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楚人谣 先秦 · 无名氏
《史记》曰:楚怀王张仪所欺。客死于秦。至王负刍遂为秦所灭。百姓哀之。为之语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史记》项羽本纪。风俗通王霸篇。《诗纪前集》三。)
九歌 其九 山鬼 战国楚国 · 屈原
国语曰:「木石之怪夔、罔两。」岂谓此耶?〇今按:此篇文义最为明白,而说者自汨之。今既章解而句释之矣,又以其托意君臣之间者而言之,则言其被服之芳者,自明其志行之洁也。言其容色之美者,自见其才能之高也。子暮予之善窈窕者,言怀王之始珍己也。折芳馨而遗所思者,言持善道而效之君也。处幽篁而不见天,路险艰又昼晦者,言见弃远而遭障蔽也。欲留灵修而卒不至者,言未有以致君之寤而俗之改也。知公子之思我而然疑作者,又知君之初未忘我,而卒困于谗也。至于思公子而徒离忧,则穷极愁怨,而终不能忘君臣之义也。以是读之,则其它之碎义曲说,无足言矣。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脩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夜鸣。
飒飒兮木,思公子兮徒离忧
离骚 战国楚国 · 屈原
屈原名平,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疏屈原屈原被谗,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班孟坚曰:「离,犹遭也。」颜师古云:「扰动曰骚。」)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诱与俱会武关。怀王勿行。不听而往,遂为所胁,与之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而襄王立,复用谗言,迁屈原江南屈原复作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篇,冀伸己志,以悟君心,而终不见省。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沈而死。
高阳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
江离辟芷兮,以为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骐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三后之纯兮,众芳之所
申椒菌桂兮,岂维蕙茝
尧舜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桀纣猖披兮,夫唯捷径窘步
惟夫党人偷乐兮,路幽昧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踵武
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也。
九天以为正兮,夫唯之故也。
黄昏以为期兮,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之数化。
余既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
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乎吾将
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芜秽
众皆竞进贪婪兮,凭不厌求索
恕己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菌桂兮,胡绳纚纚
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
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遗则
长太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姱以鞿羁兮,朝谇而夕
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时俗工巧兮,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郁邑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也。
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也。
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兮,夫孰异道相安
屈心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清白死直兮,前圣之所厚。
相道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初服
制芰以为衣兮,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陆离
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缤纷繁饰兮,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
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
女媭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曰:「鲧婞直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
以盈室兮,判独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前圣节中兮,喟凭心而历玆。
沅湘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游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乱流其鲜终兮,浞又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论道而莫差。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私阿兮,览民德错辅
夫维圣哲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前脩菹醢
歔欷郁邑兮,哀朕之不当。
掩涕兮,沾余浪浪
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玉虬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发轫苍梧兮,夕余至乎县
欲少灵琐兮,日忽忽其将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曼曼脩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余辔乎扶桑。
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相羊
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总总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琼枝以继
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
佩纕结言兮,吾令蹇脩以为
总总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相观四极兮,流乎天余乃下。
瑶台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为媒兮,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犹豫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逍遥
少康之未家兮,有虞之二姚
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忍与此终古
藑茅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而慕之?
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幽昧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当?
