卷四八
刘子论则疾辩士。
或曰:「刘子安得疾乎辩?
夫辩者,排患难,解纷糅,或立谈之间而致和平,此虽孙武之师,仲由之材,之勇,不洎于此矣,乃可喜也。
顾刘子未能耳,何遽而疾之哉?
且夫秦破赵军长平,进围邯郸之危,若缀旒者。
诸侯畏秦而不敢救,秦劫诸侯而不敢进也。
故驰辩之士深计而无所用,多言而无所纳,皆欲存赵而抑秦,奉诸侯以弊关中
然而诸侯之兵不出于境,彼亦智者之虑有所未尽也。
鲁仲连画新垣之策,而秦兵退舍。
刘子诚能造意设辞,为可以动诸侯之兵者,则刘子于辩,固易而可非之矣,今刘子未能穷辩者之虑,又焉能斥辩者之过」?
刘子笑而应之曰:「夫邯郸之围,诸侯莫救,勇者不能进其断,说者不能伸其意,彼诸侯畏秦之势则固然,又何足怪。
虽然,诸侯未睹秦灭赵之患也,今请说而出其兵。
子其为齐、楚、韩、魏之王,吾请说子」。
遂说齐、楚之王曰:「秦围邯郸邯郸且亡,其大夫之谋曰:『请以天下帝秦』。
赵国举臣于秦,赵帝秦之使旦夕且行矣。
臣窃为大王忧之。
夫赵入于秦则秦益强,秦得其尊号而归,必释赵而令诸侯。
秦赵合欢,则赵有河南,秦有山东,秦因下兵崤谷,伐其后帝己者。
赵亦出兵而佐之,伐其后帝秦者。
如此,则齐、楚先危矣。
且夫齐楚之不伐于秦者,以赵迩而齐、楚远也。
今楚先下秦,秦必不外于赵矣,而与之谋诸侯之事,则齐、楚必先伐矣。
秦贪其尊号而欲并天下,兵不至临淄,不肯止矣。
是齐、楚疏赵而受其兵,畏秦掇其患也。
何赵之智而齐、楚之愚也。
且赵之帝秦,社稷之故,其计必果矣。
而秦有并天下之心,其兆必从矣。
秦从赵请,又责于诸侯,则王能遂帝秦而臣于秦乎」?
王曰:「不能」。
曰:「然则王之不救赵,亦过矣。
今日赵下,明日兵必至齐、楚。
齐、楚,天下之强国也,秦必欲先其强者,而后其弱者,臣恐齐、楚之病,又甚于邯郸之围也」。
王曰:「然则奈何」?
曰:「今夫齐、楚之地方数千里,带甲数百万,车数千两,马数千驷,万乘之国也。
而秦亦万乘之国也,秦围邯郸而莫救,固畏之也。
俱据万乘之国,而齐、楚独臣于秦,臣窃为大王羞之。
臣闻秦战长平,民年十五者必赴焉。
秦王又爵民于河内,以与赵战,时而不解。
臣窃度之,秦名胜赵,其众固已困矣。
非十五者不可用,其民固已竭矣。
王于此时,以齐、楚之强,选将授兵,因秦之敝,以救邯郸,臣见赵之宝器重赂必入于王,而秦必以信使厚币以交王国。
不此之务,而委兵以俟帝秦,窃为大王不取也」。
于是齐、楚之曰:「善」。
吾又因见韩王而说之曰:「韩、赵,世世之与国也。
而秦,天下之仇雠也。
秦围赵而韩不救者,必以秦为强而赵为弱。
今赵自见其弱而诸侯莫救,必请以国事秦,而以帝帝秦。
秦得其帝已,必纵赵而与之连谋,以图诸侯。
赵之怨王也必深,则必以兵伐韩,而秦又出兵宜阳,而责于韩曰:『何为后帝我』?
是赵攻于北而秦攻于西也。
韩不割膏腴要郡以事于赵,不北面委贽以事于秦,韩不得息。
是韩弃与国之好而要仇雠之祸也。
假使赵不帝秦,秦不纵赵,赵必折而入于秦矣。
亡赵以益秦,于王何利哉?
齐、楚救之,我不救之,是王独招患于是也。
且夫秦久留赵而不去,岂能无畏诸侯之救赵哉?
故宣言以劫诸侯,而诸侯遂听之。
假如秦兵伐韩,则韩遂为之臣哉?
王必不欲为之臣,则愿王之以兵救赵也。
王不救赵,则秦赵之患必至矣,愿王图之」。
韩王曰:「诺」。
已说韩,则见魏王而说之曰:「臣闻魏遣晋鄙将二十万之众以救赵也,怵于秦而止,臣窃以王谋之过也。
夫秦人贪而多诈,故竭国之兵以事邯郸邯郸未下,而其兵亦困矣。
故恐诸侯之救赵也,先宣言以劫之,彼虽名强,实惧王耳。
今王又止晋鄙之兵而不行,是王之中秦之计也。
且夫以声威魏者秦也,王犹畏之,有如秦既胜赵,以实伐魏,则魏能臣于秦乎?