粪壤以充兮,谓申椒其不
欲从灵氛吉占兮,心犹豫狐疑
巫咸将夕兮,怀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
剡剡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
中情好脩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鼓刀兮,遭文而得举
宁戚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年岁之未兮,亦犹其未央
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
琼佩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不谅兮,恐嫉妒之。
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兮,荃蕙化而为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余以为可恃兮,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专佞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
干进而务入兮,又何祗。
时俗流从兮,又孰无变化。
椒兰其若玆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玆可贵兮,委厥美而历玆。
菲菲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调度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流观乎上下。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琼枝以为羞兮,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自疏
邅吾道夫昆崙兮,路脩远流。
云霓晻蔼兮,鸣玉鸾
发轫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容与
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脩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不周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并驰
八龙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弭节兮,神高驰邈邈
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媮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宋玉集序附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宋玉楚怀王,友人言之王,王以为小臣。
让友人,友曰:「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
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也(《北堂书钞》原本三十三引《宋玉集序》,陈禹谟本改引《新序》。案《韩诗外传》:宋玉因其友见楚相,楚相待之无以异。让其友,其友曰:「夫姜桂云云。」《新序》:宋玉因其友以见于襄王襄王待之无以异。宋玉让其友,其友曰:「夫姜桂云云。」怀王、楚相、襄王互异,而姜桂等语属友人语,无异也。梅鼎祚文纪》题作《报友人书》甚误,不知下文有宋玉辨语。)」。
处晦韵送蕲州赵教授怀寺簿圣俞 南宋 · 韩淲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得官居上第,掌教喜青春。
敩学须相长,仁贤必可亲。
举文元不易,斯道本常亲。
若理中州话,应逢旧德人。
九叹 其二 离世 西汉 · 刘向
灵怀其不吾知兮,灵怀其不吾闻。
灵怀之皇祖兮,愬灵怀之鬼神。
灵怀曾不吾与兮,即听夫人之谀辞
余辞上参于天地兮,旁引之于四时。
指日月使延照兮,抚招摇以质正。
立师旷俾端辞兮,命咎繇使并听。
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
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不从俗而诐行兮,直躬指而信志。
不枉绳以追曲兮,屈情素从事
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舆之踵迹
群阿容以晦光兮,皇舆覆以幽辟
舆中涂以回畔兮,驷马惊而横奔。
执组者不能制兮,必折轭而摧辕。
断镳衔以驰骛兮,暮去次而敢止。
路荡荡其无人兮,遂不禦乎千里。
衡陷下沈兮,不可获而复登。
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出国门而端指兮,冀壹寤而锡还。
哀仆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
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水游
师延浮渚兮,赴汨罗之长流。
遵江曲之逶移兮,触石埼衡游
澧澧扬浇兮,顺长濑之浊流。
黄沱而下低兮,思还流而复反。
玄舆驰而并集兮,身容与而日远。
棹舟杭以横濿兮,㴉湘流南极
立江界而长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情慌忽以忘归兮,神浮游以高厉
蛩蛩怀顾兮,魂眷眷而独逝
叹曰:余思旧邦心依违兮。
日暮黄昏羌幽悲兮。
东迁余谁慕兮?
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
河水淫淫情所愿兮。
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南溟哀 其十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二
富贵多食客,贫贱失旧恩。
君子慎终始,叹息怀王孙。
斗柄在西南,关山秋色阑。
一从素书绝,明知云泥分。
昔言毋相忘,在远见弃捐。
高官宣贤劳,兴居或不安。
交情轻世俗,恩怨未敢言。
长平公主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三
明崇祯十七年甲申,春三月,流贼李自成直逼都城十八日自成屯兵城外,遣人入见帝,议禅位,帝震怒,叱出之。乃命酒痛饮,命内监王承恩太子永王定王至御前。太子、二王年皆幼稚,诲谕肫肫,命分送外戚周氏、田氏及朱纯臣家。即起至寿宁宫,时周皇后方夜坐,袁贵妃侍,上命皇后自裁,少顷皇后承旨缢殉,复以剑赐袁妃死,袁妃自刎。帝长女长平公主,率妹昭仁公主至帝前起居,长平牵帝衣哭,帝太息曰:「汝何苦生我家!」乃以剑挥斫两公主,昭仁殪,长平伤颊,左臂斫断,亦绝。帝手刃两公主后,复命酒痛饮,高吟古乐府数章,悲壮苍凉,哀不自胜。复以朱谕内阁,命朱纯臣太子,即日间道幸南京监国,且诏天下勤王援京师天明,帝步行出宫,登煤山之红阁,王承恩侍焉。时春暮海棠盛开,帝被发覆面,以御巾缢于西偏第七株海棠树上承恩侍缢帝旁,时三月十九昧爽也。其时自成由彰义门入,入宫大索帝后,帝殉国人无知者,三日后始于煤山得尸,以门板与周皇后俱停尸东华门外茶棚内,以柳木棺大敛,自成命畀至天寿山西陵殡葬。于是昌平州吏民,恭咎田贵妃园寝,于四月初五草草合葬之。五月朔,清兵入关,驱自成,定鼎京师,为帝发丧,命天下臣民持服三日,上尊谥曰庄烈悯皇帝,后曰孝节皇后,诏以礼改葬。于是再启圹行奉安礼,恭修地宫如典制,明楼享殿,一律修建,命名曰思陵,一依前明旧制,置陵户守护至今。世祖章皇帝躬谒思陵,拈香酹酒,行三揖,御制碑文表陵上,至今完好。考清代优待有明,典礼崇渥,超越百代。凡大典,皆遣官致祭昭告。封辽王后延恩侯,春露秋霜,岁时节序,皆颁上方祭品香楮,命侯驰驿赴十三陵承祀,三百年来,未尝或替,即世所称为朱侯者也。论在位十七年,孜孜求治,诛族客魏,昭雪东林,仁孝俭勤,爱民如子,明主也。惜景运告终,天禄不佑,虽精心图治,而自即位即连岁饥馑,四海困穷,盈廷诸臣悉委靡不振,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四川,荒歉尤甚,于是盗贼纷起,李自成蹂躏山陕河洛,张献忠纷扰川鄂湘,竟至亡于流寇之手。