秦见魏弱,以魏为不能国,非尽臣魏,其兵固未可止也,臣固以谓王之过也。
且救人而止其兵以观望成败,使秦胜赵,则秦之兵至于魏矣。
使赵胜秦,则赵之兵亦至于魏矣,而秦反为赵之助也。
臣请言之:昔者秦伐韩之修鱼,而楚救不至。
韩之君臣曰:『秦欲伐楚久矣,不若与秦和而伐楚,则秦必听韩而舍韩矣。
是韩失于秦,而取于楚也』。
楚人闻之大恐,命战车满道,士卒满野,而告于韩曰:『寡人将救韩也』。
然卒不救韩。
韩大穷困,请和于秦。
秦闻楚之先欲救韩也,使将将兵伐楚,至丹阳,斩首八万而归。
夫当秦、韩之相持,兵不出,故秦得胜韩。
韩,因而伐之,其势然也。
故楚虽不救韩,而秦兵犹至者,秦贪而戾于事也。
向使楚兵救韩,则秦丧师而失众矣。
大王之兵名为救赵,虽未尝与秦战,然而赵已灭,秦移兵以临大王
前日之楚是也。
臣故曰:使秦赵,则秦之兵至于魏矣。
夫许而不与,失其所以与;
怨而不绝,失其所以怨。
今王之兵有救赵之名,无救赵之实,赵胜于秦,则王何功于救也?
夫以无功之事,招失许之怨,故赵胜秦,则赵之兵至于魏矣。
而秦欲和赵,故反为之助也。
今王何不使晋鄙进兵以明救赵,秦久围赵,势不能固,彼畏王之威,引而去,是王西抑强秦而北存孤赵,天下之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则王之王业成矣。
不务以此,而务蹑楚之迹,起秦之祸,兴赵之怨,甚为王不取也」。
曰:「善」。
如此,则五国从,从则邯郸解矣。
于是或者曰:「善。
今日乃知刘子天下之士也,而辩固刘子之末也。
请谨事左右」。
邯郸之围,诸侯莫救,辩士说者万端而兵莫肯出,及鲁仲连谋之,兵退焉。
公子无忌至,遂败秦师。
夫秦师非不勿惧鲁仲连也,畏其说之当也;
非不勿惧公子无忌也,知其师久而敝也。
所以刘子深求当时之事,托以利害之趣,东引齐、楚,南动韩、魏,可谓至当之理,必然之效也。
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跋嘉定三年 南宋 · 宋均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一
余幼有嗜书癖,家贫恒不能置。
每遇奇书,必借抄,积岁月不倦。
去岁之,于苕溪交王君者香,者香出其舅叶子实先生所编《播芳文粹大全》见示,因言是书初编一百卷,刊行后一时纸贵。
既思书以四六为宗,宜多采表、启诸作,乃复广蒐旁辑,成百五十卷,未及梓而卒。
然则是书世无刻本,弥足贵也。
急假归,偕同志友人分写,六阅月而毕。
因书以志。
嘉定三年夏唐山宋均记。
按:《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末,清抄一百五十卷本。
陈公辅入京 元 · 汪泽民
 押阳韵 出处:宛陵群英集卷二
璠玙韫山石,华薄浮辉光。
美人秉贞度,声闻从风翔。
宪曹厌烦跼,黉序登俊良。
囊书上京畿,秋风驶征航。
所知满朝行,有善当见扬。
无为念远别,天衢即腾骧。
送胡鈜鼎文松江 元末明初 · 胡布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元音遗响卷二
贤愚寿天人,宇宙同羁旅。
眇以方寸心,轩轩视前古。
况我硕宗叶,文声被韶舞。
陶冶恪周宾,春秋迪簪组。
畴昔继蕃衍,风枝植燕楚。
天道蓄晶芒,昆吾閟幽土。
神光岂沦隔,会合讶脩阻。
十载一承颜,百年几胥晤。
纷纷过眼疾,故谊罙敦叙。
得旷几日驩,怆为别离苦。
排云发浩啸,华发竦已竖。
鹏凤孰可羁,青空运摩翥。
奇龄等金玉,仗德贞度
五万奇柱维,终当女娲补。
八咏 其五 禅林 明 · 祝允明
 押阳韵
泥洹金为地,祗园宝作坊
莲猊两足尊,天龙亿万王
灯存千岁燄,垆腾百种香。
精舍坐苾刍,屈曲蜂联房。
又如拘陀叶,处处荫青凉。
暂栖蕴已空,弘慈不可量。
大都宪伍松月先生考绩之京 明 · 湛若水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颇忆江西变,微公人恐非。
论功犹众典,超逸与群疑。
贞度僚须肃,精忠帝合知。
会应为前席,南国尚疮痍。
衡岳原事 明 · 傅汝舟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扶桑枝上交王父,七凤车前谒羽君。
天遣玉笙谁得弄,时时吹起掌中云。
仙人篇 明末 · 陈子龙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五
采药南山下,云雾何弥漫。
往路既已失,叹息此盘桓。
忽逢三老公,挟我登巑岏。
闭目风雨上,折竹成青鸾。
彷佛见银榜,螭龙守井干。
不知何洞府,但见真人欢。
琼枝玉树,碧草间红兰
明珠缀云幄,四壁青琅玕
霏霏复霭霭,中有芙蓉冠。
亲发紫锦囊,授我药一丸。
令我好颜色,万里生羽翰。
朝列瑶池上,暮宿扶桑端。
问谁共为乐,结交王与翰。
终宵振鸣佩,乘风意珊珊。
世人策高足,天路亦诚难。
范少伯(在金明寺中有陶朱公里四字碑)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四十一、梅村集卷十一
舣棹沧江学钓鱼,五湖何必计然书。
山川文种,烽火苏台伍胥
浪掷红颜终是恨,拜辞乌喙待何如。
却嗟爱子犹难免,霸越平吴事总虚。
按:(附考寺在郡城内西南相传为范蠡宅有碑刻朱公里宋时有异僧寿万王史弥远疾以建寺请内有湖天海月阁下祠范蠡)
行路难 其十四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梅村集卷四
今我思出门,图作雒阳贾,东游陈郑北齐鲁。
白璧一双交王公明珠十斛买歌舞。
关中轺车方算缗,高艑峨峨下荆楚
道阻淮南兵,货折河东估。
朝为猗顿暮黔娄,乞食吹箫还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