时则清运方隆,东事又日棘,宰臣皆知自计,无与同心者。环顾廷臣,自知无可倚任,尝自嗟叹曰:「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亦可悲矣。」先是,宠爱田贵妃,生四子,尤怜悼灵王。十三年,王殇,伤之甚,以思子久病遂笃,于十五年亦薨。悼念殊苦,时中原多故,万几宵肝,自是内顾多忧,郁郁不愉,以至殉国,盖日在忧劳中矣。袁妃伏剑未殊,养疾别宫,顺治末年始薨。太子周奎家,惧祸不纳,永王定王亦不能匿,先后拥至贼所,皆不屈。自成殉国,亦知,封太子宋王四月晦日,自成西去,挟太子、二王俱,不知所终。长平公主长女,周皇后所生,名徽娖甲申岁,年十五。初,帝命群臣妙选良家,议具婚礼,选聘周太仆公子周世显,为驸马都尉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至是,断臂而绝,自成命贼将刘宗敏疗治,旋命授尸周畹。周奎自成命不敢不受,乃覆以锦茵,畀归外戚,五昼夜而复苏。考六女,昭仁既殊,坤仪及他公主皆先殇,庄烈帝骨血,惟馀长平一人而已。公主顺治二年,上书清世祖,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门,稍伸罔极。世祖不许,诏求元配,命周世显尚公主。于是土田邸第,金钱车马,锡予有加,恩礼恭备。公主涕泣感怆,然神伤故国,意切攀髯,竟以不乐殒年,下嫁踰年即病薨。先朝复赐墓田,于顺治三年三月,诏葬于彰义门外之赐庄,留像于黄村之保明寺中,俗呼皇姑寺,可谓恩至备矣。煤山今为景山,逊国后,余尝登山凭吊,慨念兴废,悲思陵求治之勤,失国之惨,殉国之烈,徘徊俯仰,久之不忍去。今读《明史》,辄为流涕作数日恶,至先朝待遇之优,恩礼之渥,所以慰其英灵而安其子孙者,有过汤武之待夏殷。凡兹典礼,皆出先朝之本心,非由明室之求请,且其时福王梗化南疆,方劳讨伐,初未尝因此迁怒而薄其恩礼。呜呼,可法万世矣。俯观今事,金縢书在,铁券盟寒,益叹先朝盛德宏量为不可及。废书三叹,作《长平公主曲》。丙寅除夕杨圻识于郑州军中。
景山楼殿锁春光,红阁年年发海棠
一代君臣亡国恨,两朝儿女返生香。
放勋二女英皇体,长平阿姊昭仁弟。
教养宫中有大家,红牌家法敦诗礼(永乐定宫中制,谓之红牌家法,终明之世,宫壸肃清,超轶汉唐崇祯元年正月,重申祖制,虽皇后非奉旨不得出禁门,违者照红牌治罪。)
太液春浓玩物华,两宫传语召香车。
龙楼问寝家人礼,凤辇陪游帝女花。
百花风底妆初靓,并立琼轩去定省。
万方多难不知愁,爱日绵绵蓬壶静。
六龙御宇万民欢,昭雪忠良罪不宽。
一意平辽思颇牧,用心弭盗恤饥寒(帝入承大统月馀,尽得客、魏罪状,用申显戮,客、魏流毒凡七年,至是皇纲始振,天下人心大快。复诏恩恤杨、左诸臣,分别赠官荫恤有差。士民莫不流涕,颂圣明不置。)
圣明天子治安切,一日万几励忧惕。
有君如此叹才难,十七年中五十易(帝求治綦切,在位十七年屡易阁臣,先后除拜五十馀人之多,尤以周延儒温体仁薛国观辈柔佞奸险,卒皆诛戮斥逐,不安其位。)
金床玉几隐痌瘝,寇盗纷纷事大难。
三峡烽烟横剑阁,二陵风雨下潼关(孙传廷善战,得士心,贼甚畏之。十六年冬,起为潼关总督十月与贼战,遇雨,败绩,传廷死之,贼遂长驱河洛矣。)
西南鼓角连湖广,平台召对求忠谠。
各道疆臣尽苟安,更番宰辅犹朋党。
督师慷慨枕金戈,饮马长城喋血多。
一出国门成万里,蒙恬王剪恨如何(清师数窥边要,直逼京师,乃拜袁崇焕督师辽蓟。上御平台召对,面议方略崇焕忠义奋发,慷慨上五年平辽之策。帝赐尚方剑,假以便宜,旋杀毛文龙。三年又磔崇焕,士论冤之,是盖急切失刑。)
官家从此心怀恶,憔悴深宫惨不乐。
满地江湖鸿雁来,中原野哭连河朔
贵妃颦笑解忧劳,小阁薰香侍退朝。
为有温存承雨露,转将欢笑慰娇娆(中原寇乱日甚,帝日夕焦忧,妃嫔少所进御矣。惟田妃明慧,工书画,最得宠,能解上意。妃扬州人,器什床簟,皆采自江南。)
频年忧国勤宵旰,今年再报河南乱。
此日重寻卢象升,当时错杀袁崇焕
君王内顾复吞声,玉树彫伤忆悼灵。
每为望思传减膳,更怜多病惜倾城(十三年,皇五子悼灵王薨,田妃遂茹素焚修,上亦为之减膳,于宫中大作斋醮。上至妃宫,思念悼灵王,又值河南寇乱,闻福王被害,大恸,袍袖尽湿,怆念骨肉伤怀,自是皇情抑郁不乐。妃生永王、悼灵王及悼怀王、皇七子,悼怀、七子皆幼殇,帝与妃皆最爱悼灵。十三年,悼灵方五岁,病痢薨,帝痛之,妃以思子,遂久病,帝日数临妃宫慰视之。)
倾城思子啼罗绮,玉骨支离扶不起。
拥膝恩深问暖寒,捧心愁绝慵梳洗。
雪衣惨澹咒离魂,钿盒悽凉誓连理十五年七月十六日,妃薨于承乾宫,帝伤悼殊甚。既思爱子,复追念妃,内顾多忧,外寇云扰,憔悴不怿,后二年遂殉国。)
中元风露最凄清,夕殿衾寒圣主情。
三十六宫都见月,甘泉夜醮到天明
上阳花草千门锁,寒食清明忆灯火。
日暖长杨侍辇游,风明絮阁吹笙坐。
云鬟不睹像生花,晶盘谁进江南(田妃宫婢戴新样花,他宫皆无。皇后宫婢向帝叩头乞赐,帝使中官采辨,数百里不能得。帝以问妃,妃曰:「此像生花,出嘉兴,有吴吏部家人携来,而妾买之。」帝不悦。又妃性喜甘果,亦以非时进帝。帝每幸承乾宫,日夕供设多江南器玩,命罢之。)
兵马悠悠意惘然,玉环如在若为怜。
君王莫自歌长恨,死别无多祇二年。
桑乾河上鬼夜哭,宁武关头乌啄肉。
大星如月落前军,西路烟尘如破竹(时东事日棘,天下土崩,乃设总理总督,分总兵事,以卢象升杨嗣昌分任之。嗣昌倾陷,象升终战死桑乾河。宁武关总兵周遇吉忠勇善战,李自成宁武月馀,城中食尽,仍力战杀贼万馀,贼掘地道,城陷,犹巷战,贼为胆落。其妻女婢媪皆守城,矢如雨下,力竭死,合家自焚,时十七年二月也。宁武关既破,遂长驱入都矣。)
中宫进馔惨无欢,相对天颜泪不乾。
皇帝比来何太瘦,欷歔举箸劝加餐(帝以寇乱焦忧,遂茹素。周皇后见帝体瘁,具馔以进,而瀛国太夫人奏适至,日夜梦孝纯太后归,语帝瘁而泣,且曰「为我语帝,食无过苦」云云。帝性孝,追念孝纯,且感皇后意,举匕箸相向而泣。)
广宁门外昏尘雾,南内惊闻渔阳鼓。
临朝不见一人来,九庙沉沉哭太祖十七日,帝召文武百官于乾清宫暖阁问计,帝泣下,群臣亦相向泣,束手无策。帝书案上「文臣个个可杀」,密示左右,旋即抹去。十八日外城陷,朝臣无一人,帝自登午门击鼓召之,竟无至者。)
夜呼皇子换衣裳,惨对髫龄教出亡。
此去明知成死别,抚摩怜惜断肝肠(上命传皇太子永王定王至,犹盛服人。上曰:「此何时,而不易服乎?」亟命持敝衣来,上为解其衣换之,且手系其带,告之曰:「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便为平人,在乱离之中匿形迹,藏姓名,见年老者呼之以翁,年少者呼之以伯叔,万一得全,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戒也。」左右皆哭失声。周后太子及二王痛哭不止。)
皇子出宫狂呼酒,只有承恩依左右。
此时神鬼尽呼号,三尺龙泉提在手。
酒酣起入寿宁宫,宫门月黑萧萧风。
可怜皇帝忧勤事,都在椒房涕泪中。
椒房涕泪问朝事,今日何须庇妻子。
我家半壁有陪京,事尚可为胡留此(初,寇氛日逼,朝士安土重迁,无建议南迁者。帝意亦不主迁都。有请令皇太子南下监国者,帝不答。孝节皇后尝从容进曰:「我家尚有一家居,可先令修理,以备缓急。」帝不答,惟以国君死社稷为辞。)
君王回顾泪潸然,骨肉今当速自全。
自古国君殉社稷,我行在后卿请先。
皇后逡巡起承旨袁妃再拜谢赐死。
此时两主入宫门,痛绝惊魂不能视三月十八日暝,城破,帝泣下,语后曰:「大事去矣。」后顿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帝令后自裁,后入宫,先帝缢死。)
生儿杀儿儿莫嗟,奈何生我帝王家。
何如从母全家死,地下相随伴阿爹。
儿生从父死从母,国破家亡敢独后。
他生不到贵人家,来世愿为太平狗。
君王拔剑泪如线,欲斫不斫走绕殿。
后妃浴血在一旁,姊妹牵衣齐掩面。
雪肤花貌化游魂,珠帘玉砌殷红溅。
此时钟鼓报黎明,弃剑掷地酒亦醒。
草草出宫一回首,宫中白骨堆纵横。
昭阳恩爱一朝绝,锦绣山河不独生。
步上煤山红阁里,四顾宫城烽火起。
兆民何罪在朕躬,遗诏书襟犹罪己(帝登煤山,望见烽火彻天,叹曰:「苦我民矣。」散发被面,书短诏于襟上曰「自朕失国,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故散发覆面」云。)
花里君臣毕命时,阁西第七海棠枝
鼎湖波静骑龙去,三日人间尽不知。
皇子难容外家第,长平五日还魂异。
仓皇扶入武安家,血肉模糊埋玉臂。
满座王侯狗尾新,茶棚哭临但平民。
公卿认贼呼天子,不及黄门一寺人。
凝碧池头齐拜舞,金瓯已破何人补。
貂蝉朝士尽从龙,袍裤宫人能刺虎宫人费氏,靓妆怀利刃,袭公主衣自称长公主思近自成刺杀之,为帝复仇。自成得之,审知其伪,以赐一只虎刘宗敏。费氏于是夕刺杀宗敏,从容作书,自缢死。)
三桂回军赴杏山辽东廷哭乞师还。
八旗壮士风云会,王气东来山海关
王气东来贼西走,扫荡豺狼定九有。
两朝禅嬗非战争,天下得之流寇手。
甲申三月大明亡,甲申五月清祚昌。
吊民伐罪上尊谥,诏令天下皆持丧。
草间穿冢馀父老,百姓哀思皇帝好。
非如舆榇李重光,岂是降幡陈叔宝
四海欣看迎梓宫,长陵左纛制何崇。
大哉周室封箕子,邈矣炎刘祀鲁公
有诏封侯世奉祭,赐爵延恩同带砺。
似闻公主在民间,早选清才似王济
流离皇子在泥涂,如此风霜定有无。
万里死生断消息,思皇骨血此遗孤。
上书削发诏不许,此是吴王偏怜女。
便为萧郎筑凤台,好教弄玉随仙侣。
犊车鱼笏媵乘鸾,驸马威仪是汉官。
看到乐昌圆破镜,高皇龙种尽平安。
钟陵天判云中下,人间犹看天孙嫁。
沁水园田内府钱,丛铃碎佩银潢夜。
周郎才调复温存,夜拥春寒话返魂。
九死未能酬故国,再生犹得新恩。
金根玉勒紫驼釜,新筑平阳公主府。
夫婿青春比翼欢,哀家方寸攀髯苦。
国破山河满眼中,朝朝啼泪唾壶红。
妆楼犹见含章树,肠断新恩出故宫
春风秋雨愁茕独,翠袖单寒卧金屋。
都尉明年赋悼亡,吹箫鹤市哀相续。
灵药难教再返生,旧臣遗老俱颦蹙。
紫玉魂来阴火红,穷泉应见先皇哭。
温明秘器下东园,新赐墓田鄠杜曲
招魂犹上乐游原,红叶无情沟水绿。
桃花开到殡宫深,落日牛羊辨陵谷。
本朝开国际明良,武帝旌旗捲八荒。
收拾人心功第一,六军缟素祭怀王
当时盛德迈汤武,三百年来置陵户。
银海沉沉金雁飞,行人争拜昭陵土。
金粟堆前松柏哀,凄凉弓剑已尘埃。
熊罴夜守翠微静,玉马晨趋风雨来。
煤山花发莺啼晓,城阙阴阴闭烟草。
野史方嗟明故宫,游人又说唐天宝
神武门前春水流,玉河车马去悠悠。
衣冠文物都消歇,尚有诗人一二留。
前朝兴废悲异代,后人凭吊前人再。
莫问王孙事已非,可怜帝子家何在。
天寿山高万壑深,杜鹃啼遍十三陵。
人间谁咏长平曲,万岁千秋望帝心。
按:近人撰清代小说,谓公主即断臂老尼,善剑术,授其术于吕晚村之女,以刺雍正帝云。《齐东野语》,最易讹传,是不可不辨,乃取国初张宸诔文,附刊于后,宸盖曾亲见公主,且躬自送葬者。此文代驸马周士显诔挽而作,可證公主早薨,非老尼矣。云史注。
【集评】先生此篇,殆为取消皇室优待条件而作,语赞清室待明之厚,意讥今代待清之薄,诗哀明社,心哀清室也。通篇祗王孙帝子二语点明作意,而其忧伤念乱,慨叹兴亡,令人不忍卒读,此其所以为诗史乎?至此诗之刚健婀娜,馀音悽惋,在先生诗名满天下,海内崇拜,无待愚之谀颂矣。丁卯正月,退思斋主人谨识。
附: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子都尉周君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宅之。贰室天家,行有日矣。夫何蛾贼鸱张,逆臣不诫,天子志殉宗社,国母嫔嫱,慷慨死焉。公主时在稚龄,御剑亲挥,伤颊断腕,颓然玉折,霣矣兰摧。贼以贵主既殒,授尸国戚,覆以锦茵,载归里。五宵旦,宛转复生。泉途已宫,龙髯脱而剑远;兰薰罢殿,性折而神枯。顺治二年,上书今皇帝,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门,庶申罔极。上不许,诏求元配,命吾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锡予有加,称备物焉。嗟夫!乘凰扇引,定情于改朔之朝;金犊车来,降礼于故侯之第。人非鹤市,慨紫玉之重生;镜异鸾台,看乐昌之再合。金枝秀发,玉质含章。逢德曜于皇家,迓桓君于帝女。然而心恋宫闱,神伤辇路。重云毕陌,何心金榜之门;飞霜谷林,无意玉箫之馆。弱不胜悲,溘焉薨逝。当扶桑上仙之日,距秾李下嫁之年,星燧初周,芳华未歇。呜乎悲哉!都尉君悼去凤之不留,嗟沉珠之在殡。银台窃药,想奔月以何年;金殿煎香,思反魂而无术。明年三月之吉,葬于彰义门之赐庄,礼也。薄游京辇,式睹仪容。京兆虽阡,谁披柘馆;祁连像冢,祇叩松关。拟伤逝于子荆,朗香空设;代悼亡于潘岳,遗挂犹存,敢再拜为之诔云。
虞姬项羽 北宋 · 徐积
妾向道,向道将军施恩义,将军一心靳财利。
妾向道,向道将军莫要为人患,坑却降兵二十万。
怀王子婴皆被诛,天地神人咸愤怨。
妾向道,向道将军莫如任贤能,却信奸言疑范增
当时若用范增者,将军早已安天下。
天下成败在一人,将军左右多奸臣。
受却汉王金四万,卖却君身与妾身。
妾向道,向道将军不肯听,将军虽把汉王轻。
汉王聪明有大度,天下英雄能驾御。
将军唯恃力拔山,到此悲歌犹不悟。
将军不悟兮空悲歌,将军虽悟兮其奈何。
贱妾须臾为君死,将军努力渡江波。
离骚赞序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五
《离骚》者,屈原之所作也。
屈原初事怀王,甚见信任。
同列上官大夫妒害其宠,谗之王,王怒而疏屈原
屈原以忠信见疑,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犹遭也;
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是时周室已灭,七国并争,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已,故作《离骚》。
陈尧、舜、禹、汤、文王之法,下言异、浇、桀、纣之失以风。
怀王终不觉寤,信反间之说,西朝于秦。
秦人拘之,客死不还。
至于襄王,复用谗言,逐屈原
在野又作「九章」,赋以风谏,卒不见纳。
不忍浊世,自投汨罗。
死之后,秦果灭楚。
其辞为众贤所悼悲,故传于后(《楚辞》王逸注本)
黄比部玉阶二章 其一 清 · 姚燮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十四
丁卯诗窗似水侵(时同在许光禄丈乃济席上)涪翁酒户作山深。
疏花小竹含烟语,弛带宽衣出佩音。
照事灵怀能彻底,论人高见不趋今。
如何托迹为郎吏,我惜微官屈尔任
中书舍人上殿劄子靖康元年十一月七日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五、《鸿庆居士文集》卷二七、《三朝北盟会编》卷六二
臣蒙恩召还,不胜区区忧国之心,以谓新宰相当国,北方边事必有一定之论。
起居郎胡交修,为臣言虏使王芮奏事殿上,请割三关之地,时交修侍立,亲闻其语。
芮曰:「今日得三关,明日旋师去矣。
如朝廷不许,则国相河东来,屯兵南郊,围城之西南;
皇子郎君河北来,屯兵北郊,围城之东北。
无论攻城,自京畿五百里外燔烧荡尽,使鸟爵不能过也」。
芮退,上问宰相唐恪:「三关盍如何」?
曰:「不予则必来,予之臣不能保其不来」。
三问三对如此。
上赫怒曰:「卿是宰相,何不决此议」?
对如初。
臣太息而言曰:方强胡怙众冒死一来,仰见中国之盛大,四方勤王之师日至,将相持重,严兵固垒,断钞掠之路,不出一伎示以形势,俾莫吾测而与之讲,可以万全。
何行营大臣狂谋谬算,出于劫寨,一败涂地,传笑四方,而后彊胡轻视朝廷,始欲割三关以要吾君。
宰相既知其必来矣,来则何以待之?
臣闻战国时,齐、韩、魏共攻秦于函谷关,求出楚怀王
秦王楼缓曰:「三国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东而讲」。
曰:「河东,大费也;
免于国患,大利也。
此父兄之任也」。
王乃召公子池而问焉,对曰:「讲亦悔,不讲亦悔。
王割河东而讲,必曰:『惜矣,三国且去,吾失三城』。
此讲之悔也,王不讲,三国函谷咸阳必危,王又曰:『惜矣,吾爱三城而不讲』。
此又不讲之悔也」。
王曰:「钧吾悔也,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而悔也」。
遂与封陵,与韩武遂以和。
夫秦居战国,最号彊雄,尚割河东以纾一时之急,其后席累世之富,选将择士,白起、蒙恬、王剪之徒而用事,遂并吞六国而有天下,所谓因败为功,转祸为福,其权正在此也。
今之三关,河北重地,举而弃之,则京师无藩篱之卫,陛下不得一日高枕而卧矣。
狂生劫寨,误国至此,岂不痛哉!
京师无大岳、三涂、崤函之固,独恃一河耳。
防河将吏望见胡尘,兽骇鸟散,不知所在。
大臣依违,畏弃地之责,将帅驽下,无干城禦侮之功,万一强胡举国而来,顿兵城下,有如王芮之说,臣恐社稷之忧不止三关而已也。
寇益深矣,陛下当权祸福轻重,独断而行之,宁失三城,无使咸阳危而悔也。
臣承乏侍御史,首论诸生伏阙鼓倡群小以胁君父,又论大将劫寨激怒彊敌以误朝廷,计拙言狂,得罪去国。
今蒙陛下召归西省,俾赞书命,不胜区区忧国之心,又建割弃三关之议,上咈圣心,下违众论,可谓不知量矣。
秦王议割三城,楼缓不肯对,公子池亦操讲不讲之说使王自择。
如臣蝼蚁之命,直言无所回隐,其为狂愚,死有馀矣。
感怀四章与佘明经 其二 清 · 姚燮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三十三
江堞樯旗晚对楼,柳花泼槛媚梳头。
条风荡路禽言絮,远溽蒸田麦气幽。
静盼可娱身得止,灵怀无梏梦何仇?
哝哝几辈趋时网,那识含华绝景游?
新城三老董公 唐 · 皮日休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七
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高祖义帝发丧。在汉之取天下也。三杰而已矣。萧何苦民力以给兵输。韩信杀民命以骋战功。留侯设诡策以离秦项。当其时。未闻以仁义说于君者。而董公乃谕之以丧义帝。至使天下宗汉者。为其丧义帝也。夫高祖曹参虽有攻城野战之功。不如萧何也。矣。焉至于苦民力杀民命设诡策。反不若董公之功也哉。如高祖为天子。以公为师友。行其道于时。其利可知矣。公之道已行于汉。而不睹封赏之体。又当时史氏无一字以褒者。因为赞以旌之
项氏狂攘,贼我怀王
天命未的,孰存与亡。
皤皤董公,一言汉昌
一人弑君,天下皆伤。
一人哭君,天下皆丧。
项由是弱,汉由是强。
扶义而征,可至轩黄。
唱仁而战,可至武汤。
用于天道,折彼雄铓
繄公之道,与汉而光。
怀王公子囧伯 明 · 魏允中
 出处:御选明诗卷四十六
北风十月孤舟雪,河上逢君酌酒别。
东风二月花纷纷,把酒看花却忆君。
君在江南不可见,相思遥望洞庭云。
招屈亭 唐 · 汪遵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
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怀歙州王莪怀进士(时郡使君曹公相善。)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九
南宫通籍久,林壑故淹留。
时遇宛陵使,招余黄岳游。
藏书横石榻,种竹绕山楼。
送酒江州在,杯乾倘不愁。
武关赋(以海内无事重关不修为韵) 唐 · 王棨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
路入商山
中横武关。
呀重门之固护。
屹峭壁以孱颜。
昔在危时。
屯千夫而莫守。
今当圣日。
(一作置)一卒以长閒。
观乎地势争雄。
山形互对。
西连蜀汉之险。
北接崤函之塞。
锁百二都。
绵几千代(一作载)
世乱则阨限区宇。
时清乃通同(一作流)外内。
(一作当)其六国连谋。
关防日修。
则斯地也。
云屯貔虎。
雪耀戈矛(一误干戈)
张仪出以行诈。
怀王入而竟留。
纵下客之鸡鸣。
将开莫可。
任公孙之马白。
欲度无由。
洎夫(一作及乎)尘起九州。
波摇四海。
秦鹿失而襟带难保。
龙兴而山河讵(一作遽)改。
岂料禦冲之所。
此日全凭。
未知击柝之徒。
当时安在。
所谓以兵而备之(一作者)
莫之能守。
以道而居者。
无得而踰。
千里之金城汤池。
终为汉有。
二世之土崩鱼烂。
自是秦无。
今则要害何虞。
隆平已久。
虽设险而如在(一云虽设险以犹在)
顾戒严而则不。
萧条故(一作古)垒。
岂臧文之废来。
历漠(一作寂寞)空扉。
杨仆之移后。
斯盖(一作盖以)文修武偃。
国泰时雍。
浚四溟而作堑。
廓八极以为墉。
遂使鼙鼓无喧。
一水之秋(一作寒)声决决。
旌旗常卷。
千岩之暮色重重。
嗟夫(一作乎)
昔谓洪枢
今成隙地。
信无外以斯见。
实善闭之犹在(一云实善閒之攸至)
儒有经其所。
感其事。
乃曰。
今朝西去。
(一作岂)无随老氏之人。
他日东来(一作还)
谁是识终童之吏。
端午屈平 民国初 · 连横
秦人大笑楚人哭,怀王入关今未复。
楚人大笑秦人号,咸阳一炬岂能逃。
天下纷纷说秦楚,强者如狼弱如鼠。
问天呵壁彼何人,亡国之雠不共处。
年年五月江水寒,灵旗欲下云容与。
楚虽三户足亡秦,郢中且记南公语。
屈原 晚唐 · 崔涂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谗胜祸难防,沈冤(一作魂